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52000000001

第1章 武馆风波

南汉朝,大兴三年初春,荆南州,临湘城。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兵,就必须从小刻苦锻炼。每年临湘城招兵只有一百个名额,但是报名的人却有上千人。这说明什么?朝廷只要精锐!!!吃不了苦,流不了血的人,是当不了兵的!当不了兵会怎么样?你们都很清楚,要么去码头当苦力,要么去城外给人种田。就得做牛做马一辈子!!!你们想这样吗???大声回答我!”刘教头大声的吼道。

“不想!”学徒们异口同声大声的回答道。

“那要怎么做?”刘教头继续冲着所有人大吼。

“努力练、抓紧练、往死里练!”学徒们仍然同声整齐的回答道。

“对!就是要往死里练。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刘教头已经冲到一个学徒面前,抓着他的衣服大声的吼道。

“是,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那名小学徒不过7-8岁的年纪,被刘教头一把给提了起来。但是他努力的站直,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回答着。

“很好!我会盯紧你的!我会盯紧你们所有人的!”刘教头放开了那位学徒的衣服,冲着所有人说。“后天又是我们的小比时间了。每一个队中,连续三次排名最后的一名,将会被罚!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学徒们有些疯狂的叫喊着。

训话的这人光头、长相凶悍,身材壮硕,他身穿着无袖劲装以及粗布长裤。丝毫不畏惧早春的寒冷。他就是聚英堂的馆主兼教头:刘长有。

刘教头背负着双手,那冷厉的目光更是朝左边那列扫了过去,那群学徒们一个个抿着嘴,乌溜溜的眼睛更是盯着这位刘教头,丝毫不敢出声。

“早晨,朝阳升起,万物生机勃勃。此刻正是吸收天地的精华,提高我们身体潜力的最好时候,双脚外开15度,与肩膀宽度相同,然后微微蹲下,然后双脚尖开始转向前,重心下移,逐渐蹲深,双脚开大,达到自己两脚直到三脚宽,双手由环抱变成平摆,手心向下。要紧记‘集中注意力,保持心中平静,呼吸要自然’。刘教头说道。

“现在,左军继续扎马步!”顿时已经休息一会的的学徒们,都按照扎马步的姿势要求做好。

“扎马步是基础,扎不得马,就练不好功夫。练不好功夫,就当不了兵,就是一个废物。你们想当废物吗?回答我!”

“不想”。大家用力的喊出来,那些学徒们立即一个个努力地站稳。刘教头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又过了许久,中间的那群青少年们,有人开始抗不住了,一个个的倒地坐下。

“你们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我不会硬性要求你们,只是你们将来技不如人,也只能怪你们自己。”刘教头冷酷说道。“现在中军开始练拳!”

中间那列开始练习太祖长拳。南汉朝的太祖尚武,神功盖世,靠一双手打下了南汉朝。他的太祖长拳也广泛流传,基本每个士兵都会。这套功夫对打磨筋骨、筋肉强健很有好处,常年练习这些功夫,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是军中人人必会的功夫。

现在右边的队列,已经没有人说话了。扎了数个时辰的马步,还提着二个石锁,让他们也是非常的疲惫。刘教头只是瞪了其中几人一眼,然后大声说:“右军开始对练!”

于是右军的人,迅速的把手中石锁一丢,然后跑到操场的另一头,每个人都拿了一把木刀,一副木盾,就开始和身边的人开始对起练来。落单的一人,就对着木桩进行劈砍。

很快武馆内,木器碰撞声,练拳声此起彼伏。刘教头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太阳到正中时,武馆的后院传来清脆的三声鸣金。刘教头一挥手,大喊一声说:“全体都有!现在收队解散!吃饭!”。

”是,谢师傅指导!”学徒们兴奋的停下练功,一齐抱拳向刘教头行礼道。接着每个人都露着兴奋的表情,飞快的向后院跑去。

”耿天佑你留一下。”刘教头指着中间队列的一个人说道。

”是,师傅。”只见从后面走出一位少年来到刘教头面前。只见他10多岁年纪,身高已有一米六了,已经与成年人无异。剑眉星眸,清新俊逸,挺鼻薄唇。如果不是一身粗布衣物,还以为是饱读诗书的公子哥。

”你今天满14岁了,可以练习军刀刀法。现在我把刀式拆解给你看一次,你能记多少记多少。从明天起,你就在右军练习。知道了吗?”

