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义甚重。天下之达道五,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而至朋友之交。故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天下俗薄,而朋友道绝”,见于《诗》①。“不信乎朋友,弗获乎上”,见于《中庸》、《孟子》②。“朋友信之”,孔子之志也③;“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子路之志也④;“与朋友交而信”,曾子之志也⑤。《周礼》六行,五曰任,谓信于友也。汉、唐以来,犹有范张、陈雷、元白、刘柳之徒⑥,始终相与,不以死生贵贱易其心。本朝百年间,此风尚存。呜呼,今亡矣!(《随笔》卷九)【注释】
①“天下”句:见《诗经·小雅·谷风序》。
②“不信”句:见《中庸》、《孟子·离娄章句》,两处文意相同。
③“朋友”句:见《论语·公冶长篇》。孔子:名丘,字仲尼,鲁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儒家学说创始者。长期私开学馆讲学,相传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其言论由弟子收集编纂为《论语》。
④“车马”句:见《论语·公冶长篇》。子路:名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卞(今山东泗水东)人。孔子弟子。
⑤“与朋友”句:见《论语·学而篇》。曾子:名参,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费西南)人。孔子弟子。
⑥范:范式,字巨卿,东汉山阳金乡(今山东嘉祥南)人。与太学好友张劭相交甚笃,神魂相通。事见《后汉书·独行传》。张:张劭,字元伯,东汉汝南(今山东平舆北)人。少游太学,与范式为挚友。劭卒,范式梦中得知,急素服奔丧,为植坟树。世称“张范”。陈:陈重,字景公,东汉宜春(今属江西)人。与同乡雷义为莫逆交,乡里有谣谚曰:“胶膝自谓坚,不如雷与陈。”雷:雷义,字仲公,鄱阳(今属江西)人。曾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许,便披发佯狂,走不应命。世称“陈雷”。元:元稹,参见前《长歌之哀》注。幼孤家贫,随母自学,十五岁明经及第,后举制科,对策第一。历任刺史、节度使等职。与白居易交谊甚厚,书信往还颇丰,世称“元白”。有《元稹集》。白:白居易,参见前《长歌之哀》注。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翰林学士、迁左拾遗。贬江州司马,迁苏、杭州刺史。诏还授太子少傅。与元稹友谊深厚。有《白居易集》。刘:刘禹锡,见前《论韩公文》注。柳:柳宗元,见前《韩柳论文之旨》注。
【点评】
古人很看重朋友间的道义关系,从《诗经·谷风》,就有针砭社会风俗轻薄、穷达相弃、无复私情、朋友乃至夫妻间道义断绝的用意。孟子把朋友间的道义看得尤为重要,简直成了衡量一个人高下的尺度,他这样说:“获于上有道(方法),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规律)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意思是:一个人要想取得上级信任,首先要取得朋友信任,得不到朋友信任也就得不到上级信任。要想取得朋友信任,首先要服侍父母开心,不能使父母开心也就得不到朋友信任。要想使父母开心,首先要诚心实意,不能诚心实意也就不能使父母开心。要想做到诚心实意,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善,不明白什么是善也就做不到诚心实意。所以说心诚是自然的规律,想做到心诚是人的规律。做到至诚而不能感动别人,是天下从未有过的事;心不诚,没有能感动别人的。可见,孟子把人际关系中的“义”、“诚”、“信”看得至关重要。孔子、子路、曾子也把得到朋友信任作为自己的志愿。这也是儒家个人品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洪迈感慨在他那个时代此风已不存在,放眼看看我们今天,上下级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手足之间、朋友之间,讲信任、讲道义、讲诚实的情况如何?是不是讲功利的情景太多了?由此想到:人的一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周围没有彼此信赖的朋友,家里没有相亲相爱的父母兄弟姊妹。让我们尾随洪迈振臂呼喊好风气复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