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7300000004

第4章 旧世纪中的新时代:早期新式学堂与学生(1)

早期新式学堂与学生近代学生是随着新式学堂取代旧学书院出现的,而新式学堂又是伴随西学东渐进程逐渐引进和发展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西文化正面相撞,刺激强化了西学东渐的趋势。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过程的探讨有两个明显的局限:一是以先进中国人的主观意向勾勒发展变化的线索;二是用正统主导文化涵盖各个文化分层,而多少忽视了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全面性体系化特征,对于不同层面不同区域文化的实际规范功能、反应差异与互动关系,及其对西学东渐的影响制约作用,缺乏具体认识和完整把握。从文化分层角度重新检讨西学东渐的开端进程,可以更好地认识作为中西文化传通的主要载体之一的新式学堂如何被引进接受,以及学生的地位、作用与局限。

文化分层与西式学堂的引进

建立在发达农商经济上的中国社会,至少宋明以后已经出现了官僚士绅的精英层、城镇市民的通俗层和乡土社会的民间层的文化分野日渐清晰的趋势,不同文化分层逐渐形成各自的规范功能,在大社会的共同性下表现出相异相悖的倾向特征。这种由社会分层决定的文化分层,在接触外来文化时,必然产生反应和作用的差异。

贵族官僚和士绅文化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及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前后,面对西方殖民者咄咄逼人的攻势,以及异质文明巨大优势的猛烈冲击,一些经世派士人破除闭关锁国的心物障碍,承袭明清之际学习西学的先驱的精神主旨,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制夷。尽管战争是坚船利炮的冲击,而洋货是奇技淫巧的展现,但物质文明刺激了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探索。他们不仅对传入中国、目睹身接的洋货洋器洋技表现出浓厚兴趣,而且试图通过片断的外来文化因子进一步观照外在母体文化的整体形态,寻找民富国强的源头秘诀。这种探索的目光也投向教育。例如魏源等人就发现,美国广设学馆,“以教文字、地理、算法”,故其人“文质彬彬”,“且人才辈出,往往奇异”。不过,魏源只是觉得那些“上通天文,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穿古今”的外国人,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不得再以“夷狄”《海国图志》百卷本,卷六十、六十一、七十六。目之。在他看来,夷之所长在于技,即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而没有认识到在理的层面西学可能优于中学,西方教育不仅使其人民普受教化,而且成为近代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对西学的优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估价,使开明之士忽略了1623年。艾儒略所撰《职方外纪》中对欧罗巴学制的系统介绍。

鸦片战争后,中外接触交涉逐渐展开。为了通晓“夷情”,国人开始注意西学,并逐步过渡到引进西式教育。一些开风气之先者在与外来之人、事、物的接触中,发觉泰西器利技精的原因,在于有大量专业书籍。如姚莹谈到他曾登上英国轮船,“见其酋室内,列架书籍殆数百册”。交谈之下,又得知“白夷泛海,习天文算法者甚众,似童而习之者”。而在中国,这些学问则“几成绝学”姚莹:《康纪行》卷三。。感到在科技理论方面中学逊于西学。1860年。代初冯桂芬、郑观应等人提出采西学、设学馆,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认识到“彼西人所擅长者,推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无不专精务实,泐有成书,经译者十才一二,必能尽阅其未译之书,方可探赜索隐,由粗浅而入精微”《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三。。不仅公开承认自然科学的技与理两个层面中不如西,而且明确指出,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才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由制器之技而格物致知之理,构成对西学认识进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提出了引进西式教育的必要性。

