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郑将军坐下以后,从他身后又走出一名亲卫,手拿着一张黄绢,来到空地中间,展开后大声的念道:“奉兵部令:”
“本次秋季点兵,一共分为三关进行!”
“第一关,举重测试。双手举起一个石锁并坚持十息时间。取成绩最优秀的前一百名。备选若干名!其他人淘汰!”
“第二关,刀法演练。只取前一百名。其他人淘汰!”
“第三关,实战对练。第二关入选者进入驻军营地,抽签对战!”
那名亲卫念完以后,将黄绢放到郑将军的桌子上,就回到郑将军的身后。紧张的时刻终于要来了!
举重测试很快就开始了。
多名军士和书史来到空地上,二人一组,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书史负责叫名字,军士则负责确认成绩。每一个被叫到名字的人,走到空地中间选择一个石锁,举过头顶走到军士处。这个距离大概十步的样子。军士确认后,再把石锁送回原处。
这一关的关键点在于,举起石锁后走到军士处的那段时间。因为只有一次机会,能举得越重越好。但是因为要移动,所以如何保持平衡很关键。有人选择一步一息的速度前进。也有人选择快速前进,再静止达到十息。这些需要平时大量的练习才可以做到。
空地上的石锁和武馆的一样,从80斤到150斤不等。每一个上面都写有数字。南汉朝一个成年男人的重量,在一百斤左右。往年达标的人,相当于举起了一个自己的重量,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时刘教头也带着大家来到一个书史附近。报名在谁那里,测试也在那里。被叫到名字的人,才会走进空地,其他人都在外面等侍叫名。
一般来说,每一个上场的人,都会选择比平时练的重量要多上十斤。大家都在赌临场反应,这个时候就得凭着一股冲劲。当然赌输了,后果就不会很好。测试的人群中,因为力不从心,被掉落的石锁砸伤的经常见到。
因为场地够大,所以测试进行的非常快。当上百个人测试过后,耿天佑觉得有些不对劲。外场围观的人,不少人也开始低声细语起来,还有些人挤到了空地的内圈,有些紧张的看着场中正在测试的人。
这些年大家公认100斤是参军的合格线。但今年的测试才开始不久,就有十多人已经达到了100斤。甚至还出现了举起110斤和120斤的人。如果按这个比例进行下去,第一关举重达到100斤的人,可能会有近二百人。这就意味着100斤也不再是一个安全的重量。第一半过关的标准可能会上升。
这时候不少武馆的教头,连忙给学徒们面授机要。刘教头也不例外,叮嘱大家,等会必须要在石锁的重量上再多赌一把。
只是赌运气的人,运气并不一定好。后面上场的人,可能因为临时改变重量,没有举起或者直接受伤的人越来越多。反而又降低了达标成绩,这下气氛就更加凝重了。连刘教头也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徒了。
一个多时辰后,聚英堂学徒的名字陆续被叫到了。第一位上场的是张振英师兄,他举起了100斤。成绩很不错,只是他下场时脸色并不好看。刘教头上前暗暗询问才知道,平时他举一百斤就很勉强。今天想着赌一把,结果他用力过猛,右手臂拉伤了。第二关的军刀演练,肯定不会有最好状态。刘教头只好安慰了他几句。
轮到陈明师兄上场了,耿天佑上前和他对击了一掌。陈明师兄对他点点头。只见他上场后,直接举起了110斤,又咬着牙走到了军士处。等军士报数确认后,非常兴奋的回到了聚英堂的圈子里。大家都向他表示祝贺。刘教头也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准备下一关。接下来又有数位师兄上前,但是没有人再达到100斤。还有人因为失误,没有举起,非常的悔恨,当场就留下了热泪。
轮到耿天佑上场时,他一脸镇定。他目前最高也只举起过80斤,所以他选择挑战90斤。他站到场地上,深吸一口气,然后扎好马步,接着双手握住石锁的锁环,腰部发力,臂部向后一蹲。双手把石锁举到了胸前。接着慢慢的将双腿升直。双手将石锁慢慢举过头顶。接着向前挪了一步,身子有点摇,不过很快就稳住了。但接下来,他就不再摇晃,平稳的走到军士处。
“九十斤!”
