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无论哪行哪业,只要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离不开对人的心理体察。政治家往往是揣摩心理的高手,而商人为了得到顾客的欢心更是绞尽脑汁。即使是我们普通人,大到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小到为了防止吃亏上当,也要对人类心理的基本规律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对人的定位和评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是始终变化着的,不到最后,不可轻易下结论。古人有“盖棺论定”之说,这就说明认识一个人是很难的。了解人的这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人、识人。对感情和利益的投入都要谨慎,以免因为人的变化而使自己处于被动,蒙受打击和损失。
清代重臣曾国藩是位眼光独到的识才高手,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就是由他推荐的。刘铭传后来成为了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建的。刘铭传被任用,还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
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由此可见,身处人性丛林之中,对人情的变化要加以观察注意,这样才能分清好坏,以决定自己的取舍。生活中,只要根据对方在为人处世时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再换个角度仔细分析,就能看清这个人的本质。
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决定着他的行为举止。人的内心千变万化,但还是有迹可寻的,只要掌握住人的思想脉络,他便毫无秘密可言,制伏他便会毫不费力。表面的东西是一定要认真识别的,如果被其伪装所迷惑,判断就会有误,方法也会失当,所有的努力都会变得徒劳。
北宋时期,王安石在担任宰相期间,对吕惠卿极为信任,他夸奖吕惠卿说:“吕惠卿办事不打折扣,用心勤勉,他是朝廷中难得的人才,好好栽培他,一定能为国建功。”
吕惠卿其实是个阴险小人,他为了骗取王安石的好感,故意装出一副正直勤恳的模样。一次,他假装气愤地对王安石说:“现在有不少人抵制新法,完全不为国家大计着想,我真不知这些人是何心肠?一个人做官若是只为私利,那他就没有报国之心了。”
王安石最欣赏忧国忧民的人,吕惠卿的假话骗了他,王安石渐渐地把他当做知心朋友对待,和他无话不谈。
反对变法的大臣司马光被排挤出朝廷,他在离京前给王安石写了几封书信,都是提醒王安石要防范吕惠卿的,他在信上说:“如果认人不准,看人不清,那么将来必受其害。”
王安石认为司马光在挑拨关系,别有用心,并不把他的提醒当回事。他还当面鼓励吕惠卿说:“有不少人说你的坏话,我还是相信你的为人!大胆地做事好了,我不会约束你的。”
吕惠卿总是找借口和王安石饮酒聊天,王安石说过的一些激进话,吕惠卿则暗中记下,以备他日攻击王安石之用。他把王安石写给他的信一一收好,其中犯忌的话语他都特别摘出,收录成册。
对于这些,王安石毫无察觉。有人在旁看得清楚,对他说:“看一个人的品质如何,要看他后半生的表现,这才是准确无误的。你现在有权有势,自然有人会恭维你,这个时候的朋友,未必可靠啊!”
王安石坚信自己识人没错。吕惠卿后来向神宗皇帝上报王安石的“罪证”,神宗皇帝就开始疏远王安石了。
王安石被迫辞职后,吕惠卿公开打击王安石。他把王安石的两个弟弟贬到外地,肆意诬陷王安石危害国家,任人唯亲。王安石十分后悔,却也无济于事。
王安石错用了吕惠卿,对他的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却不相信旁观者清的事实;他刚愎自用,到头来自食恶果。
在这个纷纭复杂的现实世界里,面对千姿百态、不同面孔的人,我们如何去把握、怎样去认识,这是社交一大课题。然而,我们交朋结友的对象毕竟是人,所以只要拨开人的层层迷雾,对他人洞察入微,细心把握各方面,就一定能够识别出形形色色的人心。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能看清本质,作出准确判断,毕竟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需要时间和经验阅历的积累。
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是:凡事多思考,保持怀疑态度。
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长期的测验”。即使你无意测验别人,但是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你都会看在眼里,这些举动的累积,很自然地就会形成你对他的评价。所以,留意别人的一举一动,做到洞悉他人内心,在人际关系之中才会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