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说,人际关系建立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如同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态度等个性特点一样,每个人对他人的基本反应倾向也不同。因此,便形成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这就是人际反应特质。一般情况下,人际反应特质比较稳定,即在不同的交往场合中,都会表现出一种基本反应倾向。了解不同个体的人际反应特质,就有可能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预测他人的反应,以便更好的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需求类型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对他人的需求内容和方式都不相同。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我们称其为人际反应特质。只有了解和掌握人际反应特质,才能够预测人与人交往中可能发生的交往反应,便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心理学家舒兹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三类,而每一种类型发展成为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
(一)包容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与别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出于这种动机所形成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交往、沟通、相属、出席、参与、随同等。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特质,则是排斥、对立、疏远、回避、孤立等。人们在其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有不同的人际关系需求。
(二)控制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通过权力与权威,与他人建立、维持良好的关系。在这种需要和动机基础上产生的人际反应特质是,运用权力、权威去影响、支配、控制和领导他人。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特质,则是反抗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和追随他人等。控制需求并非仅仅居高位的人所独有,社会每个成员都有控制的需求。
(三)情感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希望在情感方面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在这种需要的动机基础上产生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同情、热爱、热情和亲密等,与此需要和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特质,则是憎恨、疏远、冷淡和厌恶等。
根据以上三类人际关系需求的表现,心理学家把人际关系倾向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主动性和被动性,进而得出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
二、人际交往的不同方式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各种交往的类型,而且每一种交往类型内部还存在着不同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类型与交往方式的含义形成了人际交往的立体结构。
人际交往方式按照交往功能的区别,可划分为三种,即信息沟通方式、相互认知方式和行为交往方式。
(一)信息沟通方式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彼此间需要表达感情,交流思想,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所谓沟通,就是人们之间使用语言和语言的媒介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二)相互认知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不但要传递信息,而且要相互感受、分析和判断信息,即进行相互认知。这其中包括对他人表情和性格的认知,主要是认识他人的需要、目的和动机。因为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出于相应的动机,力求达到某种目的。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各自了解对方的这些情况,才能进一步继续沟通。
(三)行为交往方式
行为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行为所实现的相互作用。由于时间、地点等条件的不同,人们之间的行为交往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我们一般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交往方式分为模仿、竞争、合作和利他等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