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夯土台基内用大块天然卵石作为柱础,其中一座大型宫殿基址有三排共30个柱础,发现的圆形铜,直径约15厘米,厚约3厘米,说明该基上原建有规模较大的以柱梁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木结构建筑。在遗址中还发掘出许多大理石的立体石雕,如饕餮、石鸮、石兽等,背面大多有槽,可能是宫殿建筑上的装饰品。西周都城中的宫殿情况不明,但周原遗址中已发掘的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两处大型建筑遗址,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建筑情况提供了可能。其中岐山建筑群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从其布局的规整度来看,它已有相当成熟的布局水平。堂是这一建筑组群的构图主体,体量最为高大,进深达6米,且堂前有宽敞的院落。其他房屋进深一般只有堂的一半或稍多,院落也较小。这种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式,规整对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具有统率全局的作用,体现一种庄重严谨的品格。
院落封闭性,又给人以安定平和的感受。这种把单体不大的木结构建筑组合成大小不一的合院式建筑群落,之后成了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群体布局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建了都城及宫室,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洛阳周王城、鲁都曲阜、齐都临淄、秦都雍城等列国都城及其宫殿、坛庙,虽没有《考工记》所说那么规整,但显然都是经过规划才施工的。列国都城的规模、布局不一,但通常有大、小两重城垣构成。宫室大都属台榭式土木结构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构建木构房屋,借助土台,用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形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以满足诸侯们“高台榭,美宫室”的追求。此时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盖,晚期开始出现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
就使用功能而言,到商周时期,宫殿、坛庙、陵墓、官署、监狱、作坊、民居等建筑均已出现,也就是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内涵都已经具备了。在建筑群体布局和构图方式方面,纵轴对称、方整规则的封闭式庭院开始成为主流。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木柱梁已成为各类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柱网亦逐渐趋于整齐,木构件也更加精确多样,还出现了斗栱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建筑结构构件。夯土广泛用于筑城、大面积庭院和建筑台基,夯土技术又有了提高。高台建筑的大量出现,也是与夯土技术的提高分不开的。陶制砖、瓦、水管和井圈等的使用,表明这一时期的砖、瓦技术有了重大进步。至少从春秋战国开始,有了建筑环境的整体经营观念。至此,中国古代建筑中城市规划思想,木构架建筑形式,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院落式的建筑组群等主要特点都已得到奠基。
秦统一全国,仿六国宫殿于咸阳北坂,建朝宫、信宫于渭河之南。现存阿房宫遗址和骊山陵的规模及气势都远过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宫殿与墓葬。秦代在修建长城、驰道等工程方面也有巨大成就。咸阳人众而宫小,秦始皇于三十五年(前212)建阿房宫于渭水南岸,并造长桥以沟通渭水南北。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市三桥镇南一带,面积约8平方公里。遗址内已发现阿房宫前殿、上林苑建筑遗址等夯土台或基址几十处。其中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70米,南北宽约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夯土层的厚度一般为5厘米至15厘米,夯窝的直径约5厘米至8厘米,夯土总面积达54万平方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夯土台基北边缘由三段组成,中间一段长约323米,由两层台面构成,其中第二台面南侧有夯筑土墙遗迹,墙宽约15米,现残存高度2.3米。