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殷朝时期,便开始有了文字,但当时还没有纸。那时,我们的祖先是把文字刻在龟壳或野兽的骨头上的,这就是今天所说的“甲骨文”。甲骨文在当时并不普及,只有皇帝或贵族们为了记载重大事件,或作为占卦的卜辞才用。
后来,文化越来越发展,文字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而要记载的事情也多了。比如,向皇帝奏本、皇帝下达命令、平时人们要互相通信以及著书立说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记事材料,甲骨文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人们改用了来源广泛的竹片、木片记事,这就是“竹简”、“木简”。周朝,有人开始用丝织的绢来代替竹简和木简。
秦始皇在建立秦王朝的时候,一切军机、内政大事都要亲自过问。据说,他每天要批阅的竹简公文,就有120斤。西汉的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就用了3000根竹简,这封信得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汉武帝阅读这封信,足足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因此,使用竹简实在是不方便。
200年,秦朝大将蒙恬发明了毛笔,同时有人发明了墨。用毛笔在绢上写字就方便多了。
文字的记载,从乌龟壳、野兽骨,发展到竹简、木简,又改进到绢,变化和发展实在不小。
到了商朝的时候,人们已经掌握了种桑养蚕的技术,并能缫丝织绢。劳动人民用好的茧子抽丝织绢做衣服,比较差的茧子做丝绵。做丝绵的茧子要经过漂絮。方法是把次的茧用水煮沸,再放进河里面漂冲,等到茧子都散开,就会成为一片完整的丝绵。但每次漂冲取出丝絮之后,总留下一层丝絮在篾席上。把残留的丝絮晒干,可以在上面写字。人们把它叫“赫”。但是,造价太昂贵了。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了,但是这种纸看起来很粗糙。
东汉时期,即105年,一个叫蔡伦的太监发明了真正的纸。
年少的蔡伦是汉和帝的太监,官职为尚书令,专门负责皇宫里面使用的器物。蔡伦很有才能,并且能够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他是个有心人,经常到田野和河边走访,观察河边妇女洗蚕丝和抽丝漂絮的过程。他发现好的蚕丝拿走后,会在席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残留物,有人把它晒干,用来糊窗户,包东西,也可以用来写字。他还到造纸的作坊向造丝絮纸的工匠们请教,逐渐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蔡伦深知,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开辟更广泛的造纸的材料来源,改进造纸的技术和方法,才能造出既经济又实用的纸张,提高纸的实用性。
当时,蔡伦注意到,劳动人民的衣服大都是用麻料制成,他们在沤麻的过程中,也像洗絮一样,最后也会在篾席上残留下一层薄膜。蔡伦想,如果麻纤维也能造纸,造纸的材料来源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于是,蔡伦和很多能工巧匠一起,经过试验,研制了一个造纸的工作程序:一分离;二捶捣;三交织;四干燥。
就是按着这一生产程序,他们首先搜集材料(树皮、麻皮、破布、废渔网等),再把它们捣碎捣烂,做成纸浆;然后使用“漂絮”的方法,用席子捞取纸浆,捞出的纸浆在席子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晒干后,就成了纸。
在造纸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和改进,使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程序也日渐完善和成熟。
有了丰富的材料来源和比较容易掌握的生产方法,造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105年,蔡伦奏本呈报皇帝,蔡伦制造的新纸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从此,纸由贵重的皇家用品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是实用和成功的,后来造纸术被列入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