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5900000093

第93章 施蛰存读书要乱翻书,要见异思迁

施蛰存(1905~年)古典文学专家、文学翻译家。上海松江人。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57年后,转向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研究。有《吴越金石志》、《金石百咏》。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文坛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可谓多矣;但这些人物中,能够挺过后来一连串的风风雨雨,并在桑榆之年老骥伏枥,笔耕不辍,依旧堪为文坛或学界之翘楚,且最终走向新千年、新世纪的,则实在是寥寥无几。施蛰存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施蛰存,一生从事文学创作、办刊、翻译、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历任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是一位“通才”型文化人。施蛰存一生与书相伴,人生的每一步都投下书的影子,其读书治学之经历与方法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我是读书人。我的职业要我读书,

我的业余工作也要我读书。”

施蛰存一生读过多少书?这是一道算不出结果的加法题。从父亲给六岁的他举行开蒙仪式那年(1910年)算起,施蛰存读书的历史长达近一个世纪。读书,成了他生活乃至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篇题为《为书叹息》的文章里,他说:“我是读书人。我的职业要我读书,我的业余工作也要我读书。”这无疑是他为自己的读书生涯所做的最朴实而又最确切的总结。

施蛰存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父亲也爱读书,家里的藏书就有十二箱,经史子集都有。所以他说,他的中文是家学。如果说,隔壁私塾里的徐老夫子是他的启蒙老师,那么,父亲的十二只书箱应该是第二个老师。正是这两个老师,激发了童年施蛰存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七、八岁的他已经开始跑到外面的书摊和书肆里买书了。在《我的第一本书》一文里,八十高龄的施蛰存回忆道:我买的第一部小说就是金圣叹批本七十回的《水浒传》;第一本古典戏剧书是《蕉帕记》;郭沫若的《女神》是我买的第一部新诗集。《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我买的第一部新文学出版物的外国小说。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使施蛰存流连忘返。进入中学后,施蛰存更加勤奋地在书海中遨游,并且萌生了搞文学、当作家的念头。

由读书到买书、再到走文学道路、自己写书,这本是一条分外艰辛的路,可对施蛰存来说,这条路似乎走得特别自然,特别顺畅;也许,除了兴趣、天分之外,还有一种非由人定的机缘吧。历史往前推进时,似乎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偶然性,可回过头看去,又会发现,过程与结果之间,有着一条若有若无而又明灭可见的发展之链、必然之链。从小就爱读书的人,未必都能成为大师,但最终成为大师的,却往往是那些从小就被书籍和知识“俘虏”了的人。

“乱翻书”的作家与“见异思迁”的学者

在读书方面,施蛰存的兴趣相当广泛,举凡古今中外关于文学之名著,只要有可能,无不找来一看。上大学他先是学英文专业,于是“钻进了英国文学”,一年之间就通读了英国文学史和大部分英国散文与诗歌。后来,转学至上海大学念中文系,在陈望道、沈雁冰、俞平伯、田汉等老师的影响下,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阅读,并开始了初步的研究。四年级时,又相继转到大同大学和震旦大学读英文和法文,在叶上之、胡宪生等老师的指导下,继续阅读欧洲文学。在读书方面,施蛰存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好胃口”,从不挑肥拣瘦,更不会因噎废食。1928年到1937年,施蛰存在上海做“亭子问作家”,正式走上了文学道路。这十年,他的“职业是书局编辑,业余工作是写小说,翻译外国文学。”除了阅读苏联、东欧和美国的文学作品,还“热衷于明人小品,把公安、竟陵派的几十部诗文集看了一遍。”

在《我治什么“学”》一文里,施蛰存谦虚地说自己“读书没有计划,得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对于法国诗歌,也只是“似懂非懂地乱读了一阵”。事实上,这种“没有计划”的“乱读”,对于学术研究也许是不合宜的,却正是作家的必修课。这种读书状态,使他“知识面广了,眼界开了”,创作灵感纷纭而至,源源不断。短短十年间,施蛰存先后写作和出版了近十种小说集,还有数量不菲的翻译作品,被后来研究现代文学的人,称为“新感觉派主要作家”、“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在总结创作经验时,施蛰存说:“在我写小说的时期,古典文学对我实在没有影响。”但读古代的作品,却对“学习语言文字”、“提高文学写作的基本功”,大有裨益。

“乱翻书”为施蛰存提供了创作的充足营养,却不能在研究工作中大显身手。从30年代末开始,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就自动终止,开始了辗转十多所大学的教书生涯。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光是读书,纵然读得很多,全不顶事。”要解答学生的问题,就得深入研究。于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相长”、学以致教的读书治学生活开始了。值得注意的是,施蛰存的治学也是“跟着兴趣走”,因而除了涉猎广,还具有钻研深、见性情的个人特色。随着教学工作的变动,他先后钻研过云南古代文献、敦煌变文、史传、宋人笔记及词话、唐诗宋词和金石碑版,其间还翻译了近二百万字的东欧、北欧及苏联小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研究著作,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一反时下流行的“八股”做法,显得亲切自然,引人入胜。

