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人的草编织品称为“奇其尔毛科”。这种编织品就地取材,工艺简单,经济实用,人人会制作。它既是一种建筑材料,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而且具有本民族独有的手工艺术。芨芨草编制成的用品主要有:毡房门帘、毡房圆形支架的内墙围、站房内卧室和储藏间的隔墙、晒奶酪的晒席等。芨芨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后的芨芨草杆长(直径约0.5厘米,长约200厘米)而质韧,表面光滑,呈金黄色。彩帘制作工序是:(1)剥去芨芨草杆表皮并晾干;(2)用各种颜色的羊毛包卷每根芨芨草杆,并按设计的图案排列;(3)用白(或黑色)羊毛线将彩杆编成帘子(约250厘米×170厘米),并将长短不一的彩杆剪齐。芨芨草彩帘主要作毡房内的厨房屏风,横置于毡房门内右侧,与毡房围壁构成弦月形空间,用于放置食品、炊具和备饭。这种彩帘屏风的上端饰有彩穗,除具装饰性,还是分辨屏风上端和下端的标志。芨芨草彩帘还用于搭建毡房时遮盖围栏,具有御寒和装饰作用。夏季也作毡房门帘。
“阿勒特卡特”是柯尔克孜族室内用品,即传统垫褥。柯尔克孜语,意为座垫、座褥。它用绣花平绒做面,薄毡做里,长约2米,宽1.5米。一般由姑娘出嫁前准备并作为嫁妆带至婆家,供新婚铺垫在客人坐处以示尊敬。平时一般铺在毡房内的花毡上面。一般在接待客人时,在炕上的花毡上铺上坐褥和坐垫。坐垫大都是以黑色、绿色、紫红色金丝绒为面料刺绣而成,美观大方。
现代柯尔克孜族已经基本实现定居,但定居的柯尔克孜族依然保存着传统的牧业民族的生活特点。居住农区的农民主要住在砖混结构的平顶房内。住房前后有庭院和羊圈、马槽、柴草房等辅助建筑。有些人家还有菜园,果园等。牧区则为半定居半游牧的居民点。居民点通常设在避风、有水源的山谷冬牧场。夏季一般都会搬迁到牧草丰盛的夏牧场。
柯尔克孜族居住的木房,一般多设在冬窝子和秋窝子。木房是用大块圆形松木垒叠而成。形状多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人字顶,间有平顶。四墙用泥土抹刷平。房门是花纹的双扇板门,外挂补花的毡帘。木房阳面打开直径1米的一两个小圆窗口,窗口外有单扇(富裕家庭有大口双扇)木盖。靠近城镇地区的柯尔克孜人的房屋多采用玻璃窗,房屋内墙用白灰粉刷,房基和房椽都用木板,屋内布置与毡房几乎一样。正中央安置烟筒伸出房顶的铁皮炉子,有的木房在室内右角,用土坯砌起壁炉。柯尔克孜族的木房多建筑在一二米高的台基上面,以防室内潮湿或雨水渗透。有时候,房基的地板和地面之间空穴储藏各种生产:工具和其他用品。木房的右侧用松树干盖起马圈(阿提哈纳)。马圈是平顶方形建筑物,屋顶有草堆,把冬春备用的饲草堆在这里,呈人字形或弓形。木房的左边搭盖羊圈,一般用柏树或松树于垒叠而成。有的羊圈用柏树枝作栅栏圈,羊圈门边盖有狗棚。柯尔克孜族十分重视喂养狼狗,用以保护家庭财产和牲畜。木房庭院内还有长约1米、宽约0.8米的几口小窖,用于储藏粮食。
富裕家庭的木房很华丽,四墙和地板、顶板都染成红色,门框、门板、窗沿、窗盖上刻有各种图案。木房除卧室外,还有客房、储藏室、厨房等。木房附近还有水池、粮仓。畜圈分羊圈、牛棚、马圈等。春季还另盖暖和的接羔圈。
