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上网最大的作用就是交流、沟通,而网上交友也成为青少年在现代社会的一种交际方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网络的世界由于隔着一台机器,事情很难看到本质,而且由于电脑的阻隔,很多丑陋的事情也可以被美化,而网友也并不比真实世界里的人更可靠。根据网络交友的发展规律,彼此在网上聊得开心后,就会向网下发展,因此中小学生要注意,网下的真实交往,一定要带眼识人。
中学生小刚自从家里买了电脑后,就十分热衷于在网上交朋友,这种快速文字语言的交流方式总是带给他很多惊奇,原来天下还有这样的女孩,她们的思想如精灵般古怪而可爱。
由于在网上聊得比较熟了,小刚偶尔也约网友MM(女孩子)出来玩。有一次他在网上和一位“粉色小花”聊得十分开心,正好他兜里有些压岁钱,就十分大方地要请“粉色小花”出来吃饭。
约好了地方,“粉色小花”临时打电话来问能不能带朋友一块儿来,为了显得大方,小刚假装高兴地邀请“粉色小花”的朋友一起来,谁知道一下子来了4个人,让小刚大大地“损失”了一笔。就在最后,“粉色小花”还让小刚付款,打了计程车回去了,从此以后小刚再也没有与她联系过。
小刚的遭遇代表了大多数网上交友的结局,所以在网络上也流行着“见光死”一说。互联网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的交流方式及其巨大的信息量,便捷的时空优势,对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几何时,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QQ的出现,更让万千青少年为之痴迷。据调查,在我国的几亿网民中,中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在网络聊天室,中学生也是常客,不少中学生有在网上交友的经历,似乎还在迅速增长而成为时尚。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多数父母都和孩子在网上交友方面始终持对立的态度,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千方百计想控制或禁止孩子上网,但是孩子却使出浑身解数偷偷上网聊天交友,我行我素。其实,现在上网是趋势,何况好奇心特强、接受新生事物特快的中学生呢?叫他们不越雷池半步,未免太苛刻,也是不可能的,何况现在的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心理情感上较为寂寞和孤独,渴望有人倾谈,想拥有几个亲朋好友,因此网上交友对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感情诱惑力。现实生活不能说的,可对“网友”一吐为快,而不必担心泄密和受到指责、非议。
但是青少年毕竟社会经历少,再加上网络的隐蔽性,孩子很难辨别事情的真假,所以父母应该针对此时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要相信他们、理解他们,加强沟通,并且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上网交友问题,不能一味地放纵,也不能一味地禁止,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为父母,应该因势利导,把握分寸,正确引导孩子趋利避害。既不横加干涉,又有效控制。孩子如果长时间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不想在现实生活中交朋友,父母一定要及时指点提醒,帮助孩子控制分寸。
同时,要让孩子明确网上和网下的区别。要让孩子明白可以适度地进行网上交友,但是这种关系最好不要随便发展到网下来。如果只是网上聊天,谈得来就可以聊。但是一旦网友提出见面或者其他真实的交往要求,就要慎重。网上网下都要带眼识人,网友并不比真实世界里的各色人等更单纯更可靠,让孩子不要因为是网友就轻信于人。
在电视上,曾经看到一个中学生栏目,记录了一个中学生网上交友上当的过程。
小平是江苏省某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她聪明活泼、兴趣广泛,已做了两年网民了。在网上的众多网友中,和一个网名叫“好人”的聊得特别好,后来对方提出见面,小平觉得在网上已经认识两年了,认为这个人还不错,于是就单身赴约,结果在见面地点小平看到了三个嬉皮笑脸的青年,并最终被挟持到旅店失了身。
后来这几个人还准备将她卖到云南、缅甸等地方去,由于她机智地在路口留下了自己的耳环,才让后来赶到的警察找到了她,得以脱险,此次经历给她以后的人生造成了深远影响,也使她明白了网络与现实毕竟是两个世界。
其实,小平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在青少年网民中每年都有不少这种悲剧的发生,所以父母应该提醒青少年,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同时,父母也应该帮助孩子掌握分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在现代社会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