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现在,国家更是提倡全民阅读。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网民的一次互动时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还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时,心里充满了感动、温暖和幸福。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把阅读提高到了幸福的高度,是多么的宝贵哦!温总理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他有一次对文化媒体谈到他的读书生活,提到了马可·奥勒留所著的《沉思录》,他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温总理孜孜不倦的阅读精神,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鞭策着我们。其实,如果我们能把目光放远些,就会发现,在人类的阅读史上,许多大人物和阅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动人的、耐人寻味的读书故事,更有独到的读书经历、读书方法、读书理念和读书精神。他们对读书的终生追求,对读书理想的不懈践行,一直以来都成为大众学习、模仿的榜样。著名作家、学者王蒙说:“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风度。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出现一些浮躁的风气,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一些人不读书,缺乏应有的风度,缺乏对事物的专注之心。”我认为,王蒙的“风度说”,就是对温家宝总理的“幸福感”的另一种解读。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阅读分成有用阅读和无用阅读。所谓的有用阅读就是为了拿文凭,或者考公务员、职称什么的。这种很功利的阅读,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只读有用书,那肯定成无用人。因为他在人格上是不健全的。但是,还有一种更美好的阅读,那就是无用阅读。它虽然不能直接给你一个文凭或者职称,但它能使你的心灵变得辽阔,让你感到幸福和安全,感到力量和沉潜,感到生命的美好,感到人生的多彩。一句话,读书能养心,特别是这种无用阅读,用著名学者于丹的话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着我们,问题是我们用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读书,可以滋养我们自己,特别是读经典,更是如此。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原则;“曰清、曰慎、曰勤”的为官箴言;“和而不同”的共生思维;“厚德载物”的和谐理念。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方志敏“革命不是为了发财”的无私坦荡……不是一直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吗?
是夜,我在读理学大家朱熹。朱熹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父母对子女要慈爱,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君王对臣子要仁义,臣子对君王要忠诚;丈夫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妻子要相夫教子;长辈要自律自重,晚辈要谦恭好学;朋友要讲诚信。
朱老夫子的这段话,包含了多少做人处世的道理啊!这就是润心啊!
又如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前两句不用解释,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有我们在,让老人们心都安顿了,让我的朋友都有可信任的,让我的孩子们都能经常的想念我,这就行了。人,只有到了像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才会对孔老夫子的话有彻心彻肺的了解啊!
我们说,文化的力量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浸人血脉。但是,我们既不要夸大它,也不要矮化它。它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它又不是万能的。它能改变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是我们和世界相遇的重要方式。读书,特别是读纸质的经典书,确实能带来更高的专注、平静和思考,这时,读书就是一种享受。如果一个人,无法适当沉潜下来,读读书,特别读经典,那他的风度、教养肯定大打折扣,他的内心肯定找不到那种平和和宁静,身上更不可能有那种可爱、可感、可触、可摸的书卷气,那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所以说,朋友们,往大处说,为了国家和民族;往小处说,为了家庭和自己,我们要认真阅读!要阅读终生!因为,读书就是滋养我们自己。
仕而优则学
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力量,但也要看到“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还比较严重。一项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都有一半的成年人一本书也没有读过。这里头就包括不少的领导干部,也就是我们古语里所谓的“仕”。
领导干部常年不读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据一项“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显示,无非是工作太忙,应酬太多等等。这种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不存在。据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的床头一直放着本奥勒留的《沉思录》。这本书,温总理看了不下100遍。作为泱泱大国的总理,可谓日理万机,应该说他比我们许多领导干部都忙,可是,温总理却抓住点滴时间读书。温总理给我们领导干部做出了好榜样。
笔者因为职业的关系,这些年来,从北美到南美,从欧洲到日本,快走了半个地球,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欧美各地的五光十色的生活,而是人们对于书籍的热爱;无论在火车、飞机上,还是在地铁、公交车上,常常可以看到乘客手不释卷,全神贯注,孜孜阅读。而在我国的交通工具上看到的更多的景象是许多人在聊天打牌,睡觉。此情此景,真是天上人间啊!
