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5900000080

第80章 陈旭麓我好读书,好书读两三遍

陈旭麓(1918~1988年)史学家。湖南湘乡(今双峰)人。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近代史思辨录》等。

历史学家陈旭麓从40年代初期,就写了一大批富有情致和理趣的时论散文和学术论著,其中的一些文章被人誉为是中国当代文化中最富个性和理性神采的。取得这种成就,与他的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

“无日不在读书”

陈旭麓常说自己“读书成癖”。80年代,他在一篇文章中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无日不在读书,晚间上床得看一阵书,半夜醒来还会扭开灯读书。”“读书是积累知识,也富有生活情趣,读到会心处你会发出笑声,读到动情处你会冒出泪花,读到邪恶处你会愤慨不已。”由此可见,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陈旭麓的读书爱好是从小培养的。他幼年丧母,父亲通过作些小买卖,使家境逐渐好转。1926年,陈旭麓开始入学读书,在这一时期,主要阅读私塾先生规定的《左传》、《诗经》、古文、唐诗等,对朱熹的《近思录》等书也有所涉猎。

陈旭麓家庭世代经商,他的父亲只想让他通过读些书,学会记帐、通信就行了,以后可以继承祖业经商。但是,陈旭麓没有接受父亲这种安排,而是要求继续读书。1934年,他离开湖南湘乡,来到长沙就读。

长沙是湖南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很多新式学校。陈旭麓在私塾中所读课程,大多数无法与新式学校接轨。因此,他无心领略省城的都市风光,一头埋进书堆,补习数学和英文,为进入新式学校作准备。不过,最终却进了长沙孔道国学专科学校,在那里学习了三年,课程包括经学、史学、哲学、地理学等。

1938年,陈旭麓通过老乡介绍,进了大夏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然而好事多磨,他在大夏读了一年后,忽然被查出没上过新式学校,也没有正式中学毕业文凭。校方通知他,已学的成绩全不作数,要求重新从一年级读起。陈旭麓没有办法,只好服从,但不愿再读中文系,于是转入历史社会系。这一改变,无形中竟为中国造就了一位历史学家。

大学毕业后,陈旭麓在教书的同时,继续多方涉猎,增长知识。1946年回到上海,他先后在大夏大学等学校教书,从此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无日不在读书”。

在长期教书育人、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陈旭麓收藏了大量的书籍。虽然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所藏之书一度被弄得残缺不全,但还是遗存了不少。1982年给友人的信中说,“搬家的事已基本就绪,几个研究生帮我把书清查了一番,因为书架少,仍是摆不开,好些书只好捆成一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懂得如何启发,是教育的伟大本领。这也是陈旭麓的一大特点,他很善于指导青年学生读书。他认为教育不是把人变为机器人,而是培养人去制造机器人,“教师要像恋人一样去诱导年轻人的心扉”。因此,他平等待人,经常鼓励学生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因材施教,使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不管人们说我有多大的过失,只要我对青年的成长有过一点热情和帮助,我就心满意足了。”

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牛克斯”

陈旭麓说:“读书历来有精选和博览两途,从而造就了专攻和通才两类人。”他认为,任何学问都必须专攻才会有所成就,然而任何学问又是和许多学问互相联系的,不广窥博览就难以豁然贯通。在他看来,读书,必须处理好精选和博览的关系。任何学科都是复杂的、丰富的,都必须广征博采,都需要“从你的视野之外获得视野之内的营养”。对此,陈旭麓谦虚地说:“我好读书,好书读两三遍,未必作到精选,读得广一些,也谈不上博览,只能说有这两个愿望。”

早在长沙孔道国学专科学校就读的时候,陈旭麓除了阅读经史子集外,还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陈独秀的《独秀文存》等。在大夏大学读书期间,除了学习哲学、历史、文学、外语等规定课程外,他还广泛涉猎《论持久战》、《资本论》、《联共(布)党史》等书籍。他被这些书深深地吸引了,接受了书中的辩证法、唯物论观点,以至在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开口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闭口便是“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结果,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牛克斯”。

陈旭麓读的书范围虽很广泛,但并不是漫无目的。读马列,读有关理论方面的书,是希望从中得到诱导和启示,但是“只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决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要面向实际和读马克思主义以外的书,才有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他读其他社会科学的书是为了开阔视野,读文学方面的书则是出于对社会的探索,甚至“杂七杂八的书”也读,是“因为其中有你需要而在别的书中得不到的东西”。

史书是陈旭麓的专业领域,自然属于精选的范围。然而古往今来,史籍浩如烟海,穷个人毕生精力,也不可能全部读尽,甚至读完其中的一部分。因此,读历史书籍也必须有选择,需有高明的甄别力。作为史学家,陈旭麓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心得。他认为读书,特别是读历史书籍“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被评论家所捉弄”,必须具备史学家的史识、见解和辨别力。1979年,他发表了《漫谈学习中国近代史》一文,虽然其重点是谈如何读中国近代史方面,但对指导人们阅读其他方面的书,有着同样的可借鉴之处。

