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的殖民理论,彻底颠覆了几个未来内阁成员的三观,但是还不意思反对,毕竟殖民政策似乎对于自己也有利,所以只能是沉默以对。就算是反对的声音,也被朱由检说服了,就殖民政策讨论了半个小时之后,达成了一致的想法,就是推行殖民政策。
就殖民政策达成一致之后,朱由检就殖民政策需要用到大量的船舶的事情,又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就目前来看船舶肯定是不够的,原则上我建议出售水师一部分能够进行海上航行的战船,另一方面,就是允许私人造船,但是船上一切军用设备,比如说火炮之类的,只能是向军方购买,禁止私人铸造。”
“我这里给大家画个线,军用杀伤性武器原则上禁止私人制造,其他的产品,都可以让私人制造。私人制造可能需要用到大量的铁,这个可以私人开办铁厂,生产铁料,需要用到的矿产,未来的话,可以私人开采,但是需要办理开采证明,不能说谁想开采就开采,毕竟土地下的矿产资源,可能开采之后,就永远没有了,所以开采办证是必须的。”
“当然,国家放开了限制,税收必须要缴纳的,你不能说,刚占国家便宜,不交税。”
“未来的话,国家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收税,第二件事就是保护工人利益,比如说旷工,他一个月应该赚多少钱,国家要帮助工人讨价还价,对吧?国家要让老百姓通过工作,生活富裕起来,对吧,我们不去讨价还价,制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商人谁愿意给工人开高工资,商人不愿意开高工资,工人永远穷,我们的贫困人口永远减少不了。”
杨景辰听不下去了,觉得皇帝瞎扯淡呢,但是不好意思直接说皇帝错了,就问道:“老百姓都去做工了,谁来种地呢?”
“我问你,全国老百姓有一个亿,每年吃多少粮食,需要多少土地来产出这么多粮食?每人每年两套衣服,又需要多少布匹,多少棉花,这些棉花又从哪里来?需要多少土地?”
徐光启看着杨景辰在计算,自己已经算出来了,就说道:“按照陛下的中产阶级来计算,一个百姓一年需要四到五石粮食,各种蔬菜可能需要一两石,棉花考虑折损,需要三十斤左右,肉类五天一斤计算,需要七十斤。牲口长七十斤肉,需要五石麸皮粗粮之类的作为精饲料,一个百姓就需要五亩地来养活。理论上全国需要五亿亩土地,实际上我们的土地面积可能还超过五亿亩,也就是说国内土地理论上是足够的。”
徐光启说完,张瑞图就说道:“百姓数量肯定比陛下预想的要多,我个人预估数量在两亿人口。也就是说要十亿亩土地才够百姓需求。我们的土地肯定是不到十亿亩的。”
“假如说,十亿亩土地,每个种田的人,都有耕牛两头以上,你们说,他一年能种多少亩地?”
杨景辰这时候,反应了过来,说道:“我虽然没有种过田,但是一个壮劳力能够种一顷地没有问题。十亿亩地需要两千万个壮劳力,一个壮劳力一家人来说,就是一亿人口,还有一亿人口需要找其他的事情来挣钱。”
“你看,你明白了,国内还有一半的人需要去找其他工作,才能过好日子,种地用不了那么多人,人太多了,反而种地没有了利钱,老百姓更穷了。只有让一部分人种地,一部分人做工,这样的话,做工的人买粮食吃,种田的人才能保证粮食价格不会太低。同样的,做工的人生产的铁器,也是种田的人需要的。”
“一亿人就算是两千万个家庭,每个家庭一个人做工,能产生多少东西?如何销售掉?”
“两亿人需要一百万人生产的铁器就够了,但是海船还能解决多少就业?如果老百姓有钱了,谁愿意出门走路,生产马车,又能产生多少就业?开饭馆的又能产生多少就业?做家具的?做工具的又是多少?人吗,有钱了就像享受,可供享受的东西多了,只要能想到的都会有人买。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做工的人太多了,只会太少,不会太多,我们国内消费不了,还有那么多国家呢?那么多人口呢?我们为什么不销售给他们?”