从鸦片战争到1860年。代,有20年。的时间跨度,刚好是一代人的兴替。仔细考察一下,其间在官绅士人层面明显存在一个学习西方的断层。证据如下:1.这20年。中,清政府几乎没有任何趋新意向或变动,甚至已开五口的地方政权也很少相应变化。2.鸦片战争时期开眼看世界和学习西方的先驱们,到1850年。代初,大都已将其探索心得以著述形式做了总结,却鲜有人实际尝试。而后起之辈则到50—60年。代之交才崭露头角,在认识和行动上接续并超越前辈,而且只有郭嵩焘、冯桂芬、郑观应等寥寥数人。1850年。代,这方面的言行明显处于停滞沉寂的低谷状态。3.一般士绅极少回应魏源等人的前驱主张。1859—1860年。郭嵩焘一再愤激地批评士子官绅“通市二百余年。交兵议款又二十年。始终无一人通知夷情,熟悉其语言文字者”《四国新档·英国档》(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66年。),第854—855页。的保守惰性。这表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冲击并未打开上流社会向西方学习的视野。如果没有后此及下层的变化,睁开的眼睛大有重新关闭之势。

如果说从镇压太平军发迹的洋务大员,是在与洋人的接触和对洋器的使用过程中认识到西文西学的重要,执掌朝纲的皇族亲贵则更主要是迫于对外交涉的压力。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开办便是明证。1858年。因战败而被迫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用配送汉文。自今以后,凡有文词辩论,总以英文作为正义。”《海关中外条约》(上海,1917年。)第1卷,第404—421页。1858年。6月30日,美国公使在《中美天津条约》签字后,又提出学习外国语文等4项建议。清政府虽可敷衍搪塞于一时,但因列强长驱直入,对外交涉失去地方缓冲,故伎重演,难以奏效。据说英法联军两度迫临京津时,该地区唯一的中国翻译是一名因案收管的广东人。恭亲王奕曾因无人认识巴夏礼一封中文信函的英文签名署期,在军情紧要之际耽搁数日。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台北,1985年。),第3—4页。痛苦的外交经验以及外国公使驻京、总理衙门设置、直接交涉常规化的现实,使语言沟通成为当务之急。1859年。2月,郭嵩焘上“请广求谙通夷语人才折”,首次提出要培养外语人才,以通夷情,“推考诸夷嗜好忌讳”。《四国新档·英国档》,第854页。奕奏设同文馆时,只说:“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碍于面子,未提条约规定,实际上连对不平等条约订而不遵的本钱也丧失殆尽了。

只要稍微调整以官绅士人作为唯一尺度的观念,就不难发现,上述线索仅仅反映了西学东渐的一个层面。官绅士人作为正统主流文化的负载者,也具有本位文化异体排他性的主导功能,对外来文化的融汇内化力与抵拒排斥力适成正比。士绅对西学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梁启超说,旧学的辞章、考据、掌故三派中,掌故一派“变而维新也极易”。(《饮冰室合集》文集二,第2—4页)而城乡的农工商民,则内化力差,排斥力也弱。他们不会明确地概念化比较中西文化的优劣短长,却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对具体事物选择取舍。事实上,最先接触和接纳西方文化的,并不是主观上对西学西艺有所认识的开明士绅,而是外国商人教士足迹所至的沿海口岸地区的凡夫俗子。在鸦片与大炮之前,洋货与宗教是西方试图开启中国大门的两把钥匙。官僚士绅通过坚船利炮来认识西方文明,百姓则从洋货的质地价格以及传教士的表现活动加以感受。早在1834年。英国传教士古特拉富的夫人就在澳门设立女塾,不久又附收男生。此后,广州、香港等地的教士商人组织了玛礼逊教育协会,通过“设学校”等方式,“以促进中国之泰西教育”。玛礼逊:《教育会章程》,《中国丛报》1836年。12月,第375—376页。1839年。布朗夫妇在澳门设立玛礼逊学堂。这些学堂开设了中英文、算学、地理等课程,象征着西式教育嫁接到中国本土。传教士的活动与列强的殖民扩张相适应,《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和《天津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人在华办学变相合法化。1859年。以前,清政府和开明士人尚未提出办学设想,教会已在各地设立学堂50所,学生达1000人。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6页。另据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1852年。江南的耶稣会派已有学生1260人。其主办者虽是外国人,学生却是清一色的中国人,至少体现了一个文化层对西学东来的一种反应。