读书还需有个积累的过程。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要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它,进一步掌握它,不能浅尝辄止,这决不是一次两次可以完成的,而必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把握住重点。陈旭麓主张,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避免那种东抓一把,西碰一下,看得虽多而只有一些杂乱无章的知识。”

“读书的真正价值和最大乐趣,是经过艰苦研究得来的东西”

陈旭麓反对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术而学术。他认为,“读书的真正价值和最大乐趣,是经过艰苦研究得来的东西,当你多年没有获得的知识一旦获得了,多年没有弄懂的问题一旦弄懂了,你就会大乐,没有原先的艰苦就享受不到大乐。”

陈旭麓在读书过程中,勤于思索,从而读书常有自己的观点。大学还没毕业,他就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读《史记》的心得,写成了他的第一篇学术性论文《司马迁的历史观》。这原是一个很难驾驭的题目,他却洋洋洒洒地写了三万余字,文章发表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说:“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陈旭麓在读书过程中除勤于思辨,还善于发现问题。他在《(近代史思辨录)自序》中说,“在教学准备和阅读史籍中,日积月累,熟悉的东西多了,以此及彼,就会产生疑团,就会有问题从书中跳出来,不容你不去思辨,不去搜集资料进行论证,终至一吐为快。”

陈旭麓擅长思辨、善于发现问题,其结晶是他的遗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1978年开始,他以“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为题,给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授课。他抓住在读书、授课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思考所得,将之形成论文。1988年,陈旭麓打算把讲稿形成专著时,却不幸去世。最后,由其学生整理出版,完成了陈旭麓的遗愿。

为别人阅稿作序或撰写书评,是陈旭麓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显然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是为他人作嫁衣的事。尤其在行文之前,要读很多有关的书籍,但他却把为人撰写序言和书评,作为激发自己思考的一次机会,很少就书论书,往往一篇书评或序言就是一篇见解独特的论文。他的一封信中,曾提到这样一件事:“春节前后的三周,审阅了一个老门生写的《道光皇帝传》三十万字。……为了写序言,倒也使我思考了道光是个怎样的皇帝。我说他既不英武,也不昏庸,是一个勤政图治而无显著政绩的皇帝,比许多瘟皇帝好。但他的两只脚随着五口开放进入近代,他的脑袋仍留在中世纪。”

陈旭麓也特别乐意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作序,“每从他们的笔下看到年轻人特有的才思,听到年轻人大步前进的足音,那愉悦之情总久久不能自已。”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如果把这滴水洒在绿荫成长的泥土上,它就会比一滴水大得多。”他甘作人梯,相信爱因斯坦所说的话,“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由此,他赢得了无数好学青年的衷心爱戴。

陈旭麓的一生可以说是和书打交道的一生,他自己说“教书、写书、学生是我的支柱,离开了这些我就不存在了。”而读书、作学问,“只有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才能出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孟庆龙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同类推荐
  • 别让不好意思毁了你

    别让不好意思毁了你

    不是教你玩阴的,教给你的,是最现实的生存法则。不是教你弄虚的,教给你的,是最实在的处世之道。闯荡社会的必修课,让自己不中枪、不憋气的处世哲学。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拒绝不好意思,找回强势的自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走社会,少走弯路不吃亏。你不是超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你也不是钞票,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没有金刚钻,却偏要揽瓷器活……千万别逞能了,千万别不好意思了!因为面子,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就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烦恼就会接踵而来。
  • 智读历史破解人性弱点全集

    智读历史破解人性弱点全集

    《智读历史破解人性弱点全集》中的历史秘闻或轶事对于特定历史的研究者来说,并不陌生。比如,希特勒纳粹不仅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还屠杀了包括几万名德国日耳曼族同胞;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可能已被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掌握,等等。《智读历史破解人性弱点全集》主要以人物为线索,向读者描绘出一幅丰富生动的古代人物长卷。这些已经离我们远去,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人们的一言一行,都通过这小书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 感悟人生(白金版)

    感悟人生(白金版)

    一个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哲理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但不同的是,人生还不如弈棋,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再来一局的机会。生活中,许多事就像一张窗户纸,在没有捅破之前,你会愁眉不展,两眼茫然。当有人轻轻地告诉你答案时,你会若有所悟,噢……,原来如此。打开此书,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心结,就会一个又一个地被你解开……
  • 有出息成大器

    有出息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别让口才毁了你

    别让口才毁了你

    《别让口才毁了你》大致讲述口才是一门天入地的大学问,足以立身,足以成事。但也不必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口才能力看得高不可攀,实际上,口才水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修炼达到你自己都想象不到的高度。口才是人生必须修炼的大智慧,也是做人成事的不可缺少的技巧。《别让口才毁了你》主要讲述了一些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中,关键是工作当中,如何交谈,和不同的人群如何交流,告诉你说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包含着很多复杂的道理。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江山美人