“况且,国内的路这么烂,咱们修路,能解决多少就业,咱们把城市都重新盖得漂漂亮亮的,又能解决多少就业?”
孙承宗插言说道:“修路需要钱?”
“你看,这就是你没有想明白的错误了。政府收税干嘛,税收来源于百姓,适用于百姓。”
朱由检看了一下饭都吃完了,就然人撤了,然后拿出一张纸,就说道:“我们现在就道路修建,来做个演示。我现在要修一条从京城到西安的路,两千里地儿,我要求五丈宽,砂石一尺厚,道路两旁三丈内距离种植树木,道路要求坡度小于五度。这样一条路,没你们计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工人?坡度的事情,徐光启,你给他们解释一下。”
说到计算题,可算是徐光启的长项。笔下不停的在计算,只算大概数据。
路宽十一丈,平整这样一里土地,需要十个工人,一年时间才能干完,工钱和材料耗损,总计五百五十两银子左右。工钱朱由检让按照一个月五两左右计算,每年冬季不开工。全程一百一十万左右。
然后需要六十两银子来买沙子。需要一个工人一年时间铺平,工钱五十两。全程下来二十二万两。
然后需要种植一千棵树苗,采购这些树木的价格,大概是三十两银子左右。种植需要一个工人,一个月时间,总共五两银子。总计算下来七万两。如果考虑到山路、架桥的费用。那么就需要一百五十万两左右。每个工人按照一年计算,需要用到两万两千二百人左右。因为这个费用算的比较宽的,所以,真正实施起来,费用还可能更低一点。
其他人看到这个费用,简直吓了一跳,几百万辆修一条没什么用的路,简直是疯了,不过看着朱由检的眼神,都不好意思说,这是胡折腾。
朱由检没有计算,但是心里面预估的价位是二百万两,结果一算,少了五十万。看到这里,朱由检说道:“大家算过,这条路政府出资了一百五十万,但是算过,这条路政府能赚到多少吗?”
其他人大眼对小眼,这还能赚多少?都不是赔进去了吗?
“我来给大家简单的算一下能赚多少?我们支出的一百五十万,都是工人工资和材料钱。这些钱,我们需要收税,十分之一计算,一百五十万回来十五万,实际支出一百三十五万。工人拿到钱,会永远不支出吗,肯定不会,迟早花出去的。假如说这一百三十五万两银子,每一次流通政府收税十分之一,一年流通了五次进行计算,第一次流通之后,我们收取了十三点五万,第二次流通十二点一五万,第三次十点九三五万,第四次,九万八千四百一十五两,第五次八万八千五百七十三两五钱,第一年总共收回来了六十一万四千二百六十五两。这些钱大概三年左右,大部分就收回来了。只要银子他不会蒸发,最终他都会被回收回来。”
其他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朱由检接着说道:“当然,这里面确实存在着一个问题,一个是税收回收成本,比如说,我们要收这么多税收,需要支付多少成本,所以回收的时间其实是超过理论世间的,第二个就是银子确实在不断地花费过程中间被消耗的,这个过程就是火耗。”
“第三个就是银子的流通次数能否达到五次?流通次数越多,你会发现,我们回收的速度越快,政府越有钱进行下一次投资,如果流通的次数过少,你就会发现,政府回收成本需要的时间越长,投资的效率也就越低。”
“如何促进流通效率?在我看来,是以下的几个因素决定的。”
“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老百姓觉得挣钱不难的时候,就喜欢花钱了,如果老百姓觉得挣钱很难,这次挣到,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自然不会消费,对吧?所以,作为政府,要适当的公布一些大型投资项目,比如说路网工程计划,能够促进老百姓消费信心,知道未来几十年都有钱赚,自然就敢消费了。”
“在一个就是市场流通效率,如果没有公路,市场流通效率就会很低,比如说我把货物从京城拉倒西安,需要三个月,那么一年就跑四趟。如果修了公路,我一个月一趟,我一年能跑十二趟,那么效率自然就高了三倍。”
“所以,政府基建项目,没有亏本这一说,不说军事价值,就经济价值来说,它促进了物流速度,促进了挣钱的速度,促进了政府税收的速度。”