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与外星人碰面,两种不同的文明交汇在同一个时空,这一刻必定会被深深地镌刻在两个星球的历史中。那个星球的生命和他们的文明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真的有可能和他们交流吗?当宇宙中的两个文明生命彼此走过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未来的世界又会变得如何不同,如何令人期待呢?
1977年,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上映,从而开创了近几十年来最成功的一个科幻电影系列。最初在美国上映这部电影的剧院只有37家,但是星战迷们的口口相传让它迅速确立了声誉,有些影院甚至播放了一整年。
除去那些史诗般的故事,在星战系列中,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各个星系不同种群的“人”们济济一堂的景象。卢卡斯以惊人的想象力勾勒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宇宙是一个整体,终有一天,生活在不同星球的生命会彼此相遇,共同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
虽然如今星战迷遍布全世界,但是对于影片中的桥段变成现实的可能,有多少人真正预估过呢?我们总是觉得,外星人的到来会是件遥远的事,不过21世纪初叶,那些隐藏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密码却在默默地揭示,地球与外星文明的交会也许很快就不再只是8毫米电影胶片上的幻想。
2011年,如果飞碟真的降临,那么2012年以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与遥远的天外来客在地球会面,你准备好了吗?
外星人长什么样?
虽然外星人这个概念如今看来已经不那么陌生,但对于这些令人好奇、崇拜、羡慕甚至恐惧的太空智能生命,我们始终连他们看上去是什么样子都不得而知。
也难怪,外星人对人类来说,神秘得哪怕在晴朗的夜空看到他们的飞行器从头顶一闪而过便已经是莫大的幸运——如果在此刻许愿,肯定比对着流星更有用——你能想象他们背着降落伞从座舱里一跃而下,落在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中央,和流行天王一起跳太空步的情景吗?
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感官中的外星人来自自己的想象,或者别人的想象,譬如好莱坞科幻电影。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E·T外星人》里可爱温顺、细长脖子大脑袋的小青蛙脸E·T,《异形》中冷血残酷的寄生虫样异形,《世界大战》里拿着热光机四处扫射的章鱼火星人,《第九区》里头脑简单、拿武器换猫粮的仙女座星云来的“大虾”,还有《阿凡达》里那除了身形高大跟我们别无二样的纳威人。当然在构想外星人的样貌方面,乔治·卢卡斯和吕克·贝松无疑更是个中高手,《星球大战》和《第五元素》里的尤达大师等一众角色,多年后还是令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
数十年来,科幻电影中层出不穷的外星人形象已经模糊了人们脑中的概念,然而那毕竟是模型和CG动画,外星人真的就长成这样吗?好莱坞大导演们的想象有根据吗?
2010年4月,一些科学家决定给大众想象中的外星人形象增添一点科学的筹码,他们在蒙特利尔举行了一个展览,向人们展示外星生命可能呈现的模样。尽管这些东西依然是模型,却充分考虑了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和化学定律等科学因素,所以会更接近于现实。
负责此次展览的蒙特利尔科技馆主管路易斯·朱利·波特兰说:“是的,它是虚构的,却是基于科学之上的科幻小说。”
