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的发祥地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那么,今天生活在新疆以及中亚各地的柯尔克孜族有时如何迁徙到这个地区来的呢?如果不谈柯尔克孜族从叶尼塞河到中亚的大迁徙,就无法说清现代柯尔克孜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柯尔克孜族的迁徙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次是发生在公元1世纪。其迁徙的背景是汉朝联合坚昆等向匈奴发起大规模进攻,最终推翻了匈奴在漠北的统治。北匈奴郅支单于西迁中亚。受其统治的叶尼塞柯尔克孜人以及与其作战的柯尔克孜人尾随其后向西迁徙。这应该是最早迁居中亚和天山柯尔克孜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柯尔克孜人的布局。根据《三国志·魏志》引用的《魏略·西戎传》记载,除了叶尼塞河上游的坚昆人之外,在匈奴之北有隔昆,在康居西北有坚昆,他们应属于当时柯尔克孜人的不同部落。经过魏、晋、南北朝之后,到了隋朝,古代柯尔克孜族人在西域的分布,史书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隋书·铁勒传》载:“伊吾以西,焉耆以北,傍白山有契骨。”伊吾即指今新疆哈密一代,焉耆即今新疆焉耆,白山即为现在的天山。而契骨即古代的柯尔克孜人。也就是说,隋朝时期在哈密之西至焉耆以北的天山山区已经有柯尔克孜族人分布。当然,这不全是汉代随匈奴西迁的柯尔克孜人。应该说,这里包括随突厥人西迁而来的柯尔克孜人。6世纪中叶,突厥向外扩张,柯尔克孜人被裹挟随之向西迁也是不争的事实。突厥汗国时期西迁是柯尔克孜人得地二次迁移。柯尔克孜人的第三次迁徙发生在公元8-10世纪。苏联考古学家伯恩施坦认为,柯尔克孜族人渗入天山尤以8-10世纪人数最多。在那时,柯尔克孜人的天山支派彻底巩固了起来。原因在于:第一,叶尼塞河柯尔克孜人首领皮茨谢(7世纪)与谢米列契秋尔格什显贵以及卡尔鲁克显贵的代表人物有家族和婚姻关系;第二,存在于谢米列契和叶尼塞柯尔克孜人得鲁尼文和物质文化的遗物(实物、轭具装饰、衣物、武器),在很大程度上与叶尼塞河的相类似。另外,在《世界境域志》中提到过七河地区有一座柯尔坎克孜汗城,“其中居民具有吉尔吉斯人的风习。”此外,8世纪中叶,黠戛斯与相邻的回鹘人发生多次战争并最终摧毁回鹘汗国,并迫使其分三路迁出漠北。黠戛斯人尾随西奔的回鹘人迁入西域,并曾一度占领安西、北庭等西域重镇。据中外史料记载,此次迁徙不仅天山北部的北庭、塔拉斯、楚河一带分布有大量的柯尔克孜人,在天山南部的喀什噶尔、乌什之北以至中亚的七河地区也已有大量柯尔克孜人分布。10世纪初期,契丹势力兴起,建立了辽国。这一时期,柯尔克孜人在与契丹人的角逐中也有大批向西迁徙。
清朝初期,柯尔克孜已基本上完成了从叶尼塞河向西南方向的大迁徙,并以天山为界,形成了天山以北的“东布鲁特”和天山以南的“西布鲁特”。清乾隆年间成书的《西域图志·图考·东西布鲁特图说》称:“东西布鲁特附天山、葱岭而居。”也就说,柯尔克孜人分布在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山间地带。《西域图志·东布鲁特》又称“东布鲁特,在准噶尔西南,回部西北,天山山麓,近葱岭。”又称“西布鲁特在喀什噶尔西北三百里,道由鄂什逾葱岭而至,与东布鲁特相望。”《西域见闻录》称:“布鲁特地界安集延、喀什噶尔之间”,“杂处于叶尔羌、喀什噶尔、乌什之深山密林之中”。显然,这只是西布鲁特的分布。按照上述种种说法,东布鲁特当分布在天山北部的伊犁、阿勒泰及伊塞克湖、纳伦河沿岸及塔拉斯一带。而西布鲁特则分布在帕米尔高原及安集延一带。
