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民间科技
古代柯尔克孜族有较发达的制造技术,这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古柯尔克孜族居住地出土的考古挖掘中可以得到证明。其中以小磨盘的出土引人注目,小磨盘的用途是将谷物磨成粉。这种磨盘已经替代了古代原始的马鞍型磨谷器。使人们的工作进度得到提高,体力消耗减少。另外还出土生产用铧犁、镰刀、铁锄和斧子。黠戛斯铁匠的金属加工技艺也闻名遐迩。出土的各种大小铁锥,用来制作马掌、螺丝攻等不同的用途;还有打制金银铜器錾花用的錾子等。黠戛斯兵器制作技术在唐代远近闻名,从黠戛斯墓葬出土物来看,6-8世纪主要是制造三棱和三翼镞、编镞。除了箭镞外,黠戛斯铁匠还制作其他各种武器,首先是剑和短剑,还有大量的鳞甲和尖顶盔,以及大量的马具,如马鞍、马镫、马衔、带扣等等。此外还有银碟、金罐、金盘和各类饰物。这些器物不仅制作精巧,还刻有鲁尼文及花纹,说明当时的金银铜器制造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们还制造一种铠甲,史载:“其骑士折木为盾,蔽股足;又以园盾傅肩,可扞矢刃”,或说:“折木交横为之,以扞箭,箭不能裂。”说明他们的木制铠甲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柯尔克孜的历史学家艾尼瓦尔.巴衣图尔根据我国唐朝的文献及其它历史资料,在谈到柯尔克孜族的文明史时写道:柯尔克孜族是突厥民族中最早运用较为完整的日、月、季,年及十二生肖历法的民族。当时,柯尔克孜人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三个月为一季,并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作为每年的名称。这十二种动物在纪年时排列顺序是,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关于柯尔克孜先民们创造十二生肖纪年法,还有个优美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个柯尔克孜汗王率兵打仗,打了几年仗,有胜也有负。他想把这些战争记录下来,传给后代,作为经验和教训,但是由于无纪年法,实在无法记录。于是,他召集群臣,想创造一种纪年法,让群臣出主意。满朝文武,齐集一堂,各抒己见,纷纷献计献策,最后一致决定以动物名称纪年。汗王号令臣民百姓都到河边围猎,将各种动物都赶到大河边,并将它们同时赶下水去。有十二种动物游到了河对岸,以此先后决定这十二种动物纪年。其中老鼠小巧灵活,第一个上了岸就排在首位,猪最笨,游得最慢,最后一个上岸,就排在末位。为庆祝“古代文明之花”的十二生肖纪年法的诞生,千里草原一片欢腾,举国上下。臣民共庆,各种庆祝活动进行了整整四十天。这一发明,很快就为邻近各部落、各汗国所接受。柯尔克孜人认为每一个人都与自己的生肖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生肖主宰人的祸福。崇敬自己的生肖动物,就可以得其保护,否则就要受其惩罚。柯尔克孜人还认为每一个人的本命年,对他本人是凶年。在他们的本命年到来之时,要摔碎一个碗,还要把不顺眼的东西在头顶上绕三匝后,送给别人,以求消灾免祸,逢凶化吉。在《玛纳斯》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玛纳斯跨马出征,其妻卡妮凯依提醒他,这一年是他的本命年,恐怕凶多吉少,要他多加小心。从未惧怕过任何东西的盖世英雄玛纳斯听后恐惧万分,怆惶不宁,以至用马鞭不停地敲打着马鞍,忧心如焚。柯尔克孜人在本命年,做事十分小心谨慎。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来看,柯尔克孜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历法的民族之一,他们把一天分为33时,一年为12个月。在生肖纪年的基础上,柯尔克孜人又进一步将一年定为十二个月,三个月为一季,一个月分为三十日,并用以指导农牧业生产。星期的概念,在古柯尔克孜人中是没有的,只是在他们接受了伊斯兰教以后,才开始使用。古代柯尔克孜人把每年的一月称为羊羔月,因为一月接羔,将二月称为大羊羔月,因为二月羊羔长大了一些;将三月称为太月,因三月春暖花开,牧草发青,羊羔长大了,长肥了。这些名字的叫法,都与他们从事的生产有关。在唐代,正在叶尼塞河流域的古柯尔克孜人已知道二月播种,在二月前做好播种的准备,九月收获,在收获前准备好谷仓。
