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朝洪文三年,康文帝赵礼年幼无知,以致大权旁落,陈太后联合宦官把持朝纲,陈太后为人刻薄狭隘,大权在握后大肆铲除异己。
大康朝洪文五年,赵礼被架空成傀儡皇帝,国舅陈燮上奏“削藩以固皇权”,陈太后遂下旨削藩,引发众多藩王及地方诸侯不满。
泰王赵绪顺势打出“清君侧,肃宫廷”的旗帜,在封地招兵买马揭竿而起,集结十五万“刺牙军”发动叛乱。
泰王还联合各地诸侯纵向联合,三十万大军以包围之势攻向长安都城,沿途州府无心抵抗,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兵临城下。
陈太后闻讯,在宫内自缢谢罪,赵礼命人给泰王送上陈燮人头,过了几日,赵礼更是捧着传国玉玺宣布禅位,至此叛乱历时仅三个月,刺牙军不战而胜,后人称之“文泰之乱”。
三日后,泰王赵绪正式登基称帝,定年号为“泰兴”,寓意大康朝百废待兴,赵绪即位后一直励精图治,国力日渐昌盛,后被尊为康兴帝。
泰兴十七年,边境各国对大康虎视眈眈,赵绪已到风烛残年,皇子们为了九五之位勾心斗角,拥护赵礼的武林人士蠢蠢欲动……
身中禁制的将门之子,
曾遭灭门的隐世高人,
虎视眈眈的外邦异族,
拥护正统的江湖组织,
野心勃勃的龙子龙孙……
且看各路英雄共同谱写这本大康凌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