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是张天翼最具代表性的童话之一,发表于1957年《人民文学》第1—4号。这部童话写得既平实又幽默,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意义,备受一代代读者尤其是小读者的喜爱。
作品一反以往关于“宝葫芦”故事的俗套,而将其导向另外一个主题,从而突出了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小学生王葆由于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便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当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阻碍,比如,遇到令人头疼的数学题或是为一架电磁起重机而绞尽脑汁时,尤其如此。想不到有一天当他钓鱼时,却意外地得到了这样一个宝贝。宝葫芦表示愿意做他的奴仆,但前提是这秘密只能他们两个知道,不得告诉第三人。于是王葆要什么就有什么,从此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幸福”,一种新奇的、刺激的,可以不必自己劳作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几乎所有东西的“幸福”。然而,与这种“幸福”相伴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弄得他狼狈不堪。更重要的是,王葆在无论什么东西都“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情况下,正常的生活程序被打破,原来的那些人生乐趣也失去了:跟同学下棋,轻轻松松就取得了胜利,根本用不着思考奋战,实在是乏味至极;他的东西来得那么容易,量又特别多,让他吃不了、用不完,反倒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像一个吃撑了的人似的,看见什么都腻味。他的时间也多得无处打发……他终于体会到一种无事可做的、“不忙碌”的痛苦:无聊。他感觉无比孤单、寂寞,仿佛跟这个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他突然对生活的意义感到一种迷茫,因为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全随着宝葫芦的到来而离他远去:“将来干什么呢,我?我怎么样过日子呢?”这让他感到惶惑不安。当王葆最后得知,所有吃的、用的,甚至连试卷都是宝葫芦偷来的时候,他的心理冲突达到高潮,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原来他一直倚仗的“魔法”,竟是“偷”!最终王葆和宝葫芦决裂,又回归到正常的健康的生活之中。
可以说,宝葫芦是自私自利、好逸恶劳思想的一种象喻,潜藏在王葆思想意识的深处,是他心头的“黑影子”。王葆与宝葫芦由妥协到斗争,直至最后将其彻底抛弃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转变,形象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没有一件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正的幸福,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
这部作品通过一系列充满儿童情趣和特点的生活细节及心理描绘,刻画了王葆这一个性鲜明的少年形象。他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好孩子,但是又有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而当他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时,又能勇于改正。他的形象很容易引起小读者的认同与共鸣。
作品在写法上摈弃以往关于宝葫芦故事的结构套路,不仅把宝葫芦的“法力”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把它作为自私自利及好逸恶劳思想的一种象喻,进而让它给王葆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和苦恼,这就使王葆后来的思想转变不仅在情理之中,而且更容易使小读者接受本书所要表达的主旨。虽然最终目的是说理,但说得形象、自然。
在本书中,作者的幽默才能和他一以贯之的喜剧艺术风格也得到了体现。作者是带着微笑来进行创作的,他以善意的笑来“捉弄”王葆,并使其翻然醒悟。另外许多幽默和诙谐成分的有效介入,给作品以轻松愉快的氛围,使作品逸趣横生。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独白式的叙事方式,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说话,用小孩子特有的声音及语调讲述故事,让读者尤其是小读者读起来颇感亲切。语言也很有特色,简洁,生动,形象。
无疑,《宝葫芦的秘密》是一篇优秀的童话作品,深刻的立意,鲜活的人物形象,神奇而又巧妙的故事情节和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不同时代的青少年读者,其艺术魅力恒久不衰。读这篇作品,小读者们在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或许还会思考自己如何做一个可爱的好少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