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做一道经典的名企面试题:
一天来了一顾客买了30元货物(进价是20元)。顾客给了100元,但老板找不开,就到邻居那换了100元零钱,找回了顾客70元。不过多久,邻居过来说刚才那一百元是假钞,老板只好重新给他换掉。请问:这位老板因这笔生意共亏了多少钱?
真正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对于老板而言,在这笔生意中,他找出了70元真钞给顾客,同时又损失了成本20元的货物,所以一共损失了90元。但就是这样一道简单的面试题,据说答错率在70%以上。此题后经人在网上论坛帖出,跟帖者无数,答案也是层出不穷。
即使题目流传已久,到了现在,仍有不少错误答案。这不禁让众人哗然,到底是用人单位作秀的噱头,还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体制毒害了国人?我们暂且不究其根本,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很多人把问题复杂化了,才会导致结果的错误。
从国人接受教育开始,中国人似乎就一直优于其他国家的公民:小学就可学完他国初中的课本,少年天才层出不穷,其中不少在国际上都小有名气。战后建国的短短几十年,我们从一个百废待兴的乱世里,组建了一个让世界不可小盱的泱泱大国。种种业绩表明: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仍然可以做到他国一样的大事。
然而正是由于中国人的这种特性,我们也最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随着改革开放,国人秉承了“科技带来发展”的理念,盲目崇拜科学至上,就连一个简单的小问题也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式去求解。
据说某企业引进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运行时常常出现盒子里没装入香皂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老板花高价请来一位学自动化的博士,设计出一个分拣空香皂盒的方案。随后以该博士为负责人,成立了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采用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投入几十万元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当生产线上再有空香皂盒通过时,两旁的探测器就会检测到,并驱动一只机械手把它推走。
与此同时,我国南方某乡镇企业也购进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对一位小工说:“你把它搞定,不然就炒你的鱿鱼!”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花了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电风扇,空皂盒就被吹走了。
上述案例看起来似乎更像一个讽刺笑话,但却是事实,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写真。很多问题,处理起来省时省力又省钱,可惜众人并不习惯这种没有科学论证的“土办法”。把简单真实的问题,引入复杂的思维之中,已经成了多数人习惯性的思维定势。
不少人觉得,问题过于简单化缺乏挑战性,无法发挥和显示自己的才能。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不是来处理一个只需要小学文化的民工就能解决的问题。想要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就必须解决他人不敢触碰的复杂问题,也只有那些复杂的事务才能展示出个人的内在涵养。于是“复杂化”成了成熟和风度的标识。
半个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教育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们出过1+1等于几的问题。当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济济一堂满腹经纶的高才生们竟然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等号后面写上了2.他对学生们说:“1+1=2,这是条真理,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是的!我们究竟在犹豫和顾忌什么?半个世纪后,面对如此发达的科学和经济,我们的思维却在倒退,变得不敢坦然面对简单的问题。现代人,特别是一些管理层的人员,为了显得自己办事成熟、稳重,更喜欢把问题复杂化处理。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同时增加了运作成本,可谓是劳民伤财的事。
当年子路快人快语,结果遭孔子“不得死其然”的诅咒;贾谊才思敏捷,而苏轼讥他“短见”,没有大家风度。现如今,职场人为了避“短见”之嫌,故意摆架子、拖沓,以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权威。明明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却总是安排一两个部门来处理;一天可以做的事,总要研讨个把月还毫无结论。
把事情复杂化,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已经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企业逐步私有化,这种情况也越来越不能容忍。没有哪个老板愿意花钱看你打官腔,他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想要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就得用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当然复杂的问题一定会存在,审时度势,三思而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如果只是为了装深沉表内涵,就显得流于程式,以形害义。这样做往往把时间白白浪费在无谓的等待中,贻误最佳时机。都说商场如战场,职场人就如战斗中的士兵,随时要保持最高警惕,延误了时机,很可能就与好运失之交臂,从而丢掉发展良机。
问题的复杂与否不随个人的主观意识去改变,正确有效的决策源于对客观事实科学的判断。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需要客观、理性地进行分析,而不是凭个人喜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审慎的态度处理好每一件事情。遇到简单的问题就应该当机立断,雷厉风行;真正复杂的问题就更需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必要时还须借助他人的专业能力。
总而言之,解决问题需要直接有效,过分瞻前顾后会绑住手脚,问题更难解决,甚至越绕越大。不懂得处理复杂问题的人成就不了大事,而不懂得将问题简单化的人更与成功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