从日月山到中京城,只有三十多里路。快马只要小半天的时间就到了。上官飞鹰于是赶在天晚城门关闭前,进了中京城。中京城长宽都有30多里,成一个正方形。城中有数十万户居民,上百万人口。目前也是郑皇登基之处。
城中管理一切如旧,所以他随便用了一个身份,就从城东的东胜门进了城。城门把守并不是很严历,毕竟中京城是郑皇的腹心重地,安全还是很有保障。这里做为南汉朝帝都承平已久,虽然百里之外就有战争,但是城中仍然是一片繁荣景象。
上官飞鹰牵着马行走在大街上,见到行人、马车仍然穿梭如织。城东一直都是酒楼、青楼主要的聚集地。平均每百步就有一家店家在开门迎客。这里人人都打扮得锦罗玉衣、光鲜亮丽。一看就是去赴宴或者游戏。让人误以为现在是太平盛世。只是偶尔城防军与禁军全幅武装,以小队形式巡逻时,才能感觉到一些些紧张的气氛。
半个时辰后,他终于穿过了东大街人流密集的地方,骑上马很快就来了到朱雀大街。朱雀大街是中京城的中轴线,从南到北贯穿全城。内城皇宫以及各大衙门都在这条中线上。这条街也是御道,中间五丈是用大块的白玉石条铺成,平整得连一条缝都看不见。御道两旁有非常显眼的青色鹅卵石铺成的二条路基。提醒着任何人都不能跨入这条御道。当然在御道两侧也有整齐的石条铺的路,只是规格就差了许多。
上官飞鹰疾驰在朱雀大街上,很快就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于是不断有城防军、禁军、巡捕等阻拦。只是当他出示兵部加急的令牌以后,自然就获得了通行。一路上各种示警烟花火箭,此起彼伏,非常的热闹。
没多久他就穿过了内城门,来到皇宫的西北角。这里有一个角门,是宫里从城外运水进来的地方。他上前轻重不一的敲了几下。过了一会,一个年老的太监开了门。那名太监根本就没看他一眼,打开门后就自顾自的走了。上官飞鹰连忙独自进入门内,又将门反手关好。
他跟着那名老太监,熟门熟路的来到一个小院子,这里有数间小屋,其中一间正点着灯。老太监走入一间偏房也没点灯就自己去睡了。而他直接向那个有灯的屋子走去。
他走进去以后,只见一名穿着杏黄色宫装的女子,芙蓉秀脸,双颊晕红,星眼如波正坐在那里写字,见到他进来以后,惊喜得连忙站了起来,笑嘻嘻的走上前,上下左右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番,还拍了拍他的胳膊说:“小师弟,你终于肯回来了吗?”
上官飞鹰连忙行了一礼,笑着说:“三师姐好!”
三师姐拉着他来到屋中圆桌旁,给他倒了一杯茶,关爱的说:“师弟,你回来就好了。师傅一直在盼着你回来呢!”
“师傅在哪?我去给他请个安!”上官飞鹰连忙说道。
“看把你急的!”三师姐呼呼的笑了起来,她说道:“二师姐走得突然。这些日子师傅都在忙,今天难得睡得早一些。你就不要去打扰他了。明天一早就能见到了!”
“那也好!”上官飞鹰听到师傅已经睡觉,也不好去打扰。不过他又问道:“师傅他身体还好吧!”
“师傅他好得很,饭都能吃两碗。要不我现在带你去后院见他?”三师姐笑着回答道。
上官飞鹰碘红着脸,连忙摇手说:“不用了,不用了。我还是明天向师傅请安吧!”
三师姐咯咯的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她问道:“师弟从哪里来?”
“这事说来话长了!”上官飞鹰叹了一口气说道。
三师姐再次咯咯的笑了起来,她说道:“师弟,这可不是你的性格啊!平时你都是直言直语的,怎么今天有些扭扭捏捏了?”不过她没等上官飞鹰开口又说道:“我知道了,你肯定是遇到的喜欢的女子。而这些经历,你又不好意说!是不是?”
