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一)描述型研究
这是系统化地对某一特定现象、过程、元素,或对某些事件、系统的数据加以收集、描述、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对特定时间,特定场所的某个体、群体或组织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到事件的不同侧面或是决定性的特征。描述性研究包括三种类型,即个案研究、抽样研究以及全人口总体研究。
个案研究主要是系统地描述某一个案。总体研究是对总体的不同方面特征加以测量和描述,如对某组织员工的构成情况加以描述(工龄阶段、工资额、出勤率等)。样本研究是通过应用合理的取样技术选取样本进行研究,然后用统计学方法,从样本的数据推论出总体的状况来。大多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即属此类。
(二)测量工具型研究
这是一类目的在于建构一些有效的测量工具,并使其应用于诊断、咨询或决策等工作的研究方法。建构和应用有效的测量工具一直是心理学家孜孜以求的工作目标,从智能到态度,从成就感到激励水平,几乎涵盖心理学所有领域的每一个理论概念都有一套相应的测量工具与之对应。但由于心理测量对象的复杂性,使得测量工具的建构难度很大,需要心理学家付出艰辛的努力。当然,作为心理学研究人员都有一种信念:“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测量工具型研究可以有助于拓展研究领域,有助于实践咨询工作,有助于决策和辅导工作。管理心理学领域中的测量工具型研究,有的可借助其他领域中的成果,如个性心理特征测量工具可借助管理工程等的测量,但更多的则需借助自己的研究,如管理行为评价量表、满意度问卷、评价系统、访谈计划等。近些年来,管理心理学在测量工具研究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
(三)理论研究型研究
理论研究型研究包括理论建构型(理论探索型)研究和检验理论型研究。
理论探索型研究或提出假设型研究,是采用非经验实证的间接方式构造管理行为理论的研究。一般在一个大课题中,探索型研究是整个课题研究的第一步。这种研究并没有终结课题,因为提出的变量间的假设性解释有待检验,如早期的霍桑实验研究即属此类。
检验理论型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期待的预测关系加以验证。这些预测可能是以前的经验研究所提出的探索性假设,也可能是从实践中的观察和经验中得到的假设,还可能是从理论上演绎出的假设。
(四)框式建构研究
尽管数量化方法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逐步被应用,但对个体、群体、组织行为的预测、管理很难以方程式的方式计算、预测出来,于是就以一种框式建构的方式,表征变量或变量组间的关系,如激励理论中的劳勒(E。E。Lawler)满意度模式。如果框式建构模式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可以测量的话,就可将这些测量值输入计算机加以计算。可以找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称为“启发式模式”,只求出相互关系的称为“本体模式”。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澄清研究人员的思路,将问题简化。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一)变量
变量(Variable)是事物在幅度、强度和程度上的变化,是事物可供观察、测量的一般性特征。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一般有三种类型的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
因变量(Depandent Variable)在管理心理学中就是所要测量的行为反应,或者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变量。常见的因变量有生产率、工作绩效、缺勤率、离职率、工作满意度、组织凝聚力、士气等。
自变量(Indepandent Variable)则是影响因变量的变量。常见的自变量有智力、个性、经验、领导作风、奖励制度、报酬分配方式、组织设计等。掌握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概念对于行为研究的设计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以产量为因变量,以领导作风为自变量,就可以设计出三种领导作风(如民主、专制、放任)来考察不同领导作风对生产率的影响。
中介变量(Moderating Variable),又称协变量或干扰变量,是指参与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削弱自变量作用的变量。例如如果“加强现场监督”(自变量)的程度,那么“员生产率”(因变量)应有所改变,但他究竟能否发生改变,要视“工作任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中介变量)来定。又如动机强度(自变量)对工作效率(因变量)的影响,随工作的任务难度(中介变量)的不同而不同。
(二)假设
假设(Hypothesis)是对所欲研究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的假定。假设必须是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不应是疑问的方式:同时,对于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必须是可以检验的,不应是含糊不清,难以予以操作检验的。因此,一个好的假设并不一定在于它是否正确,而是在于是否具有可证实性。
(三)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相关性指两个变量之间在量变上是否有稳定关系,表示为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取值为 1.0~-1.0,也即从完全正相关(两变量的量变方向完全相同)至完全负相关(两变量的量变方向相反)。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变量之间没有关系。
因果关系(Causality Correlation)是看变量之间导引关系的方向性。当X的变化引起了Y的变化,那么X就是Y的原因,Y即是X的结果,它们之间就是因果关系。如“动机强度不同导致不同的生产率”,就是一种因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系数仅是量变关系的一致性,并非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则具有高的相关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中在作解释和推论时,一定要分清变量间的关系实质,否则就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量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即对人的行为先后数次测量的一致性。大部分测验的信度是用相关系数表示的,称为信度系数。信度系数越大,说明测量越可靠,反之则表明测量不可靠,不可靠的测验是不能用于研究的。