“师傅,右军不是要15岁才能进入吗?”耿天佑不解的问道。

“我看你身材与右军没多少差距。如果从现在开始练习军刀刀法,今年就可以去试一下!咱们南汉朝可没有规定必须满多少年龄才能参军。记住,朝廷只要精锐!”刘教头目带关怀的说,看来耿天佑在他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是,多谢师傅栽培!”耿天佑恭敬的冲着刘教头行了一礼。

“军刀九式,此刀法是开国的一位陈姓大将军所创。因为简单实用,威力大而闻名。被列为士兵必修功夫。大军作战,简单实用的刀法,才是致胜招式。至于更高深刀术,那是将军们才能学的。军刀九式,以刚猛快速为主。讲究一往无前,战场上只要你挥刀,挥刀,再挥刀即可。”一说完,刘教头拿起身边的一把木刀,单手快速的挥舞。一边舞动木刀,一边大喊着刀式的名称。几个箭步向前,然后一声大喝,手中木刀劈下,只见前方一个木桩竟然被劈成了两半,场上顿时一片尘土飞扬。

耿天佑站在旁边用心观看,生怕看少了一步。当看到木人桩被劈成两半时只咋舌。心想刘教头果然实力非凡,能以木刀砍断木头人,难怪能升到校尉一职。

刘教头示范以后,将手中木刀朝耿天佑一丢,说:“都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只是弟子有些招式,不是很明白!”耿天佑老实的回答道。

”不错,你先好好体会,明天起你就开始和右军一起练,有不清楚的就来问我,或请教师兄们。”刘教头说道。

耿天佑一鞠躬:“多谢师傅!”。

“等会我还有一个考验给你!”刘教头期许的看了看他,转身向后院走去。

耿天佑也跟着向后院走去。

从操场绕过点将台,就到了后院,前后院有一堵墙相隔。中间有一道拱门。穿过拱门,仍然有一片空地,之后就有一排房子。这里就是刘教头的家,也是大家吃中饭的地方。

空地上有数块大石板,下面用石头垒起来,就成了一张张石桌。每一张石桌上,都有二个大陶盆,其中一个陶盆里面装着刚煮熟的时令野菜。撒上一些盐巴,野菜香气四溢,让人口水直流。另外一个陶盆,则是时令鲜汤。一些野菜花漂在汤上面,里面还有数只小鱼小虾。喝上一口,鲜香充盈口腔,能让一整天都舒爽。在空地的中间位置,架放着一口大陶缸,一米高,半米多宽。这是给学徒们煮饭用的缸。里面装着刚煮熟的粟米和高粱混合的米饭。刚煮熟的米饭香喷喷的,让人闻到后胃口大开。

每一个石板周围都有十多人,大家围成一圈,每人手里都端着一只大号木制海碗。耿天佑进来时,大家已经开始吃了起来。虽然午饭非常简陋,但是对很多在家里连饭都吃不上的人,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耿天佑连忙走到陶缸边,在旁边地上拿起一个大海碗。伸手在陶缸里使劲的勺上一大瓢饭,压着死死的,又接着再来一勺,直到碗里堆得老高,装不下为止。他又抽起一双筷子,扒了一大口饭,接着找了一个桌子,让身边的兄弟挤一挤。从桌上的陶盆中,挑起一筷子野菜送到嘴里,就着菜飞快的吃起饭来。在这里无论年龄大小,都是这么个吃法。只是年纪小的,一碗饭就饱了。年纪大的,可能还要再吃几碗。不过这饭菜虽然份量足,总归是有限的,想吃多点得靠抢。所以根本没人说话,大家都在闷着头吃饭。

刘教头和他的夫人也在后院吃饭。不过他们有一张木制圆桌,二张椅子。木桌上是一大碗刚煮熟的稻米饭,二大碟时令小炒,还有一壶酒,刘教头和他的夫人一边吃一边喝。还有一个粗使丫头在旁边服侍。

不过今天的刘教头夫妇二人的木桌上,多出了一个小碗。耿天佑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瞧见了。其实每位学徒每天进来时,都会瞧一眼木桌上的菜。因为那些碗碟里都有肉,大家看到肉以后,吃饭时会感觉更香。

今天木桌上的那个小碗里,就是一小块肉。白白的煮得非常烂的肉,碗底还有一些肉汁。远远的就闻着肉香,让人口水不自觉的向下流。所有在吃饭的学徒们,进来时都注意到了。大家都在用眼光扫视那块肉,那股肉香让人觉得,连野菜都有一股肉香味。

不过刘教头夫妇二人,只是把那碗肉摆在那里,却没有吃。虽然学徒们都蠢蠢欲动,只是没有人敢上前去讨要。刘教头的威严,可不是他们这种连军士都不是的人,所能抗衡的。

刘教头一边吃,一边目光不断的在学徒们身上扫过。每一个被扫过的人,都把头一低,不敢对视。这种军中带来的威严,让人感觉被猛兽盯上一般,让人头皮发麻。刘教头后来不断的在右军几个人中扫视着。扫得那几个人脸色通红,更加使劲的埋头吃饭。

过了一会,刘教头感觉到没劲,停止了扫视学徒们,嘟囔着说:“真是没胆啊!”

