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乳酸酸中毒对于长期、大量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乳酸酸中毒的发生可能非常大。患者在发病后轻则会出现四肢乏力、倦怠、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呼吸较深而急促等症状;重则可出现呕吐、头痛、全身酸软、口唇发绀、脱水、意识障碍、四肢反射低弱、肌张力减退、瞳孔扩大、深度昏迷,甚至休克。
4.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情况的出现,与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剂量过大有直接关系。另外,也与进食量过少或运动量过大有关。并发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常见有饥饿、头晕、心慌、汗出不止、面色苍白等临床表现。如果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甚至还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胡言乱语、意识障碍乃至昏迷等症状表现。
四、慢性并发症的主要症状
糖尿病虽然属于终生疾病,但如若发现及时,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治疗,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如果发现较晚或治疗方法不当,则极易诱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常见于眼部、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足部、皮肤等多处脏器或系统,主要症状有以下几方面。
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见眼底出现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斑(多呈现为点状或火焰状、线条状)、渗出斑、絮状白斑,甚至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新生血管出现、黄斑病变等症状表现。
2.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常见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腰酸、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表现。
3.高血脂症高血脂症可见有黄色瘤、肢体麻木或乏力等症状表现,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
4.高血压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可见头晕、头痛、耳鸣、结膜出血、鼻出血、心慌、心悸、呼吸短促、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皮肤蚁爬感以及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5.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下列类型:
(1)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见双下肢麻木、双下肢沉重、针刺瘙痒或烧灼样感觉异常、自发性疼痛、闪电痛、刀割样疼痛等两侧对称性的远端感觉障碍。
(2)非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全身无力、肌肉萎缩、靠近躯干的肢体近端有运动障碍等症状表现。
(3)脑神经病变。常表现为眼肌麻痹、动眼神经功能不全等症状。
(4)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常表现为排汗功能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血管运动障碍、头晕、跌倒、排尿障碍、小便淋漓不尽、阳痿、不育等。
6.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足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甚至丧失、脚踩棉花感、足部畸形等,同时可伴随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肤温度下降、肢端动脉波动减弱、间歇性跛行等缺血表现。
7.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变主要有4种类型:
(1)微血管障碍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皮肤潮红、紫癜、丹毒样红斑、胫前色素斑、糖尿病性疱疹等。
(2)代谢障碍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糖尿病性黄疸、睑黄疸、糖尿病性硬肿症、皮肤瘙痒等。
(3)神经损害所造成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糖尿病性无汗症等。
(4)糖尿病性皮肤感染。表现为疖、痈、毛囊炎、蜂窝织炎等化脓性皮肤感染,以及****炎、甲沟炎、手足癣、股癣等真菌感染。
五、常见并发症——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或者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过大等因素,都可造成低血糖并发症的出现。
低血糖情况的出现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大,一方面可造成突然昏倒等危险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则会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缺乏低血糖的相关知识,在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时自己没有察觉,未进行及时自救,以致低血糖继续发展而酿成不良后果。因此,积极防治低血糖,了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症状表现等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低血糖并发症最显著的症状有:长期伴随的饥饿感、汗出不止、心慌、烦躁、手抖、全身疲乏、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头疼、视物不清等。如果患者血糖过低,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语无伦次、呆滞、抑郁或突然兴奋、情绪暴躁等精神症状表现。低血糖发展至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等危险症状,甚至可危及生命。
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则更要给予相当的关注和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低血糖并发症,再加上老年人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因而一旦出现低血糖并发症,不仅会加重心、脑、肾等脏器的缺血性改变,还会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等病症。
此外,还有一些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极易出现低血糖并发症,且许多患者还可能出现无症状低血糖,即不自觉低血糖。这种无症状低血糖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患者必须提高警惕,以防在不自觉状态下突发危险情况。
糖尿病的保健常识
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正常作息、合理饮食,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1)控制每日的进食量和进食时间。
(2)保持适当的运动量,运动量增加时要注意能量的补充。
(3)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该充分了解低血糖反应的常见症状。
(4)学会血糖的自我监测,掌握一些低血糖的自救方法。
(5)选择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的药物。
(6)保持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正确面对疾病。
如何判断糖尿病保健计划是否成功
有一些指标可以作为你糖尿病保健的晴雨表,这些指标相互影响和制约,反映出人体的整体状况,如果你能做到每一项都符合要求,就一定会有良好的回报。这些指标包括血糖、体重、血压、运动、自我感觉。
要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的血糖、感觉和运动情况,每周或每月记录一次体重和血压。也可以在家测量血压,可以在购物中心或药店进行测量。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每天运动。很好地坚持检测和记录这些指标就意味着糖尿病保健的成功。
