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孔子流传千古的名言,它痛快淋漓地道出了通过读书达到思想超越的真谛。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不会止息于某个时刻,它肯定会不断超越。实现人生的这种超越,读书是题中应有之义。
从本质的意义上来讲,读书就是让读书者领悟生命的意义,不断汲取人生的精华。
古人有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宋代诗人黄庭坚也曾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桥梁。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超越。
真正的读书是一种身心合一的阅读历程,它会使读者的精神得到充实和愉悦。在现代社会,纸质图书仍然具有它固有的价值。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领神会,其乐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近年来持续走低。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
有能力读书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人在回答他们的理由时,以“没时间”为主,占43.7%。从年龄段上看,选择“没时间”读书的人群中,20~29岁年龄段的人比例最高,占54.2%。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学校中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国民阅读率下降的原因之一。真正的阅读被排挤,大多数学生完全没有享受到阅读之乐就过早地轻视甚至厌恶阅读。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现在部分国民心态浮躁,与疏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朱永新教授多年来一直在推动全民阅读,笔者对他十分钦佩。
他关于阅读的一些论述,笔者觉得非常深刻。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人的心灵是怎么发育的?我认为,人的精神的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书籍。因为再伟大的智慧、再伟大的思想也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通过基因来拷贝、遗传。人的品位和气质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阅读。”
书籍,不是冷冰冰的墨迹和纸张,它有体温,渗透着作者的生命体验和智慧表达。英国诗人弥尔顿说过:“书籍绝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含着生命的结晶,包含着像他们的子孙后代一样活生生的灵魂;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小瓶子,里面储存着那些撰写它们的活着的智慧最纯粹的结晶和精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说:“阅读将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在对于崇高思想的渴望中,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阅读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能够与人类文明进行无障碍对话。
地球上只有人才能享受这种无障碍对话的读书乐趣。有一位老教授说:“我在青年时代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到‘生存还是毁灭’的时候,有一种五雷轰顶般的感觉,仿佛与莎士比亚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沟通。这对我的一生都有深刻的影响。”
书籍中各种不同的生命方式,激发着与之对应的人的生命潜能。读书也就成了在字里行间发现自我、表达自我、丰富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过程。
你如果找到那些符合自己“生命结构”的好书,那就是你的幸运。“生命结构”是一个源自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着名学者余秋雨用“生命结构”来解释读书时说:“一个人需要找到与自己‘生命结构’相类似的作家和作品。读这样的作品,读者与作品及作者之间自然会产一种难以解释的亲近感。读者之所以要找到与自己‘生命结构’相仿的作品,就是因为这种书可能是你与伟大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你可能通过阅读这类书,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与伟大的人格对接。”
读书是一项个性化的体验,一旦你与作者实现了沟通与对接,其中的感受就妙不可言。读书,不仅可以为我们展现身外的世界,而且可以开启我们内心的大门。读书的乐趣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神思互接、心灵相通,依着作者的文字找寻自身的精神家园。
当今社会,虽然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早已大大扩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然而白纸与黑字所凝固的书籍世界仍然充满了魅力。书籍中有生命的存在。读书是一本书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对话的过程。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加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自身的精神便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育。
五、接受社会生活的锻炼
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基督教箴言报》曾经对中国当年的“知青部落”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今天中国许多行业的骨干都是当年的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干事业比一般人容易成功,原因是:他们经历过磨难,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机会。英国和美国的调查者对中国成功的“知识青年”的吃苦精神大加赞赏。