古柯尔克孜人,对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解释。如他们认为牛年多战事,因为牛喜欢顶仗,鱼年多雨水,谷物牧草都会丰收,因为鱼是生活在水中的;虎年多寒冷,大河的水也有一半要结冰的,鼠年多干旱……。他们根据这些不同年份特征,做出相应的准备。直到现在,柯尔克孜人除用国家统一使用的公历纪年外,还继续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法纪年。他们过的民族传统节日一一诺鲁孜节,就是按这种纪年法推算的,柯尔克孜人生孩子计算年龄,也是以十二属相来计算的。甚至为新生儿起名字,也要与属相密切相关。如鱼年生的女孩,名字后边多加“百丽柯孜”(鱼年的姑娘);牛年生的男孩子在名字后边多加“克郎”(牛)。
在以十二生肖纪年的基础上,柯尔克孜人又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这十二个月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以及日食、月食、流星等天文现象来划分并以十二个星星的名字命名的,它们是:一月(库喔孜)、二月(约吾孜)、三月(阿日阿尼的尔)、四月(古朱克)、-五月(阿尔斯拉尼)、六月(斯尼布列克)、七月(塔日阿扎)、八月(恰孜阿尼)、九月(加阿),十月(乌拉克)、十一月(克不尼克)、十二月(巴勒克)。这种纪月的历法,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柯尔克孜人又改用以动物名称及星星,月亮的运行情况纪月,它们分别是:一月(加力阿尼库尔阿尼)、二月(奇尼库日阿尼)、三月(布胡),四月(胡力加)、五月(台克)、六月(巴西奥纳)、七月(阿牙克奥纳)、八月(托吾孜顿阿依)、九月(皆提宁阿依)、十月(别西丁阿依)、十一月(玉奇丁阿依),十二月(比尔丁阿依)。按照公历排列,上述这些月份的顺序依次是: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由于,按照柯尔克孜族古代历法,一年是从春天开始的,因此一月“加力阿尼库尔阿尼”便被排在了第一位。
显然,这一历法的改革,显然是根据柯尔克孜族特定的生活环境而定,并且足以说明古柯尔克孜族人已将历法运用于农业生产和放牧。柯尔克孜历法中,十二个月都有专用名称。这些名称又都有特定的含义。按照现行公历的顺序,一月,名“加力阿尼库尔阿尼”。“库尔阿尼”为雄狍子,狍子9月份交配,来年2、3月产仔,但交配后,母畜是否受胎尚不可知。2月是临产期,所有交配狍子是否都能产仔还是虚的(因为尚未产)。“加力阿尼”有虚或假之意,故在柯尔克孜语中称“二月”为“加力阿尼库尔阿尼”,雌兽未受胎,则雄兽有名无实。二月,名“奇尼库日阿尼”。“奇尼”有真或实之意,与二月的命名意思正好相反,因三月已产仔完毕,受胎、空胎已经清楚。故以“奇尼库日阿尼”命名三月。三月,名“布胡”,是鹿名。鹿在四月繁殖产仔,故名。四月,名“胡力加”。“胡力加”是大头羊名。大头羊在“节提宁阿依”开始交配,“别西丁阿依”交配完毕,在“胡力加”产仔,故名。五月,名“台克”。“台克”即雄野山羊。在“别西丁阿依”20~30日期间发情,在“玉曲屯阿依”初交配,在此期间,如将要发生灾害,野山羊可预感自然变化,而自然延续交配期15天至6月产仔,故称此月为“台克”。六月,名“巴什奥那”。这是雄鹿发情旺季。在发情季节,雄鹿躁动不安,四出求偶,这时发情的特别征象在头部,“巴什”即头,“奥那”是一种动态词,躁动、转动、冲动,故名。七月,名“阿亚克奥那”。是以鹿的生活习性特征在这个月最明显而命名。“阿亚克”有脚、下部、尾部之意,这时雄鹿已有偶,特别象征在尾后。八月,名“托乌孜顿阿依”。数“9”。“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九月是牧业的收获季节,含有收获之意。