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只奶牛住在一起,有一天它们的主人开圈要把猪捉走,猪发出了非常凄惨的叫声让奶牛和绵羊心里很难受,于是它们说:吵什么吵,主人捉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没像你这么吵!小猪听力很愤怒地说:主人捉你们那是为了要你的毛,挤你的奶,而捉我那是为了要我的命啊!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痛苦或挫折,千万不要幸灾乐祸,而应关怀、体谅别人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感到更是苦不堪言。他每天去田里劳动都要经过一座庙,看到一个和尚经常坐在山门前的一株大树的树阴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他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一天他告诉妻子,想到庙里做和尚。他妻子很聪明,没有强烈反对,只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平时我做织布等家务事较多,从明天开始我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一方面向你学些没有做过的农活,另外及早把当前重要的农活做完了,可以让你早些到庙里去。”
从此,两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为不耽误时间,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到田头,在庙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也完成了,择了吉日,妻子帮他把贴身穿的衣服洗洗补补,打个小包,亲自送他到庙里,并说明了来意。庙里的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我看到你俩,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送到田头来同吃。家事,有商有量;讲话,有说有笑,恩恩爱爱。我看到你们生活过得这样幸福,羡慕得我已经下决心还俗了,你反而来做和尚?”
从这个故事中除了看到了农民妻子的聪明贤惠,还隐含了一个换位思考的道理在里面。农民只是看到了和尚的悠闲,却没有想到和尚也在羡慕他。换位思考,是客观审视世界的方法,也就是与人处事,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全面考虑问题,这样看问题才能比较客观公正,防止主观片面;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就更容易理解别人,更容易宽容待人,对自已能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
有两个小和尚平常就爱抬扛,有一天,两人又为了一点小事争论起来,愈说愈大声,最后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
第一个小和尚气冲冲地跑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很有耐心听完小和尚的诉说,淡淡地说:“你是对的。”
有师父这句话,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回房去了。
不久,第二个小和尚也气冲冲地跑去找师父评理。师父也很有耐心听完他的说明,照样淡淡地说:“你是对的。”
第二个小和尚也高兴地回房去。
这时,一直在旁服待的第三个小和尚忍不住开口说:“师父,您平常教导我们待人要诚实,万万不可做违心之论,可是我刚才亲耳听见您跟两位师弟都说对,恕我冒犯,您这样岂非在做违心之论呢?”
师父对第三个小和尚的质疑,非但不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说:“你是对的。”
第三个和尚入门较久,也比较有慧根,听师父这么说,立刻开悟,跪谢师父的教诲。
因为每一个人都认为“我是对的”,所以才会固持己见,毫不相让。倘若我们能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秉持“你是对的”的态度,争执心一定减少,就不会产生冲突,彼此的摩擦才能得到解决。
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让我们能看懂身边的一些事和一些人,会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不是处处怀疑别人,时时记恨别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用对方的心情去看问题,更能使你身心愉悦,开朗大方,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会彻夜不眠了,而是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才能使你看问题看得更深入、更清楚,而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更不会给小人以可乘之机。
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不仅可以使你消除心中积怨和愤恨,更能促使同事、朋友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和谐。如果你不能满足对方需求,也千万要记住这条为人处事的原则,那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