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起床了!”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进了屋内,一个不断叫喊委屈的少年正被另一个少年在不断的摇晃。
伴随着激烈的摇晃,晋信终于睁开了迷迷糊糊的眼神,映入眼睛的却是一个十二岁的发髻少年,天真烂漫的脸庞,倒是让晋信无力再气,只见他一直推着晋信。
“晋为,别再晃了,我起来就是了。”
无奈晋信终于缴械投降,勉勉强强睁开双眼,望见阳光以后,死命揉了几下眼睛,便慢慢爬了起来。
晋为少年见晋信起床,满是欢喜,晋信便见晋为拍了拍手,此刻门外两个早已待了不知多久的丫鬟缓缓端着脸盆和漱口杯,恭恭敬敬的走到晋信面前递了上去。
晋信迷迷糊糊之中,快速的洗漱了一下,顿时感觉自己清醒了许多,便自己一边穿着衣服一边穿着鞋子,然后确认自己收拾完毕便慢慢和晋为走了出去。
晋为全程看着晋信站了起来,自己穿好衣服鞋子,慢慢的敬佩。京都之内,基本上所有世家子弟都是仆人丫鬟伺候穿衣脱衣,他的少爷晋信确实与众不同。
不过很快,晋为走向晋信房间里的书桌,小心翼翼的取出桌上一些竹简,放进书篓里面。
不过出门的晋信很快就想起了晋为,回过头来似乎想叫一下晋为,见道晋为正在收拾书娄,晋信才猛的想起来,今天是要去赵家学堂上学日子,便一路小跑前去堂中。
说到晋为,乃是晋信在凌家时候,凌夫人给晋信和凌毅分别安排的两个伺候的书童之一,一个跟了晋信,一个跟了凌毅。
不过晋为原先没有名字,后来晋武立了晋府,晋为作为自小跟从晋信的书童自然就被凌家送到了晋府,晋武为晋为取名叫为,意在让晋信时刻了解,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
但俩人虽然是主仆关系,私下却如同兄弟一样的感情。
此刻晋信像往常一样,走到堂中,正在堂中的晋母早已和两个丫鬟在张罗早点,望见晋信已经起床,便微微一笑道,宠溺的走上去摸着晋信的小脑袋说道:“信儿快带上小为,过来吃早饭吧。”
晋信窜的跑到母亲身边的座位上,取出凳子,一屁股坐了上去,便大口大口的吃着稀饭和包子。
餐桌上晋武不在,他可以自由开吃没有规矩。只因为此刻晋武已经早在一个时辰前就去上朝去了,因此不用等爹爹,直接放肆开吃。
晋为倒是略为拘束,慢慢坐在末座,有些规矩和腼腆的吃着早点。晋母微微一笑,摸了摸晋信和晋为的小头脑,便一直不断的夹着菜肴给二人的碗里吃。
对晋母来说,即使晋为是个奴隶,但毕竟是十二岁孩子,与晋信同龄,且三人同在凌府度过一段岁月,因此晋母把晋为当成自己半个孩子一样看待。
然而陈国等级森严,但毕竟主仆有别,晋为在一些方面还是得注重自己规矩,不能忘形。
很快,看着正在狼吞虎咽的晋信,晋母嘱咐道:“作日因为王家投壶大赛,全城子弟都过去参加,书堂先生便允许你们了一天假,但今天先生势必要多补补落下功课,你要好好勤学,不可贪玩。”
“知道了娘。”
晋信一边嘴上说着,一边舔干净碗里的稀饭,作为穷人出生的晋信,他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吃完以后便急急忙忙下了凳子,对着母亲施了一礼说道“那儿子准备去上课了,母亲一人在家保重自己”晋母微微点头。
晋信瞧见以后便又开始小跑离开。晋为望见,快速喝了面前稀饭,一边擦嘴一边再抓起桌上几个包子快快的背上书娄小跑追去,这一幕倒是让丫鬟和晋母笑了起来。
之所以要小跑追过去,那是因为晋府到赵府还有一段路走,大概几里的样子。
可偏偏晋信觉得自己作为习武之人,最好不要坐马车,每天跑去去还能当锻炼身体。
这倒是每天逼得晋为不得不多带点包子过去,他毕竟还小,跑完一圈,少爷不饿,自己饿,需要补充能量。
晋母笑着看着俩人离去的背影,便擦了擦嘴巴,吩咐丫鬟收拾一下餐桌,在听见两个丫鬟领命声音后,便缓缓起身离开餐桌。
。。。。。。
“少爷,就,就不能跑的慢点吗?”
