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2500000017

第17章 邮政发展新时期(2)

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进程,更多西方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至1973年,与中国建立交换邮件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至84个,国际邮件数量迅速增长,扩大北京邮局邮件消化和处理国际邮件能力日益紧迫。

1979年3月,北京国际邮电局成立,成为北京国际邮政的专业管理局。1981年9月,市邮局在天桥永安路新建国际邮件营业处,将原在煤渣胡同办理的国际邮件业务迁址此处,成为当时北京最大、服务功能齐全、提供国际间邮政服务的机构。营业厅内设五个工作台,分别办理国际信函、国际包裹、国际快递邮件的收递,办理各种邮件的存局候领和出租信箱等业务。这时,国际邮件中的往来外国使馆邮件大都为国际邮件和政府邮件,以及私人邮件,每日不过100封左右,以后逐月上升至500封,高峰时达1000封。直到1983年国际邮局新楼在建国门建成,国际邮件出口分拣与营业移至新楼,进口邮件仍在天桥大楼内作业。

新建的国际邮局,具有邮件收揽、分拣、取送、通关等功能,可为客户提供集中报关服务,简化手续,提高邮件的处理效率。

邮局投递部负责辖区内各使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通讯社常驻机构的邮件和国内报纸投递。按照规定,所有频次的进口邮件、特快专递和重要函件需要客户自取,使得邮局的工作量无形中增加,工作时间相应延长,早到晚归。邮局的投递员一律使用机动车投递,原因是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中国邮政的形象,并且是中国国家的形象。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中国公民纷纷出国留学、探亲、旅行、定居,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欧美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使馆门前排长队办签证,许多签证所需材料和签证需要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国际邮局的业务更加繁忙。现在,北京市国际邮电局所属三个经营单位:国际邮件收寄中心、建国门邮电支局(前称建国门国际邮局)、首都机场邮电支局,成为邮政的“国门”。

四、特快专递

EMS是英文ExpressMailService缩写,中文的意思为“速递服务”,也称“特快专递”。1980年7月15日,中国邮政开通EMS国际特快专递业务,使用万国邮联在全球200多个国家的网络系统,与全球着名的速递企业TNT集团(荷兰天地物流)合作,向在中国境内的客户提供国际邮件速递服务。

在万国邮联的网站上,有一段介绍EMS业务的文字:

EMS邮政特快专递是一个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先事项文件和商品的国际邮件服务,具有许多便利的功能。由于邮政网络到达全球大多数邮局,EMS在全世界拥有众多客户接入点,并且通过邮政投递网络,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

有人记述,当年万国邮联在介绍国际特快专递EMS业务时,曾放映过一部宣传短片,大致的情节是:一位与14世纪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同名的意大利青年来到北京,住在颐和园。有一天早晨,他忽然感到口欲难挨,非常希望很快能吃到瑞士的食品,然而他明白,要在万里之外实现这个愿望并无可能。出乎他的意料,第二天傍晚,一个装有他想要吃的食品包裹从瑞士直接送到了他的面前,犹如从天而降般的神奇。他一下子目瞪口呆,过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感叹道:“我的天呐,这简直是神话!”

速递服务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增长,这项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速度越来越快,覆盖越来越多的国家邮局开设EMS国际速递业务和地区,递送的品种主要是重要文件、资料、货样、机器零配件等。最早与中国开通国际特快专递业务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英国、美国和香港,后来陆续增加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瑞士、新加坡。国内只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可以办理此项业务。当时,办理邮政快递业务的客户大多为外国人、海外华侨、港澳人士和一些中外合资企业。最初,只有市邮政局国际邮政营业处可办理国际特快专递邮件,后来,北京饭店邮电所也开始办理。1984年全年,市邮局传送的各类国际邮件计5500件,传递国际特快专递邮件82473件。北京市邮政局于1985年10月宣布,该局已与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城市,建立了直通邮件关系,同30个国家和地区互通特快专递邮件。

北京市邮局自1984年11月19日起,开始办理EMS国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第一批开通的国内城市主要集中在各直辖市、省会和一些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北京市设有王府井邮电局、西长安街邮电局、阜成门邮电局、海淀路邮电局、天桥国际邮政营业处共五处经办点。根据邮电部规定,通过EMS特快专递寄递的邮件包括信函、文件、资料、商品、货样以及除现钞以外其他符合寄递的物品。此外,对于邮件尺寸、重量和资费标准都有明确规定。为更好地开展这项业务,北京邮局组建了专门提供邮件快递服务的公司——北京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并于当年12月21日对外提供服务。公司主要经办国际、国内和市内的各项特快专递业务。所谓“特快”是指较普通邮件或快件传递速度更快,寄往国外的特快专递邮件只需二或三日即可到达;寄往国内的特快专递邮件,第一天交寄,第二天可到达;本市三环路以内互寄的特快专递邮件只需六小时即可到达收件人。