上官飞鹰尴尬的笑了笑。他突然觉得师姐说的没错,自己可能确实不好形容,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自己在做什么。在陪伴苏小芳的那大半年里,自己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的使命与重任。他完全沉浸在那种朦胧的暧昧中。
三师姐见上官飞鹰在发呆,知道说中了他的心意。于是轻声说:“给师姐讲讲,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能让咱们最帅的师弟如此着迷!”
“她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孩子!”上官飞鹰脱口说了出来。只见三师姐再在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于是鼓起勇气说出了他们两人的故事。
上官飞鹰描述的绘声绘色,三师姐也听得不断点头、感叹、惊呼,偶尔还会皱起眉头。他在喝完第三杯茶水以后,在说到最后将苏小芳留在邓梅师叔那里时,才结束了回忆。不过他仍然隐瞒了一些事实,因为他不想让三师姐有误会。
三师姐听完以后,半天没有说话。她皱着眉头想了许久,终于开口说到:“师弟,那个苏小芳姑娘,应该是对你有意的。但是她与那个耿天佑之间,明显存在着一种承诺或者是交易。而苏小芳必须完成那个承诺。这就是她对你忽冷忽热的原因。既然你觉得那个耿天佑有问题,不如我们去把他抓来审问一下就知道了!”
说完,三师姐就从身上拿出一张飞信符,正要回书桌上去写信。不过却被上官飞鹰阻止了。他说:“师姐,我现在也不知道耿天佑在哪里!”
“没事,我们悬赏通缉。哪怕他在天涯海角,我们也要把他揪出来!”三师姐冷静的说道。
见到三师姐已经开始提笔要写,上官飞鹰扑上去,按住了那张飞信符。他激动的说:“我怀疑他可能已经到了中京城附近!”
三师姐听到以后,狐疑的看着他,把笔放了下来。她严肃的说:“小师弟,你到底想说什么?”
上官飞鹰犹豫了一下,接着低声说道:“我怀疑血魔就是耿天佑!”
“什么?这不可能!”三师姐脸色大变,吃惊的看着他。
“我这只是猜测。我来之前见过大师兄,他说要杀了血魔立威。但这样的话,苏小芳如果知道真相的话,就永远都不会和我在一起了!”上官飞鹰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三师姐再次震惊了。她表情严肃的站了起来,看着上官飞鹰,心里不知道在盘算什么。只是任谁都能看得出,她的心情很不好。
过了一会,她猛然说道:“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告诉师傅,由他老人家做主。不然等大师兄杀了血魔,木已成舟,你后悔都没用了!”说完她就拉着上官飞鹰,直接向后院走去。
“三师姐!”上官飞鹰挣脱了三师姐的手,大声说道。“我现在心里很乱,还是等明天见了师傅再说吧!”
三师姐瞪了他一眼,看到他有些彷徨与无助,心里有些不舍,又无可奈何。只好说:“那明天一早,我就来陪你去见师傅。到时候一定要师傅阻止大师兄!”
上官飞鹰感激的看着她,狠狠的点了点头。
“时候不早了,你就在这里休息吧!”说完,三师姐就走出了院子,上官飞鹰连忙送到院子门口。
他先前进来的时候,四周都没人。只是三师姐出来以后,突然从四处呼啦啦的涌来不少人。那些宫女、太监们提着宫灯,香炉、还有人抬着轿子走了过来,鸦雀无声的站在她的左右。
“回宫吧!”三师姐坐上一乘软轿轻声说道。
一名太监大声喝道:“太妃娘娘回宫罗!”说完三师姐在前呼后拥中离开了。
上官飞鹰回到屋子里,在那张黄花梨的大桌前,缓缓的坐了下来。任谁也猜不到,天下最神秘的天机阁竟然藏在南汉朝的皇宫里。而这个小院不过是一个总管太监的住所,也就是之前的那名老太监。
但是上官飞鹰却从记事开始,就住在这间熟悉的院子里。那时候师傅就坐在这张大桌前,每天都在安排着各种公务。而他自己就是每天看着师傅批阅公文,或者在别院看档案。有时候自己还爬到这个桌子上找东西。那时候其他的师兄、师姐们并不住在这里,而是在城外另有住处。只有自己是例外。这也是他被嫉妒、羡慕的原因。
