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恰县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1935年成立,隶属于喀什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分会。当时吸收了不少柯尔克孜族进步青年参加柯文会。乌恰县柯文会根据总会章程,自成立之初,就将推进本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柯文会的主要任务,大力发展柯尔克孜族的文化教育。毛泽民任新疆财政厅厅长时,曾拨专款通过柯文会在柯尔克孜牧区创办学校,柯文会也积极筹资创办了一些会立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伊斯哈克伯克被调任迪化哈文会会长后,在柯尔克孜牧区创办小学,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他责成柯文会从喀什等地聘请维吾尔族知识分子来乌恰任教,从县立学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喀什专署举办的短期师资培训班学习;同时从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引进课本,充当教材。民国三十三年(1944),乌恰县柯文会召开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会议,研究如何发展柯尔克孜族的教育事业。会后,各村庄柯尔克孜族农牧民聚会商定扩大会办学校,成立10所会立小学,翌年又增加3所会立小学。柯文会会立小学主要开设语文、算术、自然、诗歌、体育等课,教员多数是柯文会从外地选来的知识青年和县内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34年,喀什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成立,下设疏附县、英吉沙县、伽师县等4个县成立柯文会。1935年又辖有乌恰县柯文会。喀什柯族文化分会成立以后,除积极倡导在柯尔克孜族地区建县外,积极发展柯尔克孜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不仅在喀什专区所属各县的柯尔克孜族地区建起了众多的学校,在喀什也办起了柯尔克孜小学,在喀什师范学校还专设有柯尔克孜班。柯文分会还经常指导与组织群众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如演剧、唱歌等。各地“柯文会”组织的业余文工团经常深入牧区为牧民演出。演出节目的内容主要是揭露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奸商们的投机倒把行为;宣传抗日战争。经常在演出结束时,演员为观众演唱或与观众一起演唱抗日歌曲。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乌什县柯尔克孜文化促进会成立。柯文会的任务是,促进推行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出版书刊,设立学校,教育子弟,提高文化。在阿合奇建县前,由乌什县柯文会领导倡办乌什县境内柯尔克孜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培训师资。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乌什县柯文会主持在哈克夏勒(即现在的阿合奇县)4个乡各办l所小学。抗战时期,柯文会与苏联开展以物易物形式的民间贸易,以缓解边疆地区物资紧张的局面。
1954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标志着我国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柯尔克孜族人民从此与全国各民族同胞一样开始走向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柯尔克孜族人民不仅当家作主,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自治地区,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始全面走向繁荣发展的轨道。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后,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健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生活在全国各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人民的都享受到了民族平等。