晋为大口大口喘着气,像是一条哈巴狗一样,慢慢拖着沉重的步伐爬到晋信旁边,却见晋信似乎一点疲惫没有,顿时暗叫苦。
晋信似乎看出了晋为的疲惫,便拉起晋为,慢慢心疼的说道:“书娄沉吧,我帮你背吧。”
“使不得使不得少爷。”
晋为顿时吓了一跳,虽说书娄里都是竹简和空白竹简,足有几十斤中,让他十二岁的人经年累月背着的确是累的很。
可自己是晋府奴隶,即使他被当做兄弟和半个孩子,但那是在家里面,在家门外,若是让主子背书娄,即使晋府体谅,他本人可能当街就被其他世家子弟以不忠主子的罪名直接让人杀死。
陈国毕竟是世家门阀时代建国,即使百姓近些年已经地位平等,但一旦成为为世家奴仆,那就相当于自己的性命在别人手上。
世家拥有自己家里仆人的生杀大权,即便是皇室那都不会管的,就和皇宫一样,随便杀个奴仆,谁敢反抗。
自己虽然和晋信从小长大,但身份毕竟有别,若是违反,也很容易被为了维护世家尊严的人直接杀头。
晋信似乎想到了这一点,叹了一口气,缓缓抬起了手,便只得说道:“那我慢点,等你便是。”
说完便继续向前小跑,但更多迈的步子已经很小很小。
不过要不了多久,晋信和晋为便已经站在了赵府门口,门外蓝色衣装的侍卫似乎早已认识晋信,见到晋信,全都弯下腰施了一礼,却没人说一句话。
晋信抱拳还了一礼,便带着晋为慢慢走进正门,向后院书堂走去。
说起赵家学堂,也并不是太有名气,乃是赵家为培养自己家族子弟而建立的学堂,里面都是赵家嫡系或者支系的子弟,同样,一些家庭较小,却依附赵家的家族也可以将家里最优秀的子弟送来。
而赵家教书先生,便是当今陈国最有名的学者古植先生,古植先生受聘赵家,教习学生儒道思想。
赵家学堂目前学生仅有赵家嫡系,长子赵平,次子赵昭,嫡女赵韵,支脉赵鼎、赵巍。以及赵家心腹的子弟,四品左骁骑将军的晋家晋信,四品左长史的谭家谭循,四品吏部侍郎的卫家卫诚。
虽说只有八人,对于赵家先生来说也已经是很多了。
只因为此刻京都城内的世家几乎都是存在很久的世家,有自己的教学办法,但都以玄学为教育理念。
无论是晋家还是谭家还是卫家,都是新兴的家族,毫无根基,也毫无教学人脉,只能依附主子赵家,学习儒家之道。
只因为此刻南朝近百年来,儒学已经地位大不如从前,新兴的佛系,道学,玄学成为当下学习的主流,南朝四百八十寺,可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而赵家开设赵家学堂,以儒学为主,本就和京都玄学格格不入,因此这学堂也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教习儒学。
之所以要培育子弟,那是因为陈国也遵循着目前九品中正制,教育和学习都掌握在皇室和世家手上来维持自身利益。
昔日前梁有国子学来培育人才,但近些年国家战乱不断,早已荒废,所有的教育只能靠世家自己培育。
因此寒门子弟,除非依靠军功爬起或者世家举荐,否则很难踏入仕途。
像晋信的父亲晋武,便是从草根出身一步步依靠军功才成为陈国举足轻重的武将,但这样的寒门子弟毕竟是少数,没有家世,没有地位。
这也是晋武不得不紧紧依附赵家的原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