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认真阅读本文,从中体会列那尔作品细腻、形象生动的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的特点。
2.本文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哪些异同?
相关资料索引
1.下面再为大家推荐几篇列那尔的散文代表作:①《云雀》②《天鹅》③《翠鸟》④《蟋蟀》
2. http: //www.cjlap.com
—详见《外国名家散文经典》,于文心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版。
威廉·赫德逊
1841-1922 英国散文家。主要作品有《紫色的土地》、《绿屋》、《枚羊人的生涯》《汉普郡杂记》、《远方与昔日》。他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描写自然风光和动植物的大家.其作品观察入微.感情充沛.表达晓畅.生动传神.有很强的知识性。故乡情
一天下午,我骑车行进在往县郡的一片石灰岩小山间时遇上一座名叫切莫顿的小村,它看上去很沉闷,使人怪不舒服。六月份的天气这么热,可真少见。我口渴得厉害。我还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想喝茶。粗砂岩造的房子,外表有些污秽的农舍排列在村街两边,可那里没有一家店铺,连人影都不见一个。村庄像是死去一般,又像是睡着了似的。在街首找到了一所教堂,它坐落在庭院正中,紧挨着教堂的是一家酒店。这里算有些生气。走进去后我才发觉它竟是我所去过的最脏、气味最难闻的乡村酒店。五六个相貌肮脏的农民靠着卖酒柜在喝酒,那位掌柜的外表也同他们差不多,身上那件脏衬衫敞开着,主顾一眼就可瞧见他淌着汗水的毛茸茸的胸脯。我请他替我拿茶水来。“茶!”他大声嚷了起来,两眼直瞪盯着我,像是我冒犯了似的,“这里没有茶!”他那种咄咄逼人的神气让我有点吃惊,于是我只得缓着口气说要点汽水喝。他把汽水递给我。汽水有点热,有股发霉的稻草汁水味。我呷了一口后便付了钱,随后就去看教堂了。使我意外的是教堂的门竟然敞开着。
炎炎烈日下曝晒了老半天,再来到这座凉快幽暗、里面还挺别致的教堂,委实让人舒了口气。
歇了会儿后,我又四处转了转,这时先我进来的两位来客的谈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边听边留意着她们。一位是妇女,苗条的身材略显瘦削,肤色黝黑,虽说还年轻,可眼角已起了浅浅的鱼尾纹,前额也布上皱纹,干枯的黑发像是蒙了层灰,她身上还有岁月和艰辛刻下的别的痕迹,这些几乎自然而然会出现在未及中年的乡村农妇身上。她身着黑色长服,可以想见这是她最好的衣着了,虽说已有些旧相。和她同路的是一位脸颊红润、胖胖的年轻姑娘,一身城里人打扮,头上的草帽装饰着颜色鲜艳的花朵和缎带,颈脖间还挂了一串染色大珠子。
没几分钟,她们就出去了。她们从我身旁经过时我才看清了那位妇女的脸,她脸朝着我时,乌黑的眼睛透着渴望和疑问的神色,嘴角挂着一丝很友善的微笑。我忽然在这张被阳光晒得黝黑的脸上发现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它究竟告诉了我什么?或者是使我想起了什么?——她脸上究竟告诉了我什么?或者是使我想起了什么?——她脸上究竟是蕴含着什么?
我随她们走了出去,她俩站立在墓碑间说着话,我挨她俩边上一座墓上坐下,同那位妇女搭上话。她回答得倒欣然,看得出她很高兴有人同她说话,随后就向我谈起她们的生活经历。她对我说,切莫顿是她的故乡,可是她离开故乡已有好多好多年了。她只知道有好些年了,因为那年离开家乡她孩子才六个月,现在孩子已经十四岁了,可看上去还要大些。她已经长成这么个大姑娘了!那年她丈夫带她们去了他斯坦福郡的老家,在那儿一直住到现在。但是他们的姑娘现在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孩子的一位姑妈,就是她丈夫的姊妹将她带到了自己住的城里,目前让她在一所私校念书。待毕业后,姑妈打算替她在一家布商行找份工作。过去好久时间她一直想带女儿看看自己的故乡,可总没能遂愿,因为一来路途遥远,一来又花不起这么多钱,然而现在她终于带她来到故乡,领着她看了这儿的一切。
我朝那位驻足倾听的姑娘瞥了一眼,她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感兴趣的样子。我说,她女儿也许觉得作这么趟旅行不太值得吧。
“你干吗要说这种话?”她马上发问道。
“哦,是呀,”我答道,“因为切莫顿没有什么可以引起城里姑娘的兴趣呀。”接着,我还傻乎乎地想再说上几句对切莫顿村的看法,热烘烘的汽水那股霉味还留在我嘴里,这使得我冒出了几句挺尖刻刺耳的话来。
一听这话,她霎地发怒了。她想使我知道尽管我对切莫顿村产生了如此看法,可它依然是英国最可爱、最富有魅力的村庄,她生于斯地,希望将来也葬于斯地,教堂墓地长眠着她的父母、她的祖父母辈,还有她家别的先人。她说,她已经三十六岁了,或许能颐享天年,可是如果知道自己将要安息在远离切莫顿村的下泉时,那么她的余生将会变得不幸了。
听着她的话语,我心里思量道,此刻的回答该温和些才是。骤然她收住话头,尖着嗓门朝她的女儿喊道:“走吧,咱们还有些地方去看呢。”她走在女儿前面,步履轻快地离去了,没说声再见,连眼睛都没一瞥!
