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鼓励病人多做户外活动,以增强其心肺代偿功能,但要预防感冒,控制感染。
常用胸肺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控制性呼吸技术和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
控制性呼吸技术
①膈式呼吸:取半卧位或坐位,屈膝;双手放于肋缘下,用鼻缓慢深吸气使腹部膨隆,坚持几秒钟,缩唇呼气,将气体排出,可配合双手轻加压。
②缩唇呼吸
目的:提高支气管腔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管过早闭合,从而使呼气通畅。
方法:吸气时气体由鼻孔吸入,呼气时将双唇缩拢,如吹口哨状,使气体经过缩窄的双唇间缓慢呼出。
③深呼吸运动:吸气时气体由鼻孔吸入,将气体深缓吸入肺底部,保持三秒钟,缓慢呼气。
④体位法:垂直坐位或斜坡卧位非常重要。当单侧肺有疾患时,健侧卧位能改善氧合,有利于分泌物引流及患侧肺复张;双侧肺有疾患时,采取右侧卧。
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
①咳痰运动:取坐姿或半坐卧位,上身微向前倾。双手十指交叉联结,压在切口上方。做数次膈式呼吸,微张开口,深吸一口气,连作三次短呼吸后,干咳一声,保持嘴微张,快速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一两次。
②叩击法
手法:手指合拢,微曲,手掌要窝起,形成碗状。
动作:手掌离胸壁不超过12cm,依靠腕动的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上扣拍,从而使分泌物松动移至较大支气管。
③振动法:双手掌交叉重叠,按在胸壁部,配合患者呼气时作颤摩振动加压,利用震动,促进支气管中分泌物的排出。
④体位引流:通过不断改变病人的体位,利用分泌物的重力作用,将分泌物引流到较大气管,促进痰液的排出,以便达到最佳引流效果的一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