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9400000026

第26章 书斋中的天下(3)

八大山人的艺术似他画上的签字,既像个“哭”字,又像个“笑”字。笑是那种淡淡的惨惨的笑,哭也是那种轻轻的凄凄的哭。其实更多是啼笑皆非,即不哭不笑,是一种严峻的冷漠,内心沸腾的火山被皑皑冰雪覆盖,满腔怒火而强压着不得发泄。不能淋漓地哭,不能痛快地笑,极大的压抑就是极大的苦闷,这种苦闷压抑的最后出路,对社会来说就是爆发民众激烈的反抗,引起社会的动乱;对个人来说就是骤然精神失常,导致身心的疯癫。这就是非哭非笑的悲剧,这种悲剧是八大山人个人的悲剧,也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

面对山人的画,不能不感觉到孤寂。山人之画,多一鸟、一石、一鱼,其意皆在寂寞孤凄之感。此“寂”中又包含了一种“不为所化”的倔犟冥顽对抗的姿态。如奇石之冥顽不化。此种对抗自然是对清朝的对抗,这种冥顽不化的、与清朝对抗的姿势是山人从始至终的情感倾向,而这种倾向为早期的画作所明显地透示。在山人漫长的一生中,这种对抗向内沉潜为生命的一种基本态度,即它已不仅仅是对清朝的对抗,它同时更是与自身凄凉的身世、丑恶现实的对抗,又形而上学地与宇宙的寂寥、洪荒、无生气对抗。如作于公元1659年的《玲珑石》,此石向上斜立,粗拙怪异突兀,仿似洪荒混沌之初一寂寥冥顽之石。

孤寂的人仍然在坚守。《荷花小鸟图》,一枝枯荷杆头,独立一小鸟,其嘴尖、眼凶疾而执,直盯盯地望着对面那三两枝茎细叶茂的荷叶、荷花。此种姿势,固然不脱国仇家恨的遗民情怀,但亦非仅如此。此姿态乃更是化做了生命的一种本色,一种执念及气质情操,一种九死不屈、瘦骨铮铮、拙而劣的自我固守,与自己的凄凉身世、与现实乃至宇宙洪荒相对抗的姿态。然一颗尘埃何以对抗?人见及此,多怜其单、伤其悲。山人晚年,此姿态既孤傲而冷,又老成从容而逸。此境界不仅是其艺术亦是其人生所达到的境界。

孤寂的坚守,那是一种冷清清的无奈。山人多一鸟、一石、一鱼之画,其意境又皆在冷凄荒寂,尤其是花鸟画,更显冷瑟之意。山人花鸟鱼石之画,多用枯墨颓笔:一枯柳,一粗石,一枝荷茎,就连荷叶荷花亦多枯墨,这就给人一种荒冷之感。而满幅只一枝花独出,一瘦鸟独立,一怪石突兀,一倦猫匍匐,此在构图布局上既已给人一种孤零零、冷清清的荒冷萧瑟之感。

无奈只能靠从容来克服。山人之古,亦人生境界之老成、无惧、冷逸之态。山人那永远桀骜、毫不妥协的对抗姿势向来是雷打不动。这种姿势年深日久后,便已老到成一种从容、无惧、恬寂对世的姿态。如《荷鸭图》,其水鸟之眼疾、直而执,但伏于石上缩项而牺,故虽与天地之荒寂对抗,与现实人生之凄、丑对抗而无惧,冷寂凄清而老成从容有逸态。若《枯柳孤鸟图》也莫不尽显冷逸从容无惧之态。

人们能够克服一切困苦,那是因为生生不息的生命,这带给山人荒寒的画面一点亮色。山人艺术之秀,指清奇冷艳而有生气。寂而不死,还蕴涵生命的韵律。在山人的画作中,纤秀乃是与枯古相对应的。如荷花之细茎,怪石之下的三两灵动小鱼,危石之旁的秀兰,枯枝上的瘦鸟,或一丛青竹,一棵水仙,一枝独出的蜡梅。凡此种种,皆于荒古枯淡中见清奇纤秀,于寂寥玄漠的宇宙中出生气、见精神。秀代表的是一点宇宙中精真、飞动、不息的精气,是一种对生命精神的追求与固执,它既是一种对抗宇宙人世的脱俗超逸之姿态,又是一种清奇高洁的个性、节操与品质。

艺术家必须证明自己的生命,直接的办法就是在纸上跳动的生长的画笔。

山人之画,若花、鸟、鱼、石者,多夸张怪兀,越到晚年越是笔线粗简浑拙,笔势恣纵,其中有一股强烈的个人意绪充斥彰显着,又有一股浑蒙沉厚的造化之生气运行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气势奔放着。

生命力的终点是超越,超越痛苦,达到永恒。山人之画,荒古枯寒冷寂,故虽元气流行,意力张弛,却又静极。然山人之画则不独如此,山人之精神、意志亦驰骋于静寂之中。故静亦是贯穿于山人艺术之一基本意境。通观其画,几乎每幅皆静。而在其艺术中,静与驰对举。任意张情骋,生气流贯,外表只一冷寂静逸之态。若鱼石对立之静姿,若栖于枯树瘦枝上鸟之倦寂,若一荷角之细嫩、独行,一枝梅花之横空独出。凡此皆冷寂而静,皆静而有个人意志、宇宙生命元气在张弛间流行,而这亘古不变的宇宙洪荒、永世不息的生命运行,又凝聚成一定姿态,凝聚成刹那即永恒的禅静。