与官绅士人在夷夏之辨中艰难曲折的情感转变相比,乡土村民面对西学的心理负荷显然要轻得多。迷信习惯与乡绅导向抵挡不住本能需求与实利诱惑。由于早期教会学堂以培养神职人员为主要目的,面对士绅的道德伦理大防和崇尚祖先风水的下层社会的疑惧,为了冲破文化屏障,教会以免费提供食宿为条件,招徕贫家子弟。同时,沿海一些地区受中外交往影响,出现社会变动,学西学可以增辟谋生之道。家境贫寒的容闳,小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其父母很快做出适应性选择,让他们的儿子或入旧塾,或入西学。对于后者,诚如布朗于1877年。所说,是让他学点英文,将来好在英国人家里当仆人。寿尔:《田凫号航行记》,《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八,第419页。容闳的确因略通西文而得以到印刷所做工。此外,贫苦乡民子弟没有士子童生的名誉负累,既可充当小贩,也就不怕与“番鬼”打交道而有辱斯文。而且小社会对于学习西文或为洋人办事者,并不加以特别的歧视排斥。容闳进西塾和到印刷所做工,均由于父母受在传教士处做事的同里邻居的影响介绍。甚至田间老农也因容闳能背诵英文字母而奖禾数捆。这在当时的士大夫圈子里,起码要遭到耻笑唾弃。30年。后郭嵩焘出使英国,还被目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使英郭嵩焘奏喀什噶尔剿抚事宜请饬左宗棠核办片》,《清季外交史料》卷十一。的怪物,举国上下无人表示同情支持。适宜的心理和小环境氛围,使乡民子弟比较轻松地跨越了中西文化的道德障碍。

乡村虽受乡绅和宗族的规范引导,但在一些地方力度不及城市士绅对市民的影响控制。与中世纪欧洲的情况不同,中国城市是士绅活动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加上地缘纽带把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引入城市,士绅商董凭借会馆公所控制商帮市民,使其支配作用更加常规化体系化。教会学堂乍由乡村进城,遇到不少麻烦。1839年。布朗的学校先是设在广州,但很快被当地居民赶走。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各口岸城市陆续办学,也引起市民的反对抵制。如在福州设男女学校,招生本已寥寥,开学后不久,许多学生又迫于舆论压力而自动退校,连介绍学生的教徒也因受四邻的攻击而被迫迁居,李承恩:《教会学校的历史、现状与展望》,《1890年。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大会记录》,第447—456页。曲折反映了士绅文化的排他性导向。

不过,与政治性都市不同,工商城市的士绅与商人早有互渗传统,进而仕宦,退而农商,成为明清以后士绅安身立命的不败之计。而清代实行捐纳制,更打开了商富与正途士绅交往的大门。士绅对西学初来的排斥,与商人对洋货乍到的抵拒是一脉相通的。当唯利是图的商人转而接受洋货时,与之关系密切的士绅对西学的态度也开始松动。加上“学在四夷”、“有教无类”的教育民间化传统以及科举取士的影响,平民寒儒子弟长期以读书为升迁之道。对于这类贴近下层的士子童生,西学发展的势头显示了比狭小崎岖的仕途更具现实意义的诱人前景。正如教会人士后来所说:“当初基督教学校,虽供给饮食,而仍难诱掖教外之子弟入学。厥后外国在华之贸易,日渐推广,所用本地人才,皆须谙通外国语言,教会学校学生遂得为捷足者之先登。”李天禄:《基督教教育之我见》,《教育季刊》第2卷第3期,1926年。10月。市井子弟入学,起初或许纯为免费食宿计,但主导倾向很快转为谋生求职训练。到1866年。在华的耶稣、天主教教会共设义学、学堂、书院74所,学生约1300人。其中全给衣食的义学及学生数,仅分别为只免学费的学堂及学生数的41%和28%。