耿天佑将石锁放回后,松了一口气回到场下。刘教头过来拍了拍耿天佑的肩膀,关心的说:“明年有希望!”
日近正午时,所有报名的人都进行了一次比试。聚英堂一共3人举起了100斤。分别是刘昆、陈明和张振英。其中陈明和刘昆都举起了110斤。这让耿天佑对刘昆也有一些佩服。
宣布第二关入围名单时,陈明师兄的脸上明显出现了笑容,胜利在望了。大伙也恭喜了他,毕竟陈明师兄的军刀演练,刘教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接下来第二关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不过备选名单却引起了哄动!
所有举起了一百斤的人,也都进了备选。这样通过第一关的总人数超过了二百人,比起往年多了不少。一些入选的人是喜出望外,那位张振英师兄兴奋得跳了起来。也有一些人大发牢骚,这些人都是举重成绩更好的人。竞争对手增加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好事!
只是宣布名单时,郑将军与吴知县正在谈笑风声。场下的人不管满意不满意,都不敢公开质疑这种安排。之前兵部令就这么写的。备选若干名!
耿天佑暗暗的觉得有些不对劲。听说往年第二关入选不超过120人,今年却有200多人,这种随意性太大了。而且第二关的决定权完全在郑将军那里。他要偏袒几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尤其是看刘昆身边的那几人,正在兴高采烈的庆祝时,耿天佑更坚持了自己的看法。
营地中再次传来鼓声,二百多人此时全部站在场中,分成了二十多个队列,人与人之间前后左右都间隔5米。每个人的位置,是按照刚才的成绩,从高到底排列的。巧合的是,刘昆那一队中,刚好有他们那几个人。
每个队列最前和最后都站有一名军士。在队列的左右两旁,每一横排也各站有一名军士。每一名军士的手里都拿着数面小红旗。看这架势,是要全方位的观察每一个人的动作。
队列里的每一个人,都发了一把真正的军刀。刀光闪闪,肃杀之气弥漫着,罡风四射。
很快营地里再次传来了鼓声,鼓点声激烈而昂扬。从第一式到第九式,由郑将军的一名亲兵负责喊口令。郑将军带来的其他亲兵则在周围巡视,用挑剔的眼光,筛选着演练不合格的人。
这时一名亲兵突然停下移动,手指向队列里的一个人。只见他身边的一名军士,就将手中的一面红旗丢到那个人面前。那个人见到红旗以后,面色土灰。知道自己已经被淘汰。很快又有一名亲卫指向队列中的某个位置,接着那个位置前,就出现了一面红旗。那人也停了下来。
随着时间推移,被淘汰的人越来越多。已经出现整列或整行都被插满了红旗。有些被淘汰的人心有不甘,想要与军士理论。结果被多名军士围住,直接赶出场外。
耿天佑一直在细心的观察刘昆那群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被排在一个队列里的。刘昆站在最前面。虽然有数人出现了小失误,但巡视的亲兵们,仿佛没有看到一样,并没有将其中任一人罚出。他们那个队列里,保持着零淘汰,与其他队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半个时辰后,场上仍然有一百多人。但是淘汰已经接近了尾声。其中张振英师兄因为有伤,早早就被淘汰出局。
一百零五人、一百零四人、一百零三人、一百零二人、一百零一人。场上气氛越来越紧张,又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场上的人虽然已经练了很久有些累了,但人人都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刻,场上整齐划一般,不见半点错漏。
只要再有一人淘汰,最终第二关通过的人员就能确定了。郑将军与吴知县早就停止了交谈。而且此时是正午时分,太阳猛烈的晒在头顶,让所有人都全身冒汗。大家都在盼着快点结束,确定结果!
郑将军也是不耐烦的反复扫视场上的人,手指不断的敲击着桌面。凡是被他扫到的人,都心情紧张到了极点,深怕功亏一篑。很快郑将军点到其中一人说:“你,淘汰!”