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基本上属于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社会团体,这些民间社会团体也开始从比较初级的形式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截至2010年,柯尔克孜族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地方性社团组织都有一定的发展,主要的社团组织有:中国《玛纳斯》研究会、新疆柯尔克孜语言文学历史研究学会、齐齐哈尔市柯尔克孜族联谊会以及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柯尔克孜族研究会等。中国《玛纳斯》研究会是全国惟一一个有关《玛纳斯》史诗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95年6月。研究会团结和组织从事史诗《玛纳斯》研究的各民族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玛纳斯》史诗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和宣传普及,为我国《玛纳斯》走向世界,为提高我国《玛纳斯》史诗研究的学术水平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新疆柯尔克孜语言、文学、历史研究学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学术团体。1985年成立,学会的任务是组织对柯尔克孜语言、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搜集流散在民间的柯尔克孜语言、文学和历史材料,并帮助整理、出版;组织柯尔克孜“阿肯弹唱会”;与国内外学者或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学会成立后,于1986年召开首届新疆《玛纳斯》研讨会。1987年在乌恰县召开新疆柯尔克孜语言、文学研讨会暨第一次阿肯弹唱会,参加弹唱的阿肯30余人。1989年在特克斯县库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族乡召开新疆民俗研讨会暨第二次阿肯弹唱会,参加弹唱的阿肯30多人。1990年在乌鲁木齐召开首届中国《玛纳斯》史诗研讨会。会后用柯尔克孜文和汉文出版了大会论文集。1994年,在乌鲁木齐有关单位协助下,举行国际《玛纳斯》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柯文版论文集。“齐齐哈尔市柯尔克孜族联谊会”成立于1992年成立。章程规定,理事会一届3年,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推后。1997年1月12日换届。修改了章程,其中届期改为5年。“柯尔克孜族联谊会”下设5个分会:市区分会、富裕镇分会、友谊乡分会、富裕牧场分会、塔哈乡分会。学术性团体“柯尔克孜族研究会”是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的分会,全称“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柯尔克孜族研究会”,于1996年6月成立。研究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省热心于柯尔克孜族研究的专家、学者、民族事务工作者等,开展关于柯尔克孜族的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等问题的研究,力争对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经济的发展服务。研究会的任务是组织会员深人调查研究,撰写关于柯尔克孜族研究方面的学术专着及论文,召开各种学术讨论会、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编辑有关柯尔克孜族研究方面的资料论文集、专着,向报刊及出版等部门推荐会员的优秀科研成果。会员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主要是审议会务工作报告,修改章程和改选理事会。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主要是组织活动,交流信息,评奖论文等。
第二节交往礼仪
柯尔克孜族是热情好客、重礼节的民族。他们有句俗话:“祖先留下的遗产中,一部分便是留给客人的”。所以,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留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他们只要听到毡房外有客人来的声音,不论相识与否,都要出来迎接,相互握手,鞠躬问安,并且要宰羊煮肉招待客人。没有招待就把客人放走,尤其是太阳落山后没有留客人住宿,在柯尔克孜族的习惯上,是一种失礼行为,要受到邻居的谴责。挽留客人时,为了使客人感到放心,还要照顾好他们的坐骑和带来的牲畜。
柯尔克孜族接待客人礼节很多。如是男子相见,不分老幼,都要抚胸和握手互致问候。女子相见,更显亲热,首先紧紧相抱,然后互相吻面,而且要吻出声音来。长辈要吻晚辈的前额,以示爱护;晚辈要吻长辈的手背,以示尊敬,如果来客只有男性,女主人也要出门相迎,只是不用迎上前去。客人被扶下马后,主人拉着客人的手,一句接一句地问候。从父母高堂到兄弟姐妹,从日常生活到收成好坏,一直问到牛羊马驼,发问速度之快,使客人接应不暇。这种问候,不仅是头一回见面的客人要问,就是天天见面的客人也要问,而且是见面必问,哪怕是早晨刚见面问候过的,下午见面也同样要问候一遍。实际上这种问候已经不是常规意义的打问,而成了待人接物的礼节了。
