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9600000052

第52章 读《雨窗琐记》

大约在一九二六年,画家姚茫父写了一篇散文《雨窗琐记》。

这是一篇颇为耐看的文言文,记述了京师画坛的一段轶事,然而我从中得到的却不仅是这些。

姚茫父就在这一年得了中风病,以至半身不遂,但是为了粥饭,当时仍然以残臂挥毫作画。已故南开大学教授郑天挺在所著《探微集》一书中说:姚氏“晚年潜翳古寺,出其余绪以为书画,见者惊为瑰宝,而文名反为所掩。”郑先生如此看重姚氏的文章,这是很有见地的。他曾向姚茫父求教过,他的话是可信的。我从《雨窗琐记》,更看到了姚氏的文笔和出众的见解。

那还是陈师曾在世的时候,画家王梦白画了一幅《猴技图》。

所绘亦旧京风俗———耍猴。画面上是一个穿着彩衣、戴着面具立在羊身上的猴子。这幅画也可以说是三位画家的合作,因为彩衣是陈师曾加上去的,面具则是姚茫父所补勾。完笔之后,陈师曾以为画上应有题咏,遂自告奋勇将原画携去。不久,陈师曾因奔母丧赴金陵,突染暴疾而终,那是一九二三年夏天的事。

陈师曾殁后,陈氏后人陈封可携来此画请姚茫父题咏。姚提笔而书曰:

静江寺里胡孙老,故裔于今尚尔雄。

假面蒙头真个戏,赚人羊背舞衣红。

除了题诗,他又写下了这篇《雨窗琐记》,叙及经过。诗里所述“假面蒙头真个戏”,并不是他的随意而谈,却亦反映了姚茫父的戏剧观。姚茫父当然不是一位戏剧家,但是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懂画亦懂戏。他又是一位小学家,《说戏剧》一文,光是考证“戏”字的源流便洋洋洒洒,叹为观止。即使戏剧家也未必能道出其底细。他在《雨窗琐记》中说,戏剧不过是有形有色的文章,“事须极其荒唐,旨须衷诸情理,乃可为美。而世之好新者,务为写实,常至不能转环,亦云笨矣!猴技之为戏,虽极简陋并无情理,然一味荒唐,可谓真戏。昔人论画谓须不似而后能神似,此岂可与儿女语哉。”什么是戏剧的美?美在不似之中去寻求神似。这不仅是绘画的最高境界,也是戏剧的佳境。这种境界不能从“务实”中来解决,而得求之于“荒唐”。“务为写实”者,表面上拘泥于生活的真实,这是笨办法,不是艺术。“荒唐”并非“荒诞”,而是指一种大胆的夸张,是事在情理之外,而义在情理之中,要真实,要合乎人情,乍看似不可信却又是人生至理。这种打破传统戏剧结构,追求一种夸张的美,乃为戏剧艺术家们所探求的一种真正的美。想不到一位清末的部员竟能出此新鲜的见解,在我是很感意外的。这同当时旧京的一批专门围着梨园子弟而吟诗弄赋的顾曲家们相比,姚茫父当然不同凡响。他从猴技假面中竟能看到戏剧之真谛,没有卓越的艺术眼光是不敢大胆放言的。王梦白的《猴技图》之所以由姚茫父来勾勒面具正是事出有因,并非偶然。他落笔之前已有很多潜台词。

《雨窗琐记》表面谈的是三位画家合作一幅《猴技图》的往事,实为一篇论述面具与脸谱艺术的有趣文字。面具施用于戏剧舞台的历史是有据可考的,姚茫父以为:“举其大要,盖起于宋元之际,而盛于明之中叶。今剧场惟神鬼用之而已。”最明显不过的是旧时剧场开演正戏之前必须“跳加官”,那位在台上手持“天官赐福”的喜神,不就是头戴面具的吗。

可贵的是姚茫父的很多见解,一方面是他广泛地涉猎典籍而来,一方面来自他在实际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因此有很多新鲜独到的见解,在别人的笔下是无法看到的。他以为面具艺术与绘画之道有“展转相师”的地方。平时他从六朝及唐代石刻造像所画的伽蓝像,以及唐高昌壁画残纸伽蓝像上都看到它们与面具的相近之处,“不过面具施彩更加雄厚而已。”他进一步考其发展源流,得出后来舞台上抛弃了面具而用勾脸,其原于宋元时代上场人只做舞蹈和表情,而歌词都由坐在场上的人出之,如同弋腔的接腔帮腔之类。这一点从旧时舞台上扮神鬼的只戴面具,全无唱词,便可推见此种遗风。