耿天佑顺着郑将军手指一看,点中的竟然是陈明师兄。正当聚英堂所有人都认为,陈明肯定能成功入选的时候,突然被晴天霹雳击中一般,一个个呆若木鸡。
此时陈明汗如雨下,但更多是愤怒。他自问军刀演练没有半分失误,凭什么淘汰自己。这时一名军士已经过来,大声说:“快点离开,将军说你被淘汰了!”
“凭什么!我不服!我不服!我不服!”陈明师兄愤怒的大喊道。多年苦练,眼看马上就能实现愿望,竟然输在将军的随意一指上。
那名军士明显没想给陈明诉说的机会,走上前来就要拉走陈明。不过愤怒的陈明师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那名军士拉扯,竟然没有移动半步。这时旁边又过来几位军士,也一起上前围了过来。有人持刀背劈向了陈明的腰、背,大腿弯处。但是陈明只是几个躲闪动作,接着军刀九式如臂使指般,很快就用刀背劈倒了那些军士。
场外围观的人群,大多是学武之人。看到陈明出刀如此老练,都在大声鼓噪叫好,为陈明被淘汰感觉太冤。加上那些在本关落选的人,也参予进来,一同起哄。场内场外顿时一片咒骂声。
刘教头此时却脸上一黑,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脸上的表情不断的变化着。
郑将军本来就是随便一点,根本没想过会有什么后果。平时在自己的营中,他就是一言堂,没有人敢顶撞。现在眼见有人起哄,还有不堪入耳的声音辱骂。他脸色一黑,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一挥手就要调集士兵,将闹事的人抓起来。
旁边的吴知县连忙站起来了,拉着他的衣袖,拦着劝说道:“郑将军,万万不可激起民变啊!”
“TMD,一群狗东西竟然敢骂我,怕是活得不耐烦了!我要把他们都给杀了!!”郑将军愤怒的喊着。
“郑将军,先不妨听那个人说什么。只要能压制住带头人,其他人没有事头,也就闹不起来。”吴知县停顿了一下,再次劝说道。“如果真把事情闹大,兵部那边恐怕对将军前途不利啊!”
郑将军听到兵部二字以后,开始冷静下来。由于每年秋季点兵,各地都是僧多粥少,所以落选的人总会有很多怨恨。于是每年总有某些地方会发生民变。而兵部在考核时,则会对主考官重重处罚。不少人直接就被开革了。
对郑将军来说,虽然军阶的固定收益并不少,但是开销也大。除了平日孝敬各级长官,为了弄到将军实缺,之前打典兵部官员也用了数千两银子。如果真被开革了,军功赏赐就会被没收,那就所有的努力白费了。所以他现在只能忍!
于是他叫来一个亲卫,低声的安排了几句。只见在他示意下,又有十多个军士一起围上,把陈明包围了起来,但留了一个口子。
郑将军离开了长桌,直接走到陈明面前说:“你叫什么名字?见了本将军为什么不下跪?”
陈明连忙单腿下跪,按军中礼节行了一礼,大声说:“启禀将军,小人陈明。”
起哄的人群见二人开始对话,于是声浪小了下去,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吴知县也放下心来。
“你刚才为什么起哄?”郑将军不满的问道。
陈明连忙解释道:“启禀将军,小人刚才并没有起哄,小人只是不服!”
“不服?”郑将军大声接着说道。“你是对本将军不满吗?”
陈明着急了大声喊道:“小人不敢!小人自问从小习武,军刀九式更是烂熟于心。刚才演练时也并无任何破绽。所以只是对被逐下场不服!”
“你是在说本将军刚才冤枉了你吗?”郑将军怒声道。
陈明把头一低,重重的磕在地上:“小人不敢,还请将军大人再给小人一个机会!”。
说完陈明不断的磕起头来。
“笑话!上场入选人数二百一十二人,本场需要淘汰一百一十二人。如果人人都喊冤不服,都要给个机会。那本将军还怎么点兵?那些已经入选的人,又该怎么办?”郑将军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而且还扫视四周,目光却放在仍然在场上,已经入选下一场的人员中。
果然,那些已经入选的人,顿时就开口不服了。如果陈明要再选,就意味这其中有一人要离开。入选的人没人会愿意的!已经落选的人,又是另一种想法,如果陈明有机会重来,其他人何尝没机会。于是场内场外开始对骂起来!