该墙南侧有大量建筑倒塌堆积,以板瓦和筒瓦残片为主。东段和西段的长度,分别为286米和661米,皆有三个台面构成,夯墙南北两侧均有大量建筑倒塌的瓦片堆积。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一片保存完整的秦代板瓦和筒瓦,残留的铺瓦及瓦片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深约1米。屋顶铺瓦由西向东存有筒瓦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长为46至54厘米,瓦厚1.2厘米至2厘米;板瓦通长58厘米至62厘米,宽44厘米至51厘米,瓦厚1厘米至1.8厘米。这些成行、平铺的筒瓦与板瓦均为秦瓦,其中板瓦是目前所见最大的。这是中国首次出土保存完整的秦代宫殿铺瓦屋顶。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城西北龙首塬北坡的渭河南岸汉城乡一带。长安城周长约2.5万米,其中东墙长约5917米,西墙长约4767米,南墙长约7453米,北墙长约6878米,总面积约34.40平方公里。城墙全系黄土板筑,分段层夯,十分坚固。城墙每边开三门,每门各有三个门道。中间门道宽7.7米,可并行4辆马车,两侧门道各宽8.1米。城墙四周,围以护城河,宽约6.90米、深约4.60米。城内可分为宫殿区、武库区、太仓区、居民区、商业区等,其中宫殿区占据了城内绝大部分面积。长安城内,宫殿成群,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等多座宫城,尤以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最为着名。长乐宫是在秦离宫兴乐宫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西汉第一座正规宫殿,位于长安城内东南隅,始建于高祖五年(前202),两年后竣工。遗址平面呈矩形,东西长约2900米,南北宽约2400米,面积约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6。此宫四面各开宫门一座,仅东门和西门有阙。宫中有前殿、后宫等大型木结构建筑10余座。高祖九年(前198),朝廷迁往未央宫,长乐宫改为太后住所。未央宫位于长乐宫以西,建于高祖七年(前200),是由将作少府阳城延规划设计、丞相萧何亲自监修的西汉时期又一座宏大的宫殿群。其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约2250米,南北宽约2150米,面积较长乐宫略小,约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7。宫城四面建宫门各一,唯东门和北门有阙。宫内有殿堂台阁40余座。自高祖九年(前198)迁朝廷于此,未央宫一直是西汉王朝政治统治中心。西汉以后,它又是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这6个小朝廷政权的所在地。建章宫位于长安西垣以外,与未央宫间有阁道越墙垣相连,建于汉武帝刘彻太初元年(前104)。宫城正门在南垣,宫中建前殿及其他殿堂20余座。又有水面广大的太液池,池中三岛,象征三神山。
此宫主要用作游息,以补城内宫殿未央宫之不足,是西汉最为豪华宏伟的离宫别馆。
虽然现存较完整的汉代建筑遗物只有少量的石阙、石祠和崖墓,但它们与众多的壁画、画像石、陶屋一起,形象地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汉代木结构建筑。四川雅安的高颐墓阙建于东汉末年,由东西两阙构成,两阙相距13.6米。现东阙仅有母阙,西阙保存完好。西阙由13层大小不一的石块叠砌而成,母阙高6米、宽1.6米、厚0.9米;子阙高3.39米、宽1.1米、厚0.5米。表面隐出倚柱及横枋,均以栌斗、一斗三升斗栱及横枋承阙顶。阙顶平缓,隐出屋脊、瓦陇及圆瓦当。檐下刻有反映神怪故事及人间生活之浮雕。东汉陶屋出土较多,虽为明器,但建筑结构、构件写实。陶屋主要可分为平房与楼阁两大类。平房的平面多呈长方形,面阔开间常为奇数,梁架主要有抬梁、穿斗两种形式,另有干栏式建筑,屋顶有单坡、双坡、四坡多种。陶楼的平面均为方形,层数自三至五层不等,楼体皆有显着收分,楼层挑出平座,最上覆以单檐四坡屋顶。有些陶制明器还呈现了院落形象,其平面有矩形、工字形、口字形、曲尺形、日字形等多种形式。陶屋中的柱梁串枋、斗栱斜撑、平坐钩阑、窗扉棂格、屋脊起翘,以及院落的形式、布局、规模等,都为我们提供了鲜明且具体的木结构建筑形象。这种鲜明且具体的建筑形象,在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上也可以见到。如在四川成都出土的一块画像砖中,就刻绘着较大的住宅院落形象。该院落的布局大致分为东、西二区,而以西区为主。其大门置于南垣西端,入内有前院,经内门达后庭。庭中建有三开间之抬梁式悬山建筑一座,室内二人东西对坐,当系宅中主要厅堂。东区之北辟庭院,院中建木结构三层楼阁。南端则为厨房与杂屋,并有水井一口。汉墓中的壁画同样把各种建筑作为表现内容之一。如河北安平县逯家庄汉墓壁画,使人们看到一座大型坞堡式院落的建筑形象。这座院落有一个明显的主轴线,经过居中的大门以及前院、二门(或门厅)到达一个纵向主院。