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杜大伟2008年12月12日表示,2009年中国经济保持8%可能遇到挑战,但相信财政刺激政策将显现成效,下半年有反弹的可能,出口行业也会相应转好。
摩根斯坦利研究部2008年12月10日发布的一期中国研究报告(此报告由该机构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主持)称,2009年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恶化继之以好转”,上半年的增长会进一步减速,并有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下半年会因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以及G3(美、欧、日)的轻微复苏而重拾部分的动力。2010年,中国经济将强劲复苏。
高盛预测,因为中国在应对全球衰退方面的政策余地最大,因此中国经济在2009年末会恢复之前的增长势头,2010年增速将回升至9%。
美林预测,中国经济的增长在2009年第一季度可能放缓至低于7%,但进取的政策反应将限制下滑速度,全球信贷纾缓将使出口反弹,所以按年均8%推算,2009年下半年的增长可能超过8%。
在2008年12月12日的《财会》“2009:预测与战略”年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表示,中国经济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大的问题,他预计,2009年一季度急速下滑后,中国经济将趋于稳定。
玫瑰石咨询公司顾问、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按照政策的作用周期来看,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会出现快速回落的现象,但政府通过刺激投资来缓解经济下滑速度,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经济状况将从下半年起好转。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认为,如果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中国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的时间最长可能会持续到2009年三季度,但是最晚到年底将出现上升势头,而且应该是在此轮全球经济严重萧条中唯一能在2009年出现复苏势头的国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预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而这样的低迷期将持续两年。相对的是,蒙代尔预测美国经济会在6个月内即2009年上半年步入恢复,欧洲在2009年第三或第四季度走出低迷、缓慢恢复。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经验表明,中国经济下行的周期一般不低于3年,更何况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大环境相对更为严峻。因此,以本轮经济周期的顶点2007年估算,有可能要到2010年中国经济才能走出“底部”。
综观有关机构和专家的预测,有几点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一是年初(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并降到谷底;二是在此后维持一段低位运行,具体时间看法不一,少到几个月、半年,长到一两年;接着开始回升,恢复较强的增长势头。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2009年年末至2010年年初恢复增长势头,乐观的观点认为在2009年三季度就可以回升,而像蒙代尔那样预测两年后回升的观点并不多见。
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先降后升的判断,有着较为充分的理由。首先就是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2008年11月的经济刺激计划必然在2009年下半年发生作用,而此类刺激计划还可能进一步出台。法国兴业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师格伦·马圭尔说,亚洲的2009年将是衰退的一年,但中国除外,因为中国能够比较有效地利用政策支持增长。西蒙投资公司首席投资战略分析师达留什·科瓦尔奇克称,由于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中国经济的增长应该在第二季度恢复,并在第三季度加速。其次,出口也将随着信贷放松和美欧日等经济体的复苏而有所回升。现在,世界还未到能够离开廉价产品的时候,同时也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代替中国制造业在这方面的地位。再次,随着信心的恢复和国家一系列保障民生措施的推进,包括最终消费需求在内的内需的扩大也良可期待。
二 行业:冰火两重天
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出了突出的行业特点,即出口依赖的行业受影响较早、较重,有些行业则影响较晚、较小。这种影响在未来还将延续同样的特点,再加上国家新出台的产业振兴计划的影响,在2009年,不同行业的处境可能大为不同,正所谓“冰火两重天”。
不过,谁都不能高兴得太早。随着金融风暴引致金融危机进而转成经济危机,世界经济这棵大树就不只是来了一阵风刮掉几片叶子的事情。加之如今产业链条越来越长、越来越密,谁都说不准影响会传递到哪里去,也几乎没有谁能逃过危机的影响,套用一句时髦的话,那叫“一个都不能少”。
1.普遍看淡,指数有差
诚如前述,金融风暴已经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甚至是全球经济危机,它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各行各业都会受到或深或浅的影响,不会有哪个行业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对于2009年的形势,各行业大多比较看淡,只是不同行业有所差别而已。对此,这里主要以有关企业、企业家的调查指数来说明。
国家统计局的全国企业景气指数是比较权威的调查数据,它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95万家各类企业的调查得出的。它通过对部分企业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来编制,从而准确、及时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预测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我们根据现有资料对2009年的行业状况作一展望。
2008年7月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二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7.4,略高于一季度,继续保持景气高位;但企业景气增幅小于近年同期。具体到各行业,情况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景气指数为162.9,持续置于景气高位,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3.9和4.4点;建筑业受季节因素影响,景气指数回升至144.2,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提高;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与一季度相比,除工业企业景气提高2.4点、房地产业持平外,其他行业有所回落。
次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另一组调查结果数据——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4.8,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5.8和8.3点。具体到行业来说: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5.0、169.0、132.9、133.4、133.6、131.9、139.0、118.4、123.1、159.2和124.6。
2008年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8.6,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8.8和16.1点。具体到行业来说,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季度各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均回落明显。与上季度相比,除社会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小幅提高外,其他行业均有所回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虽继续处于景气高位,但也回落了15.3点。
国家统计局次日发布的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显示,2008年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11.0点和19.2点。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各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全线回落。其中,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6.4,比二季度回落22.0点,回落最为明显;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3,也比二季度回落了13.6点。
另一种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和建议”的调查报告,大体上体现了与上述企业家信心指数相同的行业前景预期:最好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仪器仪表、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等,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制造业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仅多10.1个百分点。
统计专家指出,此类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偏重于对未来的判断,而微观主体(企业经营者)的判断往往具有可靠的前瞻性。这说明,上述数据颇能表明未来的产业总体及不同行业的前景。
2.越在低层越难过
世间万事有时候是那样的具有一致性,让人不免莞尔。叠人梯自然是在最底下的受压最重;在产业链条上,在当前的情况下,也基本上是越处链条低端的受困越大,也越难过。
金融风暴登陆我国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对资本尤其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冲击较小。玩具、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行业的冲击最大,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则较小,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出口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该行业此前的增长幅度较大,回调后也还远远高于制造业的其他部门。即使是在同一个行业,生产低端产品与生产高端产品、品牌产品的企业也会显出较大的不同,前者的困难要大一些,后者则相对小一些。因为在市场紧缩的情况下,高端产品可以调价进入低端市场,而低端产品则这种选择的余地有限。
以上仅是一个大概的情势,对具体的行业还可以具体分析。
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受影响不大,但价格回调方面有一定的压力。虽然2008年食品类仍然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升的领跑者,但升幅已大幅度回落。未来这方面还有相当的惯性及经济景气影响的压力,因此利润空间会被压缩。
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业,2009年将相当艰难。这几个行业是我国的出口重镇,随着欧美消费下滑,已经受到了相当冲击;而内需即使有所提振,也难以消化这些行业的产能。好在2009年的后半期,出口有可能回升。这是因为欧美国家未必能离开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制成品,而我国企业和同类欧美企业以及东南亚企业相比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反应启动能力。
钢铁业的影响也会比较大,这种影响在2008年三四季度已经完全显现出来,价格差不多已经下降三四成。不过,该行业的严冬应该已经过去,虽然价格还可能下调(主要是原材料价格所致),但随着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和落后产能的淘汰,企业的开工率会逐步有所恢复。但由于房地产和汽车业的低迷,前景也不容太过乐观。
煤炭业在近两年中也像坐过山车一般,直上直下,过去是产多少都不够、价涨起来没完,现在是产量、价格双双下降。这个用煤高峰的冬季已经基本过去,夏季用电高峰以及钢铁、化工等行业的恢复,也将带动煤炭业的回暖,但恐怕不会重拾过去的红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