“耿天佑!”

耿天佑听到刘教头叫自己的名字,连忙把碗放下站了起来,面朝刘教头。

只见刘教头中气十足的冲着耿天佑喊道:“耿天佑你今天加入了右军,在咱们武馆就算是成年人!按规矩,今天赏你一份肉食。”刘教头停了下来,又嘿嘿一笑说:”至于能不能吃到嘴,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这时耿天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块肉是给自己准备的。

但这个吃却是一个考验!

南汉朝军中的每一位新人,都会经过一个被老兵欺压的过程。这算是军中的传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被老兵们认可,大家才会成为同袍、成为战友。在战场上,如果有老兵的照顾,新兵们存活的机会也会大一些。有些新人好勇善斗,或者能够反抗不被欺压。但是从此也会被军士们所排斥,说不定下次战斗中,就会被战友露出的破绽致命。所以这种欺压,也就是叫新兵们能忍能熬。不经如此,大家就不会互相信任。

刘教头以前是军人,所以在武馆里也照搬了这一套。耿天佑加入右军,有一份肉食。但能否吃到,则要经过考验。当然例外总是有的,比如人缘好。没有人来抢!当然这不叫抢,而是叫“孝敬!”

当刘教头话声刚落,就有人突然笑了起来了。接着一个嚣张的声音,大声的响了起来:“原来这碗肉是给我准备的,难怪刚才肚子一直在叫!”

学徒们哄然大笑起来!不少人带着嘲笑的眼神,看着耿天佑。

耿天佑在聚英堂里,其实属于异类。他长得高大帅气、白白静静。与武馆中普遍长相普通,皮肤黝黑的学徒们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加上他识文懂字,所以大家对他的印象是高不可攀。也就只有刘教头非常赏识他,说他自侓有智慧,如果进入军中,将来必将成为一代名将。加上他努力训练,经常得到刘教头的表扬。大家对他更多的是一种嫉妒心态。

耿天佑听到声音,转身一看,原来是右军的刘昆师兄站了起来。刘昆师兄今年16岁,他家在城里是富裕人家,据说有不少产业。南汉朝的学武补助只到15岁,但他硬是自费在武馆多练了一年,为的是等今年秋天临湘城的征兵。小道消息说,今年来点兵的主官,是他家的远房亲戚。除了可以让他入选外,还会将他提拨为亲随近卫,升职发财唾手可得。所以他平时在武馆学徒中说一不二,跋扈惯了。许多人都被他欺负过。只是教头懒得管,大家只好忍气吞声。

只见刘昆甩了甩膀子,一脸凶神恶煞的走到耿天佑面前,手指着耿天佑的鼻子说:“你就是耿天佑?”

“刘师兄,有何指教”。耿天佑低着头说,他可没自大到可以挑战刘昆的地步。

“老子想吃那碗肉,识相的话,就孝敬给我。不然我等会打爆你的头,那碗肉还是归我!”刘昆恶狠狠的说。

成年男子好斗心强,师兄弟之间也经常互相较量。刘教头对此是非常支持。要知道军中就靠一身热血与勇气,争斗是很常见的事,只要控制好力度就行。何况今天耿天佑必须经此一关,所以刘教头只是看着二人,并不说话。

“刘师兄,我承认我技不如你。但是今天如果我不做挑战就认输,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也对不起刘教头的栽培。我今天刚刚学习了军刀九式,所以我想向师兄请教一下刀法!如果我输了,就当是承师兄指点的情,这碗肉必定双手奉上!”。耿天佑也不做作,知道男儿勇字当先,如果怕输就不比,那么以后师兄弟们都会瞧不起自己。

刘教头听到耿天佑的这番话也是直点头。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必成大气!

刘昆听到耿天佑这番话,也是一些犹豫。原本是想要好好修理一下他,现在想是不是只要打败就行了?

武馆学徒们见二人要进行比试,连忙大声叫好。有人很快的拿来二把木刀。大家也散开一个空地,让二人方便比试。

两人站到空地中间,相向对立而站。

“请!”,耿天佑对刘昆行了一礼,接着摆了一个起手式说道。

刘昆耍了一个刀花,他说:“我让你三招!”