我们常说,一个不爱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书香四溢的国家是不可估量的。国民的阅读,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阅读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影响到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更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这是读书对于一个国家的深层意义。
国民,特别是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这是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他对社会的作用;一个群体的阅读习惯,直接反映出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一个城市的阅读热情,直接呈现出城市的文明高度。
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其地位特殊,他的视野是否开阔,对于自己分管的领域是否熟悉,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部门的命运,而善于读书的领导,往往知识面比较宽,决策比较理性。
最近,笔者一直在关注重庆市委组织的公务员“读点经典”活动。我以为,这个局部的活动,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它的指向非常明确,官员不读书,特别是不读点经典书,恐怕是不行了。官员读书之重要之必须,古今中外,我们有很多例子可借鉴,可引用。先说古代,古人为官,前提一般都是读书人“学而优则仕”是也。为官之后即强调“仕而优则学”。大家都知道,隋唐之前世家大族多以“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为荣。隋唐之后,以科举取士,当官必先读书,很多官员都养成了终生读书的好习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为官治政,必须要读书明理,而非以官阶高低为依归。一直到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级官僚大多是读书人出身。再看看西方,老牌的帝国主义—英国的历任首相、大臣大多是剑桥大学或牛津大学的博士、硕士;新兴的帝国主义—美国的历届总统也大多是出生于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和硕士,很少有例外。例外的也有,不多,如美国的首任总统华盛顿。但那时候,还没有哈佛大学,华盛顿虽然不是读书人出身,但对读书却更加的勤勉虔敬。虽身居一国之君,仍手不释卷,最终成为美利坚的象征和骄傲。这方面,如清朝的中兴名臣左宗棠也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左宗棠的一生可谓戎马倥偬,但却在终身阅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古今中外,官员读书在传统是惯例。官员通过读书获得道德伦理之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简化了行政成本,也使很多士大夫找到了安身立命的价值旨趣……
其次,从官员本身来说,读书,读经典书,是时代的要求,形势的必须,有利于其自我价值的塑造。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各种各样的诱惑纷至沓来,一部分官员腐化、堕落,失去信仰,原因是多方面,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自身修养不够。他们没有从读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没有读懂弥尔顿所言:“书籍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没有理解孔子主张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的教导。孔子告诫为官者,不要担心没有更高的官位,应当担心是自己内心是否有更为坚定的自信;不要担心别人不赏识你具有的德才,而应当担心自己的德才是否值得赏识。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读书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了。
那么领导干部应该读些什么书呢?书海无边,总应该有所选择吧!这里,我想提一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铁凝女士说:“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一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点的精神运动。”
在我看来,阅读要“重轻”并用。阅读的重量有时候在于它的“重”,有时候在于它的“轻”,而这种“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阅读心境的解放。我的意思还是要读经典书,经典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经过时间的打磨,闪闪发亮。比如说《论语》、《老子》、《孟子》、《庄子》、《墨子》等四书五经,《幼学琼林》、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诗、元曲、《古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等。一定要很好地通读,背诵和默记。明、清小说,特别是《红楼梦》,一定要反复读。这些东西,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很有好处的。但我觉得,光读中国的传统文学经典是不够的,还要有较好的外国文化、外国文学的修养。这方面,我们要下力气关注俄罗斯文学、绘画和音乐;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老牌帝国主义的文学、音乐、雕塑和绘画。以使自己尽量做到学贯中西。有了中外文学经典的底子,也就建立了平衡的知识架构了,你才能做到“风吹不昏,沙打不迷”。
