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进入19世纪后,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先后扩散到法、美、德、俄等国。19世纪末期(1871~1900年)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完成于20世纪初),使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文化上也形成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从文化角度来说,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于18世纪50年代,于19世纪初达到高峰,对欧洲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间,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年)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18世纪90年代,浪漫主义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高层文化的主流,首先是在英国和德国,后来在法国得到发展。浪漫主义艺术家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狂热、自杀、决斗是这一时期艺术家中常见的现象。他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而不像古典派那样戴着涂粉的假发。他们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他们一般对工业化持反对态度,向往自然,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他们重视历史,认为历史不是为了揭示哲学理论的,它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美和激动人心的特点。这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家,如文学家歌德、拜伦、雪莱、普希金、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等。浪漫主义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反映了革命时代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们的装束、语言、闲暇文化生活等等。工业革命完成后,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潮。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和重现世界的本来面目,反对浪漫主义的对不寻常的事件、光辉的业绩和崇高的追求,而注意表现下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城市工人阶级的生活。他们大胆地描写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的暴力、罢工、酗酒、性欲等内容。其时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如左拉、巴尔扎克、福楼拜、哈代、托尔斯泰、德莱塞(美国)、列宾等。他们的特点是放弃浪漫主义时代伟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主题,而以普通人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主题,在创作手法上不像前人那样精雕细琢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现实主义思潮使社会注意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它对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国的社会改良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史上称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欧洲音乐为“浪漫主义音乐”或“浪漫乐派”。实际是一个对此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的称谓,不可以说这一百年来就是浪漫主义一种风格,也不可以说浪漫主义音乐就断然与古典主义音乐脱离了关系。只不过是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在音乐艺术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已。浪漫主义音乐是在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的产物。一般来说是从1820年韦伯(1786-1826年)的歌剧《自由射手》开始,由于《自由射手》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除韦伯外,又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作曲家及其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作品的出现,遂在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心地德国形成一个流派,后又波及全国。与此并行不悖而发展的还有民族主义的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逆动。与古典主义相对而言,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转移,是从理性到感性的转移。舒曼认为的“浪漫主义不是数字和形式的问题,而是作曲家是否是诗人的问题”是对浪漫主义音乐一种概括。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与人的心灵的相通,倡导音乐与其他文学艺术的结合而产生最富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因此,确立了音乐小品、交响诗和乐剧等新的音乐体裁,既有小型的曲式,又有无比硕大、无比壮观的大型曲式。这一时期,音乐的商品化,从总的趋势上看是一种民主化的倾向,即为各阶级人民普遍接受,也成为作曲家、演奏家和评论家接近社会的强大动力。伯姆(1794-1881年)键的发明,记谱法的完善,更多的市民进入音乐厅等等,也促进了当时音乐的发展。
