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场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不少职场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各种各样的职业病也伴随着压力诞生,职场强迫症便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职场人深知,找一份好工作不容易,想在公司立足更不容易,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大家便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工作要努力、要积极,要做到最好……”这些信念在很多职场人的脑海里整日盘旋,挥之不去。不少人秉承着这种信念,告诫自己时时集中精力以做到完美。时间一久,他们更是发现越来越不敢信任自己:明明已经检查了好几遍的文件,才收拾好又要拿出来仔细核对;下班了,东西都已经收拾好,又要折回仔细检查一遍看是否有遗漏;不停地掏手机,生怕有领导打来的未接电话……
职场强迫症已经成了社会的一种普遍病症现象,而引发这种病症的正是过于关注的完美主义所带来的压力。当一个人长时间过分地关注一件事情是否做得完美,就会产生反复的焦虑情绪,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为了不让自己出错,便开始强迫自己反复从事某种行为。
虽然正确的道德观念告诉我们,对于任何工作都要认真,力求做到最好,但是过于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其他关键因素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会加重工作者的心理负担,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影响其身心健康。
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人格是一种缺乏弹性的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它总是要求事事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持有完美主义的人,对任何事都苛求达到理想的标准,不会根据实际情况留有余地,而一旦这个标准无法达成的时候,他们也会变得焦躁不安,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自己和他人。
完美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偏执,更是一种人格悲剧。抱有完美主义的人,不但自己每日行程排得满满,活得辛苦又一无所获,还会连累他人陪同自己做太多无用功,拖沓事情。最终的结果只会是:锱铢必较,对别人过分苛求,落得众叛亲离。
丽莉在一家公司任职已经6年多时间,从一个小小的销售代表一步步走到销售经理的职位,期间的辛酸真是无人能晓。现如今好不容易升到了管理职位,丽莉也从一个入世的新秀成了奔三的老人。眼看着年年入职的新秀,一代强过一代,丽莉不免觉得自己的竞争力越老越小,内心充满了危机感。
金融危机到来后,公司的业绩一落千丈。因为财务出了状况,公司在硬挺了半年后终于做出了开源节流的裁员计划。一档档计划如期进行着,一拨拨老同事就这样告别了,那些日子里,公司到处弥漫着残酷的血腥气,人人自危。丽莉作为业务唯一的女经理,内心也开始翻腾不安,好在几次的裁员名单中都没有她的名字。
丽莉原本就是一个完美主义的工作狂,下属背地里都叫她“女魔头”。让金融危机的裁员这么一折腾,她更是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为了不被淘汰,她开始处处要求自己和下属满分,连每一个小细节都不会放过。
一个报告要下属检查十来遍,倘若有个错别字哪怕是标点符号用错了,也要被她骂得狗血淋头;对于给客户的合同就更不得了,不管单子大小,她都要亲自过目,且一字一句看过才算审核完毕;更甚者,有时候审过的东西刚交给下属又觉得哪不对劲,马上要回来重新检查……
时间一久,丽莉觉得自己工作得特别累,心理压力很大,下属却是那么不得力,让她感到很是不满;然而对于她的下属来说,碰上了这样一个魔鬼上司,也让他们够呛。大家就互相这样埋怨着,矛盾不断升级。丽莉越来越苛求下属的工作,而下属也因为实在无法忍受上司的这种变态行为相继辞职。更糟糕的是,这种内部矛盾大大消耗了员工的精力,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了工作效率。
像丽莉这样的情况很明显是过于追求完美,受到了职场强迫症的困扰。很多人为了不落后于他人,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带着强烈的成功欲望逼得自己团团转。殊不知,凡事过犹不及,最终把自己带进了一个死胡同。
在职场,把工作做好是首要任务,但不能过分追求完美。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无法将事事都做到十全十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就应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知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摆正心态,才不至于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人无完人,就算遭遇挫折和失败也不应该灰心丧失斗志。没有人不经历失败,但是聪明人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正视自己的失败,坦然接受现实,才能寻找到成功的密匙。
每个人都需要有目标地去努力,但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制定过高的目标。目标的设定需要视个人能力和实际情况而定,一味追求高标准只能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如果长期无法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还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增加焦虑情绪。
在这个世界,你唯独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对于下属要严格要求,但不要用个人的标准去苛求对方。毕竟下属只是你的同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只是你的合作团队,他们需要你的指导,你也依赖他们的帮助。对于下属,要学会适当地放权,让团队来分担你的压力。
总之,工作需要完全投入,亦要适可而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学会把握平衡点,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培养健康的身心,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