那么,经典要怎么读,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是这样说的:第一,要相信前人的话,不要总是怀疑前人;第二,要读你专业所需;第三,适当地读一点热门书,对完善知识结构有好处。
综上所述,阅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更多的是一种缓慢的、绵密的恒久的渗透。有些书,看似“无用”,其实,一切都是有痕迹的。所以,愿我们的各级官员、领导干部多读好书、读经典。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与个人修养相结合,与关心百姓相结合,则天下之幸,民生之福也。“仕而优则学”,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希望。
印象·刘三姐
时隔一年之后,重访广西桂林阳朔,目标只有一个,约会《印象·刘三姐》。
小时候,多次看过电影《刘三姐》,随着岁月的流逝,里头的故事情节都不太记得了。但片中刘三姐优美动听的山歌却一直留在我的心头,永远挥之不去。最后在心头堆积成了刘三姐情结。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景区之核心工程。由桂林广维文化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历时5年多努力制作合成。她集漓江山水、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
演出以《印象·刘三姐》为主题,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成功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被誉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演出全长60多分钟,演员达600余人。
我看的是晚上7∶40的第一场,坐车进入剧场后心跳得特别快,终于要看到这盘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大餐了。待我找到座位后,只见四周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可谓座无虚席,2000多名观众可能都怀有同我一样的心情,满怀着期待和激动。坐定后,放眼望去,只见茫茫夜色中,以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12座山峰为背景及广袤天际的苍穹,构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剧院里遍植茶树、凤尾竹等。整个剧院几乎全被绿色所覆盖。灯光音响系统均采用隐蔽式设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灯光打亮之后,12座峻峭挺拔、形态各异的山峰出现在我的眼前,随着灯光的慢慢前移,灯光打在美丽的漓江之上,使漓江放出光怪陆离的光彩,煞是迷人。
随着灯光的强弱、游离,大剧终于在我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大手笔的《印象·刘三姐》共分四个乐章。即红色激情、蓝色印象、金色渔火和银色经典。演出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渔樵村夫等元素创新组合,用不同色彩引领着不同的主题在桃源般的仙境里不着痕迹地融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经意之中使观众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我们可以说,她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视觉的革命。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缘水而起,便有水的灵性,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风,来了;云,动了;刘三姐,一个歌唱的精灵,在山水间诞生了。
你看,你看,在神奇的漓江山水间,刘三姐风情万种地向我们走来。
“红色印象·山歌”是刘三姐传说的风情篇,编导者大写意地将山歌与渔网做组合,构成“对歌”的印象,漫江飞舞的红网,是涌动的旋律,而网中的男人,便是跳动火一般欲望的音符。“蓝色印象·家园”,落霞、炊烟、牛群、牧童、洗衣的村妇,唱晚的渔船,一幕幕乡村小景舒缓地展开,讲述着我们美丽家园的故事,创作者用生态的白描手法勾画出漓江人民的日常生活印象。透过这些图景,我们能了解到刘三姐诞生的背景,感悟山歌故乡的美丽。“蓝色印象·情歌”,“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刘三姐的经典情歌唱响在无边无际的山水间,把竹木、木楼、月亮上跳舞的精灵和水边沐浴的嫁娘都化成了情歌的音符,在天籁中歌唱。“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九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金色印象·渔火”,渔火、竹排、蓑衣、鸬鹚,构图着漓江的经典画面,而渔火便是这画面的灵魂。那盏远古的渔灯,穿过岁月的夜幕,悠悠地朝我们驶来,它带来古朴的劳作方式,带来对自由生活的注释。当它化作满江渔火时,你一定会领略到漓江生活的另一种风情,因为参加表演的是周边一个村庄的220位渔民。“银色印象·盛典”,是演出的华彩篇,表现刘三姐传说中民间庆典的场面。200位少数民族银珞姑娘排成的豪华阵容与特制的银灯服饰,营造出漓江上从未见过的绮丽景象,被誉为“漓江上的文化奇观”。“尾声·天地颂唱”,渔火渐渐走远,灯光已经熄灭,刘三姐的歌仍在天地间唱颂着,令人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多谢了,多谢这片山水的馈赠,多谢了,多谢美丽山歌的洗礼,“多谢四方众乡亲,我家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