一旦舞台艺术发展到上场人载歌载舞的时候,面具就妨碍了演员的表情和歌唱,因为“以面具后有衔枚,不便出腔”,于是脸谱艺术也就应运而兴了,绘画艺术亦很自然地渐渐进入戏曲脸谱艺术之中。这种“展转相师”的关系,姚茫父作过实地考察。一是他从梅兰芳那里看到过梅家所藏的不少旧脸谱册,其中勾画的脸谱远不如今日之美。二是他以老伶工钱金福为例,说明钱的脸谱之所以为世人称赞,除了本人的用心以外,实际钱得到过已故画家陈阜民的指点不少。姚氏便收藏有陈氏所绘脸谱数纸,画家评为:“但写大略,意态具足。”

姚茫父精通金石考古之学,所见殷周时期的古器物很多,这当然可以丰富他的艺术见解。他说:“古器物中饕餮形多于吉金古玉,见之往往杂诸变化,一形而具数观,最与面具勾脸相似。以此为最古之渊源,决然可信。”他能从古器物的图案中引申出结论,这种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的。他的目光还顾及到西洋装饰艺术,从各种图案花纹,看到“其术至与面具勾脸吻合,亦尝采中土古器物以益之,皆以一形具数观为美。此又古今中外未发之秘。”戏曲脸谱艺术,无论观众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很美的。当然亦讲究对称和装饰意味。姚茫父平时常与陈师曾交换这些“未发之秘”

的看法,因为意趣相投,彼此引为同道和知己。

为了求索戏曲艺人勾脸的技巧,姚茫父不耻下问,往往潜入剧场的后台,偷偷地仔细观察艺人们勾脸的手笔,归来后便根据记忆草出脸谱。日久积多,竟被当时在北京的日本文化商人视为奇货,多次求购。姚茫父却始终不肯出手。这是一位忠于民族艺术而不存偏见的艺术家。请看他在后台的观察所得: “伶工之能者,勾脸时亦有笔法手势,尤以头脸与手笔相迎相纵时为有趣。

此书谱所论智巧兼优,心手双畅,当可喝彩叫绝。”这种智巧兼优的笔法对于绘画艺术家也有借鉴作用,我不知道今天的青年演员们在演传统戏勾画脸谱时,已否掌握了这种相迎相纵的笔势,是否想到过创造能够适合今天观众欣赏趣味的更美更新的脸谱艺术。

一旦姚茫父发现了艺人们的绝妙技能,竟高兴到“喝彩叫绝”的程度,这种对待艺术事业的热情也是很感人的。

当年陈师曾在世时,梅兰芳常同他来往,并求教绘事。当然梅氏同时也向姚茫父和王梦白求教过。梅兰芳曾经为陈师曾画过一幅脸谱的扇面,姚茫父见后手书三百言在其后。可惜此扇已不存,因为连姚茫父本人也仅仅记得所写的少许文字了。这些残句多为勾画脸谱之技法,正是老伶工们经验的积累而又不能出之于理论者。如说“涂深文似刻,取隆准而益阴,资广颡而用仄,每由媸以得妍,恒界斜以取直。师何术之,诡谲成观音之眩惑,观夫按部就班,万殊一势,俨成鼎足如书冏字,成上凌以下峻,目翔于吻肆,若变态而殊姿,又相均而为二。傥班驳而极诡,任横斜而尽致,羌无故实,不妨以文为戏,要其大致,自谓略尽之矣。”一切艺术最怕的是拘谨、呆板、平实,而要追求诡谲、变化,脸谱亦如此。这种见解是艺术至理,可惜的是,这竟是一篇残稿。姚茫父曾经表示若得数日闲,他一定要将此稿续成,又颇自负地说:“从来此事文人都不齿及,非惟视之甚微,抑亦言之甚难耳。”依我看,他讲的是实话。旧时文人不肯降低身份谈这类不登大雅之堂的道理,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肯屈就艺人,向艺人学习,他们也没有条件来融会贯通地阐述这些艺术理论。姚茫父可贵的地方也正在于他乐于干这种事情。有朝一日梅兰芳的画扇和姚茫父论脸谱艺术的佚文若能发现,当是近代戏曲史上的珍品。我想姚茫父敢于表示他说的全是别的文人所不敢道及的事理,是有根据的,我们不是从这零篇残简里已经看到了他的真知灼见了吗!