哦,你这可怜的傻女人,我寻思道,为什么把这事当真呢!于是我怀着不无遗憾的心情笑了笑,一边转回身子沿街走去了。
村庄这时正渐渐苏醒了!农舍旁的小块农田里有位只穿了件衬衫、头上戴帽子的男人,这位一脸怒气的大个子正气呼呼地驱赶着一头不听使唤的猪,想迫使它就范,他大声诅咒着,吃喝着,这时农舍里又走出一位姑娘,外貌凌乱不堪,穿了件破旧的长服,披头散发,帮着他驱赶猪。再走过去一些,我又看见一个人,是一位头戴小帽,披着披肩,形容憔悴的高个老妇人,她从一间农舍出来,步履蹒跚的朝离家门没几步远的柴垛走去。她走到柴垛我刚好经过,老妇慢慢转过身子,苍老呆滞的目光凝视着我。布满皱纹的脸上泛着灰一般的颜色,像是长在尸体上一样,使人注目的是挨过了许多苦难岁月、历经磨难的痕迹。这三个人是我村街行时仅见到的村民。
村庄尽头,街道变得开阔了,成了条耀白的道路,两边是古老高大的榆树组成的树篱,树梢相衔,形成一片绿色的树冠。一到了树下,我戛然打住,下了车,沉浸在树阴带来的愉悦可人的感觉中。透过这层绿阴,我赏玩着铺洒在辽阔葱茏的山坡地上那璀璨的阳光。树梢上,一只乌鸦正啭鸣啼唱,神态像往常样悠然自得;我在树下停住脚,鸟儿的歌唱也停了,半分钟光景后又唱开了,音调比刚才低缓了,听来使人觉得更加轻柔,更加甜美,更加妙不可言。
我们同大自然交流的时刻太美了,大自然抵达我们心灵的所有通道此刻仿佛汇成一条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此刻融成一种感觉,鸟儿洒下动听的歌声,此刻似天籁融入天空的蓝色里,大地的绿色里,金灿灿的阳光里。
站在榆树下,聆听乌鸫啾啁,此刻已是物我皆忘了。回到缓缓上趋的小村街道,我想起在教堂墓地遇见的那位妇女,她那被阳光黧黑黑,情态真挚的脸庞,她那带着疑问神情的双眸,还有那友善的微笑:其魅力这奥秘究竟为何物?——她脸上究竟告诉了我什么呢?抑或提醒了我些什么?——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这些再清楚不过了。她心灵深处依然是个孩子,尽管外貌已经出现了岁月的辛劳留下的痕迹;对如洗碧空下、坐落在石灰岩山间的切莫顿的奇妙的世界,她依然充满着向往愉悦的情感。—可就在这个肮脏的小村我连杯茶也没能喝上!
她身上童心未泯,童心吸引着我,使我感到迷惑;童心是不会常常透过岁月织成的朦胧面纱衍射出熠熠的光辉的。在我眼里,她仿佛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孩;所以,在我心目中也活脱脱成了个成年的孩子,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八岁小姑娘,身穿小巧的棉布外衣,裸着两条细腿,睁大双眼,带着半是羞怯半是信赖的热切神情向你提问小孩常问的问题,你在想什么?——你觉得怎样?世界是美妙的,这个世界就是村庄,就是两边排列着粗沙砾古房子的小街,就是居住在这些房子里的村民,就是他们生的欢乐与死的悲哀,就是长眠在长满芳草鲜花的教堂墓地里的先人。
至于这座教堂;——我想,对于这颗充满向往之情的可爱心灵,教堂内部之恢宏精美和雄伟庄严,远甚于最雄伟的教堂之于我们。我想,在一年一度盛大博览会上我们观赏争奇斗艳的花卉——像兰花呀,玫瑰呀,菊花呀——,此时那种赞美之情比之于她一眼看到田园中野芳所怀有的情,康,那真是无精打采的可怜情感了。蔚为壮观的也许要数小村尽头的榆树了,树干粗壮挺拔,枝梢“昂首直刺天空”。我寻思道,乌鸦凑巧小憩在高枝啾啁,她像一位天使由天外降临到葱绿翁郁、透着阳光的树叶丛中,它瞧见这张孩子般热切的脸庞向上仰望,于是唱起了一支天国小曲来娱悦她。
陆惟信 译
解读
这篇类似小故事的散文,内在的情感变化是明显的:起初,作者眼中的切莫顿“很沉闷”,“使人怪不舒服”,农舍“外表有些污秽”,“村庄像死去一般”,在污浊的小酒馆里,作者又被糟糕的饮料败了兴致;在与风尘仆仆回到故乡的母女一番不愉快的谈话后,作者信步徜徉,发现小村“渐渐苏醒了”,并惊喜地感到这个小村原来是如此的美丽。这番转变,真正的缘由是那位母亲对故乡质朴深沉的爱感动了作者,他开始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打量这个普通的小镇,并感受到了她内在的风韵。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故乡不可磨灭的眷念,即使那故乡是只存在于心灵中的伊甸园。
话题
赫德逊是一位描写自然风光的大家,被公认为“风格简洁,感情纯真”的作家之一。试以《故乡情》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相关资料索引
1.写作与旅行:散文作品有许多篇什是游记,许多散文家也是以游记名家,由此见出散文与旅行的关系。不过,旅行也有走马观花与驻马究花之别,赫德逊属于后者。他虽身居伦敦,却经常独自外出漫游,且喜欢观察,穷究细研,因而使他的作品有了博物学的味道,如《鸟类的迁徙》,让我们联想起布封、法布尔的作品来。赫德逊的许多记游篇章,可以视作科普小品,具有独特的价值。
2. http: //www.jinjueculture.com.cn
3.《赫德逊散文集》,林柠译,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选入了《远方与往昔》、《鸟界探奇记》的部分文章及其他作品,共20篇,是目前作者散文作品比较多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