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管理问题,管理的思想由来已久,但管理成为一门科学,则只有近百年的历史。西方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及管理科学理论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与早期管理心理学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的,包括古典效率理论、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它们在管理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推动了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早期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亚当·斯密(A。Smith),他创立了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关于分工的理论,对当时的工业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他还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揭示了资本主义管理体系的内在关系,提出管理的核心就是赢利。其后美国学者巴贝奇(C。Babage)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主张要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寻求建立新的和谐关系。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同时也注意到人性因素,在管理中注入了心理学内容,这可以说是管理心理学的萌芽。
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逐步盛行。泰勒及其同事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大量实验,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效率,泰勒也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与泰勒同时代的法国人法约尔(Henri Fayol),德国人韦伯(M。Weber),英国学者德尔·厄威克(L。Urwick)等都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他提出构成管理的基本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提出了14项管理原则,其中5项原则是关于企业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问题。韦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是正式组织结构模式的杰出制定者。他提出了“层峰结构”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形结构。
(二)行为科学管理及其管理心理学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或人际关系理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霍桑实验,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E。Meyo)和其助手罗伯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berger)。这一学派强调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管理学问题,重视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认为生产和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不能只重视物质因素、技术因素,而忽视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他还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重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关注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认为人是“社会人”,主张采用“参与管理”的方式,用各种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继梅约之后,有关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员工行为方面的研究大量出现,使人际关系理论更加充实和深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观点,尤其是对人的因素特别重视的观点,揭示了古典管理理论中许多无法解释的问题,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管理科学学派与管理心理学理论
管理科学学派,是以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管理学派。它由许多现代的具体管理理论构成,这些具体的管理理论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工程学派等。由于各学派内容和范围很难截然划清,所以这里只概括性介绍这一学派的几个主要特征。
1.以运筹学为基础
运筹学是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研究复杂的系统,为达到组织目标的决策提供数量依据,以求得在可获得的资源条件下,改善该系统的效率和产出。这是一种分析、实验和定量的科学方法,目的在于改进管理的决策和效率水平,这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
2.以系统分析为手段
1949年美国兰德公司首先提出“系统分析”这一概念,并把系统观念引入到管理中,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分析就是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使复杂的管理问题条件化、简单化,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实现计划、方案、设计、办法的最优化选择。管理工作中的“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即是系统分析思想的体现。
3.以决策为主要着眼点
决策论是从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西蒙。西蒙由于决策论的贡献,而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所谓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他把组织看做是由决策者个人所组成的系统,他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准则、程序化的决策和非程序化的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方面都作了分析。他将企业组织看做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主张将数学、控制论、信息论等方法应用于管理系统当中。
二、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由前所述,可以看到管理心理学是在二次大战后,随着管理理论中行为科学学派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在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有一个理论准备和知识积累的过程。
(一)工业心理学的兴起
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之后,人们在管理工作中引入了对人的分析。管理人员、工程师、心理学家开始探讨如何提高人的效率,设法弄清人的动作规律以及疲劳是如何产生,应如何克服,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与心理学有密切关系,因此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将心理学知识最早应用于工业企业的是德国心理学家斯滕(C。W。Stein),他于1903年提出了“心理技术学”的概念。之后,最早进行心理技术学具体研究工作的是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W。Wundt)的学生,侨居美国的芒斯特伯格(H。Munsterberg)。1901年,他作为哈佛大学的交换教授到柏林讲学,出版了讲稿《心理学与经济生活》,后译为英文版《心理学与工业效率》。这本书着重研究了三方面的问题:①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人;②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作;③尽可能有的最好效率。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应用于职业选择、劳动合理化以及改进工作方法、建立最佳工作条件等方面。由于芒氏的研究方向和路线以及所采取的方法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因而他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但他考虑的面较窄,并且缺乏社会心理学与人类学的观点和证据,所以他的工业心理学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而后来的霍桑实验则为工业心理学增加了深度和广度。
(二)霍桑实验
