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国文学经典——文选与解读》,陈建华,安徽文艺出版社。
3.《当代世界名家散文》,罗洛/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哈夫·B.卡威
1828-1910 丹麦作家。
浮冰上的两者
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都是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诺尼想。
空手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生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
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上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
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
尼玛克看着他。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光。
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
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
“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
尼玛克迟疑地看着她。
“过来。”诺尼叫道。
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生盯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中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
尼玛克越来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好!这正是动手的时候了!
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跳姗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嗅叫着。这下诺尼感到了极度的恐惧。
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能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
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生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些结束。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
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舔他的脸。
诺尼睁开眼睛。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靠着头,他轻轻地笑了……
一小时后,一架直升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
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地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黑影?
他把飞机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体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面上,在风中摇曳着。
张弊 译
解读
关于劫后余生的话题,我们在平时似乎已经听了很多很多,不是有人在坍塌的矿井中过了艰难的30余天,而且依然能有幸重见蓝天吗?不是还有人能够钻出蟒蛇之腹而获取新生吗?杰克?伦教在《荒野的呼唤》中,不也通过垂死的人和狼的搏斗唱响了生命坚强不屈的乐章吗?生命是何等坚韧,能历尽千辛万苦、风箱苦雨而不灭,并成为地球的主宰。
但,生命又是那样脆弱,它能在一刹那消失。如果你走在田野、漫步于森林、脚踏落叶、仰望蓝天……你是否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呼吸。是的,世界因生命而美丽,生命为世界而存在,生命需要相互关爱。这不正是《浮冰上的两者》所要表明的一个鲜明主题吗?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感人的生命相互关爱的画面,唱响了一曲多么动人心魄的生命乐章。
没有爱,就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世界;没有相互的关爱,生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话题
请以“爱-情感-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短文。
相关资料索引
1.《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外国文学经典—文选与解读》,陈建华,安徽文艺出版社。
3.《外国名篇散文经典》,于文心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4. http: //www.cjlap.com
帕斯卡尔
1623-1662法国科学家、是想家。毕生潜心于学术和宗教哲学的探讨。主要著作有《是想录》、《几何学的精神》、《关于爱情》等。“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是他的一句名言,本文节选自《是想录》。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节选)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此,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因此,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它一定得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然而它又确实具有,所以再没有比这更加荒唐可笑的事了。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地卑贱啊!
然而,这种思想又是什么呢?它是何等地愚蠢啊!
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可悲。
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
这一切的可悲其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它是一位伟大君主的可悲是一个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
我们没有感觉就不会可悲;一栋破房子就不会可悲。只有人才会可悲。Ego vir widens (1)。
本的伟木——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
本的伟木——人的伟大是那样的显而易见,甚至于从他的可悲里也可以得出这一点来。因为在动物是天性的东西,我们于人则称之为可悲;由此我们便可以认识到,人的天性现在既然有似于动物的天性,那么他就是从一种为他自己一度所固有的更美好的天性里面堕落下来的。
因为,若不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有谁会由于自己不是国王就觉得自己不幸呢?人们会觉得保罗?哀米利乌斯(2)不再任执政官就不幸了吗?正相反,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已经担任过了执政官乃是幸福的,因为他的情况就是不得永远担任执政官。然而人们觉得柏修斯〔3〕不再做国王却是如此之不幸,—因为他的情况就是永远要做国王,—以致人们对于他居然能活下去感到惊异。谁会由于自己只有一张嘴而觉得自己不幸呢?谁又会由于自己只有一只眼睛而不觉得自己不幸呢?我们也许从不曾听说过由于没有三只眼睛便感到难过的,可是若连一只眼睛都没有,那就怎么也无法慰藉了。
对立性。在已经证明了人的卑贱和伟大之后——现在就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吧。让他热爱自己吧,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足以美好的天性;可是让他不要因此也爱自己身上的卑贱吧。让他鄙视自己吧,因为这种能力是空虚的;可是让他不要因此也鄙视这种天赋的能力。让他恨自己吧,让他爱自己吧:他的身上有着认识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然而他却根本没有获得真理,无论是永恒的真理,还是满意的真理。
因此,我要引人竭力寻找真理并准备摆脱感情而追随真理 (只要他能发现真理),既然他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彻底地为感情所蒙蔽;我要让他恨自身中的欲念,—欲念本身就限定了他,—以便欲念不至于使他盲目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且在他作出选择之后不至于妨碍他。
何兆武 译
〔1)日意为“我是遭遇过的人”。《耶利米哀歌》第3章第1节:“我是……遭遇困苦的人。”
(2)保罗?哀米利乌斯(Paul Emile,即Paul Emilius):公元前182年与公元前168年曾两度任罗马执政官,第二次任执政官时击败马其顿王柏修斯。
(3〕柏修斯(Persee,即Perseus):马其顿末代国王,公元前179-公元前168年在位,公元前168年为保罗·哀米利乌斯击败被俘。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