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离山,青华派,外门清野峰。
此刻天才将将破晓,便隐约可见有几道身影在林中穿梭,脚步虽轻速度却是极快。只是光线不明,难免会有人踩中枯枝乱桠,惊起几只灵鸟,引得他们扑棱着翅膀低声鸣叫。
不多久,密林中穿梭的身影逐渐增多,陆陆续续地朝着峰顶飞驰而去,山中灵鸟也逐渐被惊醒,各自展翅盘旋低鸣不止。
过不许久,东方天际渐渐浮起一抹鱼肚白,只见太阳星自云海中缓缓升起,阳光透着层层轻软薄雾缓缓洒在云台之上,晨雾曦光相和仿若云端仙境。
其中几束太阳星光似乎急于赐予这大地温暖,光芒格外的炽烈,转瞬间便冲过云层划破这朦胧山色,天一瞬间便亮了起来。
今日早课乃是外门执掌秦邝亲自上课,秦邝乃是青华派第三代内门弟子,如今已是筑基后期修为,只待历心动而生玉液,便可黄芽结丹谋求金丹大道,修为深厚且平日威德甚重,众弟子自然不敢延误了时辰。
卯正时分(早上六点),早课钟声敲响,只听得“铛”“铛”几声,林中飞鸟又被惊起一片,“扑棱棱”展翅声,“嘤嘤啾啾”鸣啼声不绝。
只峰顶却是肃然一片!
问道台上,众弟子皆衣饰整洁,面容沉定,阖目端坐于地,任由眼前风生云动、耳畔雀啼鹤鸣,只专心捏手作诀,诵经不止。
卫风昨日抄经太过以致神思倦怠,“清心诀”还未诵读完毕便已倒头酣睡,此时匆匆赶来,见无人注意到他,连忙整了整仪容才闭目端坐,静待今日的早课。
……
“心若冰清,神怡气静;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众弟子听得这声唱喏,便知是秦掌院已经到了,齐齐起身作揖,恭谨道:“弟子恭迎掌院。”
“善,且都安坐吧。”听得这声,众弟子齐齐答了声“诺”,各自端坐不提。
秦掌院向下扫了一眼,拂尘一挥,捻须道:“尔等修行已有数载,可知修行四境为何?”
众弟子齐声答:“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此乃修行四境也。”
秦掌院道了句“善”,又问道:“那尔等可知修行四境由何而来?”
一语话毕,众人默然。他们平日里只顾打坐修行,倒是未想这许多,且今日乃是秦掌院当前,众人自然不会随口猜测一番。
若是能博得这位筑基高修的青眼自然是好,可若是不知答案,还是默不作声的妙,以免在掌院面前落个学道不精的印象。
此时问道台上静默一片,便可知大家都是此等打算了。
秦掌院等了片刻,见仍旧无人回应,也不生气,唱了个喏,便开始讲道。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精乃命之源,后天之精阴阳合,阴阳合而得宝胎,胎中生就先天精;所谓炼精,便是将体外后天之精练成体内一口先天元精,先天元精不损,后天之精时时补充,肉身才可长存,此乃炼精之道…”
“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所谓炼气,便是通过周身窍穴时时吐纳天地灵气,再将体外后天之气以体内丹田神火温养,于丹田内生出一口先天元炁,先天元炁充足便能时时反哺自身,使肉身蜕凡脱俗,修道者就可依此去往更高境界…”
“神乃性之源,后天之神观照万物,先天之神观照自身,待炼精、炼气有成之后,便要修一点先天灵光返照自身…”
“精充气则足,气足神则旺;精亏气则虚,气虚神则损,此乃人身三宝之要义…”
“所谓修行四境,就是炼精、炼气、炼神,待到精足、气满、神完,便可破除执妄,踏碎虚空,与道合真…”
秦掌院虽只是筑基修为,但他今日所讲乃是道门正诀,话音落处竟能引来云霞卷动,玄妙非常。
众弟子初听得这般玄妙之境,心生神往,只欲立刻元神返照、踏碎虚空而去,皆作沉迷之态。
卫风心思纯净,加之昨日抄经悟道于心性上也有磨练,此刻虽心有神往,眼中却是一派清明之色。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今日讲道倒是解了我许多疑惑。”一念及此,卫风神思全定,周身一轻,似是脱掉了什么桎梏一般。
秦掌院高坐云台自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捻须微笑不提,只将卫风并其余几人记下,待日后提携一把便是了。
过不许久,秦掌院见众弟子还作挣扎之状,自是明白他们已心生魔障,便使了个镇魔清心咒,轻喝道:“咄,大道路上多枯骨,尔等还是小心修行吧。”
听得这声,众弟子均逐渐清醒过来,少有几个难以超拔的,日后道途自是千难万险,再难精进。
众人今日收获颇丰,还待再问,却听得“铛”“铛”“铛”几声响彻云霄,这便是结束早课的意思了,众弟子只得起身作揖道:“恭送掌院。”
秦掌院只点点头,随手召来一只灵鹤,手中拂尘一摆,唱了句喏,往云雾深处去了。
……………
“叮”“叮”“叮”紧接着山脚下又传来一阵清脆铃响。
众人在山中修行多年,自是明白这铃声意味着什么,个个摩拳擦掌,连仪容都顾不得整饰,匆匆聚起法力就往山下赶去。
卫风早课时坐得靠后,此时占了地利之便跑在前列,只看朱唇少年正卖力飞奔,头顶道髻歪歪斜斜全靠一根桃木簪撑住,全无往日出尘飘逸之态。
再看问道台上,刚才那几个还心生魔障难以超拔的弟子,此刻也醒转过来,匆匆跟上队伍。
修道四境纵然玄妙无极,此时直面腹内馋虫也须得退避三舍,五脏庙之威势由此可见一斑!