关于近代柯尔克孜族的分布问题是长期困扰学术界难题。因为在16-17世纪以柯尔克孜之名自称的人同时出现在南西伯利亚、天山南北、帕米尔-阿莱山区、中亚以及哈萨克草原以及乌拉尔等彼此相隔遥远的广大地区。仅这一点就能够证明柯尔克孜族与中亚各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有着长期的,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目前我国柯尔克孜族分布的实际情况看,柯尔克孜族目前居住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境内。除此之外,在新疆境内还有伊犁地区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族乡(1984年6月建立民族乡),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族乡(1984年6月建立民族乡);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包孜东柯尔克孜族乡(1985年6月建立民族乡),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1985年6月建立民族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科克雅尔柯尔克孜族乡(1985年3月建立民族乡);和田地区皮山县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等初级民族自治地方。这些民族乡的人口构成主体上是柯尔克孜族。除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上述五个乡级民族自治地区外,在南疆的阿克苏市、拜城县、库车县、库尔勒市、喀什市、疏附县、莎车县、英吉沙县,北疆的伊宁市、查布查尔县、巩留县、温泉县、新源县、博乐市、塔城市、额敏县、克拉玛依市以及乌鲁木齐等县市都有一定数量的柯尔克孜族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五家子屯,富裕牧场的七家子村以及周边地区也居住着一部分柯尔克孜族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于1954年7月14日成立,由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等三县一市构成目前的行政区划。它位于北纬37°41ˊ28〞至41°49ˊ41〞,东经73°26ˊ05〞至78°59ˊ02〞之间。自治州西北部深入昆仑山、天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东南部延伸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喀什噶尔绿洲和阿克苏绿洲。自治州从东北部的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别迭里山口起,向西南一直到塔吉克斯坦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的乌孜别里山口至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两个国家的边界接壤,有长达1170公里的边境线。自治州的辖区范围,外与的两个国家,内与阿克苏、喀什两个地区相连。辖区内包括天山南脉、帕米尔高原、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西缘。自治州境内草原宽阔,高山林立,阿克陶县境内举世闻名的“冰山之父”慕什塔格峰和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阿合奇县境内的卡克萨勒山、卡拉铁凯山,乌恰县境内的玛尔坎苏山、库鲁木提山、卡普卡山等均都有有名。这些高山之巅均有冰川和厚达百米以上的积雪覆盖,山间分布着条条冰川,并有冰洞、冰舌、冰湖等分布。重要的河流有托什干河(卡克夏勒河)、恰克玛克河、克孜勒河、盖孜河等。克孜勒河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红河”。自治州便以它来命名。托什干河上游被称为卡克夏勒河,源自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下游被称为托什干河,是阿克苏河,即塔里木河的重要源头。盖孜河发源于阿克陶县境内的苏巴什地方,是喀什噶尔河的一个重要源头。流经自治州不同地区。
第三节历史沿革
公元前3世纪末的秦汗之际,柯尔克孜族被称为“隔昆”、“鬲昆”或“坚昆”,分布于叶尼赛河流域。它东邻丁零,南接匈奴、呼揭,西与乌孙、塞种等毗邻。此时的“鬲昆”还是一个即互不统辖又不录属于任何政权的游牧部落集团。22公元2世纪,柯尔克孜族曾摆脱匈奴的统治建立过自己的汗国。
