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散文家苏辙说过:“为国者当务实。”求真务实,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更是一种为政之德。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具备的政治品格,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在全党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对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至关重要。
661.但务著实
“原典”当官处事,但务著实。(清黄宗羲《宋元学案·紫微学案》)
“注译”著实:务实,注重实际效果。全句译意为:做官从政,处理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品读”中国古代的贤哲注重并倡导务实。北宋散文家苏辙也曾说过:“为国者当务实。”(《民赋叙》)为官务实,这是一种官德,一种官风。在今天,各级党政干部要执政为民,更要发扬务实精神。我们今天所说的务实,就是坚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662.成天下之务
“原典”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周《周易·系辞上》)
“注译”深:深究事理;通:会通;几:细微。全句译意为:只有明了幽深事理,才能会通天下心志;只有知悉细微征象,才能成就天下事务。
“品读”“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周易·系辞上》)意思是:《周易》是圣人用来穷究幽深事理而探究细微征象的书。探研细微,才能探得现象的本质,成就天下的事务。“极深而研几”,相当于现在说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663.察民俗
“原典”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战国《管子·正世》)
“注译”从事:做事情。全句译意为:古时的君主想治理好国家,总是先观察国政,对国家的政务作深刻而具体的了解,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的风俗习惯,探究治乱产生的根本,知道治政得失的原因,然后扎实做事。
“品读”管仲这段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首先要搞清楚国情、政情和民情,总结前代政治得失的原因,然后制定自己的治国之策,干自己的实事。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求真务实。求真,就是要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顺应潮流,把握趋势,走在历史发展的前头。务实,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真抓实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第一要务抓实了,抓好了,我们事业的基础、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就扎实了。
664.生于虑,成于务
“原典”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战国《管子·乘马》)
“注译”全句译意为:事业,产生在谋划,成功在实干,失败在骄傲。
“品读”事业的成功,要坚持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这就要有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一种埋头苦干的精神,一种但求事功、不事张扬的精神。
665.华而不实
“原典”华而不实,怨而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
“注译”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用以形容外表好看而内在空虚。全句译意为: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是招致怨恨的原因。侵犯他人而招致怨恨,就不能使自身安全。
“品读”春秋时鲁文公五年,晋国大夫阳处父到卫国致礼访问,回国时路过宁地。当时住在宁地的晋国大夫宁嬴跟随阳处父一同去国都,但走到温地便中途退回来了。他的妻子问他是何原因,他就回答了上面那句话。宁嬴是明智的。他看到了华而不实所产生的后果:“怨而所聚”,“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今天,那些类似“阳处父”的人,特别是那些华而不实,习惯于说空话套话,做表面文章,习惯于哗众取宠,只图虚名,不务实效的党政干部应该从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思这句话的严重后果。
666.诵《诗》三百
“原典”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春秋《论语·子路》)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却办不了;派他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去谈判交涉,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品读”西周时代,《诗经》是培养政治人才的主要教科书。春秋中期,很盛行在社交和外交活动中引用《诗经》,“赋诗言志”。所以,孔子说,读熟《诗经》,要会学以致用,会运用到办理具体政事之中。
667.身必行之
“原典”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战国《墨子·公孟》)
“注译”全句译意为:从事政务的人,嘴上说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品读”战国时的思想家告子曾受教墨子之门,善口辩,讲仁义。一天,告子对墨子说:“我(能)治国为政。”墨子就对他说:“政者,口言之,身心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怀抱“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理想,并把这一人生理想付诸实施。他强调为政者应该言行如一,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不说空话。反对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的一套、做的一套。他认为,“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墨子·公孟》)对于那些口头上夸夸其谈而行动上却不实行的人,墨子极为鄙夷。
668.因事之理
“原典”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译”因:因循、遵守。全句译意为:遵照规律做事,事情就能做成功。