不过师傅并不是对所有人进行统一的训练,更多的是一种针对性强的训练。由不同的师叔来教习。所以有人会武功、有人会算术、有人学医、也有人天天读书做学问、还有师姐们学做的女红。但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仙术”十八式。这是唯一由师傅全程教授的除鬼伏魔法术,既有跟踪、神行、匿踪等,也有召魂、灭鬼、镇魔之类。但是大多数法术,都是必须借助符箓才可以完成。所以每个人在任务前,都会领取到相应的符箓。事后剩余的也要归还。
上官飞鹰十二岁那年,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任务。从那以后,他就再没有回到了这里。真正留在中京城的,只有二师姐、三师姐和四师兄。其中二师姐在帮师傅代理公务。三师姐在宫里当差。四师兄则在禁军中任要职。早些年大家还尽量抽时间,在中京城见个面聚一聚。但是现在二师姐突然离开,三师姐当了皇太妃。四师兄则在前年的郑皇登基前,被人给暗杀了。让他感叹不已。
上官飞鹰抬头环视四周,屋里的很多摆设都不是从前的位置。整体显得素雅简朴,这倒是和二师姐的性格很象。二师姐平时就是一个冷冰冰的人,天生一幅将人拒之千里的气质。三师姐就好多了。为人热情,喜欢帮助人。不少师弟、师妹都受过她的恩惠。包括自己身上各种官府令牌,也是三师姐所解决的。如果可以,他也愿意支持三师姐做下一任的天机老人。但是师傅会同意吗?
他胡思乱想了很久,忽然听到外面的打更声。梆子连续敲了三下,夜很深了。于是他走到侧室,这里摆了一张小床,上面放着一床被褥。远远的闻着一股清香。这应该是二师姐睡觉的地方。房间里就只有这一套床具,于是他放弃了在床上过夜的念头。准备在外面的桌子上趴着打个盹。
不过当他准备退出房间时,眼角余光却瞧见床上的枕头有些凌乱。他笑了笑,二师姐是一个非常爱整洁的人,稍微有些脏乱都无法忍受。现在她的枕头没有铺平,将来回来肯定会怪罪到他的头上。于是他上前将二师姐的枕头铺得平平整整。只是他在整理时,发现枕头下有一个异物。翻开后竟然是一本书。他将书收进怀中,离开了二师姐的房间。
二师姐非常喜欢看书,她有过目不望的能力。天机阁的档案,也只有她和上官飞鹰看过。其他人光是看到,档案目录都有上百本时,直接放弃了。
上官飞鹰坐在黄梨木的大椅上,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他拿出怀中那本旧书,这是名叫山阳县志的书。记录了元佑五年到庆历十年,二十年期间的往事。只是距离现在,过去了四百多年。
书中记录了历年山阳县的风俗、人物、文教、物产、历史、地理等。他略略的翻了几页,却见里面的内容非常的枯燥乏味。当地值得宣扬的地理、文化等都是很稀疏平常的事。也没见到几个大人物的描述。城中大事也只是一些琐碎杂事。他一口气将这本山阳县志翻完,然后丢到了桌子上。这种很无趣的资料,二师姐怎么会放在枕头下?难道是睡不着用来催眠?
不过这本书对他有很用,很快上官飞鹰打着哈欠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睡了也不知道多久,突然他被外面的巨大的敲门声给惊醒了。接着他听到了外面有许多的嘈杂的声音。正当他想出门探个究竟时,那名老太监已经打开了门。
“杨公公,大事不好了!皇上驾崩了!”一个小太监尖锐的声音,在夜空中分外刺耳。
“我知道了,你们等我一下,我马上就来!”杨公公沉着说完,就将门关上。然后他走到屋子前,却没有进来。而是直接跪在外面说:“启禀阁主,皇上驾崩。宫中恐有不测,请阁主万万小心!”
上官飞鹰听到以后,着急的冲了出来,拉着那个杨公公大声的说:“朱太妃呢?你们有没有派人去保护她?”
杨公公低着头沉着说:“太妃娘娘自然是吉星高照,不会有事的!”说完他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