一九三○年六月,姚茫父贫病而亡于故都。五十年来,人们渐渐地把他遗忘了。有感于此,我乐于把读过《雨窗琐记》后的感受告诉读者。有趣的是我搁笔的时候,窗外亦正秋雨点点,这意境极易勾起怀人之思。

一九八二年十月

同类推荐
  • 杨波诗词选

    杨波诗词选

    一位作者集中写一个地方的诗集并不多见。欣喜的是,银川有这样一位作者和这样一部诗集。
  • 中国经典诗文集-元曲三百首

    中国经典诗文集-元曲三百首

    “一个国家人民文化水平的高低,要看它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也就是说,它对世界文化提供了多少珍品。”(引自1982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我国对人类文化提供的珍品。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六百年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
  • 四季随笔(原名:亨利·赖克罗夫特日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四季随笔(原名:亨利·赖克罗夫特日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坦然真切、发自肺腑的人生独白、追求美与自由的散文名作——这是一部思考人生的书,但作者的思考很特别,与很多人的都不同。而这也形成了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像我们许多人一样,作者在他的人生途中艰难地工作过,拼搏过,挣扎过。他吃过无数的苦头,遇到过太多的挫折,经历过许多的世面。到了中年以后,他的经济条件忽然得到改善,使他得以过上悠然自在的日子,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发愁。在这个时候他脱身于社会之外,独居一处,于一年的春、夏、秋、冬里,对人生作方方面面的思考。他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用旁观者的眼光来观察社会,观察自己所走过的一生。
  • 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

    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

    《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中描述了尘世的欢喜,故乡的风景,小山沟里的浪漫以及远方的美好。作者从小就依恋着家乡,大学毕业后通过文字与影像,记下家乡的风物人情,母亲、午饭、理发、外婆家、乡间的草、孩子……稳重饱含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文字朴实生动,文笔流畅。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杀驱魔令

    十杀驱魔令

    一位超凡的驱魔师降临于世,他拥有最强的驱魔法!十杀驱魔令!十杀驱魔令,一杀除鬼怪,二杀驱邪魔,三杀封怨灵.....
  • 封灵武界

    封灵武界

    远古时期,世间众神被一人尽皆屠戮,从此世间成神路断。那方神域空间开始不紊,逐渐与其它世界产生连接!从此以后,便有破界者不断降临,为的便是让那道成神路重现于世间。种种变化让这世界愈发玄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影重生

    夜影重生

    又一世轮回,是否还能达成上一世情缘。我愿生生世世,不再见你。
  • 影帝大人终于官宣成功了

    影帝大人终于官宣成功了

    微博热搜榜第一:影帝沐枫楠因真心话大冒险官宣。沐汐凌大吼到:“沐枫楠,你给我过来!”沐枫楠装出一脸无辜的样子:“怎么了?”沐汐凌揪起沐枫楠的耳朵:“你是不是找死啊,又偷偷官宣。”沐枫楠用手拿住沐汐凌揪他耳朵的手:“啊疼疼疼,老婆大人我再也不敢,松手吧。”沐汐凌:“还偷偷官宣吗?”沐枫楠:“不了不了。”沐汐凌松开了揪沐枫楠的手。(谁能想到影帝大人想官宣也官宣不了)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许樱彤和苏小晨

    许樱彤和苏小晨

    本文讲述了两个元气少女许樱彤和苏小晨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搞笑的事情,也讲了两个女孩在三年间的成长过程
  • 转世真灵

    转世真灵

    他是史上最笨的修真者,脑袋不好使,装修简陋,运气更是差到逆天,可就是这样一个百无一用之人偏被召入异界,踏上一条艰难坎坷,危险搞笑的修真之路
  • 待嫁老婆很迷人

    待嫁老婆很迷人

    传闻,不近女色的帝少被下降头,破例迎娶“毁容”丑妻,外界都等着看她下堂妻的凄惨下场,却不想他把曾经欺凌过他小妻子的人全都收拾个遍。人人都说她丑人有傻福,却不想整个帝少家的下人都是她的“颜粉”:“小太太是S市最好看的女人。”——自从娶了这没常识的呆萌小可爱,他才明白什么叫“智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