“品读”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人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其规律。我们要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其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成功。盲目行动,逆规律而行,那么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669.不求其用
“原典”喜淫辞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战国《韩非子·亡征》)
“注译”全句译意为:喜欢夸大失实的言辞而不合于法度,喜好辩说而不求实用,滥用华丽的辞藻而不讲求实际功效,国家有可能灭亡。
“品读”战国时韩非的《亡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风俗等各个方面,罗列了四十七种可使国家灭亡的征兆。这里所列的是其中的一种。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危害不可小看。
670.知国十三数
“原典”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战国《商君书·去强》)
“注译”十三数:指说明国内情况的十三个数字,即粮仓、府库的数目,成年男女的数目,老弱的数目,官吏的数目,商人的数目,马牛、草料的数目等。全句译意为:想要强国,又不知道反映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情况的十三个数字,虽然地利、人多,国力也会日益衰弱直至灭亡。
“品读”商鞅是战国时期很善于治国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这里强调的治国者必须掌握国情的“十三数”,是他治国经验的总结。“十三数”,是他的那个时代集中反映国情的基本数字,他的基本思想是治国要了解和把握国情。他的这一治国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671.察国事本
“原典”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战国《商君书·算地》)
“注译”全句译意为: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考察风俗建立法制才能治理好国家,研究国情抓住根本才能制定得当的措施。
“品读”商鞅在这里强调的还是治国必须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国情的问题。“观俗立法”和“察国事本”是商鞅重要的治国思想,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务实精神。
672.君之所好
“原典”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王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则臣以言事君。(战国《商君书·靳令》)
“注译”全句译意为:臣下侍奉君主,大多是投君主所好。君主如果热衷于推行法治,那么臣下也崇尚法治,严格执法,为君主尽忠;君主如果喜好空谈,不务实事,那么臣下也以华言丽辞,高谈阔论来取悦君主。
“品读”商鞅之所以指出这种官场弊病,目的在于警告君主,要慎己所好。如果好法,倒也不错。如果好言,问题就大了。君臣都不务实事,整天沉湎于空谈之中,就会祸国殃民。
673.不倡游言
“原典”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西汉戴圣《礼记·缁衣》)
“注译”游:虚浮不实。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君王说的话像丝一样细微,但传到外面就会变得像绶带一样粗大。君王说的话如果有绶带那样粗大,那么传到外面就会像大绳索那样粗大了。所以,执政的人不能倡导说虚浮不实的话。”
“品读”孔子为什么警告当权执政的人“不倡游言”?这是因为:“君子导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他是从当权执政的人的言行对民众的影响来说的。如果君子的言行虚浮不实,民众的言行也会跟着虚浮不实,其结果是“政之不行”。“君子”欲“政之行”,必戒“游言”。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执政为民,必须力戒浮躁,根治浮夸。
674.不观高崖
“原典”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三国王肃《孔子家语·卷五·困誓第二十二》)
“注译”全句译意为:不观看高高的悬崖,怎么能知道从崖顶坠落的祸害?不靠近深渊,怎么能知道溺水的祸害?不观望巨大的海洋,怎么能知道大风大浪的祸害?
“品读”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并非空谈家,他也很注重实践,强调亲历亲为才能得“知”。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75.以实不以文
“原典”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后晋刘昫《旧唐书·马周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最足以感动民心的是行动而不是言辞,最能顺应天意的是实践而不是行文。
“品读”这是唐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给唐太宗上书中的话。当时,灾害不断,但赋税和劳役却很重,民众“咸有怨言”。马周上书唐太宗,执行贞观之初减赋省役政策,安定人心。马周还特别强调,执行贞观之初减赋省役政策,在行不在言,在实不在文。只要真正做了,民众得到实惠,就会得民心。
676.尚行笃实
“原典”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又曰: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谗谲之风行焉。(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
“注译”全句译意为:国家将要政治清明,人们必定是崇尚身体力行;国家将要政治混乱,人们必定是崇尚言辞空谈。又说:崇尚身体力行则务实做事之风兴,崇尚言辞空谈则谗谄奸诈之风盛。
“品读”南宋末年,内忧外患,国家将亡。而当时占据官学统治地位的理学却引导一种虚诞浮说,精以欺世,风俗大坏,且会导致亡国之险。当时倡导经世济用的学者王应麟引用北宋哲学家邵雍的这段话,抨击理学的虚诞浮说,以警世人,务必笃实尚行。
677.从行不从言
“原典”百姓从行不从言。(清叶玉屏《六事箴言》)
“注译”老百姓只取信高尚的行为,而不会听信美好的言辞。
“品读”百姓是对官而言,从行不从言,自然也是从官而言。使百姓从的不是官的虚言、浮言,而是官的务实之行,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之行。所以为官者少说空话,少玩虚招,要在行上下功夫,在实上多做事,切实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