    网游之江山美人

    我负一鬼刀,怒浪断海涛。一腔豪情贯日月,黑焰万丈噬云霄。指海海腾沸,指山山动摇。蛟鳄潜形百怪伏,虎豹战服万人号。拔刀起、天地暗,平四海、战龙城、灭秦朝。
  • 应物兄(全集)

    应物兄(全集)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写作了十三年,成稿100余万字,不断删削修改至现在的六十余万字。主人公是一位饱读诗书的现代大儒,在当代商品化大潮中播云弄雨,成就了一个将文化进行商业运作的奇迹,在时尚的成功中,他内心却体味着不为人知的碎裂与矛盾。小说极尽饶舌与喧嚣,将这个时代滚滚向前泥沙俱下的宏阔场景呈现无余。
  • 我不是学霸又怎样

    我不是学霸又怎样

    这是我——狂野雷神的平生文章与自传。我爱这本书。
  • 让我在时光深处爱你

    让我在时光深处爱你

    回忆似大海,涨潮时突如其来,让你防不胜防,有些爱情轰轰烈烈,可我喜欢的却是细水长流,我爱你,简简单单,没有任何杂质,如清澈的泉水;我爱你,不求任何回报,如父母的爱不求回报;我爱你,不是占有,可以为了你强忍醋意,哪怕最后,你说我们不合适要与我分开,我也义无反顾的说好,这仅仅因为,我爱你。若是你爱的人不记得你了,你别伤心,也许在时光深处他依旧爱着你。如果他不在你身边了,就尽快找另一个人替代他,若放不下,那就使劲记着,也许过几年就放下了,比如你握住一个烫杯子,炽热的温度攥进手心,拿下来时,那种感觉仍然会在,许久之后,你感觉不到,但事实证明它存在过,别人不清楚不明白,但至少你是知道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德云社弦上心音何九华

    德云社弦上心音何九华

    “年龄不是问题!”“年龄就是问题,小姑娘,我们不合适!”“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跟她结婚啊?”“这跟你有很大关系吗?”“是啊,没有关系!”说完,她摇摇晃晃的往外面走去,她的眼前,都是他的样子,都是两人美好的回忆。而他,站在原地,他不想耽误她,那就只能打破她所有的幻想。两人真的就这么结束了吗?年龄真的会成为问题吗?他真的不爱她吗?(何九华同人小说,勿升真人,感谢支持!)
  • 我会是反派吗

    我会是反派吗

    作为潜在世界上最大邪恶组织的男人,熊英俊表示很慌,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这个邪恶组织是自家老爷子开的……难不成我也是反派啊
  • 朕的丞相是只魅

    朕的丞相是只魅

    楚历十五年,参商扭转,星汉颠倒。三千年一遇的乱世,三千年天地精华凝结成的精魅。这天地给不了我的公道,我自己来讨。本姑娘为人时身份尊贵,公主又如何,见了我还不是得行礼!本姑娘命丧黄泉时也是三千年一遇的精魅,枯骨灼华,你也配与我同行?朕等了三千年,爱卿可不能再跑了!
  • 皇妃倾城:帝君,三世宠

    皇妃倾城:帝君,三世宠

    “这天地将所有大爱给予他人、他物,留于我只剩淡漠。”她漠然说道。而他却只说:“那我把自己给你。”她将世间万物掌于手中,翻手为云;他默默在身后步步为营,只为夺某人心……
  • 慕先生我们不熟

    慕先生我们不熟

    江沐楚没什么优点,出身名门,长相出众,年纪轻轻事业有成。父母宠爱,表哥哥哥溺爱。在别人眼里,她就是女神,公主。她是全国唯一,一个能和慕君辞媲美的女生。但她为人十分低调,在外独自打拼,外人甚至没有见过江家大小姐。突然有一天,父母要她和慕家大少爷联姻。她十分无语,即便他长得好看,有钱,她也不会嫁。对此,慕君辞表示:哪怕娶头猪,我都不会娶你。婚后:慕君辞:“楚楚,我错了”江沐楚:“谁是猪”慕君辞:“我”江沐楚:“听说,你在外面养女人。”慕君辞:“谁说的,有你我不敢”江沐楚:“恩?”慕君辞:“有你就够了,别的女人怎么能与我的楚楚比。那我今晚能不睡书房吗?”江沐楚一脚把他踹到门外:“不行,慕氏家规第一条。是什么?”慕君辞:“不能让楚楚生气,不能不陪楚楚。不能闹绯闻”江沐楚:“那你还有脸睡卧室,去你的书房!”慕君辞暴走:谁传出来的,你给我等着。这睡书房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呀!江氏千金pk慕氏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