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便秘
近年来,便秘已成为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它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虽说便秘不是什么大病,但它的危害却不容小视。便秘常常导致上腹部饱胀不适,反胃,恶心。由于粪便在肠道存留时间过长,致使毒素在血液中循环,从而引发一系列皮肤病,如痤疮、暗疮、色素沉着等;便秘还会引起轻度毒血症症状,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头晕乏力,久之又会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经常排便用力,还会促使痔的形成。长期便秘,还会令女性朋友们患上大肠癌及乳腺癌。
便秘指的是排便的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用力排完后仍有残便感的一种症状。有人将正常排便次数定为1天3次至1周3次,而以排便次数少于1周3次视为便秘。但是有些人虽然排便的频率在正常范围内,然而却要很用力才能排出,而且粪便干硬如石,排便后下腹仍有饱胀及自觉仍有粪便尚未排出等,这仍可视为便秘。因此,判断是否便秘也应该个体化,若1个人的排便长期均为2天甚至3天1次,而且大便质地,颜色良好,那也不能列入便秘之列;若某人排便长期均为1天2次,近期却变成1天1次且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者,那也应视为便秘而加以重视。
【症状】
主要表现为排便频次减少,一般少于每周2次,粪便干结,排出的粪便有时呈羊粪状,排便困难并有痛苦,或者虽有大便,但排便不畅等。
【病因】
西医认为引起便秘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饮食性因素
进食量过少,食品过于精细,长期缺乏食物纤维及维生素B1;或因食欲差,进食量少,对肠黏膜刺激不足,得不到大脑皮质与神经中枢的调节,不能产生便意而引起便秘;还因饮水不足、饮食中缺乏脂肪、长期坐着工作、缺乏运动等也会导致无力型便秘。
2.精神性因素
由于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精神紧张,诸如长途旅行等未能按时排便,往往引起单纯性便秘。
3.器质性病变
直肠炎,痤疮,肛裂,肛门痉挛,肛门炎性或手术后狭窄可影响排便而出现便秘;良性、恶性肿瘤,肠梗阻,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炎症,如肠结核,肠粘连,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先天性巨结肠症,硬皮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减退症,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均可影响粪便的推进机制而造成便秘。
4.肌力减退
由于排便动力缺乏,如横膈、腹壁或骨盆底部肌肉松弛无力,肠壁平滑肌、肛提肌、膈肌收缩无力,多次妊娠,肥胖,久病体虚,营养不良,肠麻痹等,均可导致肌张力减退使排便困难而出现便秘。
5.神经因素
长期使用泻药,调味品或吸烟过多,过多摄入粗糙食物和饮用浓茶,咖啡和酒,引起神经功能失调,肠壁交感神经功能亢进,造成肠壁痉挛,肌肉紧张收缩致使肠腔狭窄,大便难于通过而产生痉挛性便秘。
中医学认为便秘的基本病变,虽属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阳明胃热过盛,热灼津液,津伤液耗,肠道失润;脾气不足,则气虚而传送无力;肝气郁结,气机壅滞,则“气内滞而物不行”,或气郁化火,火邪伤津,亦可使肠道失润;肾阴不足,则肠失濡润,肾阳不足,则阴寒凝滞,津液不通。故四者功能失调,皆为便秘之由。总之,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是便秘发生的主要病因。
便秘一病,可概括为寒、热、虚、实4个方面。肠胃积热者属热秘;气机郁滞或饮食积滞,腑气不通者属实秘;气血亏虚者,则为虚秘;而脾肾阳虚者,称冷秘或寒秘。
而寒热虚实之间,常互相兼挟或演变。
【辨证用膳】
1.肠胃积热
(1)证候:大便干结,伴有头痛身热,心烦易怒,口臭,口苦,口渴咽干,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2)选方
决明葛粉粥
组成:决明子30克,葛粉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决明子炒至微有香气,然后煎汁取汁,放入粳米,葛粉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分钟即可。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清热润畅通便。适用于肠胃积热型便秘。