所谓“专递”是指邮件的专门处理和投递流程,专人收寄、专人分拣封发、专车运输投递,寄往国外和国内各地的快递邮件,都赶发民航班机或特快列车,确保在最短时间送达。后来,公司还开设上门收取邮件业务,用户只需打电话,配有EMS专用标志的人员就会“招之即来”。

有人回忆,起初特快邮件与普通邮件仅在信封上区别,特快邮件除加盖“国内邮资已付”戳外,并在邮件正面右上方空白处加盖红色“国内特快专递”号码戳,左上方粘贴“特快专递”标志签,以后逐渐发展到印有“EMS”和“中国邮政”的专用封袋。

据记载,1984年12月29日,北京制革厂要将30个排球寄往深圳的一个大型交易会,交易会要求工厂在年底前必须寄到,否则将会影响到与外商的业务洽谈。这时,离指定的交货期限只有两天,工厂了解到邮局刚开通的EMS国内特快专递业务,马上派人来邮局办理收寄手续,第二天上午,这批排球就送到了交易会,赶上了与外商的业务洽谈。

EMS特快专递业务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尚不熟悉,使用者多为外国人或企业。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国际国内交流日益频繁,EMS特快专递业务量呈直线上升态势。

据北京邮局一项统计资料,1980年EMS特快专递业务开办之初,邮局每月收寄量不过三四十件,10年后的1990年上半年,每月平均收寄量已达1.9万件。

1985年10月,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快递企业——中国速递服务公司成立。1994年1月,EMS邮局的特快专递业务实现邮件网上查询。1995年11月26日,中国邮政航空公司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全货运航空公司,由此,中国邮政拥有了自己的专用飞机与航空公司。

进入21世纪后,EMS业务由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简称: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运营,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规模大、网络覆盖广、业务品种丰富。

五、北京市集邮协会

在北京的邮政发展史上,集邮活动与集邮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981年10月30日北京市集邮协会(以下简称“市邮协”)正式成立,不仅使广大集邮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组织,同时也是北京市的集邮活动进入正常发展时期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后,集邮活动基本上在民间展开。1955年中国集邮总公司成立,同时出版《集邮》杂志,成为凝聚全国集邮爱好者的核心。“文革”期间,集邮活动被贬斥为“资产阶级情调”,有些老干部、老知识分子收藏了几十年的珍贵邮品被造反派或红卫兵抄走或毁于一旦。然而,集邮爱好者大有人在,人们将自己视若珍宝的集邮册小心翼翼地藏在安全地方。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的集邮活动重新活跃,许多“邮迷”将自己收藏的邮票公开示人,有的父母将邮票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儿女,有些年轻人的恋情因“邮”而生。1979年,中国邮票公司改名为中国邮票总公司,随后成立北京市邮票分公司,次年《集邮》杂志复刊,民间集邮活动日益公开、合法。随着外省市集邮团体相继成立,北京的集邮爱好者酝酿成立自己的团体。

同年8月,东城区文化馆成立了业余集邮研究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首个跨行业的集邮社团,1981年更名为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据《北京集邮史话》一书记载:

1980年8月东城区文化馆下属“鼓楼集邮研究会”会刊《鼓楼邮刊》刊登了安徽省亳县的10名集邮爱好者致电邮电部、文化部要求成立全国性集邮组织的信。随后鼓楼集邮研究会向北京市邮政局、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3个部门提出成立北京市集邮协会的倡议。……市邮政局收到倡议信后,委托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市邮票公司邀请了几位专家商讨、研究成立全市性集邮组织问题,并于该年12月19日又召开有市邮票公司、市总工会、团市委和部分专家参加的会议,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1981年4月9日,北京市集邮协会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组成筹备委员会;在半年中,又召开了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协会的章程、会徽、会员登记表、会员证样式、纪念封等;聘请廖沫沙为北京市集邮协会名誉会长等事项。