在谈到读书与治学的关系时,施蛰存说:“任何人不会一上手就研究一门学问,必须有一个逐渐走向研究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浅尝到博览。对某一门学问开始感到兴趣,渐渐地一本一本找这方面的书看,熟悉了关于这一门学问的各方面情况,这是第一个阶段。……在更广泛的阅读与思考之际,必然会发生问题。碰上了问题,就要自己去解决,这才走上了第二阶段,可以称之为‘入门’。入门之后,你会觉得欲罢不能,索性把一切弄不清楚的问题弄弄清楚。于是不能不展开更深入、更广泛的探索,这样才到达第三个阶段,开始做研究工作了。”这一段话真是读书做学问的经验之谈,凝结着施蛰存一生的求索与智慧。

施蛰存还自称自己做学问是“见异思迁”,并勉励青年学者要“一步一步地走完治学的全程”。其实,施老的“见异思迁”,未尝不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对研究对象的兴趣与热忱,随便找一个课题来做研究工作,是做不出真正的学问来的。对青少年来说,“朗读能巩固记忆”

在具体的读书过程中,施蛰存提出了三种读书法:朗读、背诵和“看书”(默读)。

和鲁迅一样,施蛰存幼年所受的也是“三味书屋”式的私塾教育。长期以来,这种教育模式一直被钉在“封建”、“刻板”、“戕害儿童心灵”的耻辱柱上。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老先生被“分析”为封建教育的迂腐代表,三味书屋也成了百草园的对立物,鲁迅对启蒙老师的追怀之情被一笔勾销。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八十高龄的施蛰存在回忆自己“甫就小学”,接受这种“读背结合”的语文教育时,意味深长地说:“一本《千字文》,半年就读完而且背熟了。这就意味着我在初上学半年内就认识了一千个字,虽然不很懂得它们的意义,但也并不是毫无所知。现在小学一年级学生,恐怕识不到五百字。因此,我对旧社会中以‘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小学生启蒙读本的办法,现在也不很反对了。”

何止是“不反对”?施蛰存还曾经说过,读书之乐,在于自己读书,为读书而读书。也正是这种读书之乐,培养了我一生乐读书的习惯,同时也为我后来能用细密的理性分析方法去读书打好了基础。因此他认为养成经常读书习惯、打好读书分析基础的最佳时期在于中学阶段,即十四五岁到二十岁这一段时期。在此期间,恳请中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对中学生主要是要善于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后来,八十七岁的施蛰存在一篇题为《看书·读书》的杂文中,还以极大的热情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建议”:一、应当多多指导并带领学生朗读,朗读能巩固记忆。二、希望高中语文教师选一些文言文作补充教材,最好是议论文,也希望高中学生多看一些文言文的课外读物,以补充教材的不足。此外,在文字方面,还必须熟悉繁体字。鉴于当前在大、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厚今薄古”现象,施蛰存的呼吁除了出于读书方法本身的考虑,还蕴涵着一个爱国学者勉力维护祖国文化血脉畅通不断的良苦用心。值得欣慰的是,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现行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终于把增加文言文含量作为下一步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了。施蛰存的远见卓识得到了证实和回应。

“朗读”、“背诵”之外,施蛰存也主张“看书”,即默读。他说:如果你能理解“看书”是默读,“读书”是朗读,这才可以理解“看书”也是“读书”。“成年人读书不出声,只是对着书看,这是因为他们很容易通过语言文字获得知识。中学生必须朗读课文”;“过了中年,只能看书(默读)了。”这显然是说,青少年时期“朗读”“背诵”功夫练成了,“看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慎思明辨”并学有所成。再深一层推究,“朗读”、“背诵”开始得早,在“看”的过程中获益并爱上读书的时间就会大大提前。如今的中学生对大部头著作往往望而却步,其深层原因恐怕正在于此。

刘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同类推荐
  • 感悟人生:送给年轻人受益一生的珍贵礼物

    感悟人生:送给年轻人受益一生的珍贵礼物

    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路上我们曾经拼搏过,也曾经失落过;曾经笑过,也曾经哭过;曾经怦然心动过,也曾经黯然神伤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书,只是你的这本正在书写的书,至于能否写得精彩,这全由这部书的主角来决定!你想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么?!成功、快乐、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拥有了它们,你就是最富有的人最成功的人!
  • 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

    女人,挣钱才是真漂亮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在和平年代,经济上的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在男人面前,女人的财富,能保障自己的尊严。当然有钱不一定就有尊严,但是,没有钱会在某种程度上让女人丧失尊严。女人如果不能从经济上解放自己,往往很难保障自己身为女人的尊严。女人不能挣钱,现实生活中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狼狈。连起码的生活自主能力都没有,这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女性朋友,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人生创造得更美丽一些呢?现在开始,正是你需要改变的时候,为了美丽人生,努力地向前冲吧!
  • 我们聊一聊

    我们聊一聊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本书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今天,你日事日清了吗?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完美复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强调的是完美的工作结果,贡献结果、创造佳绩。
  • 创业怪招

    创业怪招

    本书主要内容有:买个好主意、后发制人、名人效应与流动广告、文化佐餐、边界贸易、自动降价法、贷款炒股、科学武装经营、准确定位市场等。
热门推荐
  • 那年青春流下的泪