效度(Validity)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到的是不是所要测量的行为特征。效度是对所要测量的某种行为特征的真实性或正确性的反映。越是正确地把握了目标,这种测量的效果就越高。如果一项报告说,民主型领导有利于组织凝聚力的提高,那么就要检查它是否确定考察了“民主型领导”,以及是否确实测量的是“组织凝聚力”。也即所报告的,应当的确是所研究的内容。
(五)普遍性
一项研究的结果能否被推论到该研究对象以外的个体或团体,必须慎重对待,严格论证。比如对男性调查的结论能否适用于女性?西方研究的结果能否推论于中国?等等。
三、管理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间存在何种关系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按被观察者所处的实际情境特点,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两种。所谓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行为发生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观察,对行为不作任何干预。例如可通过观察员工们在上班,体育娱乐活动,文化考核等各种不同场合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成就动机水平。控制观察法,又叫实验室观察法,是在限定的条件下或在实验室控制的某种情境下进行的观察。如为了进行时间—动作分析,观察者就需要在控制条件下系统地观察工人的操作方式。
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可将观察法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又叫局外观察,是指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在这一观察活动中,观察的项目应当控制,否则会顾此失彼,影响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行时可借助一些仪器(录音、录像等设备)以弥补人力之不足。参与性观察,是指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并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观察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将参与、观察、评估三种工作结合于一体的方法。
观察法使用方便,目的明确,成本低,所观察材料更接近实际,能取得一套系统资料。但这种方法只能了解一般和表面的现象,不易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对复杂现象的本质特征难以进一步了解。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及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加以分析的方法。常用此法来了解职工的业余生活内容,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领导风格的评价等。
1.结构性访谈与非结构性访谈
结构性访谈是指问题的提出与作答可能是有一定结构的。它类似于问卷法,但不是由被试填写,而是由调查者填写。可用于人员选拔与调动,态度调查,消费者研究等。
非结构性访谈,也称开放性访谈。这种调查方法不易使被试感到沉闷和乏味,被试可自由地选择话题、谈话内容、先后顺序及问题的回答方式。调查者记录时要征得被试同意。但开放性问卷缺乏一致性,难以比较,可用于探索性研究。
2.开放式问卷法与封闭式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用一种系统化的程序,请被试对一组建构好的问题作出回答,然后根据被试的反应进行分析的方法。
调查时可以呈现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框框)让被试自由作答,此即开放式问卷法。也可呈现封闭式问题,这类问题事先由调查者拟定几种答案,由被试选择回答,此谓封闭式问卷法。
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同时进行团体调查(特别是问卷法),快速收集大量资料。但调查法不适合针对行为的调查,而且对涉及态度问题的回答也未必完全真实,故而所得资料的价值要打折扣。
(三)心理测量法
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对被试的有关心理品质和行为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例如智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个性测验,手指灵巧性测验等。在组织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测量法往往为人员选拔、安置、提升等提供依据。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应特别注意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四)个案研究法
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称为个案研究法。比如通过研究一个工厂的厂志来了解其管理方法和成效。个案研究法针对性强,对于解决组织中的具体问题颇有帮助。但这种方法过于具体,普遍性较差,其结论不宜随意推广。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精确操纵自变量来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它依据实验场所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指在专门的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一般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取得精确的数据。其特点是高度控制环境,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干扰。但也因此失去了一定的真实性和普遍性,因为现实中很少有像实验室那样的环境条件。管理心理学中关于学习行为、信息沟通等许多实验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
现场实验是指在真实自然的组织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如要了解照明度对生产的影响,可安排两个同样条件的车间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生产,以比较其生产率。在这种实验中,一般都把对环境条件的适当控制与实际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模拟实验是试图模拟现实生活中某个环境的几个关键方面,以致进一步了解这个情境背后起作用的内在机制的方法。模拟实验的种类很多,范围从社会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到复杂的人—机系统的模拟等等。
(黄淇敏 李顺德 张延武 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