1981年10月30日,北京市集邮协会在全国工商联礼堂召开成立大会,有关部门领导、代表和各界来宾共120多人出席。在当天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一次会议上,推选出协会领导成员。会长杜庆云,副会长沈曾华、张关基、郑德山,秘书长刘国珍,副秘书长吴铎云、马贵田。对于“市邮协”成立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于1983年8月被接纳为“市邮协”团体会员。

1982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由成立只有一年的“市邮协”

主办的“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北京”个人专题集邮展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参展者90人,展品94部,展出的邮票共8000余枚。在8天展期里,观众达4万余人,盛况空前,创下了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观众最多的纪录。据亲历者描述,邮展期间,在美术馆门外,排队购票参观的人,每日都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龙。美术馆内,仅400平方米的展厅,观众人数严重饱和,以至于负责保卫的公安部门和馆方不得不采取控制展厅内人数的措施。有记载,当时第一次来华访问的国际集邮联合会副主席、日本人市田左右一博士观看过展览后发表感想:

80年代末,北京市集邮协会开始实行“会士”制度,并制定专门条例,对于在集邮界有较高声望和影响的会员颁授这一集邮学会最高荣誉称号。1989年12月2日,经会士评定委员会按照评定标准和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了7位知名集邮家为首批“会士”,分别是杜庆云、吴凤岗、沈曾华(曾丰秧)、赵人龙、刘铭彝、杨立、朱祖威。

六、推行邮政编码的前前后后

80年代初,当邮政编码推出时,许多人感到很不适应,尽管邮政部门大力宣传使用邮政编码对于实现自动化分拣邮件和邮政网络数字化的作用与意义,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许多阻力,以至于用了长达8年时间,才使这项被作为实现邮政现代化重要基础工程和世界公认衡量国家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在社会上被普遍接受。

作为一项在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制度,邮政编码用数字将省份、直辖市、区、街道及邮局的信息编制成为代码,便于自动分拣设备识别或计算机系统查询。这项制度最早在英国实施。据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开始研究邮政编码,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引起国际邮政界的关注。而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该国于1961年正式公布了一套由4位数字组成的邮政编码方案。随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陆续开始推行邮政编码。1965年以后,采用并实施邮政编码的国家数量增多,日本、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瑞典等国家都开始使用邮政编码,进而这一制度不仅成为一种国际邮界通行的规则和现代化的标志,更成为现代邮政的发展趋势。如美国的邮政编码从最初的5位扩展到9位数。至1988年初,世界上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在中国,邮政编码的研制始于1974年,当时以邮政总局为主组成了全国邮政编码领导小组。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专家们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拟定出《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并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三地进行试点,同时选择江苏省的南通邮区、苏州邮区和辽宁省的锦州邮区进行邮区和中心局的试点工作。编制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行政区划或邮区逐级用数字作为代码。开始时,将全国划分为不同邮区,每一个地区编一个代码,称“邮区编码”,编码采用四级六位制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表示邮区,第四位表示县(县级市),第五六位表示投递区的位置。为了适应城市未来邮政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加快邮件传递速度,邮政专家提出“邮区中心局体制”,特点是不受行政区划限制,将过去以县级为基本封发单元的体制改变为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封发单元,由邮区中心局直接组织邮路到各投递点,形成完整、高效的邮政网络体系。当时,专家曾提出过一个方案,将北京邮区分为三片,整个市区为一片(编码“100”),郊区东部为一片(编码:“101”),郊区西部为一片(编码“102”)。最后,经邮电部开会讨论,并最后确定,邮区的划分与行政区划一致。

同类推荐
  • 从康熙走向民国

    从康熙走向民国

    江山非画胜似画,往昔血泪绣满卷,待有龙冠黄袍日,是非功过由他评。文科状元穿越清初,以朱明嫡系后人自居,化名朱以洪举义反清,却是为了创造一个崭新的共和民国。从康熙走向共和,绝非如同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般嬉戏,而是一步一溅血,裂冰而行。
  • 大汉世家子

    大汉世家子

    这是文景之治的末尾,这是汉武盛世的发端。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群星闪耀的时代,也是悲剧频出的时代。晁错、袁盎的惨死,霍去病的早夭,李广不能封侯的遗憾,一代学问大家辕固生被逼与虎搏斗的荒诞,无不像美玉上的一块块黑点,让人心生无尽遗憾。韩玗,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一个传承于春秋战国时期没落贵族的子弟,莫名其妙地成了汉武大帝景仰的大哥。且看他,如何帮刘彻打造一个完美的盛世。什么?穿越还带系统?养活一千人,给我一本小学教材???
  • 景隐

