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学会人际交往不单纯是人的生存需要,更是与一个人的人生幸福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大学阶段学生的交往需要,在其心理结构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本章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内涵
人际交往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它是一个人超越自身,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丰富和扩展自身的主要途径。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是与他人的交往密切联系的,一个人无论是享受人情的温暖,还是饱经人际冲突的茫然痛苦,都不可否认的是,人不能没有他人,不能离开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
相关链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人际交往”模块作业摘录:
小A:“我总是害怕与人接触,特别是在与不熟悉的人接触时就感到特别紧张……”
小B:“我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因为我没有任何优点,没有值得大家喜欢的地方……”
小C:“我不认为大学期间人际交往对我有多么重要,我只是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但有时真的觉得很孤独,好像被人遗弃似的……”
小D:“我高考失利才来到这所学校,身边的同学水平太次了,孤陋寡闻的,真是让人扫兴……”
小E:“舍友关系让我苦恼万分,一个学期下来严重影响我的学习不说,更让我体验不到一点大学生活的快乐……”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每天都在形成各种各样的印象,可这些印象往往并不能反映客观事实,这是因为一些交往心理效应的作用。了解这些心理效应是有意义的:利用这些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首因效应
“首因”也可以说是第一印象,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对人们交往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初次见面时,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了我们对对方的第一印象。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作用下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着我们对他人日后的看法。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初次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
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留给他人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比如衣着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等;其次,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此必须锻炼和提高言谈技能、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等。
相关链接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邃,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这个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相对于首因效应而言的,是指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的评价,也称为“新颖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双方还彼此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随着双方了解的加深,近因效应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近因效应给了我们改变形象、弥补过错、重新来过的机会。例如,两个朋友因故“冷战”一段时间后,一方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或歉意,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化解恩怨。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根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推论概括该人其他一些未曾了解的特征,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或称晕轮),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称之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常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影响理性人际关系的确立。例如,看到某人热情,便认为此人慷慨、聪明、有同情心、能力强;看到某人话少,就认为此人冷漠、有心计。
相关链接
宿舍里小丽的钱夹不见了,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瞄准了小罗,因为小罗平时表现不太好,家里情况也很差。于是大家将她作为重点怀疑对象,进行了旁敲侧击的谈话,但小罗始终不肯承认是她拿的。看她这样子,大家更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便有意孤立她,有时还对她冷嘲热讽。没有想到,周末过后小丽从家里回来,告诉大家钱夹原来落到家里了,大家错怪了小罗。所有人知道后都感到无比后悔,感到深深地伤害了小罗。
为了防备晕轮效应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尽量避免感情用事,全面评价他人,理性与人交往。如果想利用晕轮效应的有利面,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全面展示自己的优点,掩饰缺点,以留给他人尽量完美的印象。
(四)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社会定型,我们在评判他人时,往往喜欢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而很容易认为他具有这一类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就是刻板效应。比如,北方人常被认为性情豪爽、胆大正直;南方人常被认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所谓“无奸不商”;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刻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某类人的特征时,就比较容易推断这类人中的个体特征,尽管有时候有所偏颇;消极作用在于常使人以点代面、固执待人,使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等就是刻板效应下的产物。
在与人交往中,应把交往对象看成一个独特的人,对他具体观察,并在实际交往中去发现、认识和理解一个人,弱化刻板印象。
(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强加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结果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观念等作出错误的判断,造成了彼此间的误会、矛盾。
投射效应的表现多种多样,如情感投射的表现形式,即以为别人与自己的好恶相同;另外一种形式是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其优点越多,越觉得喜欢,反之亦然;还有一种投射称愿望投射,就是把自己主观愿望投射于他人,认为他人也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把希望当成了现实。
有一女生爱上一位男生,希望他也爱自己,她把对方在舞场上请她跳舞,平时与她开玩笑等一些言行都看成是对她爱的表现,于是就鼓足勇气向其表白,结果被婉言拒绝。她非常恼怒,认为对方在戏弄她,实际上,她是把自身的愿望投射于他人了。
这个女孩把自己主观愿望投射于他人,认为他人也应该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出现了对他人的误解,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所以在实际交往中一定要警惕投射效应的不利影响。
三、人际交往中的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影响人们彼此吸引、喜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相似性
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吸引力的相似,社会地位的相似,年龄的相似。实际的相似性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二)互补
包括三种互补: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很强的。
(三)外貌吸引力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形成人际情感中的作用往往是很大的。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容易以貌取人。外貌美还能产生光环作用,即倾向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
(四)人格品质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排在序列最前面、受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序列最后、受喜爱程度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假装、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五)熟悉性和邻近性
熟悉性能增加喜欢的程度。邻近性指的是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个体喜欢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产生吸引力,使他们的心理空间距离拉近。但是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 型曲线,即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使彼此喜欢的程度都不高,而中等交往频率条件下,彼此喜欢的程度较高。
这种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喜欢的奥秘,就能够指导我们怎样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关系,理解与他人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从而作出积极调整,快乐交往。
四、人际交往的意义
就个体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人际交往与个体的社会化发展
每个个体坠地之初都只是个懵懂的小生物,在不断地与周围环境和成人的接触过程中,各种心理功能得以形成和发展。最初是母婴交往,之后是同家庭成员交往,然后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的数十年中与老师、同伴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成员的交往中积累社会经验,学到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伦理道德规范等,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因此,人际交往是个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经之路。
相关链接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大的七八岁,叫卡玛拉,小的约两岁,叫阿玛拉。她们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怕光,夜行,食生肉,嚎叫,完全是狼的生活习性。卡玛拉当时的智力水平相当于婴儿。经过艰苦训练,十六岁时,她的智力水平相当于四岁孩子。
狼孩的事例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无法“成人”。
(二)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会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与舍友、同班同学或同伴之间的交往状况,往往对大学生心理有很大的影响。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里的大学生,常常感到压抑、过分敏感、自我防御,并且难以合作,情感满意度低。而生活在同伙关系融洽的团体中的学生,往往心情愉快,注重学习和成就,彼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大学生活满意度高。另外,心理学家还从不同的角度做过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证明,健康的个性总是与良好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往往是那些个性成熟的人,他们能较好地理解别人。可见,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二者是相互作用、互为一体的。
(三)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协调
人际交往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的,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为了实现群体成员的共同目标,都必须在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约束下协调成员之间的行为,这就使得个体成员之间在接触中彼此沟通信息,相互了解,产生相互影响作用,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交往或交往太少,就缺乏彼此之间的理解,就难免因不同的观点、看法、态度、个性或生活琐事等产生分歧摩擦,从而造成烦恼痛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只有在交往中,人们才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熟,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融洽,以便自己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下提高生活学习效率。
(四)人际交往与个体的自我认识
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镜,通过与别人的比较,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到自己恰当的社会位置。离开一定的人际交往,就无法搞清楚自己真实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多方位、多层次地与更多的人交往,以便恰当地认识自己,从而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发展、完善自己。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一)从交往意愿方面看,可以分为三种
1.积极型:这类同学对交往认识深刻,行动积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大多热心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主动承担社会工作。
2.被动型:这类同学对过去封闭的交往形式不满意,渴望真诚及深厚的友谊,但感到缺少知心朋友。有的因怕耽误学习,较少主动交往,大多是被动卷入。
3.沉静型:这种类型人数较少,他们习惯过平静的生活,性格一般比较孤僻,平日少言寡语,不善交往,只和少数人保持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