九月,名“节提宁阿依”。“节提”即自然数“7”。“7”也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故以7命名一个月份。十月,名“别西丁阿依”。“别西”是自然数“5”。五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古代柯尔克孜人对“5”这个数非常喜爱,故以“5”命名一个月份。十一月,名“玉奇丁阿依”。“玉奇”是自然数“3”。以“3”命名十二月,取其众人之意,意为众人之月,这一年在众人团结奋斗中过去了,下年更要团结奋斗,以加深人的团结奋斗精神。十二月,名“比尔丁阿依”。“比尔丁”是序数“第一”的意思。“阿依”是月,合起来是一年岁首之月。含有强调、重视之意。
如前所引,唐代的柯尔克孜人“谓岁首为茂师,谓日为哀”。“茂师”是柯尔克孜语,即“bash”的译音,今一般说作“巴什”,意为“首”、“头”等意义。“哀”,即ay的译音,今一般译作“阿依”,意为“月亮”、“月”。“以三哀为一时”即以三个月为一季。这说明唐代的柯尔克孜人已把一年为分十二个月了。据《新唐书》记载。古柯尔克孜人“谓岁首为茂师哀,以哀为一时”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这与柯尔克孜地区流传的巴什阿依历完全符合。巴什阿依意为首月,即《新唐书》记载中的茂师哀,“巴什阿依”的岁首为春分。即相当于公历3月21日至22口这是巴什阿依历的元月一日,柯尔克孜人把这一天称为“诺鲁孜口”即元旦。所以巴什阿依亦称为“诺鲁孜阿依”。巴什阿依历分为12个月,即花月、美月、布谷鸟月、伏更月、金黄月、公羊绑兜月、落叶月、修圈月、拴锅月、积食月、白雪月、末月或老月。l至6月为31日,7至11月为30U,12月为29日共365口。柯尔克孜族一年一度的新年节日一诺鲁孜节即是根据巴什阿依历举行的。
根据历史学家艾尼瓦尔·巴依图尔的论证,叶尼赛柯尔克孜人最早使用了相对科学的历法。直至今日,在对每个月名称的称谓上还遗留着两种传统。其一为出现在涉及有关柯尔克孜的历史资料中的月份的名称及其含义。例如:柯尔克孜人的春分日(公历3月21日左右)为诺如孜节,即春节,代表着一年的开始,元月亦从春风日起计算。十二个月的名称各地说法不一,其中的一种说法是:首月(bashay巴什阿依)、美月(krükay、阔锐克阿依)、布谷鸟月(kükükay、库库克阿依)、伏天月(childay、齐力德阿依)、金黄月(sarechaay、撒尔恰阿依)、公羊绑兜月(即公羊分群月)、kerküykay、克尔亏约克阿依)、落叶月(mizamay、米扎木阿依)、修圈月(qarachaay,喀热恰阿依)、拴锅月(即熏肉月、qazanay、喀赞阿依)、积食月(qangtaray,康塔尔阿衣)、白雪月(Aqpanay,阿克番阿依)、末月或老月(chalay,恰里阿依)。1至6月为31日,7至11月为30日,12月为29日,全年共365日,这些月份名称有的与气候有关,有的与生产有关,有的与动物有关。
柯尔克孜族历法之一。柯尔克孜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自然现象反复循环的一些规律,确定东西南北的方向。把白天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等三更,而在夜晚时,则根据金橛子星(即北斗星)的位置来判断方向。根据七个“强盗星”(也即北斗星)的运行,柯尔克孜人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时辰两小时。柯尔克孜人还根据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山羊座或摩羯座等行星的运行,确定春、夏、秋、冬四季。而柯尔克孜比较完整的纪年法,则出现于唐以前。据史书记载,那时已采用十二生肖纪年,即柯尔克孜“穆确力历”,如岁存子则谓之鼠年,在戌则谓之狗年。从1912年起,柯尔克孜族使用公历,同时并用鼠、十、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等传统穆确力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