歌德曾经指出:“生活,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苦难。”我们所经历的社会生活中,充满着苦难。脆弱的人埋怨和躲避苦难。坚强的人把苦难看作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恩赐。比较而言,苦难对一个人磨炼的影响比快乐要大得多。它磨炼和美化人的品格,提升出最深邃和最高尚的思想。与其说是顺境,不如说是逆境;与其说是安逸,不如说是苦难,铸就人的坚强毅力和不屈性格。逆境和苦难唤醒了人们的活力,并健全了人们的品格。正如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使人经受考验并从中受益的不是舒适和安逸,而是磨难和困境。逆境是品格的试金石。正如一些香草需要被捣碎才能散出醉人的芳香,有些人也需要通过苦难的磨炼来唤醒他们的优秀品格。”
一个人在安逸和舒适中,本来可以被挖掘的良好品格往往被掩埋,因为缺少磨炼。苦难虽然是一种不幸,但它又是一种磨炼。
如果没有苦难,那么人性中最好的部分往往会酣睡不醒。苦难是许多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他们的才能孕育成熟的重要手段。人们最高尚的品格往往是在苦难中磨炼出来的,品格通过苦难变得更加完美。
在地球上出现的最优秀的人,必定是曾经遭受过生活苦难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许多最为辉煌、最有意义的事业都是在苦难中完成的——有的是为了从苦难中解脱出来;有的是为了挑战生命的极限;有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
历史上许多成功者的业绩都是在苦难的生活和困境的考验中完成的。他们顽强拼搏,乘风破浪,到达岸边时已经筋疲力尽,爬上沙滩时几乎停止呼吸。从表面上看来,他们在生活中非常失败,实际上他们在人类史上留下了最强有力的影响。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被放逐后,在生活极端艰苦的时期,创作出了他最伟大的作品。他遭到他所反对的地方集团的放逐,自从他被驱逐出他生活的城市后,他的住宅遭到了洗劫。而且,他被缺席判处火刑。当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如果他同意请求宽恕和赦免,他可以返回佛罗伦萨时,但丁回答说:“不,我绝不请求宽恕和赦免。这并非一条能导致我返回故乡的途径。如果你,或任何其他人,能帮我开辟一条不败坏或玷污我但丁名誉的途径,我愿意很快返回故乡。但是,如果没有这样一条途径,那我将决不返回佛罗伦萨。”但丁经过20年的流放后,客死他乡。
英国着名诗人约翰·弥尔顿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以后,遭到迫害,饱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他“却并不失望、气馁,仍然勇敢向前行,继续拼搏人生”。他创作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被称为三部杰作。弥尔顿最杰出的作品便出自他生命的暗夜时期,出自他生活最痛苦的时期——其时他贫病交加,年老体衰,且双目失明,同时还横遭诽谤和迫害。
美国康涅狄格州最大的日报《哈特福德新闻报》2007年2月连续8天以“探索克隆”为题长篇报道了杨向中的事迹,在美国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际胚胎学学者公认,杨向中于1999年克隆的小牛“艾米”比英国人于1997年克隆的绵羊“多利”重要得多。因为英国人是用母羊乳腺细胞来克隆,而杨向中是用与雌性生殖系统无关的细胞来克隆。
杨向中是美籍华人科学家,他身患癌症七年,动过五次手术,坚持研究克隆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他的事迹感动了美国,感动了世界。
杨向中1959年7月出生于中国河北邯郸农村,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营养不良,3岁时还不会走路,到了9岁才去上学。高中毕业后便回乡务农,成为“知识青年”。他在农村养过猪,当过公社秘书,还自学过兽医知识,当过“赤脚兽医”。1977年,他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大学毕业后,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教育部出国研究生,1983年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录取。杨向中在谈到当年在农村的生活往事时说:“那段经历为我后来走入科学殿堂作了铺垫。我从小酷爱动物培育技术研究,下乡的生活经历进一步增加了我对这门学科的热爱。没有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就没有我今天进行克隆的成就。”
有一次,笔者到清华大学参加学术活动。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对那些盼望取得成功的大学生提出了四个问题:你有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你会不会投入自己的全部心血?你有没有看到成功者的辛酸?你知不知道经受磨难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课?清华大学教授的“四问”,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人生的成功,不像乘电梯那样,可以轻松直达顶端。成功需要攀登,攀登充满痛苦和磨难。
丹尼尔·戈尔曼说:“永远快乐的人生不仅不可能,而且不免过于平淡。人生的痛苦也能促使人们去追求富有创造性和精神乐趣的生活。痛苦也能磨炼人的灵魂。”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人生的成功往往是磨难的恩赐。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远没有磨难,而在于能够在磨难中不断地崛起。以上五条对策,核心问题就是人格塑造。一个人要想真正战胜挫折、取得成功,必须提升人格水平,塑造健全人格。一个人要形成健全人格,必须在生理、心理、社会化、真善美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积极的自我。
笔者用了10年时间,查阅了1000多万字的资料,研究了200多个成功人物的经历,发现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曾经遭遇过挫折。所以,问题不在于一个人有没有遇到挫折,而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对待挫折的态度,实质上是一个人格问题。人格不健全的人,在人生障碍面前容易趴下;而人格健全的人,他能够超越障碍,获得人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