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常常被人们称为“象牙塔”。它离梦想好近,但离现实好远好远。大学,无与伦比的“桃花源”。
大学,也是人生关键的阶段,你以后找什么样的工作、嫁什么样的人或娶什么样的老婆、怎样的生活状态等等都和它有关。如果你跨进了大学,那就要留神别一不小心被流光溢彩的生活给忽悠了,消磨了自己的才华;如果你与大学无缘,更要当心不要被日复一日的呆板平凡给忽悠了,埋没了自己的灵性。怎么着,没人拴着捆着咱,自个儿也可以和大学精神来个亲密接触。
2011年1月,一篇长达万余字题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的帖子在各大论坛登场,发帖人对现在的大学生活提出质问——“我们的大学怎么了?”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趴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
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关心学生、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
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派他的研究生来上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
——小吴(化名)《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
著名大师梅贻琦曾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有了“大师”才能为学子“传道授业解惑”;但有了“大师”之后,学子们要做什么呢?如果没有“大师”抑或是发现不了“大师”,那该怎么办呢?
蔡康永从迈进大学门槛就知道,大学这个地方不对劲!不对劲,不是说学校设施不对劲,而是他所遇到的大部分学生和大部分老师,都不知道大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地方,和《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这篇作者的疑惑差不多。
大部分的学生开始暗暗窃喜:大学,人生第一次,终于没有人盯在脑后方了;大部分的老师竟然和大部分学生结成统一战线了:大学,老师不用在学生脑勺后面看来看去了。
这样子无拘无束,不被老师耳提面命的日子,蔡康永并未感到不好,只是他觉得不对劲。原来这种“大家不管大家”的局面,竟然就是“大结局”了;原来这些年来一直奋然前行,竟是为了这空前的自由自在。
那是不是没有人“盯梢”,就真的自由了?在蔡康永看来,在大学里就是“养人”而已,只是“饲养”的阵地从家里转战到了大学,尽管大学让大多数人心驰神往。蔡康永认为,大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应该是养成人格。
宋朝的皇帝赵恒(宋真宗)曾经说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亲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在大学的日子里,蔡康永就翻阅了好多书本,所以,同学们都知道他是个读书很“厉害”的人。蔡康永曾说,“放弃阅读,就等于自愿走在一条黑暗的隧道里,既错过无数的风景,也错过了无数可以转弯的地方。”
很可惜的是,现在好多人认识字,却只是去看字,拼命地接受两只眼睛看来的东西,不懂得阅读,不懂得用心去阅读。所以蔡康永才会万分惋惜地说道:“他们明明有了翅膀,但他们只用这对翅膀煽风生火,对付生活。他们不相信,如果把那对翅膀伸展开,他们其实可以飞翔……”
蔡康永爱看书,是因为他有一个爱书的爸爸。原来,蔡爸爸是一位超级购书狂,总会疯狂地买各种套书,让蔡康永畅游在知识的大海中;不过,也因为父亲爱买套书,小时候的蔡康永不知道书原来也有一本一本、不成套的。蔡爸爸对阅读与知识的重视,让蔡康永受益匪浅。不过,蔡康永的读书习惯也是比较奇特的。他通常在厕所中完成,特别会把难以理解的、深奥难懂的书全部放在厕所里。这样,每次读一点,渐渐地就读完了。
蔡康永看书也不是每一本都从第一页看起。只有小说类是从头看起的,其他的书都是从中间乱翻,甚至有些特别难的书是从最后一页往前看,因为他很怕在前面就被打击到了,不想再读下去而错过了原本精彩的东西,从最后一页往前看可以确保他看到这个作者所想讲的事情。
蔡康永家里面都是单张的沙发和单张的椅子,散布在每个角落。而家中的书也大都触手可及,想看书的时候就去选一张椅子,然后坐下来就看。
蔡康永是极爱看书的,据说平均每年可以看掉100多本书,这可是平常人的好几倍。也难怪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让人心服口服。他也是从那些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然后在面对媒体、面对小老百姓的时候,才有“料”在脑海中,才胸有成竹!
蔡康永在向好莱坞周边的学校申请研究生的时候,就深有体会。他后来进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筛选学生时,并不重视拍电影方面的经验,而是以个人的创作潜力做最优先的考量。
加州大学这样做的企图很明显——拍电影这件事,应该登得上学术殿堂,但你从创设期开始,就必须构思:如何扩大电影人的视野,如何使电影的人文基础更深厚,如何使一家电影摄制的研究所不至于沦落为“职业训练班”。
正是这种标准,让蔡康永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班的研究生,具备了各式各样的有趣背景——有念经济系的,有念法律的,有念人类学的。所以在加州大学的体制下,博览群书、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基础的蔡康永,扎扎实实地受了惠。
如果不是蔡康永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识,就算蔡爸爸的朋友再多,推荐信写得再好,如此特立独行的加州大学恐怕也不买账吧!要不为啥蔡康永博闻强识、能说会道、多才多艺,连收藏个东东都能发财呢?
3.魅力先生,才是王道!