耿天佑这时看到郑将军面上闪现出笑容。他成功的挑起两波人的对立情绪,现在最多只会是斗殴,而不会再有民变了!
等到两边骂到一定程度时,郑将军再次开口了,他大声喊道:“肃静!”
“陈明,你先起来!本将军有话问你!”郑将军胸有成竹的说道。
“将军大人!”陈明站了起来,正想要继续陈述,只是郑将军却挥手打断了他的说话。
“本将军问你,你几岁学武,今年多大年纪?”郑将军发话问道。
“小人6岁学武,今年15年岁有余。”陈明老实回答道。
“你认为自己的刀法不错?”郑将军追问道。
“正是!”陈明挺直胸膛回答道。
“好!你过来回答一下,本将军刚才的问题。”将军突然指向场中没有落选的一人。
那人不知所己,连忙跑过来行礼回答说:“启禀将军,小人也是6岁学武,今年正好15岁。我的刀法,教头都说好!”
“你过来!”郑将军又点了一人。这人在场外,是第二关落选人之一。
6岁学武这是朝廷的规定。年纪不够大的人,也举不起100斤的石锁。所以这些人和陈明的年纪基本相同,经历也相似。
在询问过多人,回答也基本相似。于是郑将军开始发问了!
“在本将军看来,这里无论入选与落选的人,与你学武的时间基本相同。为什么你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就是要强一些?”
“这。。。”陈明有些懵了,他还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
“这个人说,你们之中有人并不如他。你们怎么看?”郑将军对着那些入选的人发问道。
入选的一百人,立刻就炸了锅。如果承认不足,那就资格不保。那么谁又会承认?于是那些人开始谩骂陈明起来。还有人要冲上来打他,只是被军士拦住了。
“陈明,我让你一只手,看我秒杀你!”
“你大爷的,陈明!我就站在这里让你打,看你能不能碰到我!”
“你就是个骗子!!!”
。。。
郑将军等那些人骂了一会,才继续说道:“你看,现在入选的人员里,没有一个人承认不如你!你刚才又说你的刀法演练毫无破绽,不知道你是如何认定的?”
“回将军的话,小人的军刀九式,经过师傅多年细心教导,自认已经烂熟于心”陈明连忙回答道。
“陈明的教头来了没有?”郑将军转向场外大喊道。
刘教头听到郑将军发话后,犹豫片刻后,大跨步向前,走到郑将军前行军礼:“卑职参见将军!”
将军见刘教头一身校尉装扮,知道他必曾是军中之人。于是说:“报上你的姓名和军藉!”
“卑职刘长有,曾任东武军云骑仁勇校尉一职。”刘教头恭敬的回答道。
“我问你,那人可是你的学徒?”将军手指陈明问道。
“正是!”刘教头点点头回答道。
“那依你刚才在场下所见,这个陈明的刀法演练到底有无失误之处?”郑将军继续问道。
刘教头心想,果然是躲不过去!如果今天得罪了主考官,将来聚英堂的学徒们,肯定会被针对和刁难,再想要入选就难了。他犹豫了一小会,还是低头大声回答道:“回将军的话,刚才在将军大人的威严注目之下,陈明因为心情紧张,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破绽!”
刘教头接着又对陈明说:“陈明,平日我夸你,那是希望你上进。我对每一个学徒都夸过,但是不代表他们个个就都很行!”
这时场外所有人一片哗然,然后又逐渐平息。既然连他自己的师傅都不帮他,陈明被淘汰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里只有耿天佑猜到了刘教头可能还有别的心思,但是牺牲陈明师兄,这样对吗?
陈明此时也是手脚冰凉,没想到刘教头竟然没有帮自己,反而指他因为心情紧张,有了破绽。他现在都不敢抬头正视刘教头。
郑将军又转身看向刘明说:“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陈明无奈的把军刀一丢,军士们围上前去,就把他给绑了起来。
郑将军大声说道:“来人,把他拖下去。不尊军令者,斩!”
郑将军说完大手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