正面是一座朝南开敞的堂,当是待客或饮宴之所;东西两侧建庑;堂后为一横向后院,可能是主人居所。全宅以大门到后院三重院落为核心,又向左右及后部布置了一系列不同形状、大小的附属院落,院落总数超过20个。总体布局左右大致平衡而并不绝对对称,多是按不同功能,用条形或曲尺形的建筑将空间分割成若干庭院。有的庭院种植树木,安设亭台,说明宅内有供游赏的园林部分。宅后右部有五层高的望楼,楼顶是四面出挑的哨亭。亭上高悬旗帜,亭内置鼓,当为打更报警之用,说明望楼是防御性质的。房屋是建造在有木框加固的夯土台基上,墙身可能是由加木骨架的夯土墙筑成,屋顶有悬山和庑殿两种形式,屋面用筒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是两汉的继续。在城市建设方面,曹魏的邺城、北魏的洛阳、南朝的建康等颇具特点。其中曹魏邺城,更值得注意。该城平面呈矩形,东西长约2400米,南北宽约1700米,面积6.5平方公里,由一条东西干道分为南北两部。北部除东北一角为贵族区外,均为宫室苑囿,主殿居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南部为衙署和居住区,中间有南北干道直抵宫门。可以说,曹魏邺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轮廓方正、分区明确、有中轴线的都城。
这一时期最值得注意者是大量的佛寺、塔、石窟的出现。东汉初在洛阳创建的白马寺是以塔为主体,其他佛寺也大致如此。但佛塔空间狭小,不利于佛像安置,而“舍宅为寺”风气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问题。于是,佛寺逐渐采取了类似中国宫殿、官署的院落式布置形式,佛塔的结构也开始与木构楼阁结合起来。北魏永宁寺就是佛寺殿堂化、佛塔楼阁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北魏时洛阳城内外佛寺众多,总数在1300所以上,其中以皇家寺院永宁寺最为豪华壮观。永宁寺创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击焚毁。据《洛阳迦蓝记》记载,永宁寺平面矩形,四面设门,南门三层,高20丈,形制似魏宫端门,东西门形式与南门相近,但高两层。寺内中间有方14丈的台基,上建九层木塔。塔面阔九间,各开三门六窗,门皆朱漆金钉,塔各层四角悬铃。塔北建有大佛殿,形式似魏宫正殿太极殿,殿内供奉高1丈8尺的金佛。此外,寺中还建有僧房楼观1000余间。从该寺门似魏宫端门、佛殿如太极殿看,它是典型的宫殿化寺庙。据考古勘测,永宁寺围墙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60米,厚3.3米,为夯土墙。寺中心为木塔,木塔基座为方形,上下两层,下层位于今地表之下,上层基座长宽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垒砌镶包。南门基址东西宽44米,南北长19米,是面阔七间的门楼。在发掘塔基的过程中,出土一批工艺精湛的泥塑造像,给研究北魏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出土的还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
秦代的大一统,荟萃了列国建筑的精华;继承和创新,使中国古代建筑在两汉时出现了第一个发展高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建筑的传入,使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在秦汉至南北朝约800年间,已可见到中国古代建筑所具有的绝大部分特征:抬梁、穿斗两种主要木结构形式;斗栱、侧脚、生起、翼角起翘等特有做法;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屋顶式样;坛庙、陵寝、闾里、市肆等营建制度;宗教建筑、山水园林、砖石建筑等众多建筑类型。这些特征,大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或成型的。在魏晋、南北朝300余年间,建筑形制和风格在继承两汉的基础上还发生了一些的变化,特别在进入南北朝以后变化更为明显。从现存石阙、壁画、画像砖、明器中都可看到,汉代建筑的外观多是直柱、水平阑额、水平屋檐、直坡屋顶,鲜见曲线、曲面。三国、两晋时大多沿用两汉旧式,尚无大的改变。到南北朝时期,木构架形制开始发生了变化。如正面、侧面柱列开始出现向内和向当心间倾斜的做法,柱子的高度也自当心间的平柱向两边尽间的角柱逐间加高少许。采取这种新做法的主要目的,显然是为了加强柱网的稳定性,但同时也使得建筑立面上的柱子、阑额由原先的垂直、水平,变为内倾、起翘。角柱的增高和阑额的上翘,带动屋檐的两端起翘而形成檐口曲线,随之屋顶也由直坡发展成曲面。柱子侧脚、生起和翼角起翘的做法大约出现于南北朝的中后期,在与旧式直柱、平檐做法并行一段时期后,到唐、宋时期,成为官式建筑做法的主流。因而,我们把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期定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