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并不是事事随人所愿,人际关系的障碍时有发生,如家庭关系不和,上下级间、同事间的矛盾冲突,中老年与青年人间的“代沟”等等。人际关系障碍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十分正常的事,只要我们冷静地分析产生障碍的根源和种类,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际关系障碍是可以预防和消除的。
人际关系的障碍一般有文化、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
一、文化系统方面的障碍
(一)语言障碍
人们之间大多数的交往是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而实现的。如果交往双方语言不通,则很难实现沟通,甚至可能引起语意的歪曲和误解,形成人际关系障碍。如北方人去南方出差或旅游时,常常因听不懂南方方言而引起误解等,这必然影响人际交往。
(二)态度障碍
如果交往双方不能以诚相待,而被阶级的、民族的、职业的偏见所左右,彼此歧视,各存戒心,就会形成态度障碍。抱有这种态度障碍的人,很难与相关者进行交往,即使双方有交往的诚意,也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文化程度障碍
交往双方按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交往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接近,沟通越易实现,而彼此水平差距越大,则信息越不易被理解,很难被接受,这就形成了文化程度的障碍。
二、社会系统方面的障碍
社会系统方面的障碍大致有社会角色地位障碍、空间距离障碍和组织结构障碍。
(一)社会角色障碍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居于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均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们之间应该是和睦相处、平等友好的同志式关系,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但理想并不等于现实,由于受传统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不良习气。因此,在交往中时常会因角色地位的不同而发生障碍。如果领导者自恃高明,居高临下作风严重,就会阻碍上下级信息的沟通。另一方面,如果下级目无领导,无组织无纪律,干什么都独往独来,只凭直率和“冲动”办事,这也会导致交往的失败。
(二)空间距离障碍
古人云:“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指由于空间的疏远,致使原来的亲属关系变得不如一般的邻居。人们往往由于空间距离远,彼此交往稀少,很难建立亲密的感情,因而人际关系就疏远了。这就是人际关系空间距离障碍。
(三)组织结构障碍
组织结构障碍是由组织层次过多造成的。组织层次过多,信息的传递往往会有流失或中断。层次过多的组织结构,会阻碍个体与群体间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这就是人际关系组织结构障碍。
三、心理系统方面的障碍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心理系统的障碍远比其他障碍更普遍,更棘手。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一定时时都会遇上文化社会方面的干扰,但却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心理因素的考验。这方面的障碍主要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个性障碍。
(一)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主要包括自我认知障碍、社会认知障碍和意义认知障碍三种。
1.自我认知障碍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知。来源于自我认知方面障碍的因素很多,但起主要阻碍作用的是自傲和自卑。
(1)自傲 与自卑相对立,但却同源于不能正确的自我认知。这样的人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他们不懂得交往双方只有互相尊重,以诚相见,互谅互让,才能在互相交往中取得友谊与支持。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出一种“超人感”,“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工作中出了问题往往把责任推给别人,因此很易引起交往对象的反感。要克服自傲,须做到以下两点,即对人要有高姿态,对自己要有严要求。
(2)自卑 它源于个体对自己过低的认识和估计,从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感觉,这样便导致在社会交往中缺乏通气、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连自己都不信任的人,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而这又恰恰助长了自卑感,形成了恶性循环。克服自卑心理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第二,要把自己和别人做正确的比较,不要过高的评价自己,也不要过低的评价自己;第三,正确看待竞争;第四,锻炼自己的性格。
2.社会认知障碍
社会认知主要指对他人的认知。人们根据人际交往中获得的社会知觉和印象,感知交往对象的行为,推知其心理状态,以便采取恰当的行为反应,有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如果社会认知发生障碍,将会严重干扰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这种障碍主要体现在社会知觉和印象的偏差方面。
3.意义认知障碍
意义认知障碍主要是由于交往双方对交往的目的、内容、方法的认知失调而引起的。因此要消除意义认知障碍,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交往目的 交往的目的在于交流信息,增进友谊,满足共同的需要。如果认为交往只是互相利用,各自强调自身的价值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思维定势去看待同一问题,就会产生意见分歧,中断交往。
(2)交往内容 任何交往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交往内容。内容的选择与组合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交往的成败。
(3)交往方式 如果交往中过分依赖或强人所难,那就不能取得别人的理解和好感。
(二)情感障碍
人际交往首先是语言的交流,而情绪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情绪可通过表情的渠道以达到人们间的相互理解,产生共鸣。情绪为人们建立了相互依恋的纽带,它能够培植友谊,以十分微妙的表情传递交际信息。感情的交流使人产生了同情,相互受到感染,互相接近和依恋。情绪和语言可以一起调节人际关系,情绪也可以单独调节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改变。
常见的情绪障碍有以下几种:
(1)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主要指不分场合,不分情景,不看对象,不顾轻重地恣意纵情的现象。
(2)情绪反应过于冷漠。对大家能引起共鸣的感情和事物无动于衷,在交往中被人视为冷漠、无情和麻木的人。
(3)逆向情绪。指与正常人情绪相反的一种倾向,多半是故意做作而造成的,并非病态行为。
(4)愤怒。一种消极的激情。人处于愤怒状态,容易失去理智,往往还会产生出反常的行为。
(三)个性障碍
个性障碍是由双方的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容易引起个性障碍的心理品质有:为人虚伪、自私自利、不尊重人、嫉妒心强、猜疑心重、骄傲固执等。克服的办法有两种:第一,坚持不懈地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扬长避短;第二,应善于认识和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巧妙运用自己的个性去适应交往活动的需要,以引起他人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