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数据搭建了两个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环境模型,并在此条件下展示了其中生物的大概面貌。英国剑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西蒙·康韦·莫里斯教授说,这两颗星球分别被命名为“奥里里亚”(Aurelia) 和“蓝月亮”(Blue Moon),它们的体积与地球相当。
奥里里亚围绕的恒星比太阳的温度要低,由于相距不远,它依然能得到充分的热量,但在恒星引力的作用下自转将会停止,因此奥里里亚上没有昼夜之分。这颗星球孕育了一种叫“大胃猪”(gulphog)的两足食肉动物,长颈鹿般的脖子,螯一样的嘴,以另一种能像鳄鱼一样游走的六足爬行动物为食。此外,奥里里亚上还有一种“刺激扇”(stinger fan)的动物,看上去像植物,它们依靠触角捕捉微弱的行星能量为生。蓝月亮则类似地球,但空气密度极大,所以孕育的动物大多会飞行,并且体型庞大;这里的植物也是一样,茂密的森林足以长到一千米高。
对观众来说,这些外星场景似乎与某部电影里的设计非常相似,但是波特兰认为这并不奇怪,好莱坞的导演们常常会在科学家的生物模型中寻找灵感。此外,主办者还呈现了一些地球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形式,例如海底的极端气压、火山口的超高温度。这些生物生活在没有阳光、氧气和水的恶劣条件下,即使被送上金星也能适应,所以毫无疑问宇宙中必然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好莱坞电影中形形色色的外星人角色总是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在莫里斯教授看来,这些角色设计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在解释自己设计的星球生物与地球生物某些相似之处时说:“我的局限性在于,我似乎认为生命只能向有限的几个方向进化。”莫里斯教授支持“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这种理论相信,互不关联的种群在适应相似环境的过程中会具有某种相似的特征,但条件是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只有在相似的环境中才能产生。
莫里斯教授认为这种假设是正确的。据此他相信,外星生命也遵循着和我们星球上一样的进化规律,也就是说,那些已经发展出高度智慧的外星人其实和人类一样,需要生活在有氧环境中。美宇航局的迈耶也认同这一点,他说:“如果你不受进化规律的支配,那么你不能完成从细菌到复杂生命这种看似简单的过渡。我无法以另一种方式来解释这个现象。”由此看来,外星人虽然很可能在科技、文化、社会形态等诸多方面与我们不同,但本质上和人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换句话说,不管来自何方,相隔多远,就外貌而言,他们一定会与人类具有某些共性,表现出某种相似的形态。
莫里斯教授的意见在一些被UFO劫持者的回忆中得到了证实。无一例外的,这些彼此并不相识的被劫持者们所描述的外星人似乎都有些共同的特征:身材矮小,浅灰色的皮肤,大大的脑袋上没有头发也没有耳廓,五官中唯一分明的只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这种外星人形象后来根据其特征被广泛地称为“小灰人”。自从1961年9月19日首次被目击以来,几十年间许多飞碟相关事件和超常理事件中都能见到他们的影子,于是,“小灰人”也就逐渐成了外星人或外星生命的通称。尽管也有人声称见到其他不同形态的外星人,但在美国的目击报告中,小灰人占到举足轻重的75%。人们不难假设,如果在过去的岁月里,只有一类外星人经常性地访问地球,那么“小灰人”或许就是他们的真实的样子——这也说明至少智能外星生命的确看上去是“人”,而不是什么奇形怪状的模样。
曾有科学家担心,遥远太空中的智能外星人或许与人类的构造大不相同,例如他们可能是单细胞生物,或者他们使用我们认知之外的方式来感觉周围环境,这将使得人类即使和外星人相遇也无法进行交流。不过现在我们可以打消这种忧虑了,不管是“趋同进化”论,还是有关小灰人存在的描述,都委婉地证明: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是可能的,只要他们肯出现在我们面前,当然,或许他们更早就明白这一点。
与外星人交流有可能吗?