公元3至7世纪,我国北方的鲜卑、柔然、突厥贵族曾先后统治过柯尔克孜族。公元7世纪上半叶,东突厥汗国被唐朝灭后,柯尔克孜人即归属唐朝政府,与中原建立直接联系。唐朝在柯尔克孜族地区建立了坚昆都督府并任命柯尔克孜族首领俟利发失钵屈阿栈为右屯卫大将军兼坚昆都督。公元749年,柯尔克孜人被漠北回纥统治。840年,柯尔克孜人乘回鹘(回纥)内乱,在唐朝支持下将其推翻,再一次建立了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天山西部和塔拉斯的汗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有长足发展,并成为漠北的兄长。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坚昆的牧地,幅员辽阔。《汉书》记载:“它东去单于庭七千余里,南去车室五千余里。”23《三国志》载其“东去匈奴单于庭安息水七千里,东去车室六国五千里,西南与康居王治八千里。”24要是不过分拘泥于距离数是否完全准确,仅就地理范围而言,这种说法同我们现在已知的柯尔克孜族的发祥地叶尼塞河上游地区是基本吻合的。根据史书之记载,坚昆在当时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已经是有数十万人口的族群了。
10世纪初,契丹兴起,其周围的诸部族逐步为其征服,从而取代黠戛斯成为蒙古草原的新霸主。此时期,汉文史籍称柯尔克孜人为”辖戛斯”。931年(契丹天显六年),辖戛斯遣使至契丹,从而成为契丹的属国。契丹在辖戛斯地区设置“辖戛斯国王府”。作为属国,辖戛斯要向契丹朝贡,并有随契丹出兵打仗的义务。辽灭亡前夕,其宗室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在途经辖戛斯地区时,进行大肆劫掠。1125年(辽保大五年),金灭辽。金称辖戛斯为“纥里迄斯”。
13世纪初,蒙古兴起并称雄于漠北,时汉文史书称坷尔克孜人为“乞儿吉思”或“吉利吉思”。1207年,成吉思汗派按弹、不兀刺二人出使乞儿吉思地区,要求归属未成。同年又派术赤率兵征讨,乞儿吉思首领带着白海青(即白色海东青,一种猛禽)、白骟马、黑貂鼠等物拜见术赤,表示臣服。1217年,成吉思汗攻打秃马惕,征兵于乞儿吉思地区,引起乞儿吉思人的反抗。成吉思汗再派术赤率兵征讨,乞儿吉思重新臣服于蒙古。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乞儿吉思成为其幼子拖雷的属民。1260年,忽必烈即位为汗。其弟阿里不哥亦称汗于漠北和林,兄弟二人为争夺汗位的战争也随之爆发。阿里不哥战败后,曾一度退居乞儿吉思人居住的地区。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投降,忽必烈势力进入乞儿吉思地区。其后蒙古西北诸王叛乱时,虽时有窜扰乞儿吉思地区的事件发生,但该地主要在元朝政府的控制之下。元朝在当地设立断事官管理民政事务,并修建了乞儿吉思至斡亦刺惕的驿站。
元朝灭亡之后,在15世纪中叶,与柯尔克孜人相邻的瓦刺人也失统一瓦刺各部,势力大增。也先在位时,曾发动对柯尔克孜人的进攻。着名史诗《玛纳斯》中写道:“统治者也先召集五万军队来打我们,他打败了坷尔克孜,血洗了我们的大地。”经过这次打击,坷尔克孜人臣服于瓦刺,一部分柯尔克孜人还被迫从叶尼塞河上游向西南迁徙,开始活动于楚河、塔拉斯河流域。正是在这一时期,跟随瓦刺军队与东察合台汗国作战的柯尔克孜人进入西部天山地区,并留在那里。16世纪末,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一个属部硕垒乌巴什洪台吉强大起来,势力达到了叶尼塞河的柯尔克孜人居住地区。同期,沙俄在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之后,便着手进占叶尼塞河柯尔克孜人的游牧地,并开始不断与柯尔克孜人发生冲突。柯尔克孜人对沙俄的入侵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浴血奋战,英勇抗争,但最后终因寡不敌众,举部被迫离开叶尼塞河故地而西迁。西迁天山和帕米尔高原后,柯尔克孜人仍然经常遭受外敌的入侵。被迫迁徙的柯尔克孜人首先到达额尔齐斯河东南草原,西迁途中除少部分人留在萨彦岭与唐努山之间的河谷地区外,大部分人到达西部天山地区,与原先就活动于这一地区的柯尔克孜人会合,成为柯尔克孜族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