土房(塔木围)多在农业和半农牧地区。在牧区的冬窝子也有类似的房屋。柯尔克孜族酌土房,在构造上多分为用土坯或生砖垒砌的“克尔皮其塔木”,用夯土筑造的“索克莫塔木”,用草皮垒砌的“奇木喀纳”等。上房一般为长方形,间有方形,平顶,有一扇或两扇门板。门板外挂包着一层芨芨草帘。房顶中央有一个小小的天窗,刮风下雨或夜晚,上面盖有活动的花毡盖或木板的窗木盖“喀普喀克”。土房的墙壁厚而坚固。室内右侧有壁炉和暗筒。壁炉上部为向前突出的人字形炉头。壁炉和暗简两沿刻有各种花纹等图案。室内正对面墙上有长约2米,宽约1.5米的窗台式壁龛,多放置被褥、枕头等,上面盖有绣花的丝毯。富裕者在壁龛四周刻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室内左墙有3-5个台阶的储藏台,放餐具和食品,上盖绣花白布帘。房门左右墙上修有小壁龛,放置马鞍和杂品。室内左侧另搭炉灶,供寒冬腊月土炕烧火取暖之用,高约50~80厘米,面积与室内地铺相当。土炕上除铺毡、毛毯以外,还铺竹席、草席和芨芨草席。富裕家庭的土房比较讲究。一般比平民的高,都是生砖和红砖砌筑的。除卧室外,还有客房、厨房、储藏室、庭院、花园、果园等。墙壁用石灰粉刷和装饰。房屋椽子都是细小圆滑的短木,窗棂、门楣上有经文和对联。墙壁和木框、木柱上刻有各种秀丽美观的花纹图案。庭院大门多为双扇门板。门楣多为弓形。有的在平形门楣上还修有专用于祈祷或做礼拜的一间小阁楼。
现代柯尔克孜族到了20世纪中叶,基本上已经定居,但定居后的柯尔克孜族仍然保留了部分游牧民族的传统特点。居住农村和牧区的居民住宅稍有区别。一般来说,农区住房优于牧区,砖木结构的平顶屋稍多,农区多为村落式聚居,庭院式住宅。除住宅外,有羊圈、柴草房、库房等辅助建筑及果园、菜地。住房前搭有葡萄架或飞檐凉棚,下有长形大土空,宽约3米,长可达10余米,上面铺有花毡,为夏季乘凉和接待客人只用。牧区多为半定居、半游牧。大约一年之中有春、冬、秋三个季定居于居民点(阿寅勒)之中。居民点多设于平地、避风、有水源山谷之中,周围有少量农田,住宅为整齐的平顶土屋。夏季则搬入夏牧场居住。夏牧场多在高山草场上,居民多住毡房。
柯尔克孜族在起居方面有很多禁忌和礼仪。自古以来,柯尔克孜族在支毡房、建房屋时都将房门朝日出的东开,忌朝西方或其他方向。房内有长者或客人时,小孩子和房主不能坐在上席位置。家里有客人时,禁止扫地,跨过客人座前或在客人为睡下之前主人先躺下。否则,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尊。禁止陌生人走进毡房内靠右边用芨芨草帘隔开的“厨房”,或往里面探头观望。客人更不能掀开家里青年男女的帷幔往里面看。禁止在黄昏时睡觉,早晨须在太阳升起之前起床,否则会被神灵列入死亡者名单之中。柯尔克孜族崇拜火,因此禁止人们绕过毡房中间的三角铁锅架,忌用脚踩火塘,晚上把火种拿到屋外。晚上禁止人们光着身子出门,或在睡觉时不关窗户和毡房天窗。晚上需要方便时也要戴上帽子。睡觉时忌把脚朝向客人的头部。忌把晚上吃过肉的牲畜骨头留在家中过夜。否则,有些骨头,如肩胛骨等会将人们的罪过告诉上苍。家人因此会面临灾祸。另外一些骨头还会把妖魔鬼怪领进家里。如果加中有卧床的病人,到了晚上家人就要在他的床边画出三道圈,然后将刀子插在他的脚边,以防晚上妖魔前来纠缠病人。在黑夜里行走时,忌直呼同伴的名字,否则妖魔会被妖魔记住其姓名,日后加害于他。住房与住户有着神秘的联系,如果房子是充满“阿克交勒托依(有福气)”,就会给住户带来福运;如果房子是“卡拉交勒托依(有邪气)”则会给住户带来厄运和晦气。所以在建新房上梁时或支起新毡房时都要在房梁上缠上一条棉花团伙白布条,新房入住时还要宰杀牲畜祭祀,招待来客。柯尔克孜族尽管经常搬迁,但还是把搬迁当作一件大事,有很多讲究和禁忌。柯尔克孜族有单日不搬家,不出门的习俗。星期五“主麻日”更是禁出远门和搬迁,如果非搬迁不可,你就只能往河流的上游方向搬迁,千万不可往下游搬迁。
第五节交通习俗
柯尔克孜族人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马、骆驼和牦牛。他们以马、驼代步,以牦牛运载。古代有三件重要交通工具,雪橇、滑雪板和船只。《三国志》卷三十注中引用《魏略·西戎传》的记载,坚昆人乘雪橇俗称木马,“不骑马而走疾马”。《元史》也记载:“遇雪则跨木马逐猎”。以舟船代步,大概是元朝以后的事。史书记载:元以前,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不识舟楫”,元朝从江南调来工匠,“教为陶冶、舟楫,土人便之。”那就是说从元朝始,才学会了驾舟行船,以船只作为交通工具。东北的柯尔克孜族人用雪橇、“大样子车”运载。现代柯尔克孜族人仍以马、驼代步,以牦牛运载,农区以毛驴代步,以毛驴车、牛车运载。