    那年青春流下的泪

    青青草地,你我相遇,“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后来才知,只是儿戏。绿绿柳梢,小鸟鸣叫,痛苦哀嚎,无人知晓,这份感情,草草而了。泛黄日记,太多秘密,只怪当时,陷身于情,春蚕已死,丝却未尽。青青草地,唤起回忆,你不离我,我不弃你,当初誓言,随风而去。在世界的另一头,你是否也会想起我????……………………
  • 守护甜心之友谊虚假

    守护甜心之友谊虚假

    “我们的友谊和爱情就是这么的脆弱吗?你们宁愿相信一个刚来2天都不到的乃亚千落,也不愿意相信已经相处了两年的我吗?为什么?为什么?哼!我,日奈森亚梦一定会报此仇的!谁叫你们对我不义,那我就对你们不仁!两年以后,我会以新的身份回到这里,我要让你们知道我所承受的痛苦有多痛苦!等着吧!”亚梦狠狠地说。璃茉站在一旁安慰着亚梦,眼中带着怒火,心想:哼!守护者,我一定要帮亚梦报仇,你们等着吧!凪彦,我终于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了,你为什么不相信亚梦?哼!从此以后,我们恩断义绝!!!!!
  • 游侠之山河图

    游侠之山河图

    一副关系国家命运一分为二的山河图,却忽然丢失一半,找寻的背后,究竟会遇到何种阴谋与漩涡呢?
  • 穿越之替嫁废柴嫡女

    穿越之替嫁废柴嫡女

    冯潇潇因喝酒喝多了而倒霉的从楼梯上跌下来摔死,再一次睁眼便发现自己到了一个被家里人放弃的废柴傻子嫡女身边。没人能看到她,就像是鬼魂一样飘荡在这个女孩附近,看着她在这个家饱受欺辱,最后居然还要替极受宠的胞妹嫁给濒死的王爷冲喜。看着她被所谓的家人打晕绑上花轿,冯潇潇因为太过气愤而失去了意识,等清醒过来后,她居然发现自己变成了这个跟自己同名同姓的小女孩。这个王爷是大周国的战神,被皇帝亲封并肩王、定北王,身份尊贵,这一次遇险濒死急坏了所有人。一位云游高僧给这位王爷算了一卦,说:娶妻冲喜,便可渡过劫难。皇帝拿着八字让人查遍整个皇城,原本是胞妹冯双双被选中,但被放弃的成了又丑又傻的嫡女。要是王爷死了,冯家可舍不得自己的亲亲闺女跟着陪葬。冯潇潇清醒后,看着绑在自己身上的绳子,还有穿的歪歪扭扭的嫁衣,十分无语。怎么办?这个王爷要说人品那肯定是不错的,但不一定能活下来啊!她还不想死呢,一点都不想陪葬,等等!冯潇潇发现自己好像有一个不得了的东西?这个便宜老公有救了!
  • 唇意

    唇意

    嘴唇,是人脸部重要的一部分,口腔的美观,直接由嘴唇来体现,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嘴唇。美丽的嘴唇,可以体现一个女人的美丽,性感,成熟,高贵。也可以表现一个男人的英俊,帅气和洒脱。嘴唇的功能太多了,人类的嘴唇有:保护口腔、吃东西、接吻等。保护好我们的嘴唇十分重要。
  • 爱的来临时刻

    爱的来临时刻

    这是一本青春校园故事,当吃货呆萌女遇到腹黑冷漠男,当外温柔内暴力女遇到花心男,会是什么结果呢?请大家敬请期待吧!小编不会弃更的呦!
  • 诸天救世之主

    诸天救世之主

    穿越诸天,拯救万界。在部落时代对抗远古恶龙。在中世纪扼杀丧尸瘟疫。在魔法世界迎击天外来客。……这是罗帆带着系统提供的物资在末世中救亡图存,拯救诸界的故事!
  • 百变公主pk高冷王子

    百变公主pk高冷王子

    她被义父收养,成了村里的小孩,在学校里总是被同学狗眼看人低。她不小心惹到了他,从此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他把她伤得遍体鳞伤却是因为爱她,俩人在生活中的误解,彼此的不合擦出了爱的火花,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对方,但他却有个未婚妻—南宫悠凌,他承认如果小时候没有对自己最爱的凌凌许诺,她会是他这辈子最爱的人。她调换身份整他,为的是知道他到底喜欢的是南宫悠凌还是自己,当他们正要在一起时,一场阴谋迫使她不得不离开他,这是怎么回事?同样大家族继承人之一的他们结局会怎样?请尽情期待
  • 萌萌巧巧甜心爱

    萌萌巧巧甜心爱

    巧巧一家搬了两次家,第二次搬到了乐忧小区,在那里认识了邻居林墨一家,从那之后,巧巧天天黏着林墨,而巧巧父母和林墨父母也不阻止。直到某天,巧巧父母察觉到,但时间已晚,自家女儿已被拐走。呵呵呵→_→
  • 活在没有你的城

    活在没有你的城

    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很长——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