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有好几个版本,广为人知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人中,貂蝉史无此人。陈寿《三国志》中无一字提及貂蝉,只是在其《吕布传》中说及吕布私通的董卓的侍婢。罗贯中《三国演义》则据此原型虚构了一个貂蝉。这里只谈其他几位美人。除王昭君因为自己的明智选择,还算过得幸福之外,其他都是死不得其所,甚至连归宿都成了谜。
西施下落不明
先看西施。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的旷世美女。美到水中的鱼看到她羞得沉下水去,天上大雁看见她忘了拍翅膀而掉下地来,“沉鱼落雁”这一成语即从西施(还有一个是毛嫱)而来(见《庄子·齐物论》)。
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所败后,在吴国首都给夫差当了两年多的马夫,后来越国大臣通过文种、范蠡的多方打点才回到越国。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秣马厉兵准备报仇。培养实力需要时间。在这期间,为了麻痹吴王的斗志,勾引吴王腐化堕落,他又采纳了范蠡和文种的建议,实施三十六计中最温馨而又是最恶毒的一计:美人计。结果,西施被选中。经过三年的教习,越王才恭恭敬敬地将她送到吴国。西施果然不负众望,把吴王迷得五迷三道,不思政事,最后被勾践所败。
正史到了这里就打住了,至于为复国付出青春的西施是什么结局,没有记载。但是,有一些人却没有放弃追寻西施的下落。于是有了几个版本。
版本之一是,勾践灭吴后强令西施与他一起回越宫。还未起程,越王夫人赶来了,她怕勾践娶西施为后,诬说西施是亡国的狐狸精,密令越将秦泽“且把西施引舟上,负以大石沉大江。”恰好这秦泽的父亲秦老汉与西施有些渊源,于是将西施藏了起来。后来,范蠡见勾践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决定归隐,临行前去看望秦老汉,得知西施未死。范蠡和西施早已相互有情,此时一听这个消息喜出望外,于是携同西施云游四海,浪迹天涯,最后定居在齐鲁一带,由于经商有方,成为巨富,人称陶朱公。
上面这个颇为浪漫的说法出自《越绝书》,以及明代戏曲作家梁辰鱼编成的《浣纱记》等著作。
西施的去向还有一种说法是:吴越战争之后,西施被安置回乡,在风景秀丽的若耶溪畔,度过了晚年。不过,这只是后代学子的一种善良的愿望,在历史上找不到根据。
第三种说法是:西施被沉水而死。和西施时代相距不远的《墨子》中记载有:“西施之沉,其美也”的句子。这篇文章中还列举了比干、孟贲、吴起之死,均与史实相符,可见,如果这个西施确是我们所讲的西施,那么西施被沉,也是真的。与此同时,在其他较早的史书中也有西施被杀的记载,《吴越春秋逸篇》中记得更详细:“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鸱夷”,就是皮袋,伍子胥也是装在“鸱夷”里,被投入了钱塘江的。
以上三种说法中,第三种说法更符合历史的必然。假如西施真有其人,也不过是一个只因天生丽质,而在吴越政治斗争充当了工具的农家女子。灭吴后,“兔死狗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看一看范蠡出逃、文种被杀,就知端的。
杨玉环归宿传奇
杨玉环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有相当多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她和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的爱情故事。杨玉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杨氏一家飞扬跋扈,令天下人何等地艳羡,当时天下甚至流传“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的谣曲。
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笔触,把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演绎成了千古绝唱;清初洪昇的《长生殿》更是把两人的爱情故事描述得像水一样纯洁。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很惨!
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带着太子、杨玉环等一干人狼狈出逃。跑到马嵬驿时,手下军士哗变不肯前行,要求杀了祸国殃民的奸相杨国忠。杨国忠是杨玉环的堂兄,安史之乱与他确实有相当大的关系,的确该杀。杨国忠死后,军士认为“后患仍存”,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在江山与美人之间权衡再三,与贵妃诀别后下令用一根白绫勒死了她。杨玉环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死时年仅38岁,可叹!一个统治大唐帝国40余年的天子,最终却没有能力保住一个爱妃的生命。可悲!
上面的情节,古往今来演绎得太多了,在此一笔带过。
问题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成了一个传奇。
一些人称,杨玉环并没有死,她只是被贬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当时奉命杀杨玉环的军士被她的美色所吸引,再加上高力士的知恩图报,所以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南下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
杨玉环的结局之谜看起来与西施很相似,但可能性同样非常小。或许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大富贵必然有大风险相伴,纵然你具有倾城之貌,纵然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不懂得自保,当厄运来临时也难逃一劫。追名逐利,就要做好随时粉身碎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