他说:“不必想要随时保持站在高处,那会累。比较重要的,是懂得在关键时,找个垫高自己的方法,让视野能远一些。”
他说:“你很重要,因为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
他还说:“我们有时要勇于说出‘关你屁事’四字,或起码怀抱这种气魄。很多非亲非故的外人爱问:‘怎么还不结婚?’‘怎么还不生孩子?’请问,关你屁事呢?难道结婚生子你保证幸福吗?不幸福你赔一千万吗?”
……
这个他,就是娱乐圈里的“读书人”,蔡康永!
蔡康永想告诉我们的无非是——长成自己的样子。做真正的自己,这样才是一个魅力无限的人,这才是王道!
细数蔡康永的经历,会发现他很多时候都是随心而动,有了想法就全力以赴去追逐,而且表现得异常坚定。如果要用一句偶像剧台词来描述他这种状态,这句“哪怕全世界都反对,我也不会放弃”再合适不过了。所以他做过老师,做过编剧,写过影评,主持过节目……
2010年尾,蔡康永又一次随心而动,搭上了设计师的末班车。2010年12月,上海淮海西路红坊举行了一场Highline United China 2011年春夏女鞋时尚发布会,蔡康永以女鞋设计师的身份出席这场发布会,表示2011年3月将会推出他亲自设计的“CAI”品牌女鞋。蔡康永认为,其实男人比女人更知晓、更懂得高跟鞋。像蔡康永这样有着细腻心思的男人做了设计师,估计会把这份知晓拿捏得十分到位。
在蔡康永看来,高跟鞋应该是优雅、性感、浪漫的,让女孩子在穿上鞋子之后有被宠爱的感觉。在他设计时,会以男生的角度,思考女生们想要穿什么样的鞋。
蔡康永说:“我设计高跟鞋的时候,明白了女生穿高跟鞋其实很累,可是如果她是怀抱着对美好幸福的向往之情在穿高跟鞋的话,那个累就不算什么付出。很多女生对我说,她们宁愿穿一些很利落、象征女性自主的鞋。我说那个不归我管,我不认为高跟鞋可以跟‘象征女性的自主’联系在一起。女生再怎么将高跟鞋穿出很有斗志、很有杀气的样子,那都是为了征服爱情这个战场,而不是为了要做一个可以没有爱情而独立存在的人。所以我设计的高跟鞋会强调装饰性,会选择粉色、花边等元素,突显优雅、性感、浪漫的一面,希望女生穿后会有想谈恋爱的感觉。”
因而在鞋的设计上,他融入了甜蜜的爱情感,赋予每双鞋子不同的生命力,让女孩子穿起来就像经历爱情的公主似的。蔡康永对不同好友的鞋子“性格”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性感热情的鞋子适合小S,甜美的蛋糕鞋适合侯佩岑,而比较有设计感的鞋子适合林志玲。如果时间来得及,蔡康永还会为大S和侯佩岑设计婚鞋。他自己表示也有可能日后穿女鞋出席颁奖典礼。真是值得期待!
你知道为什么合作方会请蔡康永跨界做女鞋设计师吗?蔡康永以往做的事情可跟女鞋一点都不相干。其实,这次促使蔡康永转型的最大功臣竟是微博。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现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写照,就是吃麦当劳的早餐、玩三国杀、上网转一则蔡康永的微博。蔡康永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而合作方的负责人蒋美兰女士(捷希女鞋大中国区行销部副总经理,负责JC Collectone/Miss Sixty/UN/ASH及蔡康永的CAI女鞋)也一直关注着蔡康永的微博,并且被他微博中的那些妙语美句渐渐“征服”。
蒋女士知道蔡康永每次出席重要场合都会以令人眼前一亮的造型出现,包括直接在头上罩个鸟笼,或是穿上裙子;知道他与小S主持的《康熙来了》让他在大陆名声大噪,即使这个节目大陆根本没播;知道他写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销售超过50万册,已经进入多家书城的畅销排行榜首位;知道读者为了拿到他的签名,到书城从一楼排到五楼,排队超过5小时以上;知道他到校园里演讲,领门票的长龙队伍让学生们惊呼:从没见过哪个名人到校园能引起这么大的骚动……
才华这种东西,和冰箱里冷冻的肉很像,再怎么上等的肉,冷冻太久不用,也就酸臭了。如果你知道自己有才华,就跟知道自己冰箱里有冷冻的肉一样,不是什么值得傲慢的事情,把那个才华拿来做成些什么,胜过存一堆酸臭的肉,塞爆你冰箱,最后连冰箱都弄坏。
——蔡康永微博
当看到蔡康永的这则微博时,蒋女士就认定:“康永,就是你了,你就是那个有才华的人,不要让你的才华变成冰箱里的酸臭肉吧!”当然,蒋女士心里也清楚,素有“鬼才”之称的蔡康永,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接触非常多的美丽女人,他对美的鉴赏力也绝对不差。蔡康永喜欢接受挑战,也觉得这件事好玩。所以,蔡康永就接受蒋女士的邀请做了女鞋设计师哈。
2011年,蔡康永也要当导演拍电影了,而且已经筹得1400万元拍这部银幕处女作,业界也普遍看好蔡康永的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