路易·埃克多·柏辽兹
生平简介
路易·埃克多·柏辽兹(Loius-Hector Berlioz,1803-1869年)法国杰出的作曲家。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小镇的医生家中,自幼酷爱音乐,但家庭却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医生,最后终以与家庭脱离关系为代价选择了音乐道路,后来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
柏辽兹年轻时是个富于小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曾写过《希腊革命》大合唱。法国七月革命时,走上巴黎街头高歌《马赛曲》,后来又把该曲改编为大型管弦乐队与二重合唱的乐曲。同年,《幻想交响曲》的创作使他名声大振。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独唱、合唱与乐队)、《哈罗德在意大利》(中提琴与乐队)、《罗马狂欢节》(乐队序曲)、《安魂曲》(乐队与合唱)、《贝文努托·切里尼》(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传奇剧)等很多作品。但他的一生在贫困饥寒中度过,老年时又不幸丧妻丧子,终于悲惨地病逝于巴黎。
柏辽兹创作时力求创新,除采用“固定乐思”的手段外,还以新颖、明澈的配器效果和戏剧化的处理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是著名的浪漫主义大师,所著《配器法》一书已成为音乐技术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柏辽兹的名字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相提并论,堪称法国浪漫主义三杰。
作品赏析
《幻想交响曲》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不仅是柏辽兹个人的代表作,更是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交响乐作品。《幻想交响曲》极富独创性,特别是在音乐中直接引入了标题意义。本曲问世之后,一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柏辽兹具有多愁善感的性格,其带有病态的梦想和燃烧着的热情,使他摆脱了形式上受约束的古典交响曲,而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风格。他不像门德尔松那样引用客观的标题,而是大胆地使音乐成为标题的附属品,并在这一交响曲中构成了自传式的内容。 全曲在结构、和声与旋律方面都存在着大胆的创新,由此开创了自由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作品的副标题为“一位艺术家生活中的一段插曲”,于1830年在巴黎音乐学院首演。在本曲的曲首,有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其大意如下:“一位带有病态、神经衰弱、想像力丰富而尖锐的年轻艺术家,因为失恋而服下鸦片自杀,但因服用量过少而未能致死,在昏迷中他梦见一连串离奇荒诞的事物”。在本交响曲中,这位青年艺术家所爱恋的女性是以一个固定的旋律呈现出来的。本曲在艺术手法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固定乐思”(或“固定观念”)的连用。为了艺术表现上的需要,作曲家频繁使用了畸形、变通的手法。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附有作者自己加上去的标题。
第一乐章:“梦、热情”。形式上是拥有极长的最缓板序奏的奏鸣曲。序奏用以表现年轻艺术家尚未遇见心上人之前,内心的不安与憧憬。
第二乐章:“舞会”。根据作者的注解,本乐章是表现他在一个热闹非凡的舞会中,发现了他所爱的人。乐曲为圆舞曲形式,在交响曲中引入圆舞曲在当时可谓破例。
第三乐章:“原野风光”。一个夏日的黄昏,在原野上聆听两个牧童相和吹出的笛声。内心里虽然燃烧着微薄的希望,但“万一她背叛了我”的恐惧与不安,更刺痛了年轻艺术家寂寞的心。此后只剩了一个牧童的笛声,不再有人应和。夕阳西下,最后只有无边的孤独与静寂。
第四乐章:“走向断头台”。他杀了爱人,被判死刑,走向断头台。在最后的瞬间,爱人的身影在他的眼前闪现,但是死神很快将她驱赶得无影无踪。
第五乐章:“魔鬼的晚会之梦——魔女的回旋曲”。他看见来参加自己葬礼的一些妖魔鬼怪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魔女在跳舞。就在这中间,他的爱人出现了,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气质全失的妓女模样。之后“末日经”响起,以后魔女之舞与“末日经”持续并行,由弦乐器的回旋主题与管乐器的“末日经”同时演奏以构成。随后是不安的弓木敲奏声,至此乐曲更加激昂、奔放,最后以狂乱的形态结束全曲。
《拉科奇进行曲》