史蒂芬·霍金在2010年4月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与霍金探索宇宙》中发表的一段有关外星人的看法中称,他并不赞成主动与外星人接触,因为宇宙中很有可能存在着一些耗尽了自己所在星球能源,正乘着大型宇宙飞船四处寻找新栖息地的外星流浪者;又或许他们本身就是不停追逐宜居星球然后随时迁徙的太空游牧民族。这些外星人非常强大,依靠恐怖的军事力量到处劫掠和占领其他星球,如果人类遇上他们,无异于自讨苦吃,地球将因此而沦为他们的殖民地。
霍金的看法也许不无道理,但是在一些人看来这种担心未免有些多余。美国“SETI”协会一直致力于通过无线电寻找外星生命,一旦搜索到宇宙中可能是外星人发来的电波信号,便立即“回复”。不过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为止他们还未和任何外星人取得联系。这位负责人认为,人类在茫茫宇宙中捕捉到外星人信息的几率本身极其渺小,正好撞上侵略性外星生物的可能更是少得可怜,所以他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危险,但是霍金的警告还是让他们受到了部分质疑,称他们的做法“有失妥当”。
事实上,对于霍金的这段表态,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他只是说人类不应该主动接触外星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接触都有危险。正如“SETI”协会所言,人类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上找到外星人的概率几乎是零,即使某天能够实现接触,主动的一方也必然是他们。由此看来,霍金提出的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那么外星人对人类会不会有敌意?答案或许显而易见:既然UFO已经多次在地球上空掠过,如果这是太空殖民者的战争机器,我们早就被奴役了。仅从这一点看,他们应该没有恶意,或者说,他们的文明早已摒弃了落后的殖民侵略观念。
于是,这样一个友好的外星民族一直在我们头顶盘旋却始终不肯降落现身的理由,就成了让人好奇的疑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人们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文明进化到高级阶段后,面对其他低级文明时的习惯做法。仅从人类自身来看,18、19世纪的欧洲各国到达美洲后唯一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彻底的掠夺,完全摧毁当地土著所建立的文明社会;但进入21世纪,保护全球不同的民族文化成了主流,即使人数稀少的因纽特人也被特意划出了保护区,维持他们的传统生活。人类在面对生态环境时也是如此,从拼命地榨取地球资源,到懂得环保的重要,本身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虽然做得远远不够。由此类推,当外星人来到这个由比他们文明程度低得多的智能生物统治的星球时,最好的做法无疑就是远远观察,不去打扰他们的生活。
当然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不去干扰一个种群的生活不一定就代表友好,也许他们只是对人类世界没有兴趣;或者,在另一些人看来,我们看到的飞碟不过是偶然路过罢了,可能地球正好处在他们的太空航线上;更有一些阴谋论者语出惊人地宣称,外星人其实早已蛰伏在人类世界里,只不过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踪迹,甚至化装成人类的模样和我们每天朝夕相处。在他们看来,地球已落入所谓“爬行外星人”的掌握,这些披着人皮的外星人个个位高权重,左右着整个人类世界。的确,高度发达的外星人不会使用武力去殖民一颗星球,阴谋论者说,但这只是人类从自身出发的肤浅认识,化装成人类再控制他们,难道不是另一种更高明的占领么?他们甚至信誓旦旦地给出了两位代表: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和英国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不过,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比小说情节更离奇的猜测多少显得不着边际。总之,在外星人的事情上,人类从来不吝惜想象力。
虽然调查显示,如今很多人对外星人的存在表示肯定,但也指出,如果真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与外星人相遇,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到恐惧和不知所措。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曾向一些民众发放问卷:“如果遇见外星人,你会如何表现?”大多数受访者的回答是“不知道”,其他人的回答包括:简单地说一声“你好”、吓得愣在原地或者立刻逃走等等,所以不难想象,对人类而言,和外星人打交道其实并不那么容易。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说:“我坚信飞碟存在,因为我亲眼见过。”堪称所有美国总统中与外星人最有渊源的一位。早在1973年,他担任佐治亚州州长的时候,就曾在都柏林市发表的一次演说中提到了自己早年目击UFO的故事。
“我根本无法认出我看到的是什么。当时,它就在西方的天空中,它的形状非常独特。我从没看到过它,后来也没有再看到。”对于那次目击,卡特这样形容道,并且他在随后的演讲中说道:“当人们说曾经见到UFO时,我不会再嘲笑他们,因为我自己也见过。”
就任总统后,卡特对UFO依旧兴趣浓厚,一上任便迫不及待地向当时的中央情报局局长老布什索要有关UFO的资料,然而坚持原则的老布什却以“总统无须知道”为由拒绝了卡特的要求。卡特这才明白某些禁区在非特殊情况下,是连美国总统也无法介入的。
这件事令卡特非常不满,失望之余,他决定在航空领域推动与外星人的交流,而携带着载有人类信息的金唱盘飞往宇宙深处的旅行者飞船正是在卡特任内发射的,总统本人还特地写了一封致外星人的信函一并存入唱盘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