如何确定血糖自我检测时间表
糖尿病人每天需要测几次血糖或尿糖,应根据病人病情而定。例如在饭后1~2小时测定血糖,可了解所食食物种类或量对血糖的影响;而测定夜间2点或3点及早餐前的血糖可了解夜间血糖控制情况。
(1)在下述情况下,测定血糖的次数应在每天4次以上。
每天注射胰岛素2次以上或使用胰岛素泵者,尤其是在调整胰岛素剂量、调换胰岛素种类、改变胰岛素注射时间等情况下;
改变饮食计划、运动方案或药物时;
血糖控制不稳定者;
糖尿病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患其他疾病如感染、心肌梗塞、中风等;
手术前后;
老年患者或其他无法察觉低血糖的病人,如严重的神经病变者;
出现血糖过高或低血糖症状者。
(2)如果血糖较为稳定、不用胰岛素即可控制血糖者,不必每天测定血糖,可按上述方法每月抽查2~3天即可。
(3)如果无血糖仪,应该测定尿糖,监测时间与血糖相似。
哪些情况会引起糖尿病病情的变化
引起糖尿病病情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天气寒冷、下雨或下雪天时。
(2)发生伤风、感冒、肺炎等感染或并发其他疾病时。
(3)精神受到某种刺激,情绪不安定,精神紧张、恐惧或暴怒时。
(4)外伤或手术时。
(5)妇女妊娠期或月经期。
(6)剧烈活动时。
(7)低血糖反应发生频繁时。
(8)进食超过了平时安排的膳食定量,多吃了主食或吃了含糖量多的东西。
(9)药物使用不当,少服用了口服降糖药物,少打了胰岛素或者注射部位吸收不好时。
(10)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时。
居住环境对糖尿病的控制很重要
糖尿病人的房间要整洁卫生,保持空气清新。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有的糖尿病患者要天天注射胰岛素,如果室内卫生状况差,还会招来蚊虫、苍蝇之类的害虫侵袭病人,造成皮肤损伤,更易出现感染。因此,保持环境的卫生有利于防止感染。
病人的生活用品,包括被褥、洗漱用品等,要经常换洗、日晒,有利于消毒和去除潮湿。
病人居室的外部环境除需经常清扫外,应时常开窗通风,保持充足的日照,这有利于居室空气清新。另外还要保持安静。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周期紊乱,如果睡眠环境不佳,将会使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因此病人居室的周围不要有吵闹的人群,要避开娱乐场所。如果病人夜间睡不好觉,就会影响血糖控制;因此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让病人休息好、心情好,这对于血糖的控制是很有益的。
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和睦的人际环境,比如常有家人嘘寒问暖,或有邻居与其聊天,互相沟通,这对病人了解时事新闻,开阔胸怀,摆脱烦恼,解除忧郁都有益。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要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这对病人控制病情是非常有效的。有些人患了糖尿病后只知道吃药和发愁,忽视了从多方面加强综合保健条件,这是不对的。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需要从多方面调剂生活,才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居室是病人常年所处的地方,其环境不可忽视。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搞好个人卫生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体质弱,抵抗力差,极易合并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另外,一旦感染,不仅难治,而且使糖尿病病情更加恶化。因此糖尿病人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1)要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皮肤化脓感染。女性用化妆品也有引起感染的可能,男性刮脸时要小心,以免弄破皮肤造成感染。
(2)注意口腔卫生。糖尿病人易并发牙周病、口腔霉菌感染,因此要保持口腔卫生,要做到睡前、早起后刷牙,每次餐后要刷牙漱口。
(3)糖尿病人易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女性患者,因此要保持外阴清洁。便后及性生活后要进行局部清洗,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一定作用。
(4)讲究脚的卫生。糖尿病人易较早发生动脉硬化,糖尿病人中足坏疽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17倍,即使足部轻微损伤都会引起感染,发生坏疽,严重者需截肢。因此对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讲,足部的保护都十分重要。
要患者每天都要检查足部情况,发现有水泡、皮裂、磨伤、鸡眼、胼胝、甲沟炎、甲癣等要及时处理;每天用温水洗脚,脚趾缝之间要洗干净,然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擦干,并用羊毛脂涂抹;鞋要大小合适,最好是皮鞋,袜子要柔软平整舒适,趾甲不要剪得太短,应与脚趾相齐;不要赤脚走路;不要用刺激性药物如碘酒、石碳酸等抹脚。
日常穿衣与防治糖尿病的关系
穿衣不当也会诱发糖尿病,比如穿衣过多或过少,或者穿衣不注意卫生。
穿衣服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人的皮肤是机体的保护屏障,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阻止病原体入侵;可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皮肤就成为病毒感染的通道。如果穿的衣服不清洁,病原体可能经皮肤进入体内,造成病毒感染。
Ⅰ型糖尿病除了有肯定的遗传因素外,病毒感染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会损伤胰岛细胞。临床发现,有的患者是在发热或出现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之后,突然罹患了糖尿病;有的儿童患腮腺炎后,得了糖尿病;更有一些患者,是在原因不明的发热之后,才出现糖尿病症状。检查这些患者的胰腺,发现他们的胰岛都有发炎的现象。目前认为,人类对病毒诱发的糖尿病的易感性受遗传控制,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带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在病毒感染时可能发生糖尿病。病毒感染时可以直接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也可能损伤胰岛组织后,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损伤胰岛组织后引起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也不排除感染作为诱发因素的可能。由此可见,病毒感染与糖尿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穿衣要适宜,避免因穿衣不当引起病毒感染,这对预防糖尿病,特别是Ⅰ型糖尿病十分重要。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足病和下肢溃疡等并发症,因此还要特别注意足部和下肢的保健。有些青年女性患有糖尿病,在天冷时仍然穿短裙和长筒袜,这极易引发下肢和足部溃烂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没有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其病足的病情进展也可能危及生命。还有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喜欢穿高跟鞋、紧身衣裤,这对患者十分不利。由于糖尿病本身容易发生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不良和末梢神经炎及足部感染,这些高跟鞋、紧身裤不利于血液循环,容易加重病情或引起感染。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长时间穿紧身裤袜,所穿的鞋也要大小合适,鞋跟高矮适中,同时保持鞋子的干燥与卫生。穿新鞋时更要注意不要让鞋磨坏了脚。
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穿衣服的选择,穿棉制品贴身衣服可减少发痒,穿清洁卫生的衣服可减少皮肤感染。
因为血糖控制不良时,高血糖引发渗透性利尿,多尿会导致脱水,引起皮肤干燥,全身皮肤会发干发痒,女性有时还会有阴部瘙痒。
从日常穿衣方面维护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做起来并不难;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却忽视了这些方面。为了控制疾病,病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保护身体,穿衣穿鞋的日常小事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