《拉科奇进行曲》又名《匈牙利进行曲》,作于1846年,管弦乐曲,为柏辽兹所作戏剧《浮士德的沉沦》第一部分的选曲,首演于巴黎。《浮士德的沉沦》取材于德国文学家歌德的长诗《浮士德》的第一部。1845年作者旅居布达佩斯时,听到匈牙利民间乐曲《拉科奇之歌》后深受感动,于是将此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用于所作的《浮士德的沉沦》。
匈牙利王子弗朗茨·拉科奇二世(1676~1735)是匈牙利反抗哈布斯王朝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其军中常演奏一首咏唱风格的器乐曲,名为《拉科奇之歌》。传说此曲为宫廷乐师巴尔纳所作,后被改编为进行曲,在匈牙利民间广泛流传。《浮士德的沉沦》第一部分的内容为:浮士德独自漫步在匈牙利原野上,天色破晓,田野上响起农民的合唱和民间舞曲。突然远处传来雄壮的号角声,出征的匈牙利军队列队走来。这时乐队演奏本曲。本曲常单独演奏,或与此剧另两首器乐选曲《鬼火小步舞曲》和《精灵之舞》组成组曲演奏。
乐曲采用a小调,2/2拍。首先由圆号、小号、短号吹奏出进行曲节奏的号角性音调作为引子,其节奏型带有军鼓敲击的特点,表现了军队行进的步伐。接着,在木管和弦乐器的伴奏下,短笛、长笛和单簧管呈示出进行曲主要主题,其富于跳跃感的旋律,活泼而充满生气,使人联想到精神抖擞的匈牙利军队的行进队列。
18世纪初,匈牙利军乐多采用一种单簧管类型的民间木管乐器。本曲采用单簧管和无簧木管乐器,可能就是为了“再现”两百多年前匈牙利军乐队的音响效果。乐曲的中段存在一系列变化,由整个乐队在下属调上奏出了雄壮粗犷的旋律,经过多次演变之后,再现主要主题。最后在声势浩大的进行曲声中全曲结束。全曲演奏时间约为5分钟。
弗朗茨·李斯特
生平简介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年),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6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16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他作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等,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作品赏析
《前奏曲》
交响诗《前奏曲》作于1848年,于1854年首演,并由作者亲自指挥。“交响诗”这一体裁正是李斯特首创的,而这部交响诗又是李斯特十三部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一部。
这部交响诗的标题是从法国诗人拉马丁的诗篇《诗的冥想》中借用的。其内容是:“在死亡的一刹那,那无名的歌曲庄严的第一个音,我们的一生不就是它的一系列前奏曲吗?……”虽然本曲与原诗存在着内容上的联系,但李斯特和拉马丁的作品在思想方面有着原则上的区别。李斯特肯定了人生,在交响诗中所表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探求。经过风暴、艰辛、斗争、悲伤后,进一步肯定了人的力量的伟大,肯定了光明的前景。而拉马丁的原诗则认为人生是走向死亡的一系列前奏曲,其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乐曲的引子由两个拨弦和音开始,在C大调上由柔和的弦乐奏出,好像是在发问:“人生的旅程将是如何呢?”这就是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子来源于主题,好像是在描写伟大而自豪的人类形象:人生是庄严、坚毅、伟大而又不平静的。副部主题那丰满而又轻快的圆舞曲式旋律,是用来描写爱情的。这一主题温柔而真挚,代表着“每一个生命的曙光”。这是春天的信息,是人生美好的愿望和情思的真诚吐露。发展部描写的是“生命的风暴”。生命之舟迎着狂风暴雨驶向光明的彼岸,暴风雨越来越大,人类的生命之舟顽强地与之搏斗。暴风雨终于逐渐平息下来,双簧管温柔地奏出平和的旋律,好像是在回忆爱情。最后是主部主题再现,音乐雄伟、壮丽、辉煌,好像是以极大的信心和热情来迎接着未来。李斯特在这部作品里,将奏鸣曲和变奏曲式结构相结合,揭示出他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乐观主义的歌颂。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
生平简介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年),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38岁时即病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的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音乐作品中最早描写神仙境界的。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共八册四十八首,形象生动多姿,是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对19世纪德国音乐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品赏析
《a小调第三交响曲“苏格兰”》
《a小调第三交响曲“苏格兰”》作于1842年,当年在柏林首演。这部作品是门德尔松1829年访问苏格兰时开始构想的,后赴意大利,开始写作,又搁置多年终于在1842年完成。门德尔松自己称它为“苏格兰交响曲”。该曲实际完成时间要比其第四和第五交响曲都晚,但编号相反。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不间断地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行板转不太快的快板,行板是一个冥思的引子,表现了作者的怀古之情。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灵巧而又伸展,音调具有苏格兰民间舞曲的风格,华丽流畅而略带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