达到超越,始得山人艺术之真精神。这也是山人消解并升华苦闷的方法。不然,人如何可以活下去?如今,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八大山人纪念馆,即八大山人曾隐居的青云谱道院。八大山人有多幅画作在里面展览。青云谱道院是山人出家后待得最久的地方,可以算是他的书斋。

书斋是读书修炼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战场。那些画,就是八大山人和绝望争战的遗迹。

耕读结合的巧妙

说起中国传统生活的大背景,概括得最彻底的是“渔樵耕读”。其实渔樵可以和耕合并,一起构成一个农夫的日常生活,实实在在地为了生存而努力。传统文化并不以做一个解决饱暖的农夫为人生理想,所以还有“读”,劳动之余读书,增长知识,颐养心性,体会人生的精神层面。有见识的人并不以大富大贵为傲,因为中国悠久的历史已经把“富贵不长久”说得非常清楚,他们重视耕读传家,把种地之实与读书之虚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这样保证家族血脉不断。

清朝末年中兴元勋曾国藩曾多次以“耕读传家”引以为傲。曾国藩生于清仁宗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卒于清穆宗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湖南湘乡人。他的家庭既不是土地主,也不是书香门第,而是中国传统的理想家庭模式:多有田亩,衣食丰足,又教育家人读书着文、咏诗作赋。这种家庭模式把“种地之实”与“读书之虚”结合得很好,对于培养出曾国藩虚实结合的人生品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种家庭一般都有个“从实起步,实上加虚”的过程。曾国藩的祖父不太识字,但务实能力很强,整治得家业兴旺,他的父亲得以有闲读书,只是饱经寒窗之苦,才不过考了个秀才,做了私塾先生。到了曾国藩这一代,总算祖宗积德,一路科考顺利。曾国藩六岁入塾读书,八岁学“五经”,读八股,十四岁赴长沙应童子试,成绩一等,二十二岁中秀才,两年后进入中国著名的学府岳麓书院,同年曾入京会试未中,后刻苦攻读经史,至二十八岁再次入京会试,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

曾国藩所做的事功包括:组建湘军,中兴大清。简单说来,就是满清八旗兵不中用了,他回老家招收农民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艰难无比,曾国藩自己就说“屡败屡战”,就是一再战败但还是坚持下去再战。他的成绩有目共睹,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掌握了天下的精兵,整个中国南部差不多都在曾氏的影响之下。

曾国藩之所以成为所谓的“圣相”,“圣”就“圣”在他是封建道学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曾国藩极为推崇程朱理学,并且深入研究,提出新的理论,认为做学问就是为了恢复人性,就是恢复天地间的“理”和“气”,使人这一正气的凝结物载以封建道德的灵魂。这一点,与程朱理学的思想脉络完全一致,都是为了维护封建道德。

他还特别推崇先秦时期的“内圣外王”的理论,即在思想品德上要加强修养,向圣人靠拢,在实际能力上要有王者风范,能匡时救世。的确,曾国藩身体力行了这一理论,算得上言行一致。

他在训诂学等方面也很有成就。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和他的权位结合起来,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他亲手培养了很多学生,提拔了很多士子,因而,他在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当时有许多人把他吹捧成所谓的“圣相”。

曾国藩还亲自实践他的理论。他在未回乡组织团练以前,在京中做官时就十分注重修身养性,特别是在“静”字上下工夫。他的生活起居极有规律:早起、静坐、养气、保身、读书、写字等,每日坚持写日记。他的这套做法,连他的老师都很器重,当朝皇帝也多有嘉许。也许正是因为他做出了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所以才官运亨通。

在曾国藩的晚年,甚至在军旅之中,也未曾忘记修身,强调立志、求知、敬恕、忠信、反省、慎独、谨言、有恒、勤俭、谦虚等。其目的,和他的“内圣外王”理论一样,还是“始于修身,终于济世”。

曾国藩始终不忘“半耕半读”,这是一种虚实相间,进可攻、退可守的生活,他一直认为这是最为理想的生活方式,曾国藩在家书中不断告诫子弟,必须以耕为本,以读为先,占住了这两条,家族就可长保富贵,就可立于不败之地。他许多告诫子弟的话,都被家人保存了下来,成为像《颜氏家训》那样为人们所重视的家训律条。

清穆宗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二月,曾国藩在游园时忽觉足麻,被儿子扶进屋中端坐休息,继而无疾而终。他留给了人们以深深的思考: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何以会出现这样一位人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二程、朱熹可以当圣人来供奉,可望而不可即,无人会去攀比模仿,就像皇帝也从不同孔子争高下一样;诸葛亮那样的贤相也可供奉在庙里,享受烟火祭祀,当做神来膜拜。可曾国藩不同,他既不可被当做圣贤来敬,也不可被当做神佛来供,他是一个人,一个世俗中的人,一个集世俗的名、利于一身的人,一个可供效尤的真实的人!

