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分,是提前的告知
考完试,学校已经不是必须报道的地点了,然而考完试的第二天依然聚集了很多人,因为这天官方的答案下来了,包括评分规则,这就是那个年代高考的一件有趣的事情:估分。
为了能够更准确的估分,很多人将自己的选择题答案写在橡皮上带出来,当然这样是不被允许的,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被当作是作弊,不过这依然无法阻挡有些人这样做。
这份答案是需要提前预定的,并不是每人都有,所以这次来学校的也并非全体人员,不过依然班级里坐满了人,这次大家不再像之前那样安静的坐在座位上,而是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有的坐在凳子上有的甚至直接坐在桌子上,这气氛俨然比高考前轻松太多,索然很多人对自己这次的发挥感觉很不满意,但是依然无法掩饰那种发自内心的那份释然。大家相互讨论着、有的甚至推推搡搡,说说笑笑,教室走廊也并不安静。
班主任将订阅的答案发给大家,之后径直去了杨静那群人处,应该是去看看他们的考试情况的,话语间和友好,想必这些被老师看重的人,应该是考的不错。
柳怡也拿到了答案,认真的回想着自己考试的时候的作答情况,来评估自己的得分。经过一个小时的梳理, 580左右,这是柳怡给自己评的分数,和平常考试差不多,算是正常发挥。柳怡合上了试卷和答案,这时张虹走了过来:“估分咋样?”柳怡像之前一样,也是呆了一下,“还,还行吧。”柳怡回答,“和平常模拟考试差不多,你呢?”
“我也和平时差不多。“张虹宛然一笑,”还不知道今年的分数线怎划,听说今年比较简单,可能分数线也会有所提升。“
“想必也是吧。“柳怡微笑着回答,柳怡不明白这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女孩,在考完试曾经两次主动找自己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就是在小说中可以看到的”暗恋“场景,高考后的表白画面?
当然不是柳怡想象的那样,因为就在柳怡这样想的时候,张虹已经去了其他同学那儿继续询问了。
柳怡,看着张虹离去的身影,笑了笑,本来打算走的身体,却坐了下来。环视着四周,班主任此刻已经离开班级,此刻的班级似乎也回到了平静,人们开始逐渐地走出教室,如今剩下的人已经不如柳怡刚进来的时候的一半,杨静周边依然围着很多人,当然包括刘炅,他们轻声的讨论着什么,柳怡听不见他们讨论着什么,只是感觉他们在一起讨论很和谐,其他的感觉说不出。
刘锦曦来到柳怡面前,柳怡以为他也是会问自己的估分情况,已经准备好了回答张虹时的答案。
“你的之前的试卷、书这些废纸卖了没?”刘锦曦问道。
“还没有。”柳怡又是一个被出其不意。
“我们去卖书吧,我的也没有卖呢,我先帮你,你再帮我。”刘锦曦说着已经开始往外走。
柳怡带着刘锦曦来到了住处,把所有的书籍整理了一下,除了教科书柳怡把所有的书籍包括笔记本都放在的售卖的箱子里,整整一大箱。柳怡和刘锦曦中途停歇了三次才到达了学校不远处的回收书纸的地方,他们没有问价格,因为不需要问,前面已经很多人在排队。
一共卖了23.5元,刘锦曦也差不多22元,两人拿着手中的钱,对视一笑:“买的时候几百上千块,卖的的时候几十块,不过还好,至少脑袋里多了一些内容。“柳怡看着刘锦曦点了点头。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多年以后那点映在脑袋里的内容也逐步的褪去,甚至不留一点痕迹。
后面几天柳怡依然没有回家,因为过几天就要填报志愿,索性也就在这多住几天。然而也就是这几天,等待成为了主旋律,柳怡去了城湖、席殊书屋、大世界、县府路、建设路甚至将环城路都走了一圈,然而时间一直很慢,似乎这个世界都被0.5倍速在播放。也许是心无法安定,柳怡去了三次网吧,看了3个版本的《倩女幽魂》和《侠客行》。
志愿,只是一种希望
终于,填报志愿的时间到了,柳怡早早的吃了饭,7点钟就已经来到学校,当来到班级时发现自己还是那个晚到的。也就是这几天的时间,柳怡发现了一个现象,班里的女孩子穿着比之前靓丽的很多,连杨静这样平时穿着很淡雅的人,居然也穿了一件红色的连衣裙,头上多了蝴蝶发饰。爱美是天性,女孩有了空闲多半会去在自己的穿着、化妆、保养上花费一些精力吧。
8点未到,班主任已经来到了班级,公布了学校和市里估分的情况,学校估计本科一批分数线为580分,市里公布的本科一批的预估线为575分。这个分数与往年相比并不高,甚至还低了不少,具老师说今年的试题要比往常难,高分很少,整个学校估分在650分以上的只有3个,这在往年是很少见的,往年650分以上学校至少有10多个。这是一个坏消息,对学校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对广大普通学生而言。
柳怡班级估分最高的是杨静,620分,这个分数能读什么学校不得而知,而刘锦曦似乎和热衷给别人报志愿,不过具柳怡得知,刘锦曦这次考的并不好,估分和他差不多,580左右,这个刘锦曦也是挺有意思一人,他是班里的班长,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情,很是奇怪吧,而且就在考试前的三个月的时候,还给别的学校的人打群架,差点被开除,在很多人眼里他也许是个坏学生吧。不过柳怡从来都没有这么认为,因为刘锦曦虽然喜欢打架,却一般都是为了别人,而且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班级里的同学有过不好的行为或言论,他在班级中似乎是一个像柳怡一样的透明人,只是他的成绩柳怡好上许多。
刘锦曦忙前忙后的为大家报考志愿出谋划策,据他所说这些天他一直在研究如何报考,的确他可以轻松说出某个学校的强势专业和往年录取分数线,甚至录取的大小年和加录的情况他也能脱口而出。
他给杨静推荐了提前批郑州大学的医学本硕连读,本科一批第一志愿是浙江大学,第二志愿是郑州大学,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报考有些奇怪,在柳怡看来这多少有点赌的成分,由郑大保底的赌。然而最终杨静确实按照刘锦曦的推荐填了志愿。
刘锦曦给柳怡推荐本科一批报考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柳怡没有按照他说的去报考,因为他觉得这个风险非常大,华中科技大学是排名前十的学校,怎么可能他这个刚过线的去报。柳怡最后选择了郑州大学作为自己的本科第一志愿,因为刘锦曦也是填写的郑州大学,他说是为了能和杨静一个学校,因为他说杨静提前批一定会录取。只不过后来听说刘锦曦还是改志愿报了中国矿业大学,这不是他的想法,而是家里人的最终决定。
热闹了一个上午,随着志愿表的上交,班级里的人越来越少,当柳怡离开时,只剩下不足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