在夏季牧场上,人们居住的是毡房,主人家的孩子要为客人掀起芨芨草编织的门帘让客人进屋。即便是在农村地区,主人家的孩子也要为客人开门或掀开布帘让客人们入屋以示尊敬。客人进门后,主人帮他脱帽脱衣,把其鞭子挂在毡房正面的左侧,然后请客人洗手,铺上餐布,请客人入座后。香喷喷的奶茶、馕、油炸疙瘩、奶油、奶酪、酸奶、马奶子等就端到了客人面前。接着,主人牵一只羊进门,直立并举起双手说:“请尊贵的客人接受我的心意”,意即请求开始“巴塔”仪式(祈求真主的祷词或赞同)。客人也站立高举双手回答:“求真主保佑全家平安、人畜兴旺、万事如意、未来幸福”。“巴塔”仪式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宰杀不同的牲畜,有不同的“巴塔”内容。“巴塔”仪式上的祷词或赞词一般用诗歌表达。有的时候,来宾在宰牲前还举行“巴塔”诗歌比赛。宰羊待客是柯尔克孜族人的礼节,在这种场合,客人要欣然接受主人的款待并表示感谢,但不能拒绝,因为这会使主人不高兴。如客人确有要紧的事,稍坐片刻就要离去,则进屋后应立即告诉主人,以免出现不愉快的场面。如果主人已将羊牵来,客人不能说不让宰或不接受的话,只能说明原因:有急事需马上离去。同时还要表示盛情已领,羊只已经收下,只是暂时放在主人的羊群中,请为代牧,等到来年再来领受之类的话,以打破尴尬的局面。正因为如此,在柯尔克孜牧人的羊群中,常常有远方客人“寄存”的羊只,有的羊只即使老死了主人也不肯宰食。主人经常看着羊只,思念着那些甚至连面容都记不清了的客人,盼望着他们再来做客。一只活羊从宰杀到煮熟端上餐布要很长的时间,为使客人不致寂寞,主人常常要请邻居作陪。陪客中少不了歌手、琴师还有笑话大师。在他们的陪伴下,歌声、琴声和欢快的笑声充满整个毡房,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不一会儿,羊肉的香味儿就飘进客人的鼻子了。
正式吃羊肉之前,主人要请客人再次洗手,重铺餐布,这才把煮熟的羊肉端上来,请客人食用。主人向客人分肉有严格的规矩。主要男性客人吃羊头肉,主要的女性客人要吃羊尾巴肉。然后按照顺序分给在座者不同的羊肉。女婿和媳妇吃胸骨肉和胫骨肉。客人把分得的部分吃一半后,将剩下的部分送还主人或其子女。主宾吃羊头时,要先割下羊的右耳送给席上小孩或主人,羊头的右面颊肉则自己吃或与同席的人分享,左面颊要回赠给主人家的年轻人。如果吃羊头肉的客人不小心把羊头上的两只耳朵都割去,主人就会可不快,认为客人不满足于自己的招待而重新宰杀一羊,以此回答客人的失礼行为。当然这种情况绝少发生。主要客人之外的其他客人按主次依次吃羊的跨骨肉“江巴西”、股骨肉、肩胛骨肉等。除此这些大块骨肉之外,每一个盘子里还有相当数额的排骨肉、颈椎骨肉等。羊肉快吃完时,要留一部分盘底送还主人,表示感谢主人盛情款待。最后再举行“巴塔”,洗手,结束宴席。
柯尔克孜族认为“马是诸畜之王,骆驼是诸畜之首”。因此如遇贵客临门,还要杀马驹或驼羔招待。这是对客人最大的礼节。宰杀马驹之前,通常要举行“巴塔”祝福仪式。主人要将准备宰杀的马驹牵到众人面前,当众举办这个仪式。马驹肉煮熟端上餐布之后也要严格按照客人的主次来分配享用。主要的客人要先拿起马的髋骨部位品尝,并且下一些肉分配给同席的客人分享。其他客人则依次取马驹的肋骨肉、颈椎肉享用。客人不能将骨头上的肉吃干净,必须留一些肉回赠给主人家的孩子,以示有礼节。
无论是吃羊肉还是吃马驹或驼羔肉,肉吃完之后主人都要用剔骨肉做成柯尔克孜族特有的“纳仁(又称别西巴尔马科)”招待客人吃饱。这种食物的做法是先将剔骨肉切成碎片,然后加入葱末和面条拌成。据说,柯尔克孜族用马驹、驼羔招待客人的习俗传自英雄玛纳斯的时代。玛纳斯为了招待远方来客以及战友,曾宰杀最肥壮的马驹和驼羔精心招待。于是,这一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柯尔克孜族人招待客人讲究热闹和排场,所以客人来到家里,他们就会把邻里能说会道,善于讲部落史散吉拉,会演唱《玛纳斯》史诗和其他柯尔克孜族史诗,民歌手、故事家、库姆兹琴手请来陪伴客人助兴,为客人们表演或陪客人聊天吃饭。在夏季牧场上,无论哪一家有客人从远方来,无论是陌生人还是某一户人家的亲属,都等同邻里所有人家的客人,每户人家都要轮流坐庄邀请。如果客人受邀而不前去,就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敬。
当来宾要离去时,还要为其准备途中食品和喂马的草料。如果来客要住下,主人会为每一个客人铺好早已专门为客人准备好的崭新被褥让客人安然睡下。客人完全可以放心睡下,因为他们的坐骑早已由主人为他们安顿好。
当然,主人恭恭敬敬地按照传统礼节热情招待客人,客人作客也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这是一种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尊重。比如客人进屋后,要分男女按照长幼主次就坐。最重要的客人或长者要坐在最中间的主席位置,其余客人则依次往两边排开就坐。通常按照习俗,男性客人坐毡房门左边的位置,女性客人坐毡房右边的位置。客人们要盘腿而坐,不能伸腿,或随意掀开毡房们左侧处的用芨芨草帘隔开的储物间了望。吃饭前后洗手时不能甩手,要用客人送来的擦手巾轻轻擦拭。决不能跨过铺开的餐布,如果暂时要方便出毡房,必须先将餐布的一角收起来再走过去。客人吃饭不能用手挑三拣四或用手摩擦食物,不能用鼻子嗅闻食物,也不能动别人的碗勺。吃馕时要先掰开来吃,不能随便拿起一块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