柯尔克孜族以善骑着称,自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骏马是他们的翅膀。被称为“高原之丹”的牦牛,十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西域各地就已家养牦牛。西迁帕米尔的柯尔克孜族,牦牛自然就成了他们驯养的牲畜。牦牛不但耐寒、温顺、易饲养,它又能负重,在陡峭的雪山大坡上稳健行走,且产奶、产肉多,不仅是柯尔克孜族理想的交通工具,而且俗称为柯尔克孜族的“粮仓”。享有“沙漠之丹”美称的骆驼,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在近日的柯尔克孜草原上,其用途不减当年。他们长途跋涉,搬家转场,送载货物,主要还用骆驼。今年来,在柯尔克孜草原上,载着牧人奔驰的不光是马、牦牛也有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柯尔克孜人几千年来以马、驼代步的习惯,也在随着社会进步而改变。
《新唐书·黠戛斯传》称:“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籍足,屈木支腋,蹴辄而步,势迅激。”《通典·拔悉弥》称:“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其状似楯而头高,其下以马皮顺毛衣之,令毛着雪而滑,如着屟屐,缚之足下。若下阪,走过奔鹿;若平地履雪,即以杖刺地而走,如船焉;上阪即手持之而登。”《元史》也载:“遇雪则跨木马逐猎。”“木马”的形状与性能,与现代东北林海雪原中居民使用的滑雪板皆很相近。
柯尔克孜族在交通方面也有很多禁忌。由于宗教上的原因,过去柯尔克孜族中很多人不在星期五出工,如果出工,出工前要念经祈祷。每逢星期五不能远走、搬家,除丧礼外,不能举行其他喜事仪式,尤其是婚礼。年逾古稀的老人多希望死后在星期五出葬。这种习俗与伊斯兰教星期五(主麻日)停止一切活动举行禁礼的规定有关。还有路过“玛扎尔”(圣地)和墓地时,必须下马祈祷,不能在这样的地方吐痰和大小便。
柯尔克孜族的马具品种较多,又十分讲究。马具主要有马鞍、马镫、马辔、马嚼、马鞭等。这些马具做工精良,用料考究,特别是马鞍和马鞭,几乎是柯尔克孜男子手工艺品的代表。马鞍、马镫选最好的材料,请上等工匠打制。马鞍用铁、木制成,上面雕刻有美丽的图案,镶嵌有银质或其他金属饰物,马鞍下的皮鞍垫和马鞍上的坐褥都十分讲究。马鞭用皮条做成,鞭把多为骨把,上镂刻花纹图案和镶金、银、铜质及有色金属饰物和绿色玻璃饰物,有的甚至镶有宝石。马辔的红缨耀眼夺目。特别是古代柯尔克孜人的金银珠宝,除镶嵌在家庭主妇的首饰上以外,其余就是装饰在马鞍等马具上。
马衣一是御寒保护马匹,二是装饰。唐代柯尔克孜族军中的战马,就有用以抵御刀箭的木制或皮制马衣。《太平寰宇记·黠戛斯》称这种衣甲“以扞箭,箭不能裂”。现代马衣是用彩色毛线织成厚厚的条形毛布缝制而成。一般披于马背之上,长不过马镫。卸鞍之后,也暂不卸下马衣,以防止马受凉。还有一种马衣是用色彩艳丽的色布,缝制绣成马形罩衣,套在马身上,仅露一双眼睛和鼻、嘴的出气孔,这种马衣十分华贵,是具有一定身份的女子出嫁时的专用坐骑。马具是男子精心制作的雕刻工艺品,马衣则是女子精心缝制的刺绣工艺品,女子出嫁时,娘家陪嫁的马匹上的马衣,即为精心绣制的嫁妆。一匹乘马的马衣,有时要比一家人的衣服还要昂贵。乘马的优劣和装束好坏往往标志着主人是否富有,也表明家庭主妇是否聪明、勤劳、贤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