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打败了董卓派来的先头部队,正当孙坚信心满满的准备继续前进的同时,袁术开始担忧了。在袁术看来,这个孙坚是个实实在在的江东猛虎,自己的南阳郡就是孙坚打下来的,现在这家伙又打败了董卓,发展势头也太快了吧?会不会以后像搞掉上一任南阳太守张咨那样搞掉我袁术?袁术非常清楚,要是自己真和孙坚动起手来,那基本就是孙坚的下酒菜而已。所以他果断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停止给孙坚供应军粮。任凭你孙坚的部队再能打,没有军粮也一样要完蛋。
得知了袁术停止给自己供应军粮的消息,孙坚马上就明白问题所在了,自己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已经让袁术起了疑心。所以他立马只身前往袁术的军营,慷慨陈词,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袁术看到他敢于独自来到自己的军营,态度明确的表示要去攻打董卓,所以就选择继续信任孙坚,为他提供军粮。
由于凉州系部队和并州系部队的矛盾,在加上孙坚势不可挡,董卓一次次的被孙坚打败,这下他就彻底怕了孙坚了,直接放弃了洛阳,命令吕布带着他的并州系部队给自己断后,自己带着凉州嫡系部队跑去长安了。
董卓自己带着凉州兵跑去长安,让吕布的并州系部队断后,和孙坚拼命。在吕布看来,你董卓办事能不能再恶心一点,完全就是把我们并州系的部队当炮灰是吧,所以吕布根本没有认真断后,而且对于董卓也更加怀恨在心。
本来如果孙坚一直追上来,那以现在的战局,吕布可能真的就要被孙坚干掉了,然而孙坚却没有追上来,原因何在?
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孙坚率领部队打败了董卓,成功的进入了洛阳城,然而董卓留给孙坚的,却是一个残破不堪的洛阳城,房屋都被烧毁了,人口也基本都被董卓掠走,留下的,只有堆积如山的死尸。看到这样场面,孙坚的眼泪就像河水一样,川流不息了。是因为孙坚看到这样悲惨的场景起了悲悯之心,因此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么?恐怕不是,孙坚这个人,一直都在军队效力,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这种遍地死尸的悲惨景象他见的多了,还不至于因为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真实的原因,是董卓这个老贼真的什么东西都没有留给自己!孙坚辛辛苦苦带领部队攻打董卓,就是为了靠这一仗可以赚个盆满钵满,让自己名利双收,结果现在洛阳城是这种情况,啥都没有,金银财宝没有,人也没有,连洛阳周边的坟都给董卓挖空了。而孙坚可是拼了自己的家底来打这一仗的,现在仗虽然打赢了,好处是一分钱都没有啊!这叫他如何能不痛哭流涕。所以他当即就决定,不再向前进攻了,因为没法再打了,这个仗打到目前为止,自己是一点好处都没捞着,如果继续再打下去,胜负难料,恐怕自己这点老底都要被折腾进去。
第二个原因就是,孙坚发现,关东联军的其他那帮人,好像现在对所谓的讨伐董卓这个事情,完全不关心啊。兖州刺史刘岱已经把讨董联军的发起人桥瑁给做掉了,至于说做掉的原因,那也相当直白,因为桥瑁所管理的东郡是归属兖州的,而刘岱就是兖州的刺史,显然刘岱是为了加强自己在兖州的统治,就把不听命于自己的桥瑁干掉了,换一个更加听话的。而袁绍、袁术这帮人,完全已经把什么报仇雪恨之类的事情抛到脑后了,开始在那里积极的扩张地盘。你们这帮人能不能再不要脸一点?只有我孙坚还像个傻子一样,还在这里讨伐董卓,而且讨伐了半天还什么好处都没有捞着。
基于这两个原因,孙坚也立马就放弃了什么讨伐董卓的事情,因为他意识到,现在要抓紧时间回去抢地盘,不然洛阳这边折腾了半天,自己什么都没捞着,如果回去晚了,那自己的根据地都要丢了。
不过呢,孙坚这次的洛阳之行,还是有收获的,那就是他得到了一件宝贝,那可是一件相当珍贵的古董!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虽说实实在在的利益孙坚什么都没有得到,但是这个传国玉玺,那也是一个重量级的东西。
关于这个传国玉玺的来历,网络上已经有许许多多的说法了,我们这里没有必要再进行说明。我们这里只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传国玉玺代表了什么?为什么当时的人,或者现在的人都觉得这个东西价值连城?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假设一下,如果今天这个遗失的传国玉玺突然出现了,那么它会是一个具有价值的东西么?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个传国玉玺不论是在考古还是在收藏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甚至于如果这个传国玉玺真的出现,可能会在市场上对等于数亿的货币价值。
那么在东汉末年,这个传国玉玺有什么价值呢?首先,和今天一样,在东汉末年,这个传国玉玺同样也具有收藏价值和一定的考古价值。然而,和今天所不同的是,在那个年代,这个传国玉玺还具有另外一个价值,那就是礼法价值,这个价值只有在那个年代才具备。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假设今天又一个人拥有了传国玉玺,他不能因为自己有这个传国玉玺就引申说自己具有某种政治权力,或者代表某种礼法概念,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只会把这个东西当做一个古董、文物。
但是,在东汉末年,这个传国玉玺却代表了一种礼法、政治的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袁术在计划称帝之后,千方百计想要从孙策手里弄到传国玉玺,因为传国玉玺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政治和礼法意义。
现在,我们这篇故事的终极主角出现了,这个终极主角就是这个传国玉玺,以及种种代表着中国古代礼法的具象的、抽象的存在。那么,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到底要如何去评价这样一个以礼法体系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