“好!”刘昆话音刚落,耿天佑就向前劈出一刀。

耿天佑虽然还没练过刀法,但是经过这些年训练,力劲十足。木刀劈出,呼呼有声。

“来得好”。刘昆不退反进,向前一步,刀向上迎。二人的刀斗在一处。

耿天佑抛开杂念,将刚才所见所学,完全的发挥出来。虽然有很多刀式变化过于生硬,手脚与身体的配合也有些不到位。但整体来说,有板有眼并不难看。

反观刘昆一开始想着相让三招,让耿天佑输得心服口服。但数招过后才发现。他的刀法虽然不熟练,但是领悟力强,自己寻到的破绽,竟然被他用其他方式给挡住了。而且他明显是边打边学,把自己的招式学会后,补充了他的短板。这样破绽越来越小,自己反而有些吃力了。

接下来,两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教头对耿天佑的表现,也是不断点头。从一开始刀法生硬,到后面的逐渐圆通。很明显他是真的在向刘昆请教,在现学刘昆的招式。所以打着打着,刘昆竟然有些落入下风了。

刘昆也急了,要是今天落败,自己的脸面就丢光了。现在他已经顾不上相让,或者出风头。现在的他只想着一定要赢。于是他的刀法变得大开大合,不断的与耿天佑硬碰硬。场上不断传来噼噼啪啪的木刀交击的声音。

刘昆发挥出他的优势以后,耿天佑自然只有落败了。毕竟刘昆比耿天佑大了二岁多,这二年时间,普通人的力气都能提升一倍以上,何况是学武之人。

俗语说:一力破十会。接下来几招过后,耿天佑手臂酸麻,被刘昆再次大力一劈,木刀掉落在地。连忙抱拳认输了。

见到耿天佑输了以后,学徒们再次哄然大笑起来。

耿天佑转身走到刘教头面前说:“师傅,弟子刚才请刘昆师兄指点刀法,受益良多。请师傅准许弟子,将这碗肉送给刘昆师兄!”

刘教头点点头,刚才二位学徒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耿天佑一向是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的能力,假如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就绝对可以做到非常好。刘昆的表现也不太笨,知道赢比面子重要。能够临机应变,将来在战场上就有活下来的机会。

刘昆把木刀随手一丢,也不客气,径直走到刘教头的木桌前,说:“好香的肉食!”说完,拈起那块肉,直接丢到嘴里嚼了起来。众多弟子不由得又留下了口水。

刘昆几口嚼完后,又冲着刘教头大声说:“有肉无酒,还请教头赐酒!”

“哦?”刘教头斜着眼睛看了一下刘昆说,“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比划一下?!”

“弟子不敢!弟子失言了!”刘昆脸色一黑,连忙又跑回自己的位置,继续吃饭起来。学徒们个个都低头大笑,只是不敢出声。

不过很快,大家风卷残云把石板上的野菜一扫而光,再用空碗喝了一碗野菜汤。不少人满意的拍拍肚子向教头行礼后离开了。有些吃得慢的人,则发誓明天要吃快些,把肚子再填饱些。今天的抢肉风波注定只是一个小插曲,往后还是会经常发生的。

耿天佑也吃饱了,满意的拍了拍屁股,向教头告辞后,离开了武馆。

同类推荐
  • Tfboys之今生我能遇见你

    Tfboys之今生我能遇见你

    这是由tf和三个女孩之间的故事,同时,也有三位女配角心中的不服和看不起,除此之外,还有每个人本身的一些情况。马上就要读文了,我给大家透漏一点剧从前有个......
  • 穿越到自己书中成反派

    穿越到自己书中成反派

    自从张霸天穿越到了自己写的小说中后,原主角天帝成了自己的头好小弟,女主成了自己的乖顺小媳妇。切看小张然后在自己写的小说中带着一帮狗腿子闯天。爽文,超级爽
  • 上古婚约

    上古婚约

    千年前,妖族四十万大军踏平不笑川,狐族几近灭族。太古帝君同妖皇激战三天三夜,将其镇于锁妖塔内,终结了旷日持久的荒原之役。千年后,妖族血脉再现世间,四大仙门为抵御妖族卷土重来,结盟联动。为探知上古月尊同妖族不为人知的关系,太古帝君掩盖身份,探究过往,同月尊一起再度拯救四海八荒,携手同心同行。…………………………世人皆知,太古帝君有个容颜尽毁术法皆失的废人未婚妻。世人不知,上古月尊有个天君都要看脸色行事的臭脸星君。“此间种种劳烦星君保密,我这贤良淑德的形象还是得保护好。”“……”“别黑着脸了,快来给本尊捏捏腿!”
  • 坐天

