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伶工王瑶卿善画,并且特别喜欢画菊花,因此得名“菊痴”,这是我以前就知道的。
近读画家姚茫父的诗集,发现他有几首诗是写王瑶卿的,证明过去传说之不谬。如王瑶卿曾写墨菊,姚茫父得见,为诗咏之:
“霜风冻拆词人笔,落落寒花孰主张,输与王郎好风致,歌余弄墨对斜阳。白日寂寥征士酒,晚风憔悴楚人骚,怜君为写平生感,篱菊丛丛带泪看。”
姚茫父赞赏王瑶卿“歌余弄墨”的好风致,而且笔墨之间常常带有文人的感情,不是俗类可比。不过,诗人在一次为众伶题画扇时,又说王瑶卿的书法和绘画与他老弟王凤卿相比,还要略输一筹。然而凤卿在舞台上的名气终于不如乃兄显赫,所以反为兄长所掩了。
民初旧京名伶,如梅兰芳、程砚秋等都曾从姚茫父等学画,同时又因姚亦通戏曲,因此姚与诸歌人多有往来。一九二六年姚突患中风病,一臂病残,为生计所迫仍勉力作画。梅兰芳、程砚秋、姚玉芙等闻讯后都来慰问。姚茫父诗集中有《瑶卿归自海上属冷红问状却寄》。冷红即名伶姚玉芙。诗曰:“出岫归来海上云,多情问讯语相闻,黄花未偿三年约,墨草如披七发文。耽疾谷梁吾起废,善吹伯氏汝能埙,冷红知意还为报,一臂虽枯意尚芬。”
此时画家还记着瑶卿的墨草具有文人的气质,而“黄花未偿三年约”则是指王瑶卿一再向姚茫父求画菊花,前后足有三年的时间吧,可是至今还未能满足瑶卿的愿望。人们都说王瑶卿是“菊痴”,王亦自命“菊痴”,这都不是偶然的。
一个戏曲艺人怎样热爱舞台以外的艺术,而且到了如何着迷的程度!王瑶卿可算懂得戏曲和绘画的相通之处,他不是附庸风雅,仅仅为了装装样子的。当时的一些老伶工竟能与名噪一时的诗人、画家们相结交,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其中奥妙,确是值得后人想一想的。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议论作家的“非学者化”
了,其实对戏曲界来说问题更为严重。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演员,在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方面还不如当年的老伶工们,不是太说不过去了吗!
一九八三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