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招生”、“招工”、“招演员”、“办艺术展览”、“书法作文评奖”、“邮寄高考复习资料”、“帮助治病”甚至“提供出国读书经济担保”等骗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这些不法之徒都是利用“人往高处走”的心理,来引诱他人——特别是青少年上当的。我们从公安部门掌握的一些案例和报刊刊发的一些材料中摘引了一部分,让骗子“亮相”,让骗术曝光,帮助青少年朋友在与人交往中提高辨别能力。
安徽省南陵县农民梁某、汪某。窜到某地一家旅社,以“风华书法艺术中心函授部”的名义,草拟“招生启事”,并盖上私刻的公章。“启事”在武汉《××报》上刊出后,骗取了全国各地汇来的参加硬笔书法及毛笔书法班的学费4800多元。
在某市,几个河南人租用一户居民的房子,开办了一个“中学学习资料编辑部”,到处发函寄信,征订“春季各科试卷”,谎称这些“试卷”是组织某市三大名牌大学专家教授编订的,反映了当今考试的最高水平和最新命题趋向,上当者为数甚多。
上面这些诈骗术,希望青少年们高度警惕,不要见到广告、信函或大红“公章”就信以为真,马上汇款报名、买资料。应当先看一下广告登在什么样的报纸上;出版物上有没有书号(ISBN)、刊号(ISSN),即使有书号、刊号,还应看看是不是粗制滥造;信函上的邮戳与发信地址是否相符;再分析研究一下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怎么样;还要注意收款的是个人还是单位。
对于那些登在小报上的、邮戳与发信地不一致的、内容夸大的、汇款寄给个人的广告信函,一律不予理睬。如果你对它感兴趣,真想报名、购物的话,也应该与老师、家长商量一下再作决定。否则,一旦受骗,汇出去的款子是收不回来的。
招生诈骗除了通过广告形式进行外,还有面对面行骗的。
初中生小琪出了300元钱报名参加一个电脑学习班。讲好一人一机,为期3个月,包教包会。可是开始学习后,却是7人合用一台电脑,学了两个月,电脑和老师均不见了,气得家长投书报社,呼吁揭露、取缔这种坑人骗钱的电脑班。
现在,开设业余学习班,教学各种专业知识的趋势有增无减,希望大家报名时仔细了解一下主办单位是哪一家,可靠性怎么样?饥不择食就容易上当。
冒充警官招生行骗,更易引人上钩,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警察总不会是假的。其实不然,曾有五个假警官连续两年以招生为名,骗得3万多元现金,这是《法制日报》披露的一个案例。
李某等5个骗子打着某政法干校的幌子,谎称招生,骗取了6名学生近万元钱。1995年,他们又在某市设立“招生办”,购买了警服、警衔,刻制了公章、钢印,伪造了招生简章,以“转户口、包分配、当警官”为诱饵,在一个多月内,使17人上当,骗取了2万多元。
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也查获了一起以招收警校学生为名诈骗钱财的案件。罪犯陈某冒充河南省公安专科学校某分校政委,伪刻了一枚“河南省公安专科学校××分校”印章和一份“招生简章”及“录取通知书”等,指使另两名案犯在淮安市某镇招收100名警校学生。报名者只要每人交纳2250元现金,便可当场拿到“录取通知书”。
对于以警校招生名义行骗的伎俩,识别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查问一下当地公安派出所便可辨别,因为公安学校到任何地方去招收学生,都必须通过当地公安派出所帮助开展工作。而且,我国招收警校学生是很严格的,绝不可能只要交钱就能入学。问题的关键是警校太吸引人了,特别是对那些高考落榜的学生来说,一听到这种消息,就生怕坐失良机,根本不考虑是真是假。再加上这些假招生的骗子穿了警服,欺骗性就更大了。过去、现在和今后,假警察还会有的,他会利用人们对警察的高度信赖以售其奸,广大青少年万万不可被其表面假象所迷惑。
打着招工(介绍工作)的幌子进行诈骗,是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骗术。还有借招收演员之名,行骗钱骗奸之实,也是某些骗子惯用的一种手法。有些电影、电视在拍摄过程中,确实需要物色个别演员或临时招收数量有限的配角演员和群众演员,在这种情况下,报名竞争者往往很多。于是,别有用心者便设法骗取那些一心想上银幕、上荧屏的青少年的钱财,甚至乘机侮辱女青年。这种骗子,有些是文艺界的败类,他们的身份不低,行为则卑鄙污浊,欺骗性特别大。
小王写了一个电影剧本,一度跟随剧组参加拍摄活动。其间,他耳闻目睹了那个40多岁的“导演”的所作所为,事后撰文披露了事实真相。文章说,当时贴出的通告言明招聘一名女演员,报名者每人交报名费50元。结果,有16人报名。那几天,“导演”常常单独与年轻漂亮的报名女青年关在一间空房里“考试”。
小王感到十分疑惑,于是问他考试为什么要这样神秘?这位“导演”竟然恬不知耻地回答:“这还用问?考试就得里里外外看看清楚……”最后,报名者一个也没有被录取,“导演”大耍一通流氓还白得了800元钱。
看病也要防骗。《法制日报》曾以“警惕假医行骗”为标题,揭露游医骗人钱财、害人性命的种种卑劣行径。文章指出,游医大都不懂得医术;有的只不过是江湖郎中,却冒称专家,到处贴广告,坑害百姓,蒙骗患者。更令人惊奇的是,正式的医院里也有人行骗。
马某并无行医执照,竟冒充北京来的“教授”,先后于市口腔医院、电表厂职工医院“租赁”诊室对外开诊,每隔一周换一个地方。他雇人专拉病人来就诊。在他手中出售的药,几小包就收费400~600元,而这些药不过是用普通中药片捣成的粉末,吃不好也吃不坏。短短三个月间,共骗了100多名病人的8万多元钱。
所以,青少年学生不仅不可相信游医,而且去医院看病也应通过挂号就诊的正常途径,不能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