地区义学数学生数学堂数学生数地区书院数学生数烟台16江西1登州1516福建120天津16455两广125北京18120云贵2总计192484469612231市民的积极反应对本地官府士绅形成压力与威胁,促使后者加快接受西学的步伐。冯桂芬代李鸿章所拟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奏稿中,明确表露了对这种压力的担忧,他说:“查上海通事一途获利最厚,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其人不外两种:一广东、宁波商伙子弟,佻达游闲,别无转移执事之路者,辄以通事为逋逃数;一英法等国设立义学,招本地贫苦童稚,与以衣食而教肆之。”冯桂芬指责这些仅粗通西文、不知西学的“市儿村竖”“皆资性蠢愚,心术卑鄙,货利声色之外不知其他”,而且“借洋人势力播弄挑唆以遂其利欲,蔑视官长,欺压平民,无所忌惮”,固然反映出事实真相的一面,但也显然带有士绅对平民的偏见,以及统治阶层对中外交涉要事为民间势力“假手其间”《李文忠公全书》奏稿三。的疑惧。西学地位的上升与市民对西学的掌握相呼应,已经到了使口岸城市的官绅士人非正视不可的程度了。

村夫商民接受西学对上流社会的影响不止于客观压力。平民子弟的中学根底虽浅,毕竟受传统文化的感染熏陶,对于旧学有所了解体验,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西学,他们可以从与经世派士人不同的道路形成革新中国的认识。容闳便是典型之一。经过完整的西学教育和本位文化的潜在影响,他超越了谋生赚钱的生理需求,成为一名爱国革新志士。还在美国求学之时,他就拒绝了进入孟松学校的有条件资助,决心“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归国返里之际,母亲问以文凭学位可博奖金几何,他答称:此“非有金钱之效用,惟已造就一种品格高尚之人材,使其将来得有势力,以为他人之领袖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23、28页。摆脱单纯逐利的褊狭,显示出从原有文化层的升华。而开关后的社会变迁及西学地位上升,则为这类人提供了接近和进入上流社会,直接施加影响的机遇。几经浮沉之后,容闳终于以译文优于洋员而蜚声上海商界,又通过商界而接触名士官绅,开始鼓吹其救国方案。

同类推荐
  • 汉语词汇认知心理研究

    汉语词汇认知心理研究

    本书共分6章,着重对汉语单音节词汇词义识别的内在心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 给高中生父母的36条忠告

    给高中生父母的36条忠告

    每位父母身上都蕴藏着改变孩子命运的神奇力量。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轨迹,化解孩子成长危机。全书通过对高中生一些心理疾病着手分析,同时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得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最后,全书凝结成36条宝贵的教育智慧,帮助高中生父母更好地认识根源,解决实际问题。改写高中生的命运轨迹,化解高中生的成长危机。本书从高中生心理疾病的日常表现入手,帮助高中生和他们的父母们认清这些现象的根源,提供调整和改变的方法。在叙述中融入了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有很强的说服力。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 日本文化新论

    日本文化新论

    中日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具有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和发展,学习日语的人数增多,人们从各种渠道了解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特别是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热情很高。但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不少是通过国内出版的很多日本文化概要等书籍来进行的,这类书籍在传播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法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法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法国中小学教育概述,社会生活中的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自由开放的教育形式,“研究性学习”在法国等。
热门推荐
  • 永夜四骑士

    永夜四骑士

    破晓之战后,永夜不再独霸人间,昼夜开始交替,侍奉均衡的人类成为尘世的主宰。无数的岁月在欢声笑语中慢慢流逝破损的封印在悲欢离合中风雨飘摇他们不堪失败,他们不甘凌辱他们必将卷土重来本文剧毒,慎入前期看得头疼的可以从233章开始读,讲的是主角昏迷十年后QQ群857299585,和朋友打赌完本前能不能凑够10个人
  • 纨绔大明星