也难怪,今日讲课完毕已是辰初时分(早上七点整),外门弟子筑基未成不能辟谷,又一夜未能进食,早已是饥肠辘辘。
可这食肆建在容成峰与清野峰之间,且每日只供应早晚两次灵食,众弟子在早课结束后便要赶去山下用饭,否则便只能继续饿着肚子等酉正时刻(下午六点整)的飧食了。
卫风虽卖力飞奔却终究不及各位师兄师姐修为深厚,行到山腰之时脚力已是有些懈怠,慢慢落到队伍中段。
不许久,卫风见前方各位师兄行速渐缓,便知是快到食肆了,便也逐渐放缓了脚步。
到底是修行之人,脚力不俗,不过一盏茶功夫便已到了山脚食肆。
待众弟子整好仪容,食肆前便迎上来一位杂役弟子,恭谨作揖道:“各位师兄有礼了,小弟范浒,按执事吩咐,请各位师兄进去。”
队伍领头之人点了点头,道了句“劳烦师弟”,一行人才依序往食肆中走去。
食肆正中端坐着一和善长者,正是掌管外门膳食的范执事。范执事与秦掌院同为青华派第三代弟子,只是修为不高,只在筑基二重,且寿数不多,便在这外门领了食肆的差事,权当为族中子弟谋一点指望。
虽是如此,但范执事好歹有筑基修为,自有一股威势,众弟子均是拱手一礼后才照着往日顺序相继落座。
因为要守着规矩不能大声说话,加上刚刚疾跑下山,也需要吐纳一番调整气息,众人便各自闭目端坐静待传膳。
不多久,一杂役弟子上前,恭谨道:“禀告范执事,今日朝食已经安排妥当,共有169位藏精境师兄、73位养气境师兄用膳,共备灵食242份。”
范执事点点头,又问道:“其余几位执事的可备下了?”
“另备下了,弟子已着人送去各位执事居处,只孙执事出山半月还未回返,弟子便未安排。”
“嗯,甚是妥当,传膳吧。”范执事按例询问了一番,见并无差错,面色更和缓了些。
钟漏声响,正是辰初二刻(七点半)。
九山行上前,高声道:“上朝食”。
话毕,后厨门打开,自门内行出两行队伍,手中端着各色灵食,按次序摆在案上,待摆放完毕,众杂役弟子才提着食盒依次退去。
范执事见一切安排妥当,便道:“尔等且用灵食吧。”
众弟子齐道声“诺”,便开始启筷,埋头苦吃不提。
今日朝食乃是一碗灵米糯,一杯玄果浆、一碟青菁芥并几块明山鸡脯,菜式虽然简单,但也不是寻常就可以吃得到的。
单看这灵米糯就知道了,灵米糯所费灵材倒未见有多稀缺,只是制作起来颇费一番功夫。
先说这灵米,便得在山中选一开阔向阳处种植,还要日日用山中灵泉灌溉,如此也需历经一季方能成熟;
等那灵米长成,还得选出颗粒圆润的,洗净后放入灵泉之中浸泡七日夜,待灵米浸泡的颗颗饱满莹润时再捞出;
此时便可取六寸长的金钟木叶将灵米裹住,再将其放在红掌箱笼中蒸制半日,经过这几道工艺,这一碗灵米糯才能端上食案供人食用。
外门弟子素日里只管修行,自然不用操心饮食杂务,这些活计自有杂役弟子操持。
所谓杂役弟子,就是自身根骨资质平庸,大道无望,便在山中领了差事换取些许修行资源的一群人,卫风之前见过的九山便是这类弟子了。
青华派据一山之地,上至掌门、长老,下至外门执事、弟子,修行起居均有杂役弟子负责,单这膳食一项便有数百杂役弟子听候差使,门中杂役弟子总也有两千余人。
门派虽然不会倾心培养这些弟子,但若是他们道心坚韧,入山十年内能迈入养气境,也可破例擢升为外门弟子。
只是青华派立派数百载,也很少听说有杂役弟子升为外门弟子的。
想来也是,外门弟子中十年不能突破者也大有人在,更何况杂役弟子自身根骨资质有限,且日常琐事繁多少有时间修行,在藏精境停滞不前乃是意料中事。
卫风放下筷,只觉腹中一团凝炼精气涌动,见范执事还在,不好起身告辞,便欲运起功法默默克化灵食。
却听范执事忽而朗声道:“老夫看今日人来得齐全,择日不如撞日,正好有件紧要差事需要几名弟子去办,尔等可有闲暇啊。”
众弟子心内狐疑:“这范执事向来只负责食肆事务,有何差事需要我等去办?”
虽是如此想,不过在堂堂筑基高修面前,众弟子也不敢直接忤逆于他,故皆俯身答道:“请执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