    坐天

    一个命运多桀的人龙之子,一部战海斗天的传奇。逆天而行,坐天之上!
  • 玄冥上苍

    玄冥上苍

    富贵子弟家族意外被屠,从高高在上却寄人篱下。他听说天羽门五年一次的选举距离不远,就和三位一样家族被屠的朋友开始踏上前往天羽门的路上……
热门推荐
  • 都灵的平行交换

    都灵的平行交换

    你相信平形世界吗?把自己与平行世界里的你交换?完全不一样的开始与经历……“我在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吧?!亲爱的少女……”
  • 父皇饶命

    父皇饶命

    “来人,把这个逆子给朕拉出去,重大五十大板!”本书又名《我真不想当皇太子》《父皇您就放过儿臣吧》《有本事你来大凌当储君》
  • 抗战之第一枪

    抗战之第一枪

    抗战第一人,战场销烟魂,立志天下雄,不当亡国奴。一个猎户成为了戴笠的第三把手,拥兵权重,狙击汉奸,立竿见影。戴笠死后,徐杨成为了保密局的局长之王,蒋介石的忠心之人。
  • 校花的近身骑士

    校花的近身骑士

    雨轩,他1岁多时便被爷爷捡到。他不知道自己出身在什么地方,更不清楚后背那个幽狼图案是代表着什么。他从小跟着爷爷长大,11岁时被不明异象人带走。7年的转变让他成为了“公主”身边的守护骑士,却奈何没有王子般的命运。(望批评,望评论,望推荐,望月票。。。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曾经的曾经——不堪回首

    曾经的曾经——不堪回首

    感谢你成为我年少时一场心事?再不敢向人提及只怕扰了相思?故事里你来过,于是便也不算空欢喜。?——顾子雯
  • 龙钦天下

    龙钦天下

    她就是百姓口中称颂的裕王。墨色长发,漆黑凤眸,身着银龙纹白锦长袍,腰间挂着黑须白玉佩。她摇着折扇,气度非凡。她在民间结交良友,所到之处体察民情伸张正义,且看她如何应对一步步的难题。你以为她这个王爷能一直这般逍遥自在吗?只见清邡县知县眯着小眼扶正了自己的官帽,气得胡须一颤,将桌上的惊堂木用力一拍,“来人!给本官把这恶贼的腿打断!”御文昀摇了摇扇子,微眯双眸,“李知县真是好大的官威啊,我倒要看看,谁敢打断本王的腿。”
  • 谁打的响指

    谁打的响指

    灭霸打了响指,宇宙中一半的生物灰飞烟灭,而原本隐藏在星辰之中的修炼大陆,也被波及,就连最为强大的仙尊,也因此陨落。万物重塑,群雄崛起,主角带领一众魔王乘机逃出囚禁之地,开始了重建天道之路。本书以十件极具传奇色彩的先天帝兵为筋骨,主角秦空智商在线,配角也各有特点,典狱长老谋深算,谋划千古,软糯萝莉笑声如雷,上古仙王热衷相亲,绝世美女偏爱炼丹做奇怪的试验,传说中的天才榜妖孽总是负债累累,仙气飘飘的傲娇少年强迫症晚期,总是一脸嫌弃又不得不一再和秦空等人合作,而神叨叨的林家公子竟然是从地球穿越过来的一只猫....各种惊艳的武器法宝不断呈现,精彩的人物逐一登场,不光要登临修道之巅,更要打通两界的屏障,穿越星海,来找灭霸算帐。
  • 王俊凯之失魂少女1

    王俊凯之失魂少女1

    一个少女出生的时候因为她的血红色瞳孔接生产婆当场死亡家人为了不要她伤害人把她头发养的格外的长用头发遮住眼睛可是突然变故少女失去一魂在村子里面大开杀戒最终躲在树林里面最后被王俊凯发现领回家
  • 好口才·赢天下

    好口才·赢天下

    在本书中,你们既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书中旁征博引,将新、奇、巧、趣的故事和精辟深隧的道理融合为一体,力争做到令人读来精神振奋而又有所得。本书紧扣现代口才艺术的脉捕,是一本引领青年快速进入口才艺术大门和迅速提升口才艺术的书籍。全书共分两篇:上篇系统生动地阐述了好口才对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口才艺术的普遍原则和实用技巧。下篇着重介绍在工作、社交及生活等领域中,人们在76个具体场合中的说话技巧。它结合鲜明生动的案例,向读者介绍了许多精妙实用的口才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