最初的霍桑实验是从1924年开始的,当时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是一个拥有25000人的大厂,专门从事电话、电报等通讯设备的生产。该厂拥有较为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效率很不理想。于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组织了一批专家进行研究,研究的中心课题是工作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照明度实验。开始时,曾设想灯光的明暗(物质条件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影响,但实验结果并未证明原来的设想,似乎照明的强弱对生产效率无影响。这一结果用一般常识、传统的管理理论和心理物理学的观点都难以解释,因此便邀请社会心理学家梅约进驻霍桑工厂,开始了为期五年闻名于世的霍桑实验(1927-1932)。梅约的霍桑实验获得了有价值的结论,并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①认为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影响生产率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的社会心理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工作的物质环境、工资、待遇等只有次要意义;②发现了在正式群体组织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组织,非正式群体组织与管理当局在目标和利益一致并能合作时,生产效率就提高,反之生产效率维持在低水平上;③发现了“参与管理”对生产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工人的许多建议被采纳,使他们感到公司能倾听他们的意见,自己参与了公司的经营决策,参与了管理,从而使工人对公司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梅约提出一个新型的领导应同时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技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总之,霍桑实验的结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人群关系理论,第一次正式的将社会学、心理学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中来,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管理理论,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梅约也因此被西方心理学界公认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和管理心理学的先驱。
(三)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他的理论被称为“场理论”(Field Theory)。他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借用物理学中的“磁场”的概念,把人过去和现在形成的内在需求看成是内在的心理力场。当人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即紧张状态,而环境起着导火索的作用。人的行为取向取决于内部力场和环境力场的交互作用,而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内部力场的张力。据此,勒温提出了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其中B是个体行为,P是个性特征,E是环境,f是函数。这一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或结果。
勒温的“场”理论最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为,后来用于研究群体行为,并提出了“群体动力”(Group Dynamisc)的概念。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的活动动向。研究群体动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各种因素,包括群体内部的因素和群体所处的环境因素。因为,群体活动的动向同样决定于内部力场和环境力场的相互作用。
群体动力理论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研究群体行为作出了很大贡献。1945年,勒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群体动力研究中心”,从事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该中心在勒温逝世后,迁往密执安大学,目前已成为美国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中心。
(四)社会测量学
社会测量学(Sociometry)的创始人是原居奥地利,后迁居美国的心理学家莫里诺(J。L。Moreno)。他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提出了社会测量学理论。社会测量学从理论上看,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但他作为一种测量技术,现已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技术采用问卷的形式,让被试根据好恶感对伙伴进行选择,并用图表或数学公式表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测量,可在较短时间里确定群体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最受爱戴,群体中是否存在小圈子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方法对在企业中了解和改进班组工作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社会测量学为管理心理学研究群体行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五)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他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论述了作为人的动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类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发展,形成金字塔形的层次。要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积极努力地去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理论对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为人的动机、动机的激发都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而激励理论则构成了管理心理学中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部分。
以上简要介绍的是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几种主要理论,本书以后的相关章节中还将作较详尽的阐述。
三、国内外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管理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在美国最早称为“工业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以后又称为“组织心理学”,随后才有了统一的名称即“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其研究的对象是产业组织,研究人员以心理学家为主体。研究的课题从人员的选拔开始,扩大到了研究组织中的信息沟通、决策、人际关系、组织机构设计等问题。如果我们以美国心理学会第14分会,即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分会1945年正式成立为标志,美国的管理心理学已有50余年的历史。据1989年统计,美国有88所大学培养这一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其中46所授予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博士学位,42所在大学商学院授予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另有26所大学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
目前,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已成为公认的具有生命力的科学学科,对心理学知识总体以及管理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今,几乎每本管理学的教科书中都包含了大量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批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在各类组织中担任专职顾问,不仅为各类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咨询和建议,而且直接参加组织变革的实践,将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广泛地运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一般常规管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管理界对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心理学界本身。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进行劳动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研究,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对西方迅速发展的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知之甚少。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工业管理部门感到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的积极性。从这时起,我国的管理心理学应运而生。
随着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学术组织和教研机构;翻译和编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全国各大学管理学院相继开设了管理心理学课程,并为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各种讲习班,培养了一批管理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了大量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工作较多采取现场研究的方式,较少在实验室内进行;第二,调查的对象较少是本专科学生,而主要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职工;第三,许多研究是与企业管理人员合作进行的。
目前,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应从企业的实际问题入手,不断积累材料,提出自己的理论。同时,要以我为主,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修正理论,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研究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