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出了什么大事,曾寿自然是不会知道,王世子朱先泽却不得不与曾寿推迟了戏园之约,与福贵和藏在附近的护卫们一同匆忙离开了。曾寿虽然对此颇为好奇,但也明智地什么都没做,径直回了家。
吃饭、喂猫、练功,如昨日一般做完这一切之后,曾寿在床上盘腿而坐,终于有余暇让他仔细地梳理一下这两日来的经历了。
目前看来,他已经基本上全盘融入了曾寿的身份之中,记忆、技能、人际关系都很好地继承了下来,这方面应当没有漏洞……不对,莫斐莫会首那边可能还要当心一些,他两次说我神魂不契,也不知是不是真的看出了点儿什么……
除此之外,那位来自宋王府的杀手也需要继续提防,不过也不用自己吓自己,对方眼中未必有我。
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大致琢磨了一遍之后,曾寿略微放松心神,将书桌上那本《任侠图录》又拿到了手上。
曾寿是如何得到这本图录的呢?在回忆了一阵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并没有相关的记忆。是别人送的,还是自己买的,他竟然都不能够确定,就像它是凭空出现在书桌上一样。老实说,这给他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会不会只是那段记忆丢失了而已呢?他只能暂且这样安慰自己,反正多想也是无用,不如先抛诸脑后吧。曾寿将图录翻开,第二次阅读起了这本书。
与昨天走马观花的翻阅不同,这次曾寿手边还摊着另一本书,书名是《任侠小史》,作者佚名。今儿个在外面跑的时候曾寿路过一件书铺,在里面翻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别的《任侠图录》,倒是找到了这本《任侠小史》。他猜测就像《卅三剑客图》是根据《剑侠传》而绘一样,《任侠图录》很可能就是照着《任侠小史》而画的,因此曾寿毫不犹豫地买下这本书,与图录对照着查看。
他先翻到负局生的那页,图录上的内容与逍遥谷里的那本一样,因此他直接去看小史上所记载的内容。
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徇吴市中,衒磨镜,一钱因磨之,辄问主人,得无有疾苦者,辄出紫药丸以与之,得者莫不愈,如此数十年。后大疾病,家至户到,与药活者万计,不取一钱。吴人乃知其真人也。后止吴山绝崖,悬药与人。将欲去时,语下人曰:「吾欲还蓬莱山,为汝曹下神水。崖头一旦有水,白色,从石间流下,服之,多愈疾。立祠十馀处。
“似乎是位游方郎中。”曾寿有些困惑地嘟哝道:“或者说是位药师,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扮演吗?可是也没有魔药需要消化呀。”
“所以,抽这个的意义在哪儿?仅仅是为了取一个代号?”曾寿不太明白,便也不多想,将两本书册翻到下一个人物上去。
“冯尼,背剑如飞决人生死。”这是图册上的图赞,而在《任侠小史》里则记载了一段短篇的传奇故事,讲的是:明初莱阳县的几名差役押解数千两官银到济南,路过一集镇时恰逢天色已晚,投宿入店,可恰好旅店客满住不下。旅店的主人就指点他们说,在镇西北一里路左右的地方有个尼姑庵,以往带着行李的客人都会去那边投宿。
差役从旅店走出来,遇到了一个头戴红帩头,相貌狰狞丑陋的男人,他们也没在意,直接去往尼姑庵。敲了许久的门,一位老妇方才应声,得知他们投宿的缘由,老妇就说:“你们只管住在西边房子里吧,不会有妨害的。”差役们有心防备,在晚上都没有睡觉,点着灯烛枕戈待旦。然而在三更天时,突然起了大风,山门轰然打开,差役们诧异地拿起武器准备作战,却看到那个带着红帩头的男子破门而入。手中拿着一束迷香扔到地上,所有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直接倒地晕了过去。
直到天光大亮后,差役才苏醒过来,而银子自然已经被洗劫一空了。他们慌忙赶回集镇,询问那个旅店主人。主人说:“那名劫匪不时在集镇上游走,因他本领高强,无人敢过问他,往日里只有那些去尼姑庵投宿的客人,才不会被他盯上。这次他既然犯了忌,你们可以去尼姑庵告他。庵里有位尼姑颇有神异,这样吧,我带你们去找她。
到了尼姑庵,老妇人出来询问出了什么事,差役将昨夜官银失盗的事说了出来。老妇人将他们请进庵里等候,没多久,一名尼姑走了出来,在蒲团上盘膝而坐。旅店主人跪着告诉她先前发生的事,尼姑笑着说道:“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于是让老妇人从里间牵出一头黑驴,尼姑取剑背在背上,跨上黑驴朝南山径直驶去,速度如飞一般,霎那间就看不见人影。
市镇上的人听说此事后,好几百人围在一处等着看热闹,过了没多久尼姑赶着驴徒步走了回来。驴背上驮着木匣装的几千两银子若负鸿毛一般轻松,而尼姑手上则提着一个人头,进门对差役说道:“来,看你们的木匣,官文封印动没动,银子少没少?”
她又把人头随手扔在地上,说:“看我没杀错人吧?”大家围观一看,果然是那个戴红头巾的匪徒。差役们一齐给尼姑行礼,又因为押送任务紧急,便在道谢后离开了。等他们回程再去造访时,尼姑庵已经空无一人了。市镇上的人说:这位尼姑是在三四年前和老妇人一起搬来的,只自称俗家姓冯,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历,某一日又飘渺而去,这之后便再无音信。
看完之后,曾寿自言自语道:“这位冯尼倒很有唐宋传奇中人物的风采,也很切合任侠二字。不过,这么看来,逍遥谷里的那位冯尼真的是位女性吗?”
回忆起昨夜那位冯尼的声音和姿态,曾寿已有了八九成的把握,不过这很显然不是什么重要的信息,对方对也此未曾稍作掩饰过,以那人表现出来的性格来看她自己对此大略是不在意的,曾寿便没有多想。
接下来该查查那个杨西伯了,关于逍遥谷里那位杨西伯真实的身份,他已经有了些许猜测,传说故事里的杨西伯又是什么样子呢?
“杨西伯,草莽王侯。”这个图赞倒是简单,会是位类似于虬髯客之类的人物吗?曾寿一边想,一边翻开了《任侠小史》,然而接下来看到的那行字让他忍不住用中日双语骂出了一声草!
“杨西伯,本名杨凌,自号西伯利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