    纨绔大明星

    接受委托,完成有奖?挺好的,但这个“纨绔子弟气息初级”是什么鬼?
  • 生活系少年神豪

    生活系少年神豪

    程功曾经千百次的念叨终于如愿以偿--“卧槽,真特么穿了?‘’从今往后,我就是最亮的仔儿啦!哈哈哈……完成最初的梦想,享受最欢快的时光。
  • 院长威武

    院长威武

    大院里有当外企干部的,有在道上混的,有在企事业单位当官的,还有当老板的,哪户人家都是她这刚出校门的小菜鸟得罪不起的。可居委会大妈偏偏要她接下这个什么四合院院长的芝麻官儿,于是,砸场子的来了,骗古董的来了,她也火了——合着都把她这院长当空气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本院长的信条是输人绝不输阵!还有那动不动就勾搭美女的“白骨精”,你不是正那谁谁的儿子么,过来过来,让我先调教调教你……——————————————(小小四合院里的家长里短。)(本文:非穿越非重生,疑似小白,偶见YY,温馨类,无虐。)
  • 大朵大朵棉花糖

    大朵大朵棉花糖

    深夜,典雅别致、简约奢华的粉色卧室内,一位外表长发披肩、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踱步走向窗前,当她立定站稳,随即猛然拉开皮粉窗帘,“唰”的一声,整个北京西城一览无遗。她站在窗前向外遥望,目光随着繁星点点,渐渐迷离飘向远方。“听着,最后新郎牵着你的手,缓缓离开婚礼现场,明天你华丽的婚礼就圆满落幕。”她身后一位端坐在金边纯白橡木椅上、穿着时髦干练的女士,直盯着手机,像婚礼司仪般庄严地念着。紧接着又问:“喂,没什么问题了吧,白朵?”白朵轻轻转过身,微笑着点点头,长发如丝柳般划出一条弧线。“没问题了。晴姐,幸好有你帮我预演了一遍。”晴姐忙松了一口气,优雅地站起身。“新娘子儿,只要你别想那么多就行。今天轩轩真是玩疯了,早困得不行让伯母抱到车里了,我得赶快送轩轩回家。”夜更深了,高雅明静的更衣间内,亮起了一盏白灯,在四面落地的白色纱帘里,白朵身穿一袭红色平肩礼服,看着全身镜前的自己,她的眼眶渐渐泛红,随着一滴眼泪顺流而下,白朵就开始小声啜泣,她深吸一口气,用力地攥紧手心的红绳手链。
  • 等你!余安

    等你!余安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桃花尽染一世安

    桃花尽染一世安

    她是天下间最美的女子,誉有(天下第一美女)的称号。但为了某渣男她入宫为妃为他登基铺路。为了渣男她打掉她那还未出生的孩儿。为了渣男她还甘愿自毁容颜,却不料上一世竟被他骗了整整十五年!一朝称帝,万人敬仰。誓言终究是食言!重生!她要报仇!誓要把渣男碎尸万段!为她那未出生的孩儿讨一个公道!
  • 通天神魂

    通天神魂

    体内暗藏顶级神魂,却被人视作观魂废物。所有魂法皆可无师自通,却每每遭人嘲笑。不求所有人认可我,但让我的实力使所有人感受害怕。我不是一个嗜杀的恶魔,但我是一个为了朋友,亲人,敢屠戮一方世界的疯子。等级;一阶引魂师,一段炼魂师,一品铸魂师后面的等级我会慢慢更新
  • 主宰天途

    主宰天途

    武灵大陆,万族林立,群雄荟萃,在这片天地中,演绎着一场场令人向往的传奇。传说中的九大神族,蛮荒的上古神兽,精彩的世界,不一样的故事逐渐展开。灵符师:以符构阵,变幻莫测!灵丹师:注灵炼丹,万众敬仰!灵铸师:化废为宝,威力强大!一位失忆少年,手握破裂古剑,在冥冥安排下,引向了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然而,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 你的我的七魂六魄

    你的我的七魂六魄

    叶嘉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可是她在等一个人,执着地等啊等,等到差点忘了自己。她是寄灵,寄存于玉佩之上。他有他的星辰大海,他是她的星辰大海。大是大非上,我不拦你,可是,顾行,等你什么时候想家了你就回来吧,因为我在等你。秦夏看着面前的姑娘,只是晃神,有人问:“你为什么帮她?”他只笑不答,其实,我和她一样,也在等一个心里有着星辰大海的人回来。所以,远行的人,记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