冰糖炖香蕉
组成:香蕉2只,冰糖适量。
制法:取香蕉2只去皮放入盘中,加冰糖适量,隔水蒸透。
用法:每天服2次,连服7天。
功效:清热润燥,润肠通便。适用于肠胃积热型便秘。
麻油菠菜
组成:菠菜250克,麻油15毫升。
制法:菠菜洗净,放进沸水中烫3分钟,取出,加麻油拌匀食用。
用法:每天2次,连服1周。
功效:清热润肠通便。适用于肠胃积热型便秘。
2.气机郁滞
(1)证候:大便或干结或黏滞,常自觉腰腹胀满,胁肋作痛,形体臃肿,常伴有爱叹气,生闷气,情绪焦虑,食欲不振等。
(2)选方
茉莉花茶
组成: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青茶10克。
制法:上药共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焖10分钟后饮用。
用法:每天1剂。
功效:理气开郁,辟秽和中。适用于气机郁滞型便秘。
禁忌:肺脾气虚或肾虚喘息者忌用。
糯米粥
组成:糯米100克,槟榔炮制捣末15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去皮15克。
制法:先以水研火麻仁滤取汁,入糯米煮粥,将熟,入槟榔、郁李仁搅匀。
用法:空腹食用,每天2次。
功效:破积理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机郁滞型便秘。
紫苏麻仁粥
组成:紫苏子15克,麻子仁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苏子,麻子仁捣烂如泥,然后加水慢研,滤汁去渣;用药汁煮粳米为稀粥。
用法: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行气宽中,润肠通便。适用于气机郁滞型便秘。
3.气血亏虚
(1)证候:排便周期长,多日无便意;或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排便艰涩不畅,便质并不干结;或大便干燥如球,时断时续,常有排不净之苦。严重者便后汗出气短心慌,头晕眼花,更有人长期便秘导致脱肛,脏器脱垂。
(2)选方
当归黄芪大枣水
组成:当归20克,黄芪10克,大枣4枚。
制法:大枣去核,然后将三物用开水浸泡。
用法:代茶饮用。
功效:补血活血,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型便秘。
龙眼桑椹当归蜜膏
组成:龙眼肉、桑椹各50克,当归30克,蜂蜜50克。
制法:龙眼肉,桑椹,当归中加水600毫升,慢火煮成200毫升,加蜂蜜熬成膏,装瓶备用。
用法:早晚各服10毫升。
功效:健脾益肾,养血活血。适用于气血亏虚型便秘。
五仁粥
组成:芝麻、松子仁、胡桃仁、桃仁(去皮,尖,炒)、甜杏仁各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五仁混合碾碎,入粳米共煮稀粥。
用法:食用时,加白糖适量。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滋养肝肾,润燥滑肠。适用于气血亏虚型便秘。
4.脾肾阳虚
(1)证候:大便并不硬结但久便不出。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或腹部发凉隐痛,或腰脊冷痛,肠鸣漉漉但矢气未作,且小便清长,畏寒肢冷等。
(2)选方
核桃仁粥
组成:核桃仁30克,籼米50克。
制法:核桃仁研成膏状,注入50毫升热水拌匀滤汁;籼米煮粥,米熟烂后将核桃汁加入再煮,待无核桃生油气后即可。
用法:温服。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适用于脾肾阳虚型便秘。
芝麻栗子玉米糕
组成:黑芝麻15克,火麻仁6克,栗子粉20克,玉米粉30克。
制法:黑芝麻、火麻仁、栗子粉、玉米粉等共研为细末,加水做成糕,上笼蒸20分钟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肾,润肠通便。适用于脾肾两虚型便秘。
羊肉羹
组成:羊瘦肉80克,调料适量。
制法:煮熟的羊瘦肉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60毫升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黄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45分钟。
用法:温服。
功效:补肾益气,温中暖下。适用于脾肾阳虚型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