    景隐

    生于隐世,宗族景氏。殷亲难救,父母难移。看破云禅,生而为人。不宗不受,百转千回。岁五而成,八载而立。破落生死,天下雄战。厉兵秣马,名垂无留。再若云内,望复丹田。甲子之约,荣归故里。一部从氏族到流浪,从入伍到归族,从过去演绎未来。野外求生,拜遇恩师。光荣入伍,特种生涯。念书入学,再起纷争。一场凡人与修士的碰撞,开启,科技与自然的极限对战,百年时间,外星科技降临,看主角如何从人到神。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大辰帝国

    大辰帝国

    三百年的大辰王朝,危如累卵,已是大厦将倾。值此天下扰攘之时,英雄与滑贼并起,坐拥美人,指点江山,欲逞一世之威风,留万代功名。而一个玩世不恭、初出茅庐的郡学书生,也将借这无边风雨,青云直上,最终成为以天下为局的棋手。(这是一个讲述屌丝翻身把歌唱的故事……看着凑合的话,还请多多支持,收藏推荐,感谢感谢~)
热门推荐
  • 被病娇们喜欢了

    被病娇们喜欢了

    我,王衡,一个没得感情,只有得钱的——高中生。钱不是万能的,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比如说,我不想谈恋爱,但是却被人喜欢了。“给你一个亿,不许再喜欢我!”“老公你这辈子都是我的。”你们看,我说了吧,钱没有用的。她们不想要我的钱,只想要我的人,如果不给的话,还想要我的命。不想谈恋爱的我被病娇们喜欢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如果你能给出答案,我给你一个小目标哦!君羊号699216141
  • 校草独宠我

    校草独宠我

    “过来!你是我的!”一位男子冷冷的说。“我是你未婚夫哦,林雨诺。”一位男子邪魅的说。“诺诺,我会好好宠你的。”一位花心大少说。“唔唔,雨诺姐姐,我要亲亲~”一位其实年龄已经16岁的男子说。(还有众多美男独宠林雨诺,我保证结局是完美的,我绝对不会弃文的,我发誓~是不是很专业捏?)
  • 诱爱难逃:不爱别惹我

    诱爱难逃:不爱别惹我

    想要替痛失胎儿、昏迷不醒的姐姐报仇,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那个一手遮天的负心汉爱上自己,然后狠狠地甩掉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尝尽痛失挚爱的绝望与痛苦。“送上门的羔羊,没有不吃的道理,否则,我怎么做一匹引领风骚的好狼?”某男起身脱衣,“负万人不负你,你还想逃?”
  • 当晴天错过雨天

    当晴天错过雨天

    晴天,雨天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当晴天喜欢上遥远的雨天,她能否跨越困难,一点一点的靠近他?晴天,雨天同时出现又会是怎样的景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小鹿班比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小鹿班比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
  • 体内藏着一条龙

    体内藏着一条龙

    这是一个关于《八荒血域》一千年神魔大战的故事,不堪生活压力的姜凤阳选择从天台一跃而下结束自己悲惨一生,却不小心穿越到了几千年后的废物姜凤阳身上。千年后地球灵力复苏,高科技与修真并存,妖兽一脉虎视眈眈,内有人工智能,人族内外交困……原本废物的姜凤阳却突然发现体内自带一条神秘巨龙,并且拥有恐怖的透视与复制之力。而他刚新婚燕尔的未婚妻却被神秘人劫持,姜凤阳哪里肯善罢甘休,于是装逼辉煌的一生开启了……书友群:291150058
  • 三心两意:替身前妻惹不停

    三心两意:替身前妻惹不停

    五年前,她结婚时就知道老公心里有个初恋,他捏着她的下巴说:“你只是一个替身,除了钱,其他的别妄想。”她以为只要她努力对他好,他总会感动,总会爱上她,后来她才知道,男人不可能因为感动就爱上一个人。结婚5年,老公的初恋回来了,要离婚,还要她打掉肚子里的孩子……
  • 源石纪

    源石纪

    -“检测到生命特征重大波动...”-“神经链接完毕...”-“神经传输完毕...”......“这...是哪?源石...泰拉?!”少年清醒了一刻,又昏迷了过去...(随性更新,请注意)
  • 初夏未央王俊凯

    初夏未央王俊凯

    三年前因为一场事故夜夏央离开了这里三年后她回来了依旧是带着竟然不变的天赋在遇到他他们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