同类推荐
  • 江山如纸我胡系

    江山如纸我胡系

    没人喜欢战事的,战事中会有太多太多的人死去。那年,唐玄宗看着不堪的大唐惨笑。那年,有一个剑客叫李太白。那年,李太白有一个徒弟叫胡系。那年,有一个环肥燕瘦的女子叫杨玉环。那年,还有一个两千年的穷鬼行走在大唐。那年正是乱世!
  • 弄隋

    弄隋

    抠个床板也能抠到古代去,超极系统附送各种知识。偶尔开开外挂,间或收收古物。现代的小吊丝跑到隋朝呼风唤雨,大喊‘其实我的心很大,其实隋朝能装得下更多。’理想相当丰满,现实未必骨感.顺风顺水算什么?皇帝算什么?一统江山算什么?改变历史算什么?看现代吊丝如何将隋国版图一扩再扩,将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完全实现。看下去,您绝对不会后悔。喜欢的话,请收藏。觉得还值的话,请投推荐!感谢各位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
  • 明朝暴族

    明朝暴族

    明朝末年,国祚衰落,朝廷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律法,可是律法只保障权贵。平民百姓饱受欺压,民怨沸腾。於是民间渐渐以暴力去制裁不公不义之事。明朝暴族逐渐取代官差,为百姓去执行他们心中的公义。
  • 盛唐的鲲鹏——李白

    盛唐的鲲鹏——李白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多少风骚人物如东流水般消逝,但后人依旧对他们念念不忘,神往已久。走进李白的世界去发现,盛唐的天才诗人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浮浮沉沉。感受李白的潇洒,放荡不羁。体会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多忧愁,何不对酒当歌,一笑而过。
  • 大宋第一猛人

    大宋第一猛人

    乾德元年。宋太祖谋划‘杯酒释兵权’。八贤王绞尽脑汁想着逃课。一代名相寇准还在玩泥巴。杨门虎将还在为北国效力。花蕊夫人还养在蜀国深宫。小周后含苞欲放还未长成。汴京城外,少年郎浴火重生,笑傲士林花丛,纵横朝堂官场,碾压群雄猛将,操纵民间江湖,扭转天下乾坤,开启了大宋第一猛人传奇之旅……交流QQ群:192247747
热门推荐
  • 似水绝颜

    似水绝颜

    八年前的分别、八年后的重遇。一场阴谋终将霍水拉入属于她和周觉言的两个人的战场。
  • 难受的初中

    难受的初中

    说一个人被朋友嫌弃,被欺负,他很孤独。他很心痛
  • 星际修真指挥官

    星际修真指挥官

    (披着修真文的星际文),女主前世出身仙界,因为嫌弃孟婆汤难喝,遁跑直接投胎了,也因此投错了胎,到了凡界,再然后,巴拉巴拉,不会写简介,喵呜。本文有无男主还未确定,女主未来是指挥官(喜好阔能是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可盐可甜可撒娇的女孩纸,注意,不是蕾丝边哦),本文作者是小白,初三党,慎入,勿喷,
  • 上古继承者

    上古继承者

    我继承了上古,上古说:“龟孙子。”龟孙子,一个叫徐灵山的少年。
  • 青医五门情

    青医五门情

    中医自古师承最真,从古至今遍有门派之分,门派之间传承不断,本故事围绕中医针灸,千金,正骨,伤寒,疮痈五门展开,讲述青年中医对于中医古学之传承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9卷2)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9卷2)

    本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的现代文学论丛,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了不拘一格的探讨,从文学史、戏剧研究、博士论文选粹等主题选编了多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专业论文。
  • 古镜奇谭

    古镜奇谭

    三世的诅咒,解开三世的爱恨情仇,妖狐转世的她,为寻求长生不老而远渡蓬莱,这一世,她再次遇上天命,但她已然明白根本斗不过天,无可奈何,她只得顺应天命,愿来生再携手共济
  • 做你的最佳守护天使

    做你的最佳守护天使

    来到孤儿院罗雪芬被秦诗甜美丽的外表,成熟的气质吸引将她带回家和她待在一起久了,决定守护她一辈子
  • 武道界主

    武道界主

    苏伟偶然间获得异界至宝界珠!在地球建立武界,开创武修时代。苏伟带你们去行侠仗义,仗剑江湖,快意恩仇吧。人已经不在江湖,江湖却有你的传说!还等什么!来吧!进入武界,留下你的传说!
  • 冥府实习生

    冥府实习生

    ——朱雀市某高档会所的一间VIP包厢中——一位黑衣男子正恭敬的向屏风后的一老者汇报着什么。“会长,刚得到的消息,押运员已经被勾魂使引渡至地府,这时应该过了鬼门关,即将抵达目标位置,计划一切顺利,请指示。”“都谋划这么久了能不顺利么,让那几个西方巫女盯紧点,等地府大乱,让你的人就马上行动,我会打乱天机为你们掩藏形迹,但动作要快,我不想这么早就暴露!懂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