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溲(sōu)疏(shū),灌木,高约2米;老枝紫褐色或灰褐色,无毛,表皮片状脱落。多生于丘陵或低山坡灌丛中,较溲疏耐寒。可作观赏植物。产中国湖北等省,朝鲜半岛也有分布。大花溲疏花朵洁白素雅,开花量大,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也是适合北京及华北地区栽植的优良乡土花卉树种。大花溲疏在园林中可粗放管理。栽培位置:大花溲疏花期约22天,盛花期在4月底至5月初(开花50%以上),年际间差异不显着。水肥管理:大花溲疏地栽每年须重施一次有机肥料,盆栽每2年需换盆加肥。
形态特征
大花溲疏
灌木,高1-2米。小枝褐色或灰褐色,光滑,老枝灰色,皮不剥落。叶对生,叶柄长2-4毫米;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基部广楔形或圆形,先端短渐尖或锐尖,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有4-6条放射状星状毛,背面灰白色,密生6-9(12)条放射状星状毛,质粗糙。
聚伞花序,1-3花生于枝顶,花较大,直径2.5-3厘米、萼筒长2-3毫米,密被星状毛,裂片5,披针状线形,长4-5毫米,花瓣5,白色,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2厘米,雄蕊10,花丝上部具2齿,半下位子房,花柱3-5。
蒴果半球形,直径4-5毫米,具宿存花柱。花期4月下旬,果熟期6月。
生长习性
多生于丘陵或低山坡灌丛中,较溲疏耐寒。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忌低洼积水。
分布情况
产中国湖北。山东、河北、陕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大花溲疏
扦插、播种、压条、分株繁殖。
扦插:大花溲疏扦插极易成活,在6月和7月用软材扦插,半月即可生根;也可在春季萌芽前用硬材扦插,成活率均可达90%。移植宜在落叶期进行。栽后每年冬季或早春应修剪枯枝。花谢后残花序要及时剪除。
播种:大花溲疏于前一年10~11月采种,晒干脱粒后密封干藏,翌年春播。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条距12~15厘米,每亩用种量约0.25千克。复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盖草,待幼苗出土后揭草搭棚遮阳。幼苗生长缓慢,1年生苗高约20厘米,需留圃培养3~4年方可出圃定植。大花溲疏在园林中可粗放管理。因小枝寿命较短,故经数年后应将植株重剪更新,这样可以促使其生长旺盛而开花多。
栽培技术
栽培位置:大花溲疏花期约22天,盛花期在4月底至5月初(开花50%以上),年际间差异不显着。单花花期约为6天,着生位置、光照和温度对大花溲疏
开花、散粉有一定的影响。阳坡处植株开花较早,高海拔处植株开花较晚。
水肥管理:大花溲疏地栽每年须重施一次有机肥料,盆栽每2年需换盆加肥。在生长季节,还应追肥3次至6次,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严防干旱积涝。
主要价值
大花溲疏花朵洁白素雅,开花量大,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也是适合北京及华北地区栽植的优良乡土花卉树种。可植于草坪、路边、山坡及林缘,也可